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708|回复: 19

彷徨于无地——鲁迅散文诗《影的告别》赏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5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一直以为,中国的现代新诗,有着两部奠基之作,一是郭沫若的《女神》,一是鲁迅的《野草》。而不同于《女神》的是,作为散文诗体裁的《野草》,既是奠基之作,同时亦是巅峰之作,无论是在文体的创造性上,还是在现代诗性所抵达的深度与广度上,至今都未见有作品超越。即使置于鲁迅先生的全部创作中,《野草》亦堪称皇冠上的明珠,或将是他最具时间穿透力的作品。
  然而,如同李商隐的无题诗一般,《野草》虽为经典,却隐晦难解,众说纷纭。诗集中的《影的告别》《墓碣文》《死火》等篇,诗思诗境,尤显复杂,使得大多的批评文字,沦入鲁迅思想的考证,索隐,于文本所固有的诗思诗境之美,终显隔靴搔痒。因此,我的这篇赏析文章,主要试图进入散文诗《影的告别》的文本内部,进行一番诗性的巡游。

  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

  在人们的日常经验中,“形”与“影”可谓须臾不可分离,无论是“影”告别“形”,还是“形”抛弃“影”,似乎都是难以发生的现象。然而,“形”为实,“影”为虚,由这种虚实相伴相随的关系,人们可以引发无数的联想,比如,人的生存、生活为实,人的思想 、理想为虚,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是一种“形”与“影”的关系。人的思想 、理想依附于生存、生活,但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思想 、理想又确可以借助于如言语、纸张、影视等媒介,别离了一个人的生存、生活,而独立地在另一个世界生发影响。我举这样一个例子,是想说明,在诗性的空间,鲁迅的“影”来向“形”告别,自有其理趣所在,并非表象的不可思议。并且,鲁迅在“影”的告别时,预设了一个“人”——即“形”,“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亦颇有意味:本来,在人的梦境中,就允许出现任何荒诞的场景,况人在深酣的睡眠中,是不会关注现世的时间的,自然也不会关注到光线中的影子,一直相随的影子,此时似乎已不存在了。因此,在睡到这个恍兮忽兮的梦中时分,出现影子告别的独白,读者是不会感到突兀的。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由诗篇的布局,我们可以把“影”告别的独白,看着是一种梦呓,然而,它们却不是那种不知所云的梦呓,而是每一句都隐含着现实逻辑的支撑,这样,它们就成了诗,神奇的超现实的诗。在人的视觉经验中,“影”往往是陪着“人”——“形”,盘桓于大地之上,它既不会脱离人的脚步的牵系,向上飞升到所谓天堂,亦不会破开泥土的屏障,向下潜至所谓地狱。至于有些人类允诺的未来的黄金世界,对“影”也不会有什么吸引力,因为“影”无论是落到黄金还是白银上,都不能改变其灰黑的性质。因此,作为“影”的这一段开场白,并不会令人感到意外。然而,读者们都知道,在“影”的独白中,还寄喻着鲁迅先生的一种精神世界,这就值得深入探究一番了。不乐意去“地狱”,似乎好理解,《野草》中的《失掉的好地狱》篇,即表达了鲁迅对那种人间“地狱”的一种鄙视。但不乐意去“天堂”,去将来的“黄金世界”,于一般人而言,就有些惊世骇俗的意味了,因为那都是一般人所梦寐以求的地方。对于天堂,天性就是一个深刻的怀疑主义者的鲁迅,实际上从未信任过,在鲁迅的全部创作中,似乎就没有出现过一丝出离人间的天堂光亮,而散文诗集《野草》的主色调,就是一种炼狱的灰暗,衬着影子的彷徨。至于将来,不错,鲁迅曾相信过“进化论”,相信新的必然战胜旧的,青年一定胜于老年,但现实一次又一次地嘲弄了他,终使他对“将来”幻灭——一个本身即充满局限、缺陷的人类,显然是不可能生发出纯粹纯净的未来的“黄金世界”的。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

  早已先知般洞悉了民族,洞悉了历史,洞悉了未来的大孤独者鲁迅,以一连串的“不”,把自己推向孤独的极地。
  这里,我想着重探讨一下“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的“你”,也就是与“影”相对的“形”。对此,论者们历来各有所见,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曾经并肩奋进而终于颓唐的战友,有的认为是指围绕鲁迅身边的青年朋友们,有的认为是指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或所背负的历史。为了使对《影的告别》的赏读更为流畅,更为一般的读者所理解,我们不妨暂取这样一种说法,即诗中的“形”与“影”,都是来自鲁迅自己的分裂,“形”是现实生存着的鲁迅,“影”是另一个希翼中的鲁迅,是诗人与自己的纠缠,辩白,构成了这首诗的流动。然而,循着诗意的发展,读者有理由发问,这个拒绝了“天堂”“地狱”“将来的黄金世界”,同时又不乐意相伴“形”的“影”,它将如何存在呢?因为日常的经验中,实难以想象。

