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591|回复: 33

日记三则(附众神姐姐诗评一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草木日记三则

5月12日   樱桃  晴

步伐轻缓。仙女们的竹篮盛满了蝴蝶
一些宴席翘首以待

沉睡的嘉宾,任蛇委婉地穿过折子戏
唱词的缝隙洞开,为夏天留着后门

我在上坡的路上,挥霍着光阴
一小时之后,我将下坡
返回草木深处


6月30日   桑葚   雨

六月的后门隐藏漩涡
一枚桑葚,安抚私奔的雨

我在一节河流中间
处理繁杂的公文,将一些浊水
标定为碱性

一切平安,超标的重金属
被闪电化为乌有


7月2日   芙蓉  大雨

要敢于剖开一只西瓜
见证血一样的往事

在雨的城池里,找到通往寺院的捷径

让纸上的涟漪
湿透人心。雷声从天边传来

有人夜不能寐

2014-7-2


附:
文/众神姐姐

此文本作者的诗读过很多,也非常熟悉。但此次这三首,却与往日不一样。也许正如他说,那是一些“不期而至”的句子。

实际上,很多人在写诗时,往往容易范下直陈的毛病,就是因为不愿意去等那个“不期而至”的句子的到来,往往太急于表达,反而得不偿失。

李元洛在《诗美学》开篇就说到“诗感”,区分诗人灵性的高下,就是一个人“诗感”的高下。“诗感”是个人特有的,是深埋于深沉意识中的,是诗人与天地万物相互回应的灵感。

我认为,如果没有“诗感”的存在,只按原有的线性思维去写作,就会乏善可陈,只能说是用感情和技巧在写作。而那种与生活与世界相呼应的改写缺失,只能让诗歌变成一种情感的甜点,一旦吃完,就无回味。

而像这样在无意识引领下完成的诗歌,却会给人更多的新鲜感。字与字,词与词,句与句的重新组合,打破常规,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与美。那是一种人与世界本能的对应,神秘的对应。有时,你不一定找得到它们。

很多诗人都知道,诗歌的要务是情感,因此,往往只在情感的引领下写作,忽略文字和情绪的锤炼。这样不可能创造出更精心的文本。我始终认为,诗歌是需要积累和等待的,不是方便面与快餐。诗歌不仅是一方面的完成,是由一个人综合的各方面造就。

诗歌的美,是需要文字与情感的契合,需要情感与情绪的契合。需要带领读者走向一条繁花似锦的小径,并到达你的桃源。我认为,这三首诗,特别是第一首,做到了。

第一首诗的好,也许是出于它更轻松随意,美的展开更自然吧,审美记忆的打开更出人意料。

“步伐轻缓。仙女们的竹篮盛满了蝴蝶
一些宴席翘首以待”

也许诗人正在写一场盛宴,也许不是。但这样的画面,是储存已久的。虽是“不期而至”,但这些美好是诗人审美记忆的潜意识,不用挖掘,就可以流露的。所以有时,诗人自己都会为自己惊喜。我不想多说,读者已然看到句子里的人物与情景的再现是多么美。

“沉睡的嘉宾,任蛇委婉地穿过折子戏
唱词的缝隙洞开,为夏天留着后门”

有嘉宾,有折子戏,有唱词,显然是一场宴会的热闹景象。虽然有嘉宾在沉睡,也许是沉醉也未可。可是唱词却有了“缝隙”,要“为夏天留出后门”,其实,不如说这样的缝隙是为了让时光继续,让一切顺其自然而留出来的。同时诗人也看透了时间的阴谋,用如此轻婉的语句来描摩,是为了与那些沉醉与沉睡之人区分开来,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暗示。
当然,也许这个嘉宾同时也是作者自己。这种分裂,也可看作是一种自我警醒与自我审视。

