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8776|回复: 142

赏读花土短诗21首(完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22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赏读花土短诗21首

文/江边鸿雁

◆瑶山月

挽起黑袖
用你的十指
蒙我的双眼
月光像一股温泉涌进茶园

鸿雁赏读:恰似一对恋人夜晚赏月的情景,她俏皮地以双手蒙住他的双眼,而月光却温泉似的倾注而来,十指虽然蒙住了双眼,却挡不住瑶山月通透、明亮、柔美的光辉。茶园与月光是眼前的一景,也是诗人心灵世界美好的意象和寓指。

◆响水河之波

你说你要走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
被你重复了一次  
又一次

鸿雁赏读:诗人以第二人称来写,我们眼中的“你”反复说着要走,却舍不得走的动态心理,令人回味。简单明了的一句话里,含义隽永。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形象生动地将响水河一波又一波,后浪推前浪的情景,展现读者眼前。

◆青苹果

坐了半天车
我从城里买回来
画水粉的两只青苹果
让你给偷吃了

鸿雁赏读:前面叙述性的交代,结尾一句引申,把读者带入生活中一些现象的思考。原本费尽周折、历尽艰辛而获得的内心世界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却被意外的无知或无情给毁掉。浮躁的社会,宁静多么难得!小诗含义深远,如一幅画,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武夷山雨

不知是谁
忘了打扫人间那所院子
帆悬挂桅杆
等不到可以同行的人

鸿雁赏读:这首有些难读。前二句与后二句,与标题的“雨”,相互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和联系?让人一片茫然。整首诗里,见不到一个“雨”字,也找不到与“雨”有关的内容和提示。那么,就由读者来猜谜吧!“不知是谁/忘了打扫人间那所院子”,“人间那所院子”内容何其宽广、深厚,可是却很久很久无人打扫、清理。一场雨来了,来为人间清理“那所院子”,清洗被污染的环境和心灵的污渍,来得多么及时啊!可是,“帆悬挂桅杆/等不到可以同行的人”,由此看出武夷山雨的大和急,帆已挂起,却没有人敢与我同行,一起去迎接暴风雨的洗礼。一切具象,无不为着主题的开掘,自然而无形。

◆月亮垭

叶子上的风
悠悠送过来
淙淙一条溪
坠成一个潭
看不到月亮的脸
你指着弯弯的两座山

鸿雁赏读:标题是“月亮垭”,一解,是写夜景。起句,清风拂过之感,一个“送”字,把风拟人化了,而且是叶子上的风,可感可触的风,句子顿时鲜活。接着,“淙淙一条溪/坠成一个潭”,又是一番景象。眼前一湾潭水,来自上游的一条小溪汇聚而成。溪水不是流来的,而是“坠”下来的,这样的文字形成的画面感,让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这些景色都是去“月亮垭”一路所见吧!结尾二句,应该是对“月亮垭”的重点描述。“垭”, 两山之间的狭窄地方。在那一线天的地方看月亮,不仅仅要因时、因季节、因天气,还因心情吧!顺着“你”手指的方向,诗人却没有看到月亮,看里只有“弯弯的两座山”。
二解,是白天赏景。前面不用再赘述。后面看月亮二句,自然是看不到的了。因此,只看到“弯弯的两座山”。或者也有人会看到月亮,那一定是心中的月亮吧!


◆夜泊九江

万家灯火
倒映江波消瘦的脸
汽笛声残,银河中
那条弯弯的月亮船
好像也已经搁浅

鸿雁赏读:诗人心情与九江夜景相融汇。江波消瘦,汽笛声残,搁浅的月,无不跟九江紧密相连。水,自然和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而今不但不能给枯燥的岁月以滋润,更面临着枯竭,从中可见诗人的忧患意识,也有情感的一种失落。

◆金秋断章

不知是谁
把一串串柳叶孵化成鱼儿
潮涌时,一尾尾   
跃入金色的浪花里

鸿雁赏读:一幅秋景,岸边柳叶秋风中飘落水面的景象,生动,形象,动感。“孵化”一词以神奇之笔,将静态的柳叶替换成活蹦乱跳的鱼儿,“潮涌时”,“跃入金色的浪花里”,勾起读者丰富的联想,达到回味无穷的效果。

含鄱口

亭子里的风
歇够了
云渐渐散去
如果不是云海
你从未想过来看我

鸿雁赏读:起句,以拟人句引人联想。不知道是风歇够了还是人歇够了?总之,因为风,“云渐渐散去”。还因为亭子里好风好景,游人既可享受风的凉爽,也可观赏周围景色,所以在这里歇息了很久很久。以上是诗人所见。结尾诗人以含鄱口的心思,生发感慨,将含鄱口拟人化了。我想着,含鄱口的风光可能以云海最为奇特,多数游客都是奔着观云海而去的。所以诗人如是说:如果不是云海,你从未想过来看我。