  呜呼呜呼,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这一句诗中,诗人为“影”寻找了一个地方——彷徨于无地。关于“无地”,我以为,可以理解为虚无之地,不存在之地。对于现实生存的人来说,要描摹它的特征,似不可为,它似乎是如陶渊明的“桃花源”之类的虚幻存在,但还要遥远还要消极,它没有陶渊明的那些鲜活的场景,版图上涂满了白色的孤独,似乎正好适应着虚幻的“影”的彷徨。“彷徨”二字,在这里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字眼,它不仅是《影的告别》这首诗的主调,更已成为鲁迅一个时期的精神世界的符号。《影的告别》创作于1924年9月24日,而这一年,也是鲁迅重要的小说集《彷徨》开始创作的时间,鲁迅在精神上,正处于他的第二个寂寞苦闷期。《新青年》团体已分裂,“五四”已退潮,曾经的战友们“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遗下孤独的他,成了布不成阵的游勇,“依然在沙漠上走来走去”《〈自选集〉自序》。与此同时,鲁迅的个人生活也不顺意,与章士钊的官司,与现代评论派的笔战,尤其是家庭内部,与二弟周作人的失和,都使得鲁迅的情感受到深深的伤害,由此大病了一场。因此,这一时期,鲁迅的心境是灰暗的,幻灭的,而本来就有着灰黑性质的“影”,无疑与他的彷徨着的精神状态发生了某种合拍。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影”告别“形”之际,是“形”正睡得“不知道时候的时候”,显然亦是黑暗正浓厚的时候。在这浓厚的黑暗中,本身即是灰黑的“影”,自然无法使自己显现,而最终为黑暗吞并。那么,去那纯然一片光明的世界呢?灰黑的“影”同样无法寻到自己的处所,而只能为光明消解。这两个处境,反映了告别“形”之后,“影”所面临的矛盾,悖论。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在“黑暗”与“光明”之外,“影”还有一个选择的处所,就是“明暗之间”。在日常经验中,我们知道,“影”是来自于“形”对光的遮蔽,而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因此,影子最显著的存在,是在黎明或黄昏这样明暗交织的时间。然而,“影”又不愿彷徨于这最能彰显自己存在的时刻,因为明暗交织的暧昧,于诗人所挚爱的人类,或友人们,并非是理想的生存场所。因此,他宁愿“在黑暗里沉没”,“肩住黑暗的闸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放他们走向纯然的光明处。但能否得到这样的结果,诗人自己并无把握,他只能苦闷而彷徨。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这一段出现了与诗篇前面的句子结构相近的两个句子:“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与上一段的“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与诗篇开始的“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它们的前后呼应,不仅在一种相近句式的复沓中,增强了诗意的浓度,更是在一种节奏的回环中,突出了“影”彷徨的效果,令人回味不已。这一段诗中,“影”新出现的一个动作亦令人关注,“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表现了试图有所行动而又无奈的“影”,竟想以虚无的酒,来麻醉自己虚妄的存在,麻醉虚妄的存在中的苦闷,希翼能模模糊糊地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呜呼呜呼,倘若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

  然而,别离了“形”的“影”的悲剧是,它无法远行,行不了多远。如果所处的是黄昏,行程的尽头便是吞没它的“黑夜”;如果所处的是黎明,行程的尽头便是使它消失的“白天”。这一段诗意,可谓是对诗篇前面的“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这一段诗意的变奏,回旋,同样是以一种诗的语言艺术,表现了“影”彷徨不已,难以告别的情景。

  朋友,时候近了。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

  “朋友”的呼唤,在这里显得伤感,绝望。由于“时候近了”,“影”不得不做出自己的最终选择,如果说在前面的诗境中,“影”曾面临着“光明”“黑暗”“明暗之间”等多种选择,现在,它终于决定选择“黑暗”。“影”之所以选择“黑暗”,从“影”的角度说,或许是由于“影”的性质也是属于相近的灰黑,或许是“影”考虑到,在“黑暗”里,“影”虽会被吞没,但至少还可以以某种虚无的方式存在,而在光明的包围中,“影”将会彻底的消失。当然,这一段诗意,还可以与下一段诗意一起,联系到鲁迅的社会思想,作范围更为广阔的解读。

  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但是,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

