|
楼主 |
发表于 2012-8-10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挑战版第一期探索者】<<对峙>><<失地>>
文/和佩对峙
我和故乡一直处于对峙
我心里亏欠故乡太多
想不起母亲在故乡哪一间老屋生下我
想不起被故乡哪一棵稻子喂养过
想不起被故乡哪一双手扶植过
想不起……我满面泪流
我和故乡一直处于对峙
就像台湾和大陆
中间隔着汹涌着悲哀的楚河
假如楚河汉界可以叠合
蒋 帅合二为一
那兵卒就不会再有不能回头的忧愁
失地
收割的清晨,迎来的是
一年中最壮美的日出
一声声歌儿随着朝霞
铺向无限温柔的蓝天
可是,----今天
阡陌交错的稻田在哪里?
它们早已被马路、楼房
和游乐景点们一一占领
二十年前和故乡说声再见
再见就是祝愿
祝愿故乡五谷丰登,百草丰茂
二十年后再说再见就是祝福
祝福那些失地后远走他乡的乡人
祝福那些失地后清苦在家的乡人
祝福那些失地后不幸归天的乡人
------稻穗上永生的灵魂
小宇简说:和佩是我熟悉的。文字惯于写实,这点没什么不好。不足的是,写作中过程中还不够实在,即使你的情感已经很实在了,但写着写着,就喜欢拔高一些文字的高度,这很让人怀疑作品中散发的情感是否真挚。我想诗者写作时的真诚,在作品中,我们作为读者,就可以感受到。这又诗歌技巧,又没有什么关系。第一首诗歌一开始就点明了一切,后面的句子只是对始句“我和故乡一直处于对峙”来阐述,这很明显的漏气,让读者读了一句,就已经明白你想说的一切了,无论你后面如果造境,都是徒劳无益的。而第二节延伸到一个高度,用心是对的,但这种正确的比喻,正是你要诗意呈现出来的,而你的立足点只是在别人的比喻上。显得多么软弱无力。再从文本来说,诗歌过于浅白,毫无深度意象写作的痕迹啊。第二首,惯性写作下,多了很多无效的抒情和悲悯式的议论。直言勿怪!
【挑战版第24期探索者】
文/鱼姬儿
《对峙》
确定是一个叫风的速度
迂回两座山之间
比天青色更灰暗,它们相撞时
猎枪声响,一只鵰
缓慢掉落
是一堆白骨,还是血红的伤口
没有速度的死,活着
比死更煎熬
闪电呼啸而过
猎人背着风向走去
却无法确定,他是否就是那个叫风的速度
《失地》
可以对着雨水收购瓜果蔬菜
失去气候的照料,苹果园种植向日葵
葡萄架上少有的甜水
被天空收买
一座四季阳光照耀的城池
拒绝流云垂怜。在无法修复的苹果园
向日葵签约酿造商
将葡萄和瓜子一起注册
名字叫——失地
小宇简说:《对峙》的整体线速是模糊的。开始的悬疑,在巧合上,并在这个巧合上展开想像的情节。但硬性的情节安排,没有落到实处,或者落到读者的内心的深处。如同你构建的故事把自己感动的一塌糊涂,但听者却不明所以。这不仅与剧情的本身有关,与你安排人景物的先后出场也有关,当然与你说的是否形象生动更有关。来到诗歌文本,我觉得《对峙》写得生硬了。语言和情节,都不理想。我们很难找到想像的空间来抹平意象或词语嫁接之间的缝隙。当然这种冷色调我是比较喜欢的。由此,建议重新梳理下结构,增加句子的弹性,张力自来。《失地》这首语言上柔和多了,但这首不仅仅有用词不准确的问题,还有因无着落的悬空词。而这悬空的词,正被你当成意象使用着。那么意象也是轻飘飘的。
【2012挑战版第一期探索者】《对峙》《失地》
文/天长有变
《对峙》
山在山之外,试图跨越
将隐忍深埋
埋进绿叶子包裹起来的庙宇里面
钟声,一肩挑着遥遥相对的空与静寂
探究
峭崖壁垂下来高大身影
将火熄灭在心门之外吧
今夜,大约无风
《失地》
太阳藏起来了
一杯子烈酒正隐约发威
层层集结起来黑云彩
鸟鸣,蝉鸣,黑盔甲急遽坠落
擂鼓
