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470|回复: 12

[随笔] 《T型台第16期》【云门夜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芦苇说,老家门岭下雨了,天气有些作冷。芦苇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正在一边和她聊天,一边听着《云门夜雨》。
记得第一次听《云门夜雨》这首曲子,是在六年前,也是在这栋宿舍楼的这间宿舍里,也是在夜间。六年前的那一天,我第一次拥有自己的电脑,第一次注册了自己的QQ,第一次进了聊天室,第一次加好友。第一次登陆古曲网并邂逅了箫曲《云门夜雨》。
我喜欢《云门夜雨》这首曲名,无论从那一个角度看,这个曲名都完美无缺,当然,音乐内容也深深地打动了我。
六年前的新网民,我,是一个如此单纯的人。在聊天室里,有个叫“小楼吹箫”的人,和我一见如故,成为了我的好友,小楼一般都是夜间上线,为了小楼,我也时常放弃休息,每每聊至天明,才打着呵欠去上班,却又乐此不疲。小楼是第一个评价我的诗的人,因为小楼说出了我的内心情感,为此,我趴在床上痛哭了足足两个小时有余。其实在认识小楼之前,我已经六七年没有写过东西了。因为小楼,又重新点燃了我对写作的热情,并一直专心学习写作,放弃了其余的一切爱好。
我并不是缪斯的忠实信徒,这一点我是清楚的,我只是为了一份感动而写,而努力。又或者说,我是为了小楼而写,为了QQ里有小楼那样的好友而从事写作。虽然,因为种种原因,小楼被我拉黑了,为了怀念小楼,这六年来,尽管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仍然利用空闲时间不断坚持着。
芦苇在下线前,一直劝我戒网,去年下半年,因为身体原因,我也有意识的在控制自己,也一度对上网产生了厌倦。回家过春节,芦苇见了我两次,我的病情,芦苇是目睹了的,作为老朋友,作为同在这条街的邻居,芦苇心疼我,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很想了解《云门夜雨》,过去,我一直以为《云门夜雨》是张维良的作品,张维良是我最喜欢的笛箫表演艺术家,一搜索,才知道错《云门夜雨》是谭宝硕的作品。于是又去搜索关于谭宝硕的资料,搜来搜去,只了解到他是香港人,49年生人,自幼生长在单亲家庭里,意料之外的是,我知道了谭宝硕有一个好母亲。
最初,我喜欢《云门夜雨》 这个曲名,是因为它具有传统的色香味,如果将它拆解开来,云门,夜雨,因为云和雨的并置,能令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而且我也一直凭直觉认为,《云门夜雨》这个曲名源自于古典文学里,就好比《梅花三弄》,《平沙落雁》,《平湖秋月》,《秋月梧桐》,《秋江夜泊》等等一样,我猜测,“云门”应该是某个地点,因为有“巴山夜雨”这个先入为主的概念,便直觉地认为“云门”应该在西部或者西北部某个地方,结果也是没有想到,“云门”却原来是一座寺庙。而《云门夜雨》是谭宝硕《箫中禅》曲集里的第一首。
世界之事就是这样,一个人,你对他了解的越是详尽,却未必就是件好事情,好比小楼,我是多么多么的想了解她,她是哪里人,她多大岁数,她喜欢穿什么衣服,喜欢吃什么,喜欢读什么,她结婚了没有,孩子多大了,丈夫对他好不好,她养的狗狗叫什么,为什么她老是在夜里才有时间上网,我索要她的照片,索要她的手迹,等等等等,我的要求就像一个无底洞,几乎将小楼给逼疯了。可我没办法向小楼解释,我为什么那么想了解她 。我也没有想到,了解也是一种伤害。
但艺术作品不同,比如说《云门夜雨》,当初我喜欢它,一是因为它确实好听,足以打动我,二是因为当时心情颇好,乐于接受自己喜欢的事物,更何况,因为小楼,我还到处去乐器店,书店,想买一把箫。六年前,我喜欢《云门夜雨》,那只不过是单纯的喜欢,对于曲子背后的故事,曲子所表达的意境,内涵并不体察。只是觉得雷声隆隆,雨声沙沙,箫声幽怨,此起彼伏很新鲜。真正对心灵的洗礼,是零。
“谭宝硕把他身上所有的优点都归功于他的母亲,母亲性格中善良而随遇而安的一面,对其影响颇深。谭家一门三子,父亲是香港的一个电影从业人士,父母离异后,孩子们跟随母亲回到广东。母亲只是打字员出身...”这一小段是从百度搜索来的,虽然不知真实性如何,但想来应不会是假的,一个打字员出身的单身母亲,从香港迁移至内地,独自抚养三个未成年孩子,还要让孩子成才,这样的母亲并不多见,更何况是在物质匮乏,信息封闭的年代,其母亲的品质是可想而知的。可以说,任何好作品的背后都隐藏着深厚的生活底蕴,就像《聊斋》,就像《红楼梦》,读者对小说背后的故事了解越多就越能理解作品。虽然至今为止我仍然对《云门夜雨》的表演者(兼作曲)知之甚少,但因为自己的经历成长,至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只是简简单单的为喜欢而喜欢,而能够真正静下心来去聆听一首曲子,去体会箫声苍凉凄婉的本质,去体会箫声之外的雨点和雷鸣,做到尽量贴近艺术家在山前遇雨,寄宿佛门那种举步维艰,难以取舍的复杂心境。
发表于 2014-7-1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芦苇我也认识,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和姑娘你说的是同一个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听得进这些东西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楼昨夜听风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便是一支忧伤的曲子,听的太痴迷了便不能自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3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之事就是这样,一个人,你对他了解的越是详尽,却未必就是件好事情,好比小楼,我是多么多么的想了解她,她是哪里人,她多大岁数,她喜欢穿什么衣服,喜欢吃什么,喜欢读什么,她结婚了没有,孩子多大了,丈夫对他好不好,她养的狗狗叫什么,为什么她老是在夜里才有时间上网,我索要她的照片,索要她的手迹,等等等等,我的要求就像一个无底洞,几乎将小楼给逼疯了。可我没办法向小楼解释,我为什么那么想了解她 。我也没有想到,了解也是一种伤害。

有时候,真是这样,当我们知道一些本不该自己知道的事情时,对彼此都不是好事。
也只有彼此处于朦胧之中,可能更有一种朦胧之美,这或许就是距离产生美的效应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4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线索清晰,切入的很深,很耐读的,有很深的感受在里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4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赏精彩!问好诗友,周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6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竹姑娘的这份心境特别难得,盆再来转一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6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喜欢古典音乐。最钟情的还是古筝。
《云门夜雨》亦是极喜欢的,悠悠的箫声中透着丝丝的凄婉与哀怨。
品读竹子的这份心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2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提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5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竹竹姑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6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祝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7 00: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