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952|回复: 16

[散文] 【原创】一座湖百年之后有一座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0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座湖百年之后有一座岛
            ——《瓦尔登湖》《古拉格群岛》阅读印象

  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看起来好像没有答案的严肃话题:伟大的作家到底是天赋还是时代的自然产物。梭罗和索尔仁尼琴,至少到现在我还没有能把他们百年之中的两人划到哪一类。或许,他们既是天才,也是时代的产物。我更愿意是这样的组合答案。
  第一次读到《瓦尔登湖》和《古拉格群岛》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那时这类书属“内部发行”,书店里买不到,我是从一位在出版社做编辑的朋友那借阅的,一看便爱不释手,一气读完。十几年过去了,我依稀记得书中的故事梗概,记住了梭罗和索尔仁尼琴这两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重量级作家。几天前,我偶然在一家图书馆看到这两本书,不禁喜出望外,毫未犹豫的借回捧读,亲切之余,让人有种“沁人肺腑,动我衷肠”的震撼。
  《瓦尔登湖》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作者梭罗在书中记录了他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我喜爱我的人生中有闲暇的余地。有时,在夏季的一个清晨,我像往常一样沐浴之后,坐在阳光融融的门前,从红日东升直到艳阳当头的正午,坐在这一片松林,山核桃树和漆树的林中,坐在远离尘嚣的孤寂与静谧中,沉思默想。”“所谓明天,即使时间终止也永不会来临。使我们视而不见的光亮,对于我们就是黑暗。当我们清醒时,曙光才会破晓。来日方长,太阳只是颗启明星。”
  ……
  很难有机会再次读到这样简洁干净的文字。尽管有国内众多翻译家,存有不同的版本,但无论是哪一种版本,我还是多少感悟到了梭罗的“俭省”。
  这是梭罗的文字,这是瓦尔登湖的安静。一个作家的写作,能够如此从容不迫,无疑是对生活的最好馈赠。对瓦尔登湖的爱,对于小屋的爱,对于山林的爱,对于林中小动物的爱,以及对于大自然万物的爱,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他宁静而素雅的文字里,构成了梭罗的旋律。“简单些,简单些,再简单点吧!”这是梭罗一百多年前对世人发出的感慨。在当今这个想说简单不容易的浮躁社会里,我们生命的里程承载了太多的复杂:复杂的人际,复杂的职场,复杂的环境,复杂的公务……于是,我们总是把世界看得太复杂,把问题想得太复杂,把事情做得太复杂。复杂,让我们应接不暇,疲惫不堪。而当我们真正静下心来,品读如《瓦尔登湖》这样田园诗般的好书时,就会在心里问自己,生活真的需要那么复杂吗?复杂的生活真的那么重要吗?人是不是应该在复杂到一定程度后让自己变得简单一点——在丰盈中简单,在深刻中简单;在简约中顿悟,在简单中升华。当人们都在试图超越一切物质的功利时,孤寂往往成为最好的祭品,安静则是生活的极品。
  尽管我们在精神的追求上试图用“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来安慰所有的隐居者物我两忘是最高的境界时,然而面对现实,恐怕真正藏龙卧虎之地还是要远离喧嚣的。出生于1817年的梭罗,20岁毕业于哈佛大学。当所有的人都开始为谋求一份理想的职业操劳的时候,他开始抗拒一切生活中看来是理所当然的选择,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我要自己绝对自主,我还要让每一个人绝对自主。于是,他没有选择经商或从政,而是平静地选择了瓦尔登湖,选择了心灵的自由和闲适。在辜负了家人的期盼之后,27岁的梭罗在美国独立日那天,在距离家乡两英里的瓦尔登湖搭起了小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风雨无碍,过着原始简朴,自耕自食的生活。
