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3-9-18 21:00 发表 结构似乎还需要契合
原帖由 滚轮子 于 2013-9-18 21:02 发表 传统的修饰词语对诗的开放限制太多,也局限了太多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3-9-18 21:03 发表 说到点子了。我们急需现代的语境和语感,而它们是什么结构呢
原帖由 滚轮子 于 2013-9-18 21:05 发表 革命者的意志是改变全人类的思想,灵魂及认识。但你只是个诗人,你无法改变。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3-9-18 21:20 发表 不对,先驱都是诗意的
原帖由 滚轮子 于 2013-9-18 21:24 发表 他们诗意与否,与你改变没关系。但是我相信时事出英雄,这个,看胸怀了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3-9-18 21:28 发表 我自信能找到开放性的语感
原帖由 滚轮子 于 2013-9-18 21:33 发表 咱们讨论的是对传统感觉的抵制:比如拜月,比如山水,比如夜,黑暗,光明等。因为这些不驱散,新的事物和感觉就无法衍生 很残酷的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3-9-18 21:43 发表 其实,去年我们就讨论过关于词的去蔽性问题,同时也讨论过戏曲对诗歌所形成的张力和封闭性。
原帖由 滚轮子 于 2013-9-18 21:45 发表 戏曲是戏曲,我说的是传统文化,包括现在人的习性和认识,这些掌控着诗歌,也局限着诗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 14: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