小河

少年的光阴
像鹅卵石静卧河床
你总是指使别人
把洗衣石上的男孩赶走

鸿雁赏析:我很纳闷,“少年的光阴”与“鹅卵石静卧河床”怎么联系起来的?鹅卵石,沙石之中被水常年冲击、打磨,再被波浪推到岸边,久经岁月,越发光滑明亮洁净。如果把少年比作鹅卵石,那么,河床应为人生和所处的社会环境。“静卧河床”,人生最纯洁、最单纯、最美好的少年时光。或许,这就是答案吧!“你总是指使别人”,题为“小河”,这个“你”,应该是指小河,小河一般代表故乡,也可寓指母亲吧!小河指使谁呢?为什么要将洗衣石上的男孩赶走?又让人费猜了。我只能这么猜想,这洗衣石上的男孩,即为作者本人。与前面的“静卧河床”联系起来,这里当为男孩长大了、成熟了,应该走出这片纯净的小天地,而进入复杂的、多彩的社会与人生。这也是人生必然的趋势!

k561

窗外的山水掀起了波浪
你消失的地方叫贵港

鸿雁赏读:山水掀起了波浪,是诗人惯用的修辞手法,将“山水”拟人化了。这是诗人离开贵港时,在列车上的联想吧!窗外的山山水水,如起起伏伏的波浪,诗人的心情亦如此,不能平静。贵港自眼前渐渐模糊,而心情状态依然还停留在贵港,心思依然在贵港的山水间流连。



一顶雪白的帽子
压着两条弯弯的眉毛

鸿雁赏读:冬天的一幅雪景吧!于人——是大雪纷飞,满头雪花,如同戴上一顶雪花帽,连两条弯弯的眉毛都盖住了。于景——是堆的一个雪娃娃吧!哈哈~~

冬天的早晨

云提着桔灯
在高天上漫步
梧桐树静悄悄
张开乌黑的枝丫

鸿雁赏读:这“桔灯”真美,如蛋黄一般。诗人依然将“云”拟人化了。云,慢慢移动,刚刚露脸的太阳,缓缓上升着。多像云提着桔灯在漫步啊!真佩服诗人的想象力。此时,天还没大亮,因为云的遮挡,梧桐树的枝丫依然黑压压一片,辨不清颜色。因为是冬季,人间的一切活动都稍晚一些,此时大地静悄悄,梧桐树静悄悄。(冬天的早晨,有时可同时看见太阳和月亮。因为是桔色的,我把桔灯理解为太阳。)

虞美人

把头埋在胸口
只为春日里
隔道篱笆
被牛眼菊看过一回

鸿雁赏读:以一朵花的形态入手,艳丽的虞美人“把头埋在胸口”,一副羞涩模样。为什么会这样呢?噢,原来有一个春天的小故事呢!诗人以花喻人的吧!虞美人像一个天真的少女,在灿烂的花季热烈绽放,春天也为之逊色,却被篱笆外多情的牛眼菊窥见。多么富有情趣的一幅画面!没有雕饰的痕迹,正是人们苦苦寻觅和崇尚的自然之美!

早春

风不动就不动
让风寒在黝黑的桃枝上独坐
云不散就不散
让星月继续在云窝里高眠
花不开就不开
你不来就不来
就当作春天走丢了一只绣花鞋

鸿雁赏读:风动与不动,云散与不散,对季节、对自然能有多大影响呢?诗人如一位语言大师,以个性的语言和可感的气息,以“风不动就不动”、“云不散就不散”、“花不开就不开”作铺垫,把读者的感官引向“你不来就不来”,仿佛一出戏,期待的主角迟迟没有登场。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人们多爱关注春天的花事,谁会留意一只绣花鞋?妙在诗人拿“春天”走丢了绣花鞋来说事,借景抒情,把早春萌动的心事和寒凉的心情,写得千回百转、引人入胜。口吻平静、轻松。看似排解,实则期待。可谓微妙!

茶花开

茶花开了
茶花开在院子里
红红的茶花开了
火红的茶花
开在陌生的院子里

鸿雁赏读:一首小诗里,几乎每句都出现茶花,而且“红红的”、“火红的”接踵而至。“茶花开在院子里”不是很正常吗?有什么特别之处,引发诗人的兴致和诗意?末句“开在陌生的院子里”犹如画龙点睛之笔,让人茅塞顿开。拥有的当然不是最美的,最美的一定在视线可及之处,而又不可占有,只能远远欣赏!诗人自我性情的流露,不矫饰造作,将内心真实的感受转化为一种平实自然的描述,足见其技高一筹!