  梭罗一个人在瓦尔登湖旁度过了两年又二个月的时间,天天早上朝向太阳顶礼膜拜,然后赤裸着下河沐浴,之后用文字和大脑记载思考的成果,这是梭罗的不二选择。在两年多的孤寂安静中,梭罗明白了生死,明白了自己的需要,然后静静的写下他的思想。所以当我再次读到他的文字时,内心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尽管我也常常思考人生、理想、价值观等一些抽象的东西,但这一次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梭罗的坦诚,没有丝毫的矫揉和造作。任何说教或者伪装出来的善良,在梭罗面前都黯然失色。在他的叙述中,没有故弄玄虚,更多的是近乎平等的禅理解说。
  天妒英才,梭罗将他的天才全部贡献给他故乡的田园与山水,人类也因此厚爱这位在同时代被人看作怪异的“另类”。事实是,无论是本土的美国人还是海外的人都开始对于他曾经生活过的瓦尔登湖产生浓厚的兴趣。瓦尔登湖当然不是梭罗刻意制造的名字,他生在河岸上,也死在那里。那条河,见证了梭罗四十五岁短暂而荣光的一生。一个作家,一个思想家,只有站在安贫乐道的立场上,才能成为一名公正而又智慧的人生观察者。梭罗用他的生,完成了人类思想进化上的物质保证;梭罗用他的死,摆脱了世俗的搅拌——尽管他始终无法真正摆脱世人而只能生活在没有完全与人隔绝的“桃源”,而这是精神飞跃的必要构件。恰到好处的距离,心灵的蜕变这才开始了漫长的历程。这是梦呓的私语,这是独语者的寂寞。
  是的,我们从《瓦尔登湖》中读到了梭罗与众不同的孤独,那是一种感受,一种心境,更是一种沉淀,一种彻悟。更重要的是,梭罗的孤独不只是一种静止的状态,不只是一种外在的境遇,而是充满着他心灵的对白和心绪的梳理。从他的特立独行中,我们不难看到他精神的充实,灵魂的丰盈,以及他对信念的坚守,从而领悟一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非凡境界。正如他在书中发自肺腑的“宣言”那样:“我引以为荣的是,有一来客用黄色胡桃叶当作名片,并在上面写下了几首斯宾塞的诗,我把它当做我的陋室铭:人们来到这里,充实了小屋,不需要多余的款待;休息就是盛宴,一切顺其自然,最崇高的心灵,最能怡然自得。’”“要行走在我能够行走的那条唯一的路上,而且是那条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的路上。”这便是梭罗式的生活宣言。
  如果我们能把梭罗放在人类整个历史的进程上来理解,就会发现梭罗的近乎隐居的生活,这不仅是瓦尔登湖的幸运,也是美国文学的幸运,更是人类的幸运。梭罗选择了瓦尔登湖,瓦尔登湖等来了梭罗。就着这样的机缘,在这个繁忙的世界中,从此又多了一个抬头看天低头思考的哲人。仅凭这一点,瓦尔登湖的安静注定成为人类的精神财富。
  在我的阅读经历里,愉快的阅读需要宁静,也总能让人变得宁静。梭罗的《瓦尔登湖》通篇充溢着宁静的色素,着实让我的心境变得愈加宁静起来。于是,我内心徒然有了一种宁静的感悟:梭罗不是最大的智者,却是最真实的智者。
  百年之后,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又冒出了一个“好斗”的作家索尔仁尼琴。这次,他生活的主要空间是“古拉格群岛”——一个从精神和肉体折磨人的地方。
  出生于1918年的索尔仁尼琴,1941年毕业于罗斯托夫大学数学物理系。原本是一个积极的共产主义战士,1945年因为私人信件中有对于斯大林的批评内容而遭到逮捕,被判处八年劳动改造。恰好在此时,我并非是在幸灾乐祸地说,作为思想家和作家的索尔仁尼琴,生命的战斗意义才刚刚开始。
  在此后多次政治迫害之后,索尔仁尼琴没有消沉,而是越发勇猛。和梭罗的主动寻求隐居不同,“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这次是在时代的冷落中开始了《古拉格群岛》的创作。《古拉格群岛》借助了大量的第一手数据,对一种政治运动及其所产生的政治制度展开了严肃认真的思考:极端残忍的刑讯,荒谬绝伦的司法,彻底沦丧的社会道德,以及毫无人道的株连性流放、集体流放、超强度的死亡劳改,都是人祸的结果。苏联监狱和劳改营的种种内幕,成为小说中纪实性的题材。这本自传兼特写性的长篇小说,以揭露俄国自十月革命以来苏维埃政权下的非人残暴统治为主题,以作者个人为时代的亲见者,上百人的回忆、报告、书信,以及苏联官方和西方的数据集体指向集中营的悲惨,书中描述的一个又一个场景令人发指:“也许它对活生生的人来说是可怕的。爬满虱子臭虫的看押所,没有窗户,没有通风装置,没有板铺——这里只有肮脏的地面。”“列福托沃的“心理”监室,如三号,整个漆成黑色,也是昼夜亮着一支二十瓦的灯泡。”“你爱上的当然不是那肮脏的地面,不是那阴沉的墙壁,不是那便桶的气味,而是那些与你接口令一起挪动腿脚的人们,是你们心灵中共同跳动过的东西;是他们有时说出的令人惊异的话;是你心中只有在那里才能产生的无拘无束遨游自在的思想,不久之前你无论怎样跳腾,无论怎样攀援,都达不到它的高度。”……
