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548|回复: 9

一个句子的多重创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14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句子的多重创新

摘句:
我可以依着光把时间修饰得很青春
(摘自吉祥天《学花土-哥哥!100首诗给小鱼儿头头》第5首)

学习:
此句如变成散文写法,则为:沐浴在月光之中,我可以把这段时间,像修饰浪漫的词语一样,修饰得与你特别地青春浪漫。
把37个字,精炼到15个字,只有创新修辞才能达到。

光可以沐浴,却不可“依(靠)”,而“依”了,就使“(月)光”有了可依的形象。这是动词“依”的比拟式活用,属于词类活用的创新。
动词“修饰”,用于加工句子范畴,比如用形容词修饰名词;也可以用于修饰人的仪表,弄弄头发,抹抹口红。这里偏偏给“时间”用上了。时间可以占用,可以度过,可以打发,却不可以修饰的。但诗人在这句里硬是修饰了,而且挺美,原因在哪里?原因在于这是修辞的积极创新,是动词“修饰”的比喻式活用。
“很”是程度副词,专门修饰形容词的。比如很香很甜很美很妙……却不可以修饰名词。诗人在这句里修饰了名词“青春”,就使“青春”具有了形容词的性质。这对“青春”说,是名词活用为形容词,而对副词“很”来说,则是“化形”式活用。

诚然,这种创新,早来自民间口语。比如:你这人太原则了;哈,口味很中国的;你太婆婆妈妈了吧等等(“原则”“中国”“婆婆妈妈”等名词,都被程度副词“太”“很”“太”给化作了形容词)。可见,语言的发展来自民间。民间说都那么说了,诗人用到诗上来,那些所谓的语法学家或学者就惊呼“病句”“反语法”“破环汉语”“语言垃圾”不一而足。他们天天说坚持科学发展观,而语言科学发展了,他们却极力否认——真不知道何谓语法学家或学者?(哈哈——题外了。)

2012-9-14

[ 本帖最后由 山城子 于 2012-9-14 15:4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的嵌字格
摘句:

这里有阳光的地方都有诗
草帽一顶又一顶地藏着美好文字
(摘自吉祥天《学花土-哥哥!100首诗给小鱼儿头头》第8首)

学习:说美丽,因为“这里有阳光”这个网名本身就美丽,却被诗意地嵌到诗句里。更美丽的是“一顶又一顶”的“草帽”(“这里有阳光”的另一个网名),“藏着美好文字”。如果说前句的镶嵌,因为“这里”微有痕迹,那么,“草帽”的镶嵌,则天衣无缝。从两行的诗意看,是说“挑战”这个地方有阳光的照耀,到处诗情画意,而叫“草帽”的诗人,诗歌写得又多又好。

2012-9-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整个”与“整个下午”

摘句:
整个下午我读了你的妹妹
整个下午我想你有几个妹妹
整个下午天色在一个圆盘转完
整个下午我想去海边,一个人走走
一个人把整个下午想成一个你
(摘自吉祥天《学花土-哥哥!100首诗给小鱼儿头头》第8首)

学习:
形容词“整个”是对有形物体的描述。这里用在时间名词“下午”上,就使这段时间仿佛有了形状一样,整个的,一丁点都不少的。从修辞学看,这是移就格(词类活用的一种)的具体应用。
“整个下午”的复沓(1-4行)及反复(第5行),不仅使文本产生了一唱三叹的韵味,而且被连续强调,就产生了无时无刻、分分秒秒的感觉,极大地渲染了“爱你”的意境。而“一个人”的近距离反复,给“想你”的意境衬托了孤独。

2012-9-16于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图同题《瀑布云》


文/  山城子

又看到我们热恋时的情怀了
大山都显得瘦弱
到哪里相拥而倾呢
巅顶的那个亭子太小太小

2012-9-16临屏

自我总结:
临屏时只想到如何符合图意,又能渗透某一种情怀——稍事思考,定下来写爱情。
就极力表达热恋那种“热”的程度,从而表现两人深挚的爱。
于是设法绰约行文,并没有意识到用了哪些积极修辞手法。现在回过头来回眸,则很清晰:
第1行:借云瀑做喻体,比喻“热恋时的情怀”;
第2行:用“瘦弱”将大山拟人,兼顾与前句的内涵形成对比的阅读效果;
第3行:一个动词“倾”的简用,重现第1行的比喻——像云瀑那样地倾述相爱之情;
第4行:“太小”的连续反复,以夸张的意味,反衬了两人相爱情怀的浩瀚。

2012-9-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挑战”摘句学习(11-12)
文/ 山城子

11、精炼、含蓄而美的句子
通过夏天,你在归纳燃情的词汇
(朵拉《秋收》起句)
学习:
1、“通过”——这里不是动词,而是表示后面动作的凭借对象的介词,有凭借、依据的意思。使用时通常是“通过”某某事情(比如培训、调查、学习……)而怎么样了。而“夏天”这个时间名词,还不能构成事情,因此“通过夏天”就是一种为了精炼,而创新的异样搭配。恢复不精炼的散文句当是“通过对夏天热度的考察”或“通过对夏天酷热的研究”或“通过对夏天高温的体验”等。而这里不用诸多个性句子,只提取共性的“夏天”,遂使介词短语中的具体对象模糊起来,就显出一种朦胧之美。或许,这应当归纳为介词的异配式活用。
2、“燃”在这句话中,属于动词的比喻式活用。就是将“情”,比喻成了熊熊燃烧的大火。
3、“词汇”——用的是借代格。不论归纳总结什么经验、教训,都要有个1、2、3…都需要文字,需要表达的“词汇”。这里以“词汇”,替代经验、教训的文字总结。

一行13个字的诗,三用积极修辞,焉能不精炼、含蓄而美?

