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805|回复: 20

《拜月仪式》《转向》《月的由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18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本帖最后由 滚轮子 于 2013-9-24 00:32 编辑 ]
发表于 2013-9-18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结构似乎还需要契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3-9-18 21:00 发表
结构似乎还需要契合

传统的修饰词语对诗的开放限制太多,也局限了太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8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滚轮子 于 2013-9-18 21:02 发表

传统的修饰词语对诗的开放限制太多,也局限了太多

说到点子了。我们急需现代的语境和语感,而它们是什么结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3-9-18 21:03 发表

说到点子了。我们急需现代的语境和语感,而它们是什么结构呢

革命者的意志是改变全人类的思想,灵魂及认识。但你只是个诗人,你无法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向》

经过,遗忘,就是这样
外加三句不老的词

传说,留给孩子们
我现在只是掌好船橹
穿过肉池和酒林

在时间之外,说一段风尘逸事

[ 本帖最后由 滚轮子 于 2013-9-18 21:1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8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滚轮子 于 2013-9-18 21:05 发表

革命者的意志是改变全人类的思想,灵魂及认识。但你只是个诗人,你无法改变。

不对,先驱都是诗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月的由来》

圆月如镜,明亮,大嘴,魅惑
圆月如钩,薄不过一张纸。只记得在十几年前它在书本上记着
圆月出来,镜子兑现
假的月色,亲人的蛾眉
只是季节
把你又送到那个镇里
让我目睹和揣测
时间大概过了若干年
变化不抵沧海之迁
月如人,也许我忘了,也许
你就是见证我的遗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3-9-18 21:20 发表

不对,先驱都是诗意的

他们诗意与否,与你改变没关系。但是我相信时事出英雄,这个,看胸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8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滚轮子 于 2013-9-18 21:24 发表

他们诗意与否,与你改变没关系。但是我相信时事出英雄,这个,看胸怀了

我自信能找到开放性的语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3-9-18 21:28 发表

我自信能找到开放性的语感

咱们讨论的是对传统感觉的抵制:比如拜月,比如山水,比如夜,黑暗,光明等。因为这些不驱散,新的事物和感觉就无法衍生 很残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拜月仪式》

压抑,紧张,急迫,危言耸听
日子里,我多想静谧如流水
阳光,也点点敞亮
抛去了太多阴暗,抛去太多紧追心灵的字迹

每个三月,我们都会回去
每个秋天,不等你点灯我们就会送上一大串鲜艳的笑容
不等,危险的捶叹压满山谷
不等它幻化成一枚干硬的壳
不等日子老了,它追逐着我们,摇响白铃铛

每当这个时候,我抵制不同的声音
抵制词,抵制明月,抵制苍茫不见的大山
抵制古人的哀悼,抵制时光夸大的厥词
抵制他们
这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沉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8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滚轮子 于 2013-9-18 21:33 发表

咱们讨论的是对传统感觉的抵制:比如拜月,比如山水,比如夜,黑暗,光明等。因为这些不驱散,新的事物和感觉就无法衍生 很残酷的

其实,去年我们就讨论过关于词的去蔽性问题,同时也讨论过戏曲对诗歌所形成的张力和封闭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3-9-18 21:43 发表

其实,去年我们就讨论过关于词的去蔽性问题,同时也讨论过戏曲对诗歌所形成的张力和封闭性。

戏曲是戏曲,我说的是传统文化,包括现在人的习性和认识,这些掌控着诗歌,也局限着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8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滚轮子 于 2013-9-18 21:45 发表

戏曲是戏曲,我说的是传统文化,包括现在人的习性和认识,这些掌控着诗歌,也局限着诗歌


你说的没错,我所指的是戏说写诗的人们,他们使用的戏曲性,同样有遮蔽功能,也是你说的那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 14: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