  这是索尔仁尼琴式的语言,这是他亲眼所见。与上文我所摘引的梭罗的语言截然相反,这里曾经是人间的地狱。索尔仁尼琴当然被人看作“疯子”。写完了一系列作品之后,似乎是还没有从个人强烈的情感抒发中回过神来,书的主人再次被迫政治驱逐,而这一次,被宣布剥夺苏联国籍的索尔仁尼琴,离开自己的国度长达20年。
  在此之前,“因为他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时所具有的道义力量”,索尔仁尼琴获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从古拉格囚犯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从流亡异域到最后荣归故里,索尔仁尼琴总算是在人生的暮年回归了自己的人生价值。1994年,76岁的大胡子索尔仁尼琴从流亡之乡回到了祖国,这个后苏联时代的先知受到英雄般的欢迎。作家对于政治权贵似乎很不给“面子”,他深知俄罗斯政治的罪恶。索尔仁尼琴用他的《古拉格群岛》在20世纪的世界文学中掀起了政治风波,这位目光犀利而心怀悲悯之心的老人,对于作家的神圣使命进行了最好的阐释。
  用幻觉抚慰现实可以疗伤,用现实追赶幻觉肯定很受伤。用上海清口派艺术家周立波的话讲,讲真话有人不高兴,讲假话自己不愿意,所以就干脆讲些笑话。这大概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到底该怎么说话,说些什么话,是摆在我们现实语境的困难。于是,当各种思想在一起出现的时候,常常是听众中没有人开口,集体的失语成为最好的回避。不是怯场,自保下的难言恐怕也让人理解。很显然,索尔仁尼琴没有自保,而是勇敢地站了起来,在斯大林高度集权的时代,用自己的良心和责任作堂吉诃德式的斗争。好在最后,他为自己也为时代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2009年俄罗斯政府宣布,索尔仁尼琴的巨著《古拉格群岛》将在俄罗斯出版儿童版,并列入全国中学课程,以加深学生对俄国历史的理解。
  一个是在逃离政治的同时又时刻以理性哲学的角度来观照现实世界,在脚踏实地走路的同时不忘仰望人类精神的星空,一个是寸步不离政治而遭受非人待遇的种种折磨,在备受精神折磨的同时甘愿承受时代的痛苦。梭罗和索尔仁尼琴都是相当疲倦的精神辛劳者。一座湖,一座岛,人生际遇无外乎在狭小的空间中演绎得淋漓尽致。洒脱的洒脱入了世人的心间,受难的受难至于非人的境界。看起来温和的梭罗,在温柔的文字背后有坚强的自我表达;倔强好斗的索尔仁尼琴,在激荡的文字中从不掩饰内心的诉求。文学从来没有因为他们个人的痛苦思索而停止向前奔跑的步伐,相反,人类的精神正是在他们的精神感召之下继续前进。
  作家周国平说,有两种孤独,一是灵魂寻找自己的来源和归宿而不可得,这是绝对的、形而上的、哲学性质的孤独。二是灵魂寻找另一颗灵魂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人世间的一个没有旅伴的漂泊者,这是相对的、形而下的、社会性质的孤独。用这样的标准来看,瓦尔登湖中的梭罗属于前一种的孤独,而古拉格群岛中的索尔仁尼琴则当然是后一种了。两种孤独,其实都在阐释同一个哲学命题:人类社会(自然包括个人)该往何处去。
好在一切看起来不公平的事,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来看,一切又回归到公平的起点。寻找人类宁静的梭罗寻觅到了湖的宁静,寻求政治话语的索尔仁尼琴看到的是岛的死寂。一百年之后,两个很难被世人遗忘的文人第一次相逢,一个是徘徊在瓦尔登湖,一个是囚禁在古拉格群岛,在各自强大的精神世界中,彼此呼唤着对方。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黑芝麻 于 2012-10-10 10:39 发表
他开始抗拒一切生活中看来是理所当然的选择,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我要自己绝对自主,我还要让每一个人绝对自主。