  这一段诗思颇为复杂,似乎可越出诗人自己分裂出的“形”与“影”的关系来理解,它令人联想到鲁迅与他的青年朋友们,及所处的时代之间的关系。这里,我想引入鲁迅先生的两段原话,来作为某种参考:
  “我终于还不想劝青年一同走我所走的路;我们的年龄,境遇,都不相同。思想的归宿大概总不能一致的罢。”《北京通信》
  “一切事物,在转变中,总是有多少中间物的……他的任务,实在有些警觉之后,喊出一种新声;又因为从旧垒中来,情形看的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易致强敌的死命。但仍应该和光阴偕逝,逐渐消亡,至多不过是桥梁中的一木一石,并非什么前途的目标范本。”《写在〈坟〉后面》
  因此,在鲁迅的诗意中,“影”的赠品决不仅仅是字面上的“黑暗”“虚无”,而是愿与“光阴偕逝”,沉没于过去的“黑暗”之中,成为引往未来的“桥梁中的一木一石”。

  我愿意这样,朋友——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我愿意这样,朋友——”与前面的“朋友,时候近了”的伤感、绝望相比,有着最终作了选择之后的坚定,坦然。
  现在,卸去了所有牵系的“影”,成了一个彻底的孤独者,它别离了“形”,别离了“天堂”“地狱”“将来的黄金世界”,甚至它赶赴的“黑暗”中,亦没有别的影存在——这是一种何等纯粹的“黑暗”,使得“黑暗”本身似乎亦泛出了一种神奇的光亮。许多读者曾经阅读过这样的诗意:一滴雨水落进了大海,在符合逻辑的想象中,这滴雨水将与大海在一种无限中相互溶解,直至微小的躯体遍及了大海,从而也就是在某种意义上拥有了大海。一条影子的沉入黑暗,亦可作如是观,并有了诗篇的最后,“影”这样满意的独白:“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然而,作为鲁迅的读者,我们应不仅止于此,应将诗篇的诗意继续延伸下去,就是“影”不仅拥有了这“黑暗”的世界,而且由于它的让出了未来的光明,从而使得这光明是如此纯粹,透澈,实际上成为了“影”另一种意义上的建设,拥有。
  一首杰出的诗篇,应有着多重的解读,《影的告别》自然也不会例外。这篇赏析文章到此,只是在《影的告别》这首意象丰富、意境丰厚的诗中艰难地踏出了一条小路,以助读者领略小路两侧那目不暇接的风光。而要探险得更多的风景,读者自可离开这条小路,探入路侧的那蓊蓊郁郁、广阔深邃如原始森林一般的鲁迅的世界中去。

  2014年6月22日


  附:
  影的告别

  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
  呜呼呜呼,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呜呼呜呼,倘若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
  朋友,时候近了。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
  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但是,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
  我愿意这样,朋友——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发表于 2014-6-26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某种诗的直觉性内质决定了鲁迅先生的不可超越,他无愧于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大师的称号。

有人抹黑鲁迅,李小龙以及获诺贝尔奖的莫言,我真的不希望那些人是中国人,因为这是这个国家的敌人所谋求所想要看到的,打倒这些国家的英雄也意味着一个国家将失去自己的灵魂。(这话也给一些象100年前那样的依然处于心灵昏睡麻木状态的人)

或许你对某种现实存有逆反心理,或者你目空一切,但你不能不知道的是:这个近100年前的鲁迅是你至今也无法超越的。打倒他们你什么也不是,因为一个国家最终是不能靠那种有着空洞偏狭心里的人来支撑的,一个仅从私益出发的人,一个不能超越狭隘自我的人是没有前途可言的。

相信那些有品质的中国人是不会从一己出发,在这方面出于自我的肿大,帮助和为敌意的“外国人”打工的(因为出于无知,而被人利用是做人的一种耻辱)。

[ 本帖最后由 新泽飞翔 于 2014-6-26 12:2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先生的许多作品无愧于“杰作”之称。透彻的分析与理论,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飞翔友的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背诵过《野草》。鲁迅先生思想深刻少人能及,语言艺术登峰造极,《野草》就是证明。问好晓明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放兄近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8 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先生无愧于大师   但是有很多日文语法    且又是二三十年代刚刚从文言文写作解放出来  艰涩难懂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8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小罗。你说的这些,也正是鲁迅独特的语言风格的构成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9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庄的这篇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30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临海的河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品。 读到了不一样的鲁迅。其实鲁迅是不怎么屑于写诗的。还是小说更强大。但是不管什么题材,都能看到他强大和细腻的一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认为《野草》是应与《呐喊》《彷徨》并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3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读呐喊最多,因而也最喜欢这个。野草读的不多    我的理解是,诗歌是他小说生命的补充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的小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小说,它们在本质上仍是诗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7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罗小罗 于 2014-6-28 05:08 发表
鲁迅先生无愧于大师   但是有很多日文语法    且又是二三十年代刚刚从文言文写作解放出来  艰涩难懂哦



那时的进步人士有许多都到过日本甚至西洋流过学,因为学习别人的长处也是完善自我的一部分,就像下棋,你只有学会下棋,才会越下越好,甚至和高手比对。
至于“艰涩难懂”我想当代的许多人都会遇到这种语法的差异,在心里默默地帮他们改一下,就行了。
哈,中秋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4-17 04: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