我在上坡的路上,挥霍着光阴
一小时之后,我将下坡
返回草木深处

接着的第三节,诗人的真实意图就开始显现,“我在上坡的路上,挥霍着光阴,”我们每个人都感叹的光,感叹时光的短暂,却不懂得珍惜。与前面那位沉睡的嘉宾一样,任“蛇委婉地穿过折子戏”,也就是任时光穿过一生,穿过自己。而诗人又从这种警醒中跳出来,淡然地说“一小时后,我将下坡”。是离开盛宴吗?不,是离开最繁茂的自己,是衰败!在诗人笔下,却只是“返回草木深处”,仿佛是更美的归途,更诗意的栖息。实际上这里是在暗喻着地母之怀抱。那是我们每个人必将回到的终点。
表现了诗人人到中年,看透一切,不再喧嚣与沉醉,不再浪费与挥霍,只要从容与懂得。哪怕是最后的平静,也是值得欣赏的美。

整首诗,跳跌性很大,突破了往常的情感泛滥,平和安静,优美多姿,有一种中年的智慧与宽容。
对人对事,对光阴,大度而淡然。

最后,我想说:诗歌不仅仅是表达,还需要启示,这首精短的小诗,显然做到了。

《草木日记》
5月12日   樱桃  阴
步伐轻缓。仙女们的竹篮盛满了蝴蝶
一些宴席翘首以待

沉睡的嘉宾,任蛇委婉地穿过折子戏
唱词的缝隙洞开,为夏天留着后门

我在上坡的路上,挥霍着光阴
一小时之后,我将下坡
返回草木深处

还有,看到诗人日记的开始,星期几用一些可爱的植物来取代。我想说,凡是喜欢植物的人,都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都是热爱生活的。

诗歌无论什么题材,无论大也好小也好,需要有人看到。
好吧,我还想说,这只是我看到的!

[ 本帖最后由 芙蓉童子 于 2014-7-2 14:33 编辑 ]
发表于 2014-7-2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日记出来了呀
坐下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夜不能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一节河流中间
处理着繁杂的公文,将一些浊水
雕刻为平安
-----------最后一句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而放松,第二个的最后一句,可以改一下,弟弟。

[ 本帖最后由 无衣 于 2014-7-2 11:2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篇日记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对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的无奈的一种反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曽经陆海 于 2014-7-2 11:21 发表
是不是对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的无奈的一种反省?


也许有。也许不只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本作者的诗读过很多,也非常熟悉。但此次这三首,却与往日不一样。也许正如他说,那是一些“不期而至”的句子。

实际上,很多人在写诗时,往往容易范下直陈的毛病,就是因为不愿意去等那个“不期而至”的句子的到来,往往太急于表达,反而得不偿失。

李元洛在《诗美学》开篇就说到“诗感”,区分诗人灵性的高下,就是一个人“诗感”的高下。“诗感”是个人特有的,是深埋于深沉意识中的,是诗人与天地万物相互回应的灵感。

我认为,如果没有“诗感”的存在,只按原有的线性思维去写作,就会乏善可陈,只能说是用感情和技巧在写作。而那种与生活与世界相呼应的改写缺失,只能让诗歌变成一种情感的甜点,一旦吃完,就无回味。

而像这样在无意识引领下完成的诗歌,却会给人更多的新鲜感。字与字,词与词,句与句的重新组合,打破常规,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与美。那是一种人与世界本能的对应,神秘的对应。有时,你不一定找得到它们。

很多诗人都知道,诗歌的要务是情感,因此,往往只在情感的引领下写作,忽略文字和情绪的锤炼。这样不可能创造出更精心的文本。我始终认为,诗歌是需要积累和等待的,不是方便面与快餐。诗歌不仅是一方面的完成,是由一个人综合的各方面造就。

诗歌的美,是需要文字与情感的契合,需要情感与情绪的契合。需要带领读者走向一条繁花似锦的小径,并到达你的桃源。我认为,这三首诗,特别是第一首,做到了。

第一首诗的好,也许是出于它更轻松随意,美的展开更自然吧,审美记忆的打开更出人意料。

“步伐轻缓。仙女们的竹篮盛满了蝴蝶
一些宴席翘首以待”