剑走龙蛇,仰望,行天下
敛虚
湿地,有红朱雀掠起
飞得真高
小宇简说:天长的《对峙》在回帖中,有几位版主说好,也有说在叙述过程中转变了对峙。而我的看法,可能和大家不太一样。先说出来,大家指正!我觉得这首首先是自我主观的情绪遮蔽诗境,另一是构建的场景中有多出的漏气。比如“隐忍”、“空与静寂”,第一节呈现的场景,让上面的两点,轻而易举地毁了那种写意的神秘的现场感。苦心布置的现场感,变得空泛。《失地》中的意象,都在失地中悬空,而堆砌之嫌了。个感。
【二十四期诗赛】《对峙》文/文古
一座坟墓沉睡着,
在北国的骨骼中吮吸养分
守墓的人
左半圈,右半圈
跑,跳,走,赶
却始终看到,一座坟墓
在他的瞳孔里
死亡,挣扎
死亡,生存
眼看岁月越活越老
枯草挂上年轻的招牌
在深陷尼采的眼神中
是啊,坟墓和地球
一样的圆
守墓人回忆起
老人说:女人的屁股圆
能生儿子
是啊,儿子就悬挂在脚下
追逐,休息,看星星
然后看到人生的碑上
一座坟墓睡着了
守墓人活了一辈子
小宇简说:我觉得这首诗歌,可以写成两部分,独立起来为两首。如果作为一首,至少抽离一半。
【2012挑战版第一期探索者】《对峙》《 失地》
文/紫穗穗
对峙
很危险,首先想到的词
就这样把清晨的、简单的一个“我”出卖了
但是傍晚的、复杂的、精神分裂的那个“我”还在
包括昨夜放大的两性问题和一只口红、内裤等引发的战争
世界一下子膨胀起来……能源、艺术品、粮食危机、金融风暴,还有逻各斯
能抱住的大腿,把我的头疼分配给边界、政府、机会主义、开发商和谋杀案
地球在眩晕,我大汗淋漓,瞄准一个2006年诡异的遁形的“我”
她肺部感染,咳得喘不过气来,像一条受伤的鲨鱼上岸
怀疑自己不是人类
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吗?
剩下的路,黑夜该往哪里走?白天又该如何剥皮?
她们或者“我”是继续乞讨?还是继续卖笑?
悲伤聚集。疾病很危险。如果消灭时间和对峙
不出生,也不入死。没有我呢……
失地
她可以,爬出来
可以躲进黑蜘蛛的体内
一动不动
然后挂在时光的蛛网上
等候……
等候一次又一次
日以继夜的杀戮、噩梦和忏悔……
成为幸存者
2012年8月4日作
小宇简说:穗穗姐是我很喜欢的女诗人之一。也是很有才气和多产的女诗人之一。我经常被她的才情折服。她的这两首临屏,我在回帖中说过自己的意见。今天再读,我还是坚持最初的想法。第一首还要消灭自我的议论还原场景,才更好看。我觉得有调整结构的必要。第二首的第一节很有诱惑力。问题是第三节中的意象,上下都没有文字支撑。很明显地用心,反而给诗拖着失真的大尾巴。即使延伸的空间很大,但我觉得,仅依靠这句——日以继夜的杀戮、噩梦和忏悔——是支撑不起框架。不妥,请姐姐见谅。
【2012挑战版第一期探索者】
《对峙》
文/水中花
蓝天 白云 暴风 老松
构成一幅画面
蓝天俯视白云对她藐视
暴风强刮老树对他无情
对峙
白云看到蓝天异样目光
平淡一笑拾起昔日英姿
老树触到暴风强劲力量
孤心自赏挺立万年躯干
《对峙》
孤心向天又奈我何
少发英资踏破宵汗
留心自问世间多难
尽是无情风雨高山
无你双眼对峙苍天
又怎苦心铸就成仙
不弃遗梦定盖乱世
小宇简说:水中花在活动中写了两首《对峙》。从文字,我推测可能是刚写诗歌不久。第一首多么像我刚学写诗歌的文字。只要坚持,我相信水中花会越来越好的。就诗歌文本来说,还只在表面上。
[ 2012挑战版第一期探索者 ] 《对峙》 《失地》
文/雨翼1
对峙
他把目光从她脸上移开,
看着云彩里的落日;
看着远处山峰下的江水
被云染得通红。
那是心头流淌的血呵!