◆红苹果

-----(写给我亲爱的小不点)

月亮在云中穿梭
在云中穿梭
月光在窗前列队而过
梦聚集在狭窄的河口
画船摇摇,小小船儿
只要再爬上一个山坡
就能触摸到我那熟睡的红苹果

鸿雁赏读:以“红苹果”象征孩子红润润的、胖乎乎的脸蛋,形象而招人欢喜。“月亮在云中穿梭/在云中穿梭”,反复吟咏,很有摇篮曲的味道。犹如父亲或看着宝贝安睡,或抱着宝贝柔弱的身体在诉说,在生命的会晤中呈现绵绵不绝的父爱和血缘之爱。
紧接着的,依然是充满感情的细节描写,“月光”、“梦”、“画船”,都是童话世界和孩子生命活动最具代表性的音符。“月光在窗前列队而过”,不仅形象,而且很有气势之感。“梦聚集在狭窄的河口”,以“河口”喻指孩子有限的感知和思维空间,那么这梦,是孩子世界的梦,充满着真善美的原汁原味的梦。“画船”,是孩子喜爱的梦想的符号,“小小船儿”在这里或者是指摇篮吧?摇篮晃来晃去,一起一落,犹如爬坡。一个“爬”字,让我们看到一位细心的父亲形象,用心“触摸”,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和无尽的爱意,直逼读者肺腑。
小诗语言朴实,由于情感的烘托,使语言产生了一种扑面而来的诗意。画面感,带给读者无穷的想象情绪和韵味。

榴莲之夏

缤纷的色彩是多余的
花开的甜蜜、云草的笑容是多余的
风儿歌唱、溪水挽留亦是多余的
还有闪电的懊恼和炸雷的怒吼全都是多余的
因为春天就要离开


大雨倾盆,我会紧紧抱你在我温暖的怀里

鸿雁赏读:榴莲的味道,很多人不喜欢。诗人排列了一连串多余的事物,那么什么是不多余的呢?春天去了就是夏天。对于夏的热烈,无论你接受不接受,喜欢不喜欢,该来的时候它就会来。因此,前面一应的多余,正是诗人对于春天就要离去的依依不舍,而将夏天喻为自己不喜欢的榴莲。结尾一句“大雨倾盆,我会紧紧抱你在我温暖的怀里”,让人感觉很是突兀,而与前面联系起来思考,“你”与“春天就要离开”的“春天”,便有了直接的联系和落脚点。借景抒情,充分展示了诗人的内心和诗意的姿态。

环形山

我忧郁的眼神该如何传递
爱已出口唤不起回音
沙海之上
遍地是蓝色的月光

山中没有云 风也不曾来过

鸿雁赏读:前二句以山势的走向,喻指爱的无法传递和接收不到回声。“忧郁的眼神”充满期待。后二句喻指情感世界的平静,无风也无浪。诗人眼中的月光是蓝色的,心情自然是沉寂的。诗人借环形山抒发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情景交融,真切、动情、感人。

天籁

我听过秋夜虫语
叽叽、叽哩哩
一声高一声低
像银河里漂浮的寒星

我聆听过月下溪水
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一会儿落入深潭
一会儿卷入激流

那山坡上的鸟语
在花枝跳跃
田野中撒开四蹄的牛犊,和
扑通
扑通
跌下池塘的鸭子

这些都是我熟知的天籁之音

人世间,还有一种声音
最美妙,最美妙
就是你在我耳边呼唤着
石头,石头,石头,石头

鸿雁赏读:只要你用心聆听,大自然所有的声音都如此美妙。而最最美妙的声音,是来自恋人的呼唤。“石头,石头,石头,石头”,无论把你叫做石头还是木头,心里都是甜蜜蜜的吧!前三节内容看似并列,内心的感受、激动的心情,却是递进的。整首诗气息连贯,一气呵成,尤其结尾,动人心魄!

平湖秋月

哀婉的
或许是冰盖下的星尘
多年以前
她的爱就已化作泡影

月光在水面荡漾
水底有伊人倾诉的箫声
我依然不能肯定
天上的银钩是否是你

鸿雁赏读:平湖秋月,西湖十景之一。诗人以此为题,是借此表达心情还是曾经在这里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不得而知!而古筝曲清新、悠扬的旋律,却在耳畔挥之不去。当她的爱已化作泡影,明快、华美的曲子,变得如此哀婉,如“冰盖下的星尘”。第二节出现了幻象。仿佛这哀婉的旋律来自水底,也仿佛是伊人倾诉的箫声。在这似梦似幻的月光之夜,诗人心荡神迷,因为思念,把一腔相思之情诉与“天上的银钩”,虽然不能肯定“是否是你”。这首小诗,先是回忆,而后是幻觉,内心的情感在若有似无的乐音中传递。

