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04|回复: 9

[散文] 恨莲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30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宋周敦颐一篇《爱莲说》把莲吹捧到了至高境界,说什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花之君子”云云,而我的感受恰恰相反,我恨莲,而且不是一般的恨。

      莲者,最善忘本也。生于淤泥,长于淤泥,吸取的是淤泥的营养,长成后居然说“出淤泥而不染”。这就好比一个平民儿子,父老乡亲含辛茹苦把他养大,供他读书,等到后来事业有成了,或者当大官了,居然反过来看不起平民,说自己和平民和那片土地没有半点关系一样。

      “濯清涟而不妖”这句更是无稽之谈,所谓流水不腐,各位有谁见过清澈的小溪里,湍急的河流里,汹涌的大江里,浩瀚的大海里会有莲的影子?莲只会长在缺少流动的水域里,比如鱼塘,湖泊和观赏园林里面,甚至是发臭的沟壑里,哪怕是清澈高原湖也不适宜莲的生长。莲所开花朵极为艳丽,居然说不妖?君不见在夏日的荷塘里,莲把花朵举过头顶,在和风中招摇,点头哈腰,谄媚至极!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这几句读起来感觉很美好,却经不起推敲。中通说明不实,内心空虚,上下串通一气。外直正好印证此物无节。夏季炎炎之际释放点气味,在烈日高温的作用下,有如瘴气,令人头晕脑胀,蠢蠢欲睡,也妄称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绝对是一种自我标榜和自我保护,干净不干净得看水下,看泥里。离得远了还能看清本来面目吗?如果你想仔细看个究竟,了解其本质,对不起,不可亵玩!这就不难怪官员出行总喜欢开道和脱离群众的原因了吧。
      
       莲叶似伞,无论天晴下雨,莲总是相互打伞,遮遮掩掩,相互保护,底下更是盘根错节,相互勾结在一起。所以在莲生长的荷塘,隐藏了许多泥鳅、水蛇、黑鱼、蚊虫等等,都是借助这些“伞”而得以生存的。如果这种习性蔓延到当今社会,岂能不权权交换,钱权勾结,彼此关照,相互庇护,何来公平可言?

       莲总以君子自居,而且莲与廉正好谐音,其实不然,常常把莲蓬高举以标榜清廉,可谁不知道,下面深埋着的藕才是莲最甜的部分,体积也不知道的莲蓬的多少倍。既不暴露,而且很难挖得出来,可见此莲非彼廉也。

       莲者,水性也。哪里水土肥沃就在哪里生长,无所谓气节。哪里气候温暖就在哪里生根,无所谓奉献。抗不住严寒,寒冬来临,只见一片残荷。禁不住风雨,台风过后,只见一片狼藉。从来都不是栋梁之材,为何却得如此美名?看来周敦颐就是古往今来最大的一个五毛。

[ 本帖最后由 影子鸟 于 2013-1-3 15:19 编辑 ]
发表于 2012-12-30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倒是第一次听此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0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哑榴 于 2012-12-30 21:03 发表
倒是第一次听此说。。

如果别人都说了,我再来写就不是自己的观点了! 问好哑榴,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30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莲者,最善忘本也。生于淤泥,长于淤泥,吸取的是淤泥的营养,长成后居然说“出淤泥而不染”。这就好比一个平民儿子,父老乡亲含辛茹苦把他养大,供他读书,等到后来事业有成了,或者当大官了,居然反过来看不起平民,说自己和平民和那片土地没有半点关系一样。


推陈出新,自成一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30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由爱到恨,有点极端哈,荷花毕竞是无毒的,比如,夜来香就有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30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文章是精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1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望远 于 2012-12-30 21:49 发表
不过,文章是精品

谢谢杨望远版主认真细致负责的回复和点评,祝新年快乐!
在这里顺便给喜欢莲的朋友道个歉,不好意思,我把你们心目中一样美好的东西给践踏了,而且,我还是故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杨望远 的帖子

小改了下,不知道哪个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影子鸟 于 2012-12-31 11:55 发表

谢谢杨望远版主认真细致负责的回复和点评,祝新年快乐!
在这里顺便给喜欢莲的朋友道个歉,不好意思,我把你们心目中一样美好的东西给践踏了,而且,我还是故意的。

立论严谨,论点无暇可击。如果代表辫论的反方,肯定弄得正方哑口无言。历史都可做假,何况一首古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5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杨望远 的帖子

“历史都可做假,何况一首古诗”
最欣赏你这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2 11: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