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96|回复: 1

外行看门道——我谈于金鹏和他的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4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外行看门道——我谈于金鹏和他的诗
                                                   文/梅汶骅



       由我来给于金鹏老师的诗写评论,其实是有些僭妄的。因为,我几乎不懂新诗。或者坦率地讲,不懂当下的新诗,不知道它们究竟好在哪里。
       但我却不仅买了于金鹏的诗集《雨浥飞尘》——当然,他又赠我一本。这哥们儿也真逗:买了的,再赠一本;不买的,坚决不赠!——而且,我还主动提出,要给他写篇评论,岂非精神不正常?借用小沈阳的话,“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他再次激发了我对新诗的好感!
       但于金鹏却并不领情。
       他说:“我本来想请王小波给我写一篇的,怎奈他已仙逝多年,你愿意写就写一篇吧,反正你们都是学理工的!”这叫什么话!

       回到前面的话题。
       第一次让我对新诗产生好感的,是“朦胧诗”。
       在下虽然常以“野人”自居,毕竟还是上过学的。因此,也就学过或读过几首新诗。但假如没读到“朦胧诗”,单凭什么《天上的街市》《有的人》《我爱这土地》《青纱帐—甘蔗林》,以及后来看到的什么《凤凰涅槃》《天狗》《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之类,绝不能引起我对新诗阅读的兴趣!
       所以,感谢“朦胧诗”!尽管它也有种种欠缺(比如和意识形态掰扯不开),但毕竟是它,转变了我对新诗的看法,并以此为发端,静心阅读了一批新诗作品,包括牛汉、孔孚、昌耀等先生的作品!
       接下来,又是长时间的失望。
       在政治的高压下,“朦胧诗”曾经“威武不能屈”;在市场的诱惑面前,诗人们能否“贫贱不能移”?对于中国的新诗,也许是一个性命攸关的课题!
       而这,也正是我不得不佩服于金鹏老师的地方!
       多年来,他只是默默地写作着(从去年,他说自己的火候已够了,才开始与外界的接触)。记得他曾引陶渊明的话以自喻:“诚谬会以取拙,且欣然而归止。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于朝市。”
       翻译家李笠先生曾说,中国的诗人应当向特朗斯特罗姆学习,少写,精写(大意)。于金鹏正是这样做的。但我也知道,他并不是跟那个瑞典人学的,而是从中国古代诗人那里继承下来的。就像我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并不是在学**一样,这是俺母亲教育的结果!

       说到于金鹏的诗上来。
       我以为,于金鹏的诗,尤其是他的小诗,乃是中国新诗的一绝!
       微型组诗《路上》,是在网上贴过,并饱受网友赞誉的作品,仅凭这五首微诗,于金鹏就可当之无愧地跻身于新诗大家的行列,尽管诗歌理论家们还无暇顾及它们!
       当然,于金鹏的好诗,也绝不止这几首。

      请看《陨落》:
     
      山坡上行走
       小心!而你已跌入
       一枝青草

      请看《听歌》:

      乐声响起
      我的眼泪潸然滑落
      这首老歌啊
      我们相拥着听过

      请看《某些时刻》:

     一恍惚路遇前世
      正踌躇零落天涯

      有些诗篇幅较长,引起来比较麻烦,我只摘录其开头,余下的部分,读者自去想象:
      《感事抒怀》:“大地在心头/微微地颤动”......
       《赋得冬天答友人》:“冬天不干瘪/冬天很简洁/简洁如一撮/瑟缩的茶叶/无限的氤氲/在其中凝结”......
       《记事》:“夕阳在车轮下轰然破碎/滚烫的碎片溅起一天蝙蝠”......

       我不知诗人和理论家们如何评价这样的诗,我只知道,从于金鹏的诗中,我又一次领略了什么是汉语之美!
        杨炼先生把杜甫的七律《登高》看作诗的极境,于金鹏对此深以为然。但他又认为,这是篇幅较长的诗歌的极境。至于微诗,其楷模应是古人的五言绝句,如陶弘景的《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无名氏的《叹疆场》,王维、李白的五绝,李端的《拜新月》,卢纶的《塞下曲》(其三)等。对此,我很赞同。对于古典的美,我们疏离得太远了,我们正忙着“发明雨伞”呢。(这是钱钟书先生讲过的一个意大利笑话:一个农民,野外遇雨,急中生智,用一块塑料布遮雨。后来他想到,这是自己的一大发明,应该申请个专利......)
       必须一提的是,诗集附录部分所收的九篇诗论。这些诗论,融铸今古,自成一家,作者的胸襟与学养尽在其中。而这,正是《雨浥飞尘》一书,令那些鄙薄新诗连带新诗作者的老夫子们不得不折服的地方,也是让他们觉得,“看来对新诗,还真不能一概否定,我也得买一本,支持一下”的地方!这样看来,一些年青同事因此而欢欣鼓舞,也就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了。呵呵。

      这就牵涉到于金鹏对新诗的另一个贡献,即:他不但精心写诗,还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扭转着人们对新诗的偏见,捍卫着诗的尊严!
       今年9月,他的《雨浥飞尘》出版。于金鹏对我说:“在单位,我的诗集是不赠的。不能让大伙儿说:于老师的书卖不了,都送人了!真喜欢我书的人,不会在乎这区区三十元,随个礼,最少还得一百呢。”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国庆长假前,他往单位带过两次书:第一次,只带了一本,说是样品。给几个熟人看了一下,简单介绍了几句。第二次,带了二十本,路上赠给汽车司机一本。一到单位,就被高中老师一扫而空了。没买到的,还得等着。初中也有老师来预订。领导表了态,长假过后,全校推广!
       于金鹏感慨地说:“我把同事们看低了!”
       其实,这正是他平时浸润的结果。
       在同事们的心目中,于金鹏是一个博古通今的人。这样的人,突然出了本新诗集,大家自然好奇——按同事们的思路,他应该出一本旧诗集才对——看了觉得好,大家当然要买了。
       我把这道理讲给他听,不料他又说了一番话,还说是什么三岛由纪夫说的:
        “我绝不按人们所设想的那样去生活,我绝不按人们所设想的那样去写作!”
      这家伙,当此举国抗日之时,也不怕人说他是汉奸!真拿他没办法!

      话说到这儿,也没什么要说的了,大家还是去看于金鹏的诗吧。
      噢,对了,您手里没有他的诗,那我可帮不了您,您得找于金鹏本人买去!


[ 本帖最后由 大鹏瞰海 于 2012-10-14 10:2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4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同事为我的诗集《雨浥飞尘》写的评论,录而存之,并致谢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8 02: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