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706|回复: 4

[随笔] 《灵魂工程师日记44——活到老,学到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6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上午第三节去听我校蒋海彬老师上语文课,这节课是我校开展的“党员献课活动”中的一节。蒋老师所讲的课题是“定向叙述,一石多鸟——一则材料可以论证多个观点”,从“越王勾践”这一故事中引用不同部分作为“因子”,再“添油加醋”,可以作为六个观点的论据。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内涵极为丰富。
    蒋老师讲课时面带微笑、彬彬有礼,这值得我学习。我个人以为(没机会和蒋老师交流)就这个课题还可以再升华一下:一件看似简单的事背后其实并不简单,所以,当我们看新闻、听故事的时候,一定要善于从多个角度去加以分析。心有多大,世界有多大。当然,作为人,作为家庭的一员,作为集体的一员以及国家的一员,我们总要有自己的立场,这又凸显出“选择”的重要性。另外,从课堂气氛看,学生参与不踊跃,表达不清晰,也许可以选一件更贴近学生现实、更有趣的例子,这样,学生会感觉更有趣;第三,我认为同一个则大材料,也许可以作为两个反差更大观点的论据。
    蒋老师课堂上提到昨天美国现任总统夫人米歇尔女士讲的一句话:“良好的教育是谁都无法从你身上拿走的东西。”我认为米歇尔女士讲得很好。蒋老师还引用了两句诗:“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全诗出自王宝池的《七律.劝学》“学林探路贵涉远,无人迹处偶奇观。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书山妙景勤为径,知渊阳春苦作弦。风流肯落他人后,气岸遥凌毫士前。”我把这米歇尔女士的话和“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这两句写到我班黑板上,期望学生们也能有所感悟。
    蒋老师引用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所说的“志”、“力”、“物”,含义也极为深刻。全文如下: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实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 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下午第一节听郑如强老师的地理课《西北地区》,感觉平淡无奇。
    昨天,我曾教过的学生YX给我说她想辍学打工,不想继续读高中了,我听了心里很难过:类似我
今天所听的这些课程,对学生的影响该是多么长远啊。
    前几天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两篇文章,一篇讲帮助别人应该适当地索取回报,一篇是朱德庸讲他反对“成功学说”,每个人应该保持自我。我认为这是一个“度”的问题,帮助别人应该“有度”,索取回报也应该“有度”,保持自我仍然应该“有度”。那些宣扬“无私奉献”、“统一思想”的人都是“用心险恶”的人。
    上周在图书馆看杂志《书与画》,每期定价16元,感觉相当划得来。一页页翻开杂志,一幅幅画就是一个个高尚的、高傲的灵魂,就是一篇篇无言的欲明未明、欲了未了的挥洒文章。

[ 本帖最后由 唐重庆 于 2014-3-26 22:05 编辑 ]
发表于 2014-3-26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蒋老师课堂上提到昨天美国现任总统夫人米歇尔女士讲的一句话:“良好的教育是谁都无法从你身上拿走的东西。”我认为米歇尔女士讲得很好。蒋老师还引用了两句诗:“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全诗出自王宝池的《七律.劝学》“学林探路贵涉远,无人迹处偶奇观。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书山妙景勤为径,知渊阳春苦作弦。风流肯落他人后,气岸遥凌毫士前。”我把这米歇尔女士的话和“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这两句写到我班黑板上,期望学生们也能有所感悟。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7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志,力,物

当下的情形,大概也只有校园里才有这方面思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7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引用可以少些。个感莫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8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落幕 的帖子

多谢斑竹指教,我写日记也希望能日记能作为收集一些资料的载体。我喜欢“大杂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18 20: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