芝麻开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黑芝麻 于 2012-10-10 10:54 发表
陋室铭:人们来到这里,充实了小屋,不需要多余的款待;休息就是盛宴,一切顺其自然,最崇高的心灵,最能怡然自得。

芝麻看过这两本书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黑芝麻 于 2012-10-10 10:55 发表
开门芝麻 问候!

说说意见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0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自由诗 的帖子

哲理性强,细品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奚秀琴 于 2012-10-10 11:22 发表
哲理性强,细品中

抽空看看这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0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梭罗和索尔仁尼琴都是相当疲倦的精神辛劳者。一座湖,一座岛,人生际遇无外乎在狭小的空间中演绎得淋漓尽致。洒脱的洒脱入了世人的心间,受难的受难至于非人的境界。看起来温和的梭罗,在温柔的文字背后有坚强的自我表达;倔强好斗的索尔仁尼琴,在激荡的文字中从不掩饰内心的诉求。文学从来没有因为他们个人的痛苦思索而停止向前奔跑的步伐,相反,人类的精神正是在他们的精神感召之下继续前进。


至理名言,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望远 于 2012-10-10 17:35 发表
梭罗和索尔仁尼琴都是相当疲倦的精神辛劳者。一座湖,一座岛,人生际遇无外乎在狭小的空间中演绎得淋漓尽致。洒脱的洒脱入了世人的心间,受难的受难至于非人的境界。看起来温和的梭罗,在温柔的文字背后有坚强的自我 ...

老师抬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1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我也常常思考人生、理想、价值观等一些抽象的东西,但这一次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梭罗的坦诚,没有丝毫的矫揉和造作。任何说教或者伪装出来的善良,在梭罗面前都黯然失色。在他的叙述中,没有故弄玄虚,更多的是近乎平等的禅理解说。


只是很少很少的人能做到的事,放下自己,摆脱世俗的,完全解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雨珠儿 于 2012-10-11 10:48 发表
尽管我也常常思考人生、理想、价值观等一些抽象的东西,但这一次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梭罗的坦诚,没有丝毫的矫揉和造作。任何说教或者伪装出来的善良,在梭罗面前都黯然失色。在他的叙述中,没有故弄玄虚,更多的是近 ...

雨珠儿也感触多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直到现在,再读这书,我依然感到安静、干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2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爱我的人生中有闲暇的余地。有时,在夏季的一个清晨,我像往常一样沐浴之后,坐在阳光融融的门前,从红日东升直到艳阳当头的正午,坐在这一片松林,山核桃树和漆树的林中,坐在远离尘嚣的孤寂与静谧中,沉思默想。

问候自由诗
但凡一个热爱文字的人大抵都得承受心灵或是身体以及更多的孤独
那些来自于孤独的障碍都会幻化作笔下的文思泉涌,只能说是是一种财富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伟大的著者,记住他们的书,从他们的书中领悟他们人性的伟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2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绣花缝针 于 2012-10-12 11:04 发表
“我喜爱我的人生中有闲暇的余地。有时,在夏季的一个清晨,我像往常一样沐浴之后,坐在阳光融融的门前,从红日东升直到艳阳当头的正午,坐在这一片松林,山核桃树和漆树的林中,坐在远离尘嚣的孤寂与静谧中,沉思默 ...

绣花缝针的真诚和顿悟让我感动……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9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自由诗 的帖子

问候自由诗,继续看到你精彩的文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16 02: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