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
一直大爱昆曲,多过京戏。虽然在世俗老百姓的眼中京戏才是国粹国剧。而从学术与美学的角度来说,昆曲才最能
代表中国戏剧美学品味的国剧,而京剧只具有声腔价值,不具备文学价值。所以说昆曲是国学,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其学问包括了音韵学、训诂学、注释学、古典文学、古典诗学、古典词学、古典音乐学、古典舞蹈学、戏剧学、历史学、表演学、美术。它的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国汉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结果。
一
姥姥酷爱看戏。耳濡目染,我从小就喜欢戏剧,尤其昆曲。虽然那时并不懂戏。
大幕徐徐拉开,优美的唱腔响起,翩飞的水袖甩起。台下的人神情专注,一脸的沉醉。
之于小小的我,关注更多的莫过青衣头上的朱钗花簪、罗裙水袖,凤冠蛾眉,蛮腰细步。也因而贪恋台上的风光,梦想台上那粉面桃花的佳人有一日会是自己。
看不腻的西游,听不完的昆曲,石榴树下的凉月,蔷薇丛里的蝈蝈,愉快而安静的童年就这样悄悄走了过去。
二
一直以为对昆曲的喜爱也只是定格在童年的记忆里。可不知道从何时起,当曲笛和着琵琶响起的时候,我竟变得激动缠绵起来。原来,骨子里早已是入了戏,再也走不出去。
一抹云鬓,菱花镜中犹未改。风华绝代的贵妃,倜傥风流的帝王。多情的小姐,落难的才子。清脆的韵白,扎心的台词。笙箫唢呐三弦忽紧忽慢着意渲染。爱终究是爱,到头来,竟是烟花溃散的收场。我已恍然神迷。
三
不在梅边在柳边。
三生石上,梦中人。。
一出戏,一场人生。
曾经以为能够抓牢的东西,深爱的风景,最终会在转身的一霎那,落尽繁华。
琵琶声声诉不尽深深更漏,一支曲笛吹不彻穿沉沉月色。
台上的人还在细数落英,梦回莺啭 。一任时光荏苒。
是谁翘起的兰花指:公子呀,伞破了。。。。
恍然醒来,疑是窗台梅枝旧精灵。
四
相比街头的流行音乐一遍又一遍演绎:
"只是我还放不开.对你的依赖.只是我还不能够释怀."
我更钟情于“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百戏之祖的昆曲,更是把一折《游园惊梦》唱到了极致。美景良辰,奈何天。空灵的声音,决绝的誓言,穿肠的痛楚。漆黑的夜里,无止境的歌舞里,黯淡所有的记忆。落幕时,才发觉剧中的泪水,因散场而被放逐。
五
你无语,我也无语。
灞桥杨柳年年绿。
梦里千寻,谁又把谁看淡?
红尘俗世,芸芸阡陌。演不演都是一出戏。
戏里的爱恨,戏外的尤物。谁能点破背后的玄机?
从鹅黄到深绿,谁执了谁的手,谁又离了谁而去。
这钢筋水泥的都市森林被物质和真金白银所淹,当爱情远去,我们是否艳羡台上那折旖旎传奇,千百年来传唱的化蝶,被谁在夜晚翻覆唱响?
六
人生如戏,戏说人生。
黄河十曲,毕竟东流去。
都说时光如水,所有的伤口会愈合。所有的创痛都会淡忘。成长是一件如此艰难和无奈的往事。
挽了他的手,又上高楼。
十多年的悲欢离合,最终的厮守。这一路走来,藏了多少伤?流了多少泪?把一双手轻埋于他的掌心,眼波盈盈熠熠,我知道他懂。
这一路的奔波艰辛,曲折缠绵,可不是一幕新版的才子佳人戏么?
握住手心里的答案,一笑,莞尔。
七
无非是戏。
寂寞的女子都喜欢用华丽的笔调,缓慢讲述那些伤感而细致的小故事。
一如《长生殿》里的女子,恨恨的眼神,挫败的无奈。
女子仰头,一饮而尽。
这些,那些,都是幻觉?
因此便更倾心于台上的彩衣金甲,惊世倾城。
孰知台上翻滚涌动的不过是悲欢离合爱恨情仇。
八
看遍繁华过尽千帆,生活不允许你迷惑。
我们要的更多的该是柴米油盐。
王子白马。情话梦话。
现实童话。
岁月早已给了你答案。去品那现世静好,岁月无惊。
去懂得俗世烟火的那份妥贴与温和。
立身简素。静美如初。
[ 本帖最后由 潇湘妃子 于 2014-5-26 20:59 编辑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