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180|回复: 10

[散文] 做个书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31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到网上买了不少书,川端康成的《雪国》、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阿兰·罗伯-格里耶的《橡皮》、一套明清小说还有些儿童文学的书籍,哈总之枕边放了不少。我读书有个毛病,喜欢轮番阅读,一本书读着感觉不顺当了,用书签做好标记,再拿起一本,读上一会,反正古今中外的书,我都喜欢拿来读读。有的喜欢了一口气就读完了,有的别人都说好的书,我读不下去就先放着,然后过一段再接着读,直到读完为止。有的书,喜欢了也有读好多遍的,像《红楼梦》,我就读了好多遍,但每次拿起读,感觉又是一种收获。读书成了我的一种必须,如果一段时间枕头边上没有了可读的书,就感觉心里空空的,也习惯枕边堆着厚厚的书睡觉,那种感觉真好。
    喜欢一个人待在大大的床上,靠着个柔软的垫子,打开台灯,思绪似乎和书中的故事缠绕在一起,渐渐的就有了困意,书不知什么时候已掉落地下,人已经入梦,那梦经常是和书中的某个情节相似,一觉醒来,捡起书,朦胧中自己似乎成了书中的某个人。这样的情景多了,爱人就会笑话我,不知道是为了睡觉而读书,还是为了读书而睡觉,呵呵,反正好多书就这样断断续续读完的。
   有时家里只有我一个人的时候,我会放把舒适的椅子,在大大的阳台上,面对着我收藏的石头,柔和的阳光从纱窗上透过,周遭很安静。这时是我最惬意的时候,沏一杯好茶,边喝边读,茶渐渐的淡了,书里的故事却进入了高潮。我很喜欢这样一个人独处和读书的感觉,内心是安宁的,充实的,温暖的。
     如今想起来,我这个书迷都是母亲一手培养的。从记事起,最多的重复的记忆就是母亲读书的样子。在父母下放的那个小村里,在那个大大的土炕上,母亲一边喂妹妹吃奶,一边手里拿着本书静静的读着,阳光透过窗户柔和地照在母亲的脸上,妹妹吃饱了,在母亲的怀里沉沉地睡着了,母亲似乎忘记了怀里的孩子,看得很专注。
     那个画面很精美,也很温暖,每当这个时候,懂事的我不会去打扰母亲,或者玩我的小玩意,或者拿起那本毛了边的娃娃书煞有介事地看着。
     实在无聊的时候,我就让母亲念给我听,母亲经不住我纠缠就轻轻地念着正在看的那本书的内容,故事有头没尾的,我听着故事一会儿也就迷糊了,渐渐地走进梦乡,那梦也是乱乱的和书里故事很相似。
    对书的喜爱也是受母亲的影响最大,母亲读书如饥似渴,只要是带文字的她都会拿来读。记得小的时候,我们村里,有书的人家很少,母亲如果得到一本书,她会不停地重复阅读。记得家里有一本毛了边的《石头记》母亲不知道看过多少遍,那里面的片段她也给我讲过很多遍,比如“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故事,比如“黛玉葬花的故事”那书中的情节,经常被母亲演绎了讲给我们听。
     那种对书的喜爱,似乎融进了我的血液里。小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屋子的书,然后一个人静静的读。等我有了工作后,最大的乐趣就是买书。   
     那时,喜欢诗歌,我就买了几乎所有我知道的诗人的诗集,只要是我们这个小城的新华书店有的我几乎都买了回来。那些喜欢的诗歌,我经常背诵和朗读,后来也尝试着慢慢写诗。记得,那时我刚参加工作,有一个好朋友在新华书店卖书。她站在柜台前,身后的墙壁就是个大大的书架,那是我们小城最大的书架,我真希望那个书架能被我拥有。可是那时的我一个月的工资也就36元,好多想要的书买不起。
    看我爱书如命的样子,朋友就帮我想了个法子,就是我拿上钱去买书,书拿走了,钱她缓交几天,我看完这本还回去,再拿另外的一本来看。但这本书必须在两三天之内看完,如果看不完他们一结账就算买卖成交了。有些比较贵的书,就是这样看完的,因时间紧迫大多是囫囵吞枣。记得那时,看过一些小说,有三毛的、有琼瑶的、还有三言二拍那样的古典小说,也有一些青春期教育的书籍。还有泰戈尔、普希金、徐志摩的诗歌等。那时,我的朋友可帮了我不少忙,那段时间我看了不少书,因为不得要领,书看得比较杂,也买了不少可买可不买的书。
     母亲看书的习惯一直坚持到弥留之际。母亲在世的时候,只要遇到喜欢的书,她老人家总要买来或者借来读。前几年,我给母亲办理个运城图书馆的借书证,几年下来,有一次母亲说:“那个图书馆也太小了,文学类的书也太少了,大多都让我看完了。”
     记得那时,我们母女一起聊天说的最多的是读书的话题,我们聊普希金、泰戈尔、张爱玲、曹雪芹、贾平凹甚至金庸,这些不同时期古今中外的作家,母亲几乎没有不知道的。有时候只要谁说那本书畅销了,母亲就会叫我买了来让她看。前一段时间,母亲说一直想看那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并强调说,要看带朱批的那种老版本,繁体字的。
     我一向不太喜欢看繁体字,感觉累眼。可是为了哄母亲高兴,我还是在去太原出差的时候在一家书店里买了那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而且是精装本,可是当我送到母亲那里,母亲看了一本说,不方便,又怕给弄脏了,让小弟弟还给了我。母亲说,我买的不是她想要的那种,后来母亲说自己在旧书摊上买到了线装的那种版本,说看着比较舒服。  
