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基础教育》一书由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年代有些久了)出版,作者是王智新、潘立。
日本20世纪60年代基本普及初中。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教育全面赶上欧美国家,但教育刻板、划一性日益严重,体制封闭僵化,“考试中心主义”突出,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特别是出现厌恶理科的倾向。
战后日本经济遭受三次重大打击,从教育要素看,一是教育创新不足的后遗症,日本长期以来重视技术引进,强调在引进的基础上进行相应改进,使日本教育界长期忽视对自身的理论建设。二是高学历主义带来的阵痛,科技巨人少。这一现象倒是相当符合中国的现实。三是相对保守的教育文化的遗害。
到2002年,全日本有87所中学实行初高中一贯制。
日本的教育经费一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中国似乎是到2012年才打到法定的4%。1985年,日本教育经费支出中小学占31.9%,初中占20.1%,大学仅仅占11.2%,经费支出上始终倾向基础教育。
2002年日本公立小学平均每班27人左右,初中32人左右,而且计划进一步较低班额。这和中国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中国是以大班额而闻名。
总体看,日本受到儒家思想影响很深,升学压力依然大,教育创新虽然正在改革中,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再经过10年的渐进改革,日本教育创新的效应将逐步体现出来。而中国依然在原地踏步,应试教育踏踏实实地搞,如今连素质教育的大旗都不好意思打出来了。中国僵化的教育的危害,终将在未来慢慢体现出来,现在不是有高层官员声嘶力竭地喊“创新”吗,可仅仅是喊喊而已。日本早在40年前就吃到了教育僵化的亏,并开始进行反思和改革,直到今天依然进展艰难,中国何时能意识到应试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危害呢?又到何时才能像日本、美国一样提出大胆的、宏伟的教育改革计划呢?
当然,应试教育的好处是:从各级教育官员到基层教师,大家按部就班地上班,相安无事,正如一位同事邓成龙所说:“我们不是老师,是教书匠。”教书匠的工作和泥水匠、木匠、剃头匠等没有区别,也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所以,教书匠工作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多考分,自己多挣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