12、成语的词类活用式活用

为了传达光芒万丈
可以翻山越岭,可以将一股兴奋的颤抖
也归入燃情一族
(摘自朵拉《秋收》)

学习:
1、动词“传达”与成语“光芒万丈”的搭配很出新。“传达”什么?应当是信息一类的东西,比如“上级指示”“文件精神”“英雄事迹”。这里却是形容词性的成语“光芒万丈”。后面分明省略掉传达的具体内容,而只剩下了这个内容的修饰语。这样,不仅精练了行文,而且因为省略,而朦胧美丽张力起来了。
这样的创新,可以归纳为形容词性的成语活用为名词性的成语。
2、“可以”的复沓,使行文流畅,而富有音乐性;“翻山越岭”是比喻克服困难,“一股兴奋的颤抖”是对诗人形象的暗示。“燃情一族”,是一种美丽的婉约,指这些热情的诗人与诗爱者。

2012-9-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1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3首里的美句
文/  山城子

美句:
让你种花种草,养鱼养月
养出一朵像我的抒压植物
(摘自吉祥天《学花土-哥哥!100首诗给小鱼儿头头》第13首)

学习:
上行骈体复沓,且行且舞一样美丽。更亮眼的是“养月”,应当是暗喻自己的美貌吧?否则“月”岂是可以并列鱼而养的?
下行果然透露了信息“养……我……”,那就是了。“一朵”修饰“植物”也很新鲜,“像我一样”是主动示爱。唯“抒压”有些生硬(疏解压力?),就应当写成“疏压”了。

美句:
冬至之前,不吃会思念人的
红豆汤圆
(摘自吉祥天《学花土-哥哥!100首诗给小鱼儿头头》第13首)

学习:其实,比通常句子,只省略“引起”一词,句子立刻美丽起来,因为句子的字面意义,是将“红豆汤圆”给拟人了。如果加进“引起”——“冬至之前,不吃会引起思念人的红豆汤圆”,那么诗句,立刻就还原为散文句了。

2012-9-21于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3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蓝格格《镜月书》里的美句
文/  山城子


美句
我的爱啊!红着脸
我红着脸。成为你的奴隶和主人
(摘自青蓝格格《镜月书》二)

学习:
“爱”——形容词用为名词的借代式活用,也是“的”字短语“亲爱的”的省写。
“红着脸”的反复,强调两个人同样地羞涩而激动。
“奴隶和主人”——意义在于互为奴隶和主人,暗示相互爱得极其深切。


美句:
我会用清香的饭菜爱你
会写一般好的诗,爱你
更会用仰视和俯视的姿态爱你
(摘自青蓝格格《镜月书》四)

学习:
1、“会……爱你”的复沓,不仅形成了分句排比,而且也是递进格的运用。
2、形容词“清香”所显示的是移就格的运用,也可以看作是“清淡香甜”短语的省写。
3、“仰视和俯视”既可以看作是借代格的拓展(局部情态或动作代替整体事情),也可以看作是委婉格的拓新。而从阅读效果看,则是一种春情美满的暗示。

2012-9-23于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3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大漠孤旅诗中美句
文/  山城子

美句:
云在韵味中
缕缕升腾  生疼
(摘自大漠孤旅《云端下的蜃楼》)

学习:
好美!
——深层次的比喻,那是爱的韵与味呀!
——叠字和美丽的谐音格,前者形中寓情,后者情中说痛。


美句:
一袭晚装,胸脯挺得高高
春风一吻再吻
(摘自大漠孤旅《沙漠里的鱼骨》)

学习:
更美!
——如实的白描,却如在目前,令人不由然惬惬然而遐想之。
——春风被拟人,人亦如春风,读这起兴句谁都如沐春风了。

2012-9-23于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7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贵在画龙点睛

一首好的诗歌,必然有更美更佳的诗句。也是常说的‘诗眼’。
古今中外,佳作连连。欣赏美中之美,更有所得。
文章不错!很有新意并且很充实!如果佳中选佳,并将思绪条理化总结成文,会更好!
多日不见,祝福诗意更好!
        老友:千山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7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山鸟 于 2012-9-27 10:25 发表
一首好的诗歌,必然有更美更佳的诗句。也是常说的‘诗眼’。
古今中外,佳作连连。欣赏美中之美,更有所得。
文章不错!很有新意并且很充实!如果佳中选佳,并将思绪条理化总结成文,会更好!
多日不见,祝福诗意 ...


谢谢老朋友!!
——你的建议很好,待以后想好了再写,现在是零星地向更多的人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15 11: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