大鹏和青鸟各奔东西,
那是由于大鹏的高傲。
他转过头,她已经走了,
---禁不住世俗的诱惑!
失地
这儿曾经是一片荒漠,
没有草木,没有水滴,
就连行走的风,也那么干涩;
拧不出半点滋润。
可这却是我曾经爱过的土地,
我们都曾经
那么辛勤地耕作过,
曾经
那么热烈地冀盼过;
相信凄美的情恋
只不过是一个远去的传说,
相信
丁香花一定会开在七月的荒漠。
……终于有一天,
你还是抵御不过寒流,
戚然地舍我而去,
任那痛楚留给我﹑留给我。
二0一二年八月四日
小宇简说:《对峙》写爱情的分离,但整体还在一个惯性上。意象嫁接比较生硬。第二首很主观的抒情而缺少情感的血肉,使得作品很空泛。
【2012挑战版第一期探索者】《失地》《对峙》文/哑榴
失地.对峙
。失地
行善,还是作恶?……
眼看见森林噩梦着
倒下成排的血尸
一个手里握紧真理的人
听见森林里有人诡秘说话
“丢失斧头的书生
真是白痴。活该受穷。”
他闭上眼睛,想夺下他们手中的斧头
却被当众砍了一刀
拖出这片 失地
。对峙
他吮吸自己
一个断指
自己的骨头穿着螺丝钉
让刀子卷了刃
小宇简说:哑哑的这两首立意都好,底蕴不错,也切题。但下笔太重并有说理的味道了。第一首那些交代性的词汇,实在没必要在诗句中出现。比如“善。恶、真理、失地”。
【2012挑战版第一期探索者】《对峙》《失地》文/水泵
对峙
河对岸修了一座白虎寺
河这边岸
马上建了一个青龙亭
耒水河上摆渡船的老人说
只有青龙
才能对白虎
失地
耒水河上
来来去去的挖沙船
把县城
喂得越来越肥
东洲越来越瘦
最后瘦得
连一根瘦小的金竹
也站不住脚
小宇简说:口语诗歌,内容很好。就诗歌来说,很不错。但不是深度意象写作哦。
【2012挑战版第一期探索者】对峙和失地文/陈必刀
对峙
双峰,静峙
它们,永不需言语?
身俯河面,一帕白云
在其倒影之间,互致秘密的
问候
失地
会成环的
所以,我从不
担心,失去的土地
会永久失去
小宇简说:就诗歌来说,两首精短,干净。作为短诗歌,承载也够了。但我觉得只是抵达的诗境在一个浅出的河滩上。或者说诗歌的技巧大于情思。
【2012挑战版第一期探索者】《对峙》《失地》
文/静雪
《对峙》
不知什么时候起
博克侬的基因
要植入我的体内
挣扎、左右、对峙
对峙浮码甜蜜的刺痛
碾压的万爱克
似石臼中流出来的液体
剔透、晶莹,悄悄滑落
《失地》
彼岸,蒙娜丽莎的微笑
如此神秘
海伦还是离开了那里
荡起一叶小舟
穿越芦苇的声音
穿过一蓑烟雨
回到了此岸
海伦说:我的家在这里
小宇简说:词语的安置让诗歌的线索模糊不清。我更觉得要放弃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思维惯性和对诗歌的理解。《失地》在结构上好些,可以延展开来写,让景物都为主体服务。
【2012挑战版第一期探索者】《对峙》《失地》文/罂墨
1、《对峙》
它隐伏在暗处
全身黑得发亮,眼睛里
蓄满幽绿锐利的光
这只饥肠辘辘的黑豹
始终在我对面
发出粗重的喘息
仿佛近在咫尺
雾霭重重的森林,布满了
荆棘丛生的交叉小径
我常常被它们引向绝境
在没有月光的夜晚
迷失方向,把自己暴露给
饥饿的黑豹,我们合二为一
成为彼此的猎物
2、《失地》
接连不断的暴雨,愤怒的河流
终于失去耐性,它挣脱河床