双桥

如果可以
我们把黑与白去掉
你在那边
我在这边
我们一起聆听透明的江音

如果可以
我们把桥称为相逢桥
你走过来
我走过去
我们并肩步入牛心亭

如果都可以
我们把亭子也重新命名
你看着我
我看着你
以后
亭子的名字就叫同心亭


至于那块水中等待的石头
我们亲切地喊它——
万年石!
它见证了一段纯洁的爱情

鸿雁赏读:我不禁要问,“双桥”是一座桥的名儿还是诗人赋予一定含义的桥?第一节的“黑与白”是指白天与黑夜吗?“你在那边\我在这边\我们一起聆听透明的江音”,我想是的,诗人内心所想就是二个相爱的人天天得以相见。第一节我把它视为“初相见”之境界。第二节意思递进一层,不仅仅停留在你在那边,我在这边的隔河相望。而是“你走过来\我走过去/我们并肩步入牛心亭”,此为“牵手”之境界,“相逢桥”由此而诞生。如果前面所有的设想都成立,那么第三节便顺理成章了。“我们把亭子也重新命名”,二个人以纯真的内心面对,无须语言,无须海誓山盟,此为“心心相印”之境界。这让我想到爱情之三境界,每一节都在完成一个情感的升华。结局呢?我以为没有结局,只有期待和感动。相爱的人将水中的石头命名为“万年石”,是对纯真爱情美好的希望,也比喻爱情坚如磐石,万年不变!

诗的境界是情境的契合。一路读来,花土这一组小诗几乎全是情景交融的情诗。不由让人想到花土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所经历的人和事,所经历的情感,如此精心地珍藏于心,并化作诗意,弥足珍贵,平凡中让人感动。这样的人一定是懂爱的人,这样的人生一定是充实的人生,因为有爱与你一路相伴!深深祝福花土!

2012-12-7.





[ 本帖最后由 江边鸿雁 于 2012-12-7 21:20 编辑 ]
发表于 2012-10-22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鸿雁,这是花土第一次谢朋友关心小诗。

[ 本帖最后由 花土 于 2012-10-22 17:5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添加中。。。以上皆为个人浅读,期待大家参与交流。。。
当然,我知道与花土土的原作有较大距离。愿听花土不吝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2-10-22 17:55 发表
谢谢鸿雁,这是花土第一次谢朋友关心小诗。

很荣幸,这第一次被我幸运中大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2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深深感觉到,虽然那时候很木讷,不像现在这么能说会道,但是说真的,花土这三年写了几百首诗,没有一首比十年前写的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2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江边鸿雁 于 2012-10-22 17:56 发表
添加中。。。以上皆为个人浅读,期待大家参与交流。。。
当然,我知道与花土土的原作有较大距离。愿听花土不吝赐教。

我一定不怕自杀,我要把每一首的创作缘起都告诉鸿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2-10-22 18:01 发表
我深深感觉到,虽然那时候很木讷,不像现在这么能说会道,但是说真的,花土这三年写了几百首诗,没有一首比十年前写的好看。

理解!诗是心性的流淌,真情的结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2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江边鸿雁 于 2012-10-22 18:00 发表

很荣幸,这第一次被我幸运中大奖了。

花土是极其随意的人,不讲究的。来论坛,就是为了交流诗艺,虽然有时候表现疯疯癫癫,或满腔热血气冲牛斗柔软悱恻什么的,但是客套话极少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2-10-22 18:03 发表

我一定不怕自杀,我要把每一首的创作缘起都告诉鸿雁。

好,谢谢!我一定认真读完每一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2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江边鸿雁 于 2012-10-22 18:06 发表

理解!诗是心性的流淌,真情的结晶。

那时候的花土,只知道看书写字,游山玩水,与世隔绝,活在与自己相交相错的几个人的圈子里,不谙世事,不凑热闹,爱惜自己说出口的每一句话,爱惜自己写出来的每一个字,对世界的看法天真无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2-10-22 18:07 发表

花土是极其随意的人,不讲究的。来论坛,就是为了交流诗艺,虽然有时候表现疯疯癫癫,或满腔热血气冲牛斗柔软悱恻什么的,但是客套话极少说的。

看得出花土对人很真诚很友好的。不虚伪不吹捧,一个尊重诗歌尊重人格的诗人形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2-10-22 18:11 发表

那时候的花土,只知道看书写字,游山玩水,与世隔绝,活在与自己相交相错的几个人的圈子里,不谙世事,不凑热闹,爱惜自己说出口的每一句话,爱惜自己写出来的每一个字,对世界的看法天真无比。

能让花土回忆过去,找回那年那月的纯真和美好,我这几个肤浅的解读,功夫没有白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2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词太厉害了,什么委屈啊,肤浅啊,鸿雁就扔掉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3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3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建议这个放前面,花花自杀的尾其后,这样比对着欣赏,方见功夫及细微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7 03: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