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993|回复: 20

《野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1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码头,一头扎在湘江畔
笛声温在往昔,过往的事如梦
原味的乡情,乘橘子洲头一路南下
挑逗一轮夕阳。她曾问过老邻居
那清澈的浪花,渡江的日子

怎么就塞满了我的旧袄裤
她一头雾水,穿过身后的画面
用露乳的泡沫,勾掉一缕月光
我还试着扎进人生,涂抹
城市拔节的竹林,和挤眼的人影

[ 本帖最后由 人在湘江畔 于 2012-12-12 08:4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1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雷同渡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1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个题名,就想到”野渡无人舟自橫”这句诗语,问好江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1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完

这一词,这在里好像可以不要有,个感而已,參考;再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1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2-12-11 12:48 发表
看到这个题名,就想到”野渡无人舟自橫”这句诗语,问好江畔


正合此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1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2-12-11 12:49 发表
这一词,这在里好像可以不要有,个感而已,參考;再问好


得令 已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1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码头,一头扎在湘江畔
笛声温在往昔,过往的事如梦
逗红一圈圈夕阳。她曾问过老邻居
那清澈的浪花,渡江的日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1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结尾写的相当不错,前半部分契合上再勾勒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1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12-11 15:07 发表
这首结尾写的相当不错,前半部分契合上再勾勒下。


《野渡》

老码头,一头扎在湘江畔
笛声温在往昔,过往的事如梦
原味的乡情,乘橘子洲头一路南下
挑逗一轮夕阳。她曾问过老邻居
那清澈的浪花,渡江的日子

怎么就塞满了我的旧袄裤
兀自横溢,穿过身影
和那些露乳的泡沫,勾掉一缕月光
我还试着扎进人生,涂抹
城市拔节的竹林,和挤眼的人影

再来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1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恩。这样通透了,结尾的力量就有了更好的传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1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风月读过一个诗人的《煤码头》不错。。或许搜下参考。问好江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1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小宇 于 2012-12-11 15:20 发表
我在风月读过一个诗人的《煤码头》不错。。或许搜下参考。问好江江


煤码头

——卓美辉

1.
更多的时分,默念
对岸灯火
意图从一众食客
与啤酒的泡沫间
逃离  
  
没码头?
  
但见一堆待运的沙  
在停车处。后来
到芍园
我手抚前轮胎
还感觉,指间沙子
微微的春潮

2.
有通长途电话
被接听者,视若慰籍
  
一次未践的远行
被反复疑虑
  
一尾被趁热端上的鱼  
它的想法与味道,哪个
更重要?

3.
又掠过一列水鸟
比前几阵,飞得更快
也更高些……

“因暮色渐重?”
有食客,停杯
投箸猜测  
  
而你心底及身后
逐渐强烈的波涛与话语
令我于归途,数度
想冲出车门
找一块与你相似的闽江石   
抱头痛哭

2008-05-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1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歌中的场景首先没有感到人,也缺少野渡该有的历史沉淀的痕迹。我是指要尽可以有丰厚的文化时空的底蕴和人文关怀。。。这说大了哈,但目前诗中的构建,都过于在我们想像它的熟悉了,这就是惯性。即使它如你所写那样,但还不是我们需要读的那样,因为缺少发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1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人在湘江畔 的帖子

就是这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1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小宇 于 2012-12-11 15:26 发表
就是这个。。。


恩,这首在抽离与镂空的技术上,相当成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7 01: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