     其实我知道母亲是喜欢那种老式的线装书,似乎那种书阅读的感觉不一样,如今那套书成了我书柜的摆设,我想哪天我耐下心来再读吧。
     喜欢和母亲边喝茶,边聊书,尤其是说到《红楼梦》,母亲就有说不完的话题。她说喜欢红楼梦可能和姥姥讲给她的家事有关,姥姥说她的家族几乎和红楼梦里的故事很相似。姥姥出身名门,年轻的时候是学养和美貌都很有名,通音律能诗文也是有名的才女。母亲说,她喜欢阅读的习惯来自的姥姥的言传身教。可惜,因为历史原因,我们祖孙没有一面之缘。
     母亲说,那多年在村里,就是一本《石头记》拯救了她。说起那本书,母亲依然很感慨,她说得到那本书是个偶然,“文革”期间,县城的图书馆着火了,表哥他们去救火,大表哥从火堆里抢救出不少书,其中就有这本残缺不全的《石头记》。表哥知道母亲喜欢读书,就给母亲带回来一包烧的没有模样的书,母亲如获至宝收了起来。后来,这几本书和那本残缺不全的《石头记》伴随母亲度过了许多艰难寂寞的时光。
     记得那次,采访台湾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方素珍,并有幸听了一堂她关于推广阅读的课,很受启发。她的观点是作为母亲一定要抽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让孩子的记忆里有你读书的印象,那么你的小孩长大了就会是个喜欢读书的人。
     她的观点正应和了母亲对我的影响,我很庆幸有个爱书如命的母亲,她没有刻意的教我怎样,但她潜移默化中让书融入我的血液里。
     母亲说,女孩子要喜欢阅读,有书相伴,一生心灵都不会孤寂。母亲在世的时候,我没有太好的领悟她老人家的用心,如今想想,喜欢书籍和阅读,是母亲给我的最大的精神财富。
     但比起母亲,我阅读浮躁了许多,面也很窄,文学的太多了。其实,我感觉,母亲读书那是到了一种境界,随便什么艰涩难懂的书,只要到了母亲的手里,她都会津津有味地读完。
   记得当年,我偶然回家看望母亲,如果正赶上母亲午睡,悄悄地走进母亲的有些凌乱的卧室,就会看到白发苍苍的母亲,枕边堆放着书。
     母亲一手拿书,一手支撑着身体,静静地在读。那一瞬间我就有些感慨,记忆中美丽优雅的母亲,虽然已经白发苍苍,但她读书的姿势依然有某种难以言说的魅力。
     阳光透过窗棂给母亲的白发镀上一层金色,小时候那相似的一幕会在我的心头转换。那时的母亲头发是乌黑的,在油灯下闪着金子样的光彩。面对此情此景,我的心头不由得一热,但我把那即将涌出的泪忍住,轻轻地喊一声,妈妈……
     如今,这样最最熟悉的一幕只能在我午夜的梦里重现了。母亲走后的日子,我拒绝接受这个现实,我让自己埋头在工作里,用文字表达的我的心声。以前,我最欣慰的事情是母亲可以当我的读者。如今母亲走了,我的心突然就空了许多,我很少提笔写起和母亲有关是事情,我怕不听话是眼泪淹没了我文字。
     如今,我能这样从容的阅读和写作,因为母亲生前给了我理解和爱,给了我阅读的习惯和书籍这个良师益友。我如今,才懂得了母亲当年说的,喜欢阅读的人,一生心灵都不会孤寂。
     我很欣慰,能做一个母亲心目中的书女,让阅读和写作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发表于 2013-1-1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书,喜欢了也有读好多遍的,像《红楼梦》,我就读了好多遍,但每次拿起读,感觉又是一种收获。读书成了我的一种必须,如果一段时间枕头边上没有了可读的书,就感觉心里空空的,也习惯枕边堆着厚厚的书睡觉,那种感觉真好。



好习惯啊, 我年轻时读书多,基本上读中外名著。现喜欢看电影,恐怖,动作,科幻片,动物世界居多,或听音乐,绝不看充塞电视的烂电视剧,偶而翻阅小说月报,笫一篇肯定值得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书才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川端康成的《雪国》、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

日本文学,我也很喜欢。读过这二本书,的确写的很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理解

谢谢大家理解,这里书女一定不少啊,问好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做个书女很高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4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书女”之中,还有女儿对母亲的思念:)

我也喜欢书,称不上迷,却是淡淡地剪不断地喜欢着,

喜欢书香萦绕身体,在最美丽的时刻,或是微笑着,或是流着泪。

现实与书呈现出两个世界,我们穿梭其间,看到了别样的风景。

而在其间的我们,有思念,有牵挂,有坚守,

这本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5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书女”之中,还有女儿对母亲的思念:)

谢谢理解,问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2 09: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