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930|回复: 14

选读几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30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简单密码层(选读两首)
《无望的一切》
作者:血压低

田野,暮色,人群
没有希望了,看你的眼神已变
时代也变,我在中间如一只蚂蚁始终结不出种子
如果有人爱我,那是我不认识的
如果有人知我,他定知道我身上的创伤

在一个,阳光黯淡的日子
在一间咖啡馆
在突然抬头却未相认的刹那,我向你说出了一切
得到一个完美的落款


《简单密码层》

我把我的心锁在柜子里,无人知道
但这一晚,我为它的聒噪而折磨
原本是你并不理解;其实,我也在成长
并努力得到它所需的氧分
其实我一直在喊叫
恰恰我为这些而揪心:
第一,我面对的是一堵墙
第二,我听不到自己的回声

第一首。
四野;幕色;人群。记得一首歌有这样的歌词:希望在田野上。田野有农作物杂草,有旺盛的生机,结出的粮食也是人的基本保障之一。所以把田野喻为希望是可以的。希望却被遮盖暮色也可以喻为不幸;晚年或比较沉重的东西。暮色又加上在人群上。(也可以把田野;暮色;人群并列)不管是串联还是并列,三个意象(词语)造成来的境是不同的,前者是带灰色的;后者是没有的,只是反应出幸与不幸、

在第二行得到前一步的说明,没有希望了,看你的眼神已变....(这里也说明三个意象造境是串联的)看到这里不难明白,这首诗是写感情的且没有希望继续下去。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比如:你;环境的变化;我的自卑。

“如果有人爱我……”这话说的有点偏激哈。
“如果有人知我……”这里说的实在。
诗人为什么有这样的结论?下面接着说明。
“在一间咖啡馆,在突然抬头却未相认的刹那,我向你说出了一切,得到一个完美的落款”诗歌的背景地点有了,事件是抬头却未相认。是什么事让彼此不能相认?可以说这里才是诗眼,但是一个怎么的场景却被留白了。这样做给诗歌提供了很的空间,于读者而言也更容易参与进来。前面的自我的阐叙,论叙都是为此做准备的,到此势推至顶点。“我向你说出了一切”不相认怎么说?我想是自语吧。后果是干净利落(完美)的结束(落款)。感觉这里可以还商榷下,感觉把打开的结构给封闭。

张力构造就是一个蓄势的过程。这里已呈最大开放状态了,势太大就不好收,好比快跑后的惯性(也可以说是一种势)很大,不能一下子停下来。于是以不收为收,荡开一笔写结束。其实这也带有惯性在里面。可以考虑更放开些,比如写周边的景物或天气之类的暗示,可能效果会更好些。这种方法在古诗歌中是“以景结情,不结为结”这样写不仅蓄满的势不会泄掉,结构也不会封闭。

这几首都读了一遍,感觉可以独立也可以组成一组。所以我理愿意把后面几首与第一首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第二首《简单密码层》
看到这个诗题想到好多往事。彼此相恋的俩个人,许多时候是透明的,所以你就能明白秘密(密码)是简单的也可以说没有秘密。没有秘密自然不需要密码的,但一个“层”字把所熟识的一切(包括你)被隔开,区分开来、我想原因是“抬头却未相认”的那件事吧、

内容上也是不难理解:说到苦恼中把自己反锁,考虑如何有所得。我想这个有所得,更多是对她提供好的环境或保障之类的吧。它使得我倍受煎熬。这样的苦恼你并不理解,为了有所得我一直努力并为自己打气。自己为了这些付出而感到心酸。原因是你对这些付出的不认可;另一则是我越来越迷失。有过恋爱经历的人或多或少能够明白这种无法名状的情绪,这也是我喜欢这组诗的原因。有真情的诗歌更容易感动人引起共鸣。技巧可以把诗歌建造的光彩夺目,如果没有感情那也是仅是一幅画,我想加入些烟火可能更好看些。诗人写的这样情深意浓,我想他一定是有个蓝本吧。在此愿诗人安好;也祝愿是鸳;鸯的早日成双。



(选两首读)【在汝溪】(自选一组短制)
作者:太白酒桶
◎ 在汝溪

溪水和云朵一直倾向下游,薄雾和花香则更加向上,
一座座青山也没办法遮住。
七姑父带着他的漂亮女学生,在峡谷里走,
噫吁嚱,两岸猿声啼不住;噫吁嚱,白鹳一群群从头顶上飞过。
2012,10,22


