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末班车站台 于 2013-5-30 23:16 发表 “红衣女子”似乎在大叔的诗里经常出现,肿么回事?
原帖由 滚轮子 于 2013-5-30 23:06 发表 [quote]原帖由 滚轮子 于 2013-5-30 23:04 发表 当心灵完全与现实贴合,这是一种无味的艺术 这句话很值得我们研究
原帖由 滚轮子 于 2013-5-30 23:07 发表 诗意的产生在哪里?在于目标:A。b。c。d
原帖由 滚轮子 于 2013-5-30 23:22 发表 《给艺术》 你的名字,千百年来在不断更新,一次次被剔除。我担心在即将遗忘的土地上,也会渐渐忘记你,那叩击着心跳得声音 请容许,我向沙土里找你。那里虽然只有一段丑陋的骨骼,我却藉此,能以狼的呼号叫出来 ...
原帖由 滚轮子 于 2013-5-30 23:23 发表 此处隐去二百八十个字
原帖由 贵州周雁翔 于 2013-5-30 23:57 发表 囚肉送我一幅春雨图 说北面的墙太荒凉,而那整面墙都裱着范宽的《孤山烟云》 裱画人对我说,他师弟误入此山至今未归 是道光年给一大户人家糊墙的时,当时也有一个画匠送图 说着他便不见了。夜晚,我惊讶地发现北 ...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3-5-31 10:40 发表 囚肉送我一幅春雨图 说北面的墙太荒凉,而那整面墙都裱着范宽的《孤山烟云》 裱画人对我说,他师弟误入此山至今未归 是道光年给一大户人家糊墙的时,当时也有一个画匠送图 说着他便不见了。夜晚,我惊讶地发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5 05: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