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海边边 于 2013-9-2 18:55 发表 每一个石刻的名字。不得不含笑九泉 这句好,新意。欣赏!
原帖由 墨指含香 于 2013-9-2 20:57 发表 一个年迈的乞丐从冬青树后面站出来 一只小鸟从众多的亡灵背后钻出来 志士的鲜血被水泥浆封住......语言好~~~
原帖由 凤士廖 于 2013-9-3 09:22 发表 呵呵,不是对诗歌的热爱,也不会有这样的愤慨了~ 说得在理,问题是:人不能活在故纸堆里啊,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继承是一方面,创新是另一方面。尝试一下冬青树,无不可,人文内涵也不是千古不变的,同样可以 ...
原帖由 凤士廖 于 2013-9-3 09:48 发表 语言是可以被人类思想创造出来的,我也不提倡用生僻的字词,问题在于如果能创造出一些别人一看就懂的来,也不错啊 比如说很多网络词汇,太囧~呵呵
原帖由 凤士廖 于 2013-9-3 10:01 发表 国人的问题在于,非此即彼~ 为什么不可以一边观察、感悟、总结、提炼,一边摆弄文字呢? 我不建议美化诗歌、美化诗歌创作,更不建议把这个东西上升到智者才能领会、运用的地步。如果这样做了,会发生许多抱 ...
原帖由 风筝没有风 于 2013-9-3 10:14 发表 观点大致同意,不过这个杷子是有点不太合适。 信息量大的时代,也同时会造成了你眼里的熟悉正是别人眼里的陌生。比如网络词汇,对不触网的人来说,基本上也是天书。比如几句脏话:“药店碧莲、我去年买了个登山包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3 05: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