◎ 晚清时候的秋风

落木萧萧,天地清凉,我在秋风中想起
三千里外的川东
一箪食,一瓢饮,在田间种草的爹娘
夕光中颤巍巍爬上三尺高的土墙,摘下最后一只南瓜
2012,11,1


·在汝溪

溪水与云朵。一个是地上流动的;一个是天上飞的。
薄雾和花香。一个是视觉看到的;一个是嗅觉闻到的。
噫吁 ,两岸猿声啼不住;噫吁 ,白鹳一群群从头顶上飞过。一个是旁边(地上)的声音(听觉),一个是高处的景物(视觉)。
由这三组就把一个优美的汝溪立体的呈现了出来,有溪水与云朵;薄雾和花香;有猿声和白鹳。
加上“向下游”与“更加向上”一共是四对对立却统一在一句诗中。前者在向下游中完成统一;后者在更加向上中统一。于是诗歌的张力就迷漫其中了。可以说这里的张力是从小到大的顺便开始的,溪水和云朵向下游,薄雾和花香更加向上。这是句子间的张力,然后的向下游与更加向上就成了诗歌局部的张力了。这样有效的推动了诗歌张力的先进。

就诗歌的境而言可以说这样美的地方有点不真实的感觉,好像是一幅画。所以在第三行适量的加入烟火,就有姑父带他的漂亮女学生,在峡谷里走。那么为什么要在女学生的前面加“漂亮”这个形容词,且为什么不是“学生”或“男学生”,真是话里有话,弦外之音呀。岸猿声啼不住;白鹳一群群从头顶上飞过。猿一般有自己的领域可以象征七姑父(教师),白鹳可以触景生情纯洁的学生(白),学生向升学可以说是从头顶上飞过。且也是相对立的。

噫吁嚱。这些语气词,有点像老师在讲台叫的口号,比如考试前的。我倒是觉得这些东西可以适当的去掉或替换,如果不查字典的话我都不认识第三个语气字,这样会带来不必要的停顿,又如白鹳,我只是知道是鸟类,其他的就不知道了包括这的颜色与习性等,个人觉得可以选用大众较熟悉的鸟类替换。个感莫怪

·晚清时候的秋风

从自然景物在秋风中的萧条,想到远在川东(可以做为诗歌背景地点)的爹娘。他一 食;一 饮。在田间劳作。“一”说明生活的清贫,且说出爹娘的勤劳。而食与饮也是相对对立对,而年岁大了(夕光)还要颤巍巍爬上三尺高的土墙。三尺的高度本不算高,可是对于已年岁大了的爹娘来说意味危险,也反映出老人家生活的苦困。颤巍巍与三尺这样的对比,让人心痛。最后一句“摘下最后一只南瓜”,我个 人觉得这句才是诗眼,前面写秋天写思念写老人的境况,都是为这句铺垫增势。
读到这里了我又想起诗题“晚清时候的秋风”晚清:这个词要注意呀。晚清因为战事多败,赔钱割地民不聊生。相对这个情况下,那么老人的生活就更不用说了。那时候的秋风(这里可能想到一些不能说的东西)更是雪加上霜、那么今天的秋风呢?在内陆许多地方对于养老保障还是空头支票,在我们那里很大的一个县城,我从来不知道那里建有养老院(可能有吧,听说需要交很多钱,一般人就不要想了)。乡下就更不用说了,许多八十多岁的老人还在菜地种菜种花生之类的。算了这个话题不益拉长,大家心照不宣吧。

[ 本帖最后由 落幕 于 2013-12-1 18:4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0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论坛不稳定呀,一下子能复制,一下子又不能复制了 等半个小时又可能了,赶紧发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0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读读,不深入一些词语去揣猜诗人的心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30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30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血压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0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盆栽菩提 于 2013-11-30 22:28 发表
血压低

我发现他不是新人,感觉比较熟悉应当是这里的高手。这个发现重大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0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3-11-30 22:26 发表
支持

谢谢大叔,多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30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落幕 于 2013-11-30 22:49 发表

我发现他不是新人,感觉比较熟悉应当是这里的高手。这个发现重大吧


你真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0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盆栽菩提 于 2013-11-30 22:53 发表


你真厉害

但我不知道是谁 脑子反应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30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落幕 于 2013-11-30 22:55 发表

但我不知道是谁 脑子反应慢


魔法师吧,大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0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盆栽菩提 于 2013-11-30 23:02 发表


魔法师吧,大概

我看一定是马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30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幕幕选的诗作都选得好
瞄几眼,有空再来细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解析的挺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落幕 于 2013-11-30 23:04 发表

我看一定是马甲


把他马甲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居 于 2013-12-1 09:22 发表


把他马甲脱了

你想实行“三光”政策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6 10: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