也许诗人正在写一场盛宴,也许不是。但这样的画面,是储存已久的。虽是“不期而至”,但这些美好是诗人审美记忆的潜意识,不用挖掘,就可以流露的。所以有时,诗人自己都会为自己惊喜。我不想多说,读者已然看到句子里的人物与情景的再现是多么美。

“沉睡的嘉宾,任蛇委婉地穿过折子戏
唱词的缝隙洞开,为夏天留着后门”


有嘉宾,有折子戏,有唱词,显然是一场宴会的热闹景象。虽然有嘉宾在沉睡,也许是沉醉也未可。可是唱词却有了“缝隙”,要“为夏天留出后门”,其实,不如说这样的缝隙是为了让时光继续,让一切顺其自然而留出来的。同时诗人也看透了时间的阴谋,用如此轻婉的语句来描摩,是为了与那些沉醉与沉睡之人区分开来,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暗示。
当然,也许这个嘉宾同时也是作者自己。这种分裂,也可看作是一种自我警醒与自我审视。

我在上坡的路上,挥霍着光阴
一小时之后,我将下坡
返回草木深处


接着的第三节,诗人的真实意图就开始显现,“我在上坡的路上,挥霍着光阴,”我们每个人都感叹的光,感叹时光的短暂,却不懂得珍惜。与前面那位沉睡的嘉宾一样,任“蛇委婉地穿过折子戏”,也就是任时光穿过一生,穿过自己。而诗人又从这种警醒中跳出来,淡然地说“一小时后,我将下坡”。是离开盛宴吗?不,是离开最繁茂的自己,是衰败!在诗人笔下,却只是“返回草木深处”,仿佛是更美的归途,更诗意的栖息。实际上这里是在暗喻着地母之怀抱。那是我们每个人必将回到的终点。
表现了诗人人到中年,看透一切,不再喧嚣与沉醉,不再浪费与挥霍,只要从容与懂得。哪怕是最后的平静,也是值得欣赏的美。

整首诗,跳跌性很大,突破了往常的情感泛滥,平和安静,优美多姿,有一种中年的智慧与宽容。
对人对事,对光阴,大度而淡然。

最后,我想说:诗歌不仅仅是表达,还需要启示,这首精短的小诗,显然做到了。

《草木日记》
5月12日   樱桃  阴
步伐轻缓。仙女们的竹篮盛满了蝴蝶
一些宴席翘首以待

沉睡的嘉宾,任蛇委婉地穿过折子戏
唱词的缝隙洞开,为夏天留着后门

我在上坡的路上,挥霍着光阴
一小时之后,我将下坡
返回草木深处


还有,看到诗人日记的开始,星期几用一些可爱的植物来取代。我想说,凡是喜欢植物的人,都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都是热爱生活的。

诗歌无论什么题材,无论大也好小也好,需要有人看到。
好吧,我还想说,这只是我看到的!

[ 本帖最后由 淡若春天 于 2014-7-2 12:5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淡若春天 于 2014-7-2 12:47 发表
此文本作者的诗读过很多,也非常熟悉。但此次这三首,却与往日不一样。也许正如他说,那是一些“不期而至”的句子。

实际上,很多人在写诗时,往往容易范下直陈的毛病,就是因为不愿意去等那个“不期而至”的句子 ...

亲爱的,真好。
单独发出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欧小单 于 2014-7-2 12:52 发表

亲爱的,真好。
单独发出来吧


算了吧,在这里表达对童子弟弟的喜爱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淡若春天 于 2014-7-2 12:53 发表


算了吧,在这里表达对童子弟弟的喜爱就好了。

发一下,大家也看看,藏在中间,有时看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愧是才女姐姐,众神的姐姐。

感谢有你。感谢文字。感谢众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精彩!春天读诗更入木三分。喜欢这样的解读,像是温柔雨天听到一首如歌的行板,惬意而陶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5 05: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