一路泥沙翻滚,忿然而去
午夜时分,它经过我身旁
幽深的漩涡无处不在。远处
角斗场灯火通明,巨大的声浪
淹没了我们最后的谈判
明天,我无法确信
我们仅存的领地
是否已经荡然无存
小宇简说:《对峙》行文顺畅,结尾有味,从整体给我的感觉是有刻意了些。我觉得有第2节就够了。第2首主观的构建场景,痕迹而空泛。
【2012挑战版第一期探索者】[对峙][失地]文/敏庐
对峙
事隔多年之后,再次相逢
你依旧难忘旧年的那道暗伤
你说
皱纹的折叠里,真相已显山露水的突兀
我不置一词,在对峙的两杯浊酒里
投下一汪似水的温柔
失地
从纸醉金迷中抬首
她迷糊地弄丢了纯真的园地
从此,拎一缸苦酒
隔江犹望,那一片古老的记忆
小宇简说:有古典语言的优美,行文干净,情感渗透也好。但第一首有些熟悉了。两首结尾,我都觉得收得急了,有些小小惯性和俗气。
【2012挑战版第一期探索者】对峙、失地两首支持。文/咪老鼠
1、《对峙》
(题记:想握住生命的缰绳,而一匹马,瞬间把我拽向暮年)
一匹马飞奔
缰绳拴在我的命门
我和马之间
对峙,争夺。而我不愿交出主权
我坚持
我的方向,也迷恋花开
我又像一个时钟的秒针
恐惧周而复始
我在挣扎中祈祷
而许多圆缺的石头
布满生命的棋盘
我被一匹马牵制
左右摇摆
“这段路多么短暂!”
有时我被石头卡住喉咙
有时也像石头一样
滚向低处,留下几道划伤
2、《失地》
太阳落下去。
残垣断壁
陷入逐渐加深的暮色,像病人的喘息
变形扭曲的钢筋,伸出张牙舞爪的铁手
后面,有更高的山
它们制造的黑暗,比傍晚来得更快
他早晨画在门口的
一匹马,被拆下的瓦砾埋住
此刻,他站立的地方
离那匹马有多远
已弄不清楚
夜色淹没了他
他像个幽魂,飘在瓦砾上
刺耳的声音
从黑暗中升起
他开始疼痛
那些张牙舞爪的铁手,拆解他
他成为一座
岌岌可危的断壁
2012年8月1日
小宇简说:我在回帖中和咪老鼠有过大量的交流。就这两首,我就不重复说过的话了。就诗歌来说,第一首自我情绪多了。另假如用一匹马比喻时间,那么在题记里注明就有些多余。要知道应该给读者留些思考的空间白,也就是画画上所说的留白,我认为既然注明是题记,应该有悬空之念,可以歧义的。有些比喻不太恰当,比如:我又像一个时钟的秒针、恐惧周而复始——秒针是惯性的,周而复始,而时间则不是可以重复的。第一首在表达上处理的有些硬伤,如果适当的软化会好一些。第二首呈现的不错,这与你构建场景、融合自己的情感有关。我个人更喜欢第二首。当然,第二首后两节还可以修理的必要。整体两首的语感都不错。
【2012挑战版第一期探索者】对峙和失地文/云抱
1、《对峙》
像荷塘那样安静
蜻蜓立其上
引来挑剔的目光围观
水面失色
光线抵达花瓣的时候
阴影抵达内心
你诡秘的一笑
令宿鸟回转
仿佛高潮迭起
2012.8.2
2、《失地》
静观幽泉,往事丛生
将耳朵悬起来
任风吹打
有往来者
专心修炼自己的影子
缠绕,或无限延伸
犹如一场夜宴过后
你失了分寸
而我,有了立锥之地
2012.8.2
小宇简说:文字干净,也很美。然,更多的诗意流连于文字上了。我觉得可以再通透一些才好。
[ 本帖最后由 白小宇 于 2012-8-11 20:3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