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山城子

向美丽出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3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珠儿北京 于 2012-11-13 20:28 发表

同感。可我苦于找不到寨子泥土房的美胜于别墅的美的证据。因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是否胜于自然的美本身就是个疑问。另外文明的确又是一种不间断的进程,而这种进程通常情况下又是与人类审美的观念同步发 ...

呵呵,诗题为向美丽出发,如果我们不认为原来的风貌是美,华丽的洋房才是美,那就搬去都市里就得了,要多美有多美
一种是精神文化遗产,一种是物质文明追求,各有所好,当各安其所

[ 本帖最后由 白世纪 于 2012-11-14 09:0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3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世纪 于 2012-11-13 21:16 发表

呵呵,诗题为向美丽出发,如果我们不认为原来的风貎是美,华丽的洋房才是美,那就搬去都市里就得了,要多美有多美
一种是精神文化遗产,一种是物质文明追求,各有所好,当各安其所

寨子里的泥土房曾经是先人的一种物质追求。而今天华丽的洋房有朝一日也可能会是带给后人的一种精神文化遗产。我这样的认知似乎还不与向美丽出发相悖吧。至于山顶洞人原来的风貌是怎样的,这个可能你真的就得去请教考古学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3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世纪 于 2012-11-13 21:16 发表

呵呵,诗题为向美丽出发,如果我们不认为原来的风貎是美,华丽的洋房才是美,那就搬去都市里就得了,要多美有多美
一种是精神文化遗产,一种是物质文明追求,各有所好,当各安其所

至于第四纪冰期的事我看还是算了吧。我始终认为那只不过是个传说。

[ 本帖最后由 珠儿北京 于 2012-11-13 21:5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3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珠儿北京 于 2012-11-13 21:48 发表

寨子里的泥土房曾经是先人的一种物质追求。而今天华丽的洋房有朝一日也可能会是带给后人的一种精神文化遗产。我这样的认知似乎还不与向美丽出发相悖吧。至于山顶洞人原来的风貌是怎样的,这个可能你真的就得去请教 ...

珠儿该有”现在观”吧?你应是当下人而不是山顶洞人吧?不是未来人吧?
凡是改变现状的,就是破坏或建设,但那必需由后人去评说,不是我们
寨子里的泥土房才是现在”原来的”,既不是山洞,也不是未来的太空舱
一间泥土房被打掉了盖成洋房,它确实剥夺了“原来的美”,取而代之创造了“新设的美”
至于对“自然的美“而言,不管泥土房或洋房都不是自然物,可是至少”此时的我们”习惯了泥土房,而还不习惯洋房,泥土房当然在我们的感官上就比洋房与自然协和多了

我知道你是一马甲,呵呵,真累,我其实很和善滴,沒必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3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世纪 于 2012-11-13 22:18 发表

可是至少”此时的我们”习惯了泥土房,而还不习惯洋房,泥土房当然在我们的感官上就比洋房与自然协和多了

其实这个真的不值得争论。主要是你们的题目弄得太精炼了。要是再稍微不精炼点,比如《向我们认为的美丽出发》(“我们”的解释权属本版),也就不会闹出这么大的误会了。息怒,息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3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珠儿北京 于 2012-11-13 22:33 发表

其实这个真的不值得争论。主要是你们的题目弄得太精炼了。要是再稍微不精炼点,比如《向我们认为的美丽出发》(“我们”的解释权属本版),也就不会闹出这么大的误会了。息怒,息怒。

未有怒,何来息怒?莫不是珠儿心有所动?呵呵
那倒也是,全怪本版没有好好详订诗题标准规范,必须清楚明白不得太精炼,且凡诗题诗文甚至诗外解释权一律归属本版
所以我该代表本版向珠儿致歉才对,望诗友大人不计小人过,海涵!海涵!

哈哈哈哈,很可爱的诗友

[ 本帖最后由 白世纪 于 2012-11-13 23:4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寨子再也拦不住
一栋栋别墅式新居

哈哈!——才看到争论。谢谢诗友们这样认真,这都是为了诗啊!
我这两句成败自己不好说,但我自己是绝对如实写来。不信,请到我们黔中平坝夏云镇来看。
又:不以真为基础,就谈不上美与善的!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世纪 于 2012-11-13 18:56 发表

好诗,喜欢山哥这首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清新
“俺们山里人是清泉
都要走成欢蹦烂跳的小溪”
真好!
“十里百合,百里杜鹃
还有无数凛冽山风的野菊”
多么美的画面呀

可是全诗留了一处唯一的败笔“一栋栋别墅 ...


谢谢白兄弟来认真批评和积极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圣歆 于 2012-11-13 18:56 发表
南朝 陈 沈炯 《六甲诗》:“庚庚闻鸟啭,肃肃望凫征。” ...
——先去学习了这个“鸟啭”,才能欣赏结尾
“阳光从浓荫中筛落下来
鸟啭在碧叶里”


谢谢圣歆找来了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11-13 20:19 发表
顺达、健康,积极向上的诗歌。支持


谢谢阳光前来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珠儿北京 于 2012-11-13 20:28 发表

同感。可我苦于找不到寨子泥土房的美胜于别墅的美的证据。因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是否胜于自然的美本身就是个疑问。另外文明的确又是一种不间断的进程,而这种进程通常情况下又是与人类审美的观念同步发 ...


谢谢珠儿——多时未见了!感动呢—— 你前来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一羽飞龙 于 2012-11-13 20:53 发表
拜读。问好山城子老师!
——以流水的姿态“流连”美丽的山寨,只是后两段的视角有改。个见!


谢谢飞龙前来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珠儿北京 于 2012-11-13 21:04 发表
再读:

“寨子再也拦不住
一栋栋别墅式新居”

感觉上像是文明的进步如洪流般涌来,不可阻挡。真的有那么一种感觉。

而“阳光从浓荫中筛落下来
    鸟啭在碧叶里”

更是有瀑布跌落之后分散成娟娟细流的 ...


谢谢珠儿——确乎不可阻挡,历史的车轮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4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山城子 于 2012-11-14 00:08 发表
寨子再也拦不住
一栋栋别墅式新居

哈哈!——才看到争论。谢谢诗友们这样认真,这都是为了诗啊!
我这两句成败自己不好说,但我自己是绝对如实写来。不信,请到我们黔中平坝夏云镇来看。
又:不以真为基础,就 ...

先问好山哥
我可没说要弄假哈,我还很反对伪造,但是写诗人在建构诗境的同时,是可以有选择性的,就算非用某个客体或意象不可,也会含蓄,借用“积极修辞”来美化,不是吗?

[ 本帖最后由 白世纪 于 2012-11-14 00:2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世纪 于 2012-11-14 00:20 发表

先问好山哥
我可没说要弄假哈,我还很反对伪造,但是写诗人在建构诗境的同时,是可以有选择性的,就算非用某个客体或意象不可,也会含蓄,借用“积极修辞”来美化,不是吗?


谢谢白老弟的指导!!
——我知道,咱们审美观是有差异的。我就觉得那样写心里痛快,咱们穷人不能老穷得住茅草房吧?我初到贵州时,寨子里的境况实在寒心得要命。我想到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7 09: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