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654|回复: 64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5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郑愁予的诗,真实凸显了现代人存在的无家性、虚无感,让人联想起马致远“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中,踽踽独行、孤寂落漠的天涯断肠人形象。那种不被了解的感伤,生命的“无常”,给人深刻的共鸣。
他的《赋别》就是代表作: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
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
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一段情,注定风一般轻,注定会让情人落泪如雨;这段情的结局,也注定绕不过这个风雨如晦的夜晚。没有争吵与哭闹,她笑了笑,诗人摆摆手,寂寞便随两人沿着一条完全背道而驰的路无限伸展……
读这段,我当时即若有所思,继而有了“释迦捻花,迦叶微笑”式的“顿悟”:原来寂寞是有脚的!
我以前只知道相思有脚,那是李清照说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看,相思它一会下眉头,一会上心头,跑得还挺快的。
在《赋别》中,我感到随着离人渐杳,诗人从相思中长出的脚,将走过漫长岁月,带来孤单、渺小、落寞、迷惘、沮丧。
我似乎听见那沉重的脚步声,让诗人的心漆黑一片。
这忧伤的相思!这疼痛而甜蜜的能走会跑的脚!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我想起曹雪芹的《红豆词》。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离下班还有点时间,继续来水区灌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这暗藏的相思!我微笑起来。我想得更多的是唐朝王维那首叫人明白相思的诗歌《相思》: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喧嚣,不染尘烟,充满禅意。他笔下的山水,渗入一种禅理境界,比自然意趣更胜一筹,这是他与其它诗人风格显著的分水岭。
这首《相思》也有很深的禅意。
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甚多。王维《相思》就是梨园弟子爱唱的歌词之一。据说天宝之乱后,著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动容。 
    “红豆”、“南国”、“相思”,多好的意象!一看就有语言的粘附力,让人不忍弃。
红豆又称 “相思子”,是古代传说中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去哭死于树下所化成的。唐诗中常用它寄托相思,多用于男女情爱,也可见朋友之间,如 “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
传统解诗者认为,相思之情随红豆而生,生生不已。“春来发几枝”?问而不答,是语近情遥,意味深长;南国温暖多雨,春风又动,红豆之发,必然蓊蓊郁郁;相思之情,亦必浩浩荡荡,何须多问?
后两句将红豆、相思合为一体。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看见红豆,不说“我”思“君”,却劝“君”多采“来珍惜缘分,而将自己”对“君”之无限深情、对彼此缘分的无限珍惜,隔空传出, 跃然纸上。
对于这首诗,我想到最多的是写这首诗的作者王维,在万物怀春的季节,在他的爱情之地,诲人不倦地叫人相思。
我想到的是他孤独落寞的身影,他的情怀随着红豆树发枝的雨点而潮湿、返青,面对远方,满眼相思,满心相思。
可是,他思念着谁呢?当然是“君”,她显然不是和诗人在一起。但诗人是在南国思念北方?还是在北方思念南国?
诗人思念的那人,她是在南国?还是在北方?她是不是和诗人有着一样的相思呢?
这样一想,时空顿开,这首诗的意象开始丰富、灵动起来,不但“红豆”,连“南国”、“相思”,也充满象征主义色彩,令人醍醐灌顶,回味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相思,多美的情感!我一直认为相思是爱情宝藏中最耀眼的钻石,相思是爱情滋味里最甜美的花蜜;当然,相思也是爱情生活中最易患上的最触景伤怀、最辗转反侧、最悲痛欲绝,的一种病——“相思病”。
李白是尝尽相思苦的。他在《三五七言》中写道: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又道: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李商隐“深知身在情长在”,也是懂相思的。他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六首《无题》,可以说是直说相思,说尽相思。
    晏殊也是一生不离相思的情种。看看他的《玉楼春》: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再看《鹊踏枝》: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一首首相思诗,有因相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有因相思“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的,也有因相思“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而离开世间的。
从这些“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诗句也可以看出,相思是一种相互牵挂。“红豆”只是相思心念的一种象征物而已。
而我们只要从心发念,春花秋月,夏雨冬雪,都可以是红豆;而我们只要心念天涯芳草,就是知了最刺耳的声嘶力竭,也可以当作情人美似天上的仙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前下班。下午上班接着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着过来。累死。赏杯茶喝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等下午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红豆之忆 于 2014-10-15 11:58 发表
跟着过来。累死。赏杯茶喝撒

你安静坐着,别乱跑乱点。不动手动脚会die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莫O0o 于 2014-10-15 12:56 发表
我等下午场。

准备开场了……圈圈下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佛经说“人惟情有”。
我们本为情而投生,生生世世在存情、执情、迷情,甚至惟情里流转。这“情有”就是相思,可以穿破空间最深的藩篱,可以打破时间最长的阻隔。
我们因不舍遗留在世间的情爱,而从六道轮回和亲人情侣相会,这就是困扰我们的因缘;我们的相思使因缘到来而聚合,神清气爽,又因因缘离去而血泪迸流。
    佛经说我们这个世界是“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佛摄化之净地。是堪忍。在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人生是圆满的、没有一个家庭是永远幸福的。但还要能逆来顺受。
娑婆世界,佛经又称“南阎浮提”。阎浮提本是印度人自称。佛法传中国后,阎浮提便扩大为地球别名,位于佛教四大部洲之南赡部洲须弥山之南方咸海中,传说因岛上盛产赡部树得名。
从生死因缘观看,我们从南国离世,为了和宿缘相会,必定再投生南国,南阎浮提不正是我们堕入相思肠断的南国吗?
生在相思肠断的南国,现在有许多人,面对情爱时,只知道随缘,“随缘”成了口头禅。他们根本不懂随缘的涵义,那可是随着因缘流转,缘生不喜,缘灭不忧;缘深不藏,缘浅不留。
看看,随缘多么被动,而且消极和无助!如果一切随缘,就是让一切完全流转,将会在心田留下多少遗憾!就是我们在这个世上再轮回百次、千次,也消不了那些情债和孽缘啊!
只会人死债转,姻缘纠缠,世世轮回,怨怨相报,相思不堪,痛苦万分。
如此,我们正确的姿态恐怕应是“惜缘”才对。惜取今世每一次擦肩而过、惜取今生每一次心手相牵,惜取今生每一次隔频相望,甚至惜取每一次姻缘散灭。
我们钟爱牡丹、梅花、玫瑰、金盏菊、紫罗兰,茉莉、康乃馨、郁金香,但“花无百日红”,我们不能使它们常开不败。
我们讨厌凋零,然而,凋零注定是一道抹不掉的风景,是一种自然生活的必然。
过去不想让它过去,未来不肯等待未来,这是人生的大悲剧。即使美好如太阳的恋爱,也是“苟日新,日日新”啊。我们甚至无法对一个人的爱,从早到晚维持同一姿势、同一品质。再好的爱都会成为过去式,这是宇宙缘起性空的无常。
而相思不同,只要我们心中有情,太阳永在,我们的思念永远不会失去。
如此,能相思、懂相思,会相思,并且在相思时知道因缘的真谛,我们才不会在深深的红尘留下遗憾与怨恨。

[ 本帖最后由 浮云如花 于 2014-10-15 16:5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人聊了几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现代人既没有文廷式“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那种执着的相思;也没有范成大“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那种清澈的相思;更没有秦少游“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那种甜蜜的相思。
现代人确乎已经失去了对“相思”的正见,而处处充满邪见、偏见、妄见。这个时代不但是佛法的末法时代,也正在沦为相思的末法时代。
这很可怕!
我们再来重读《相思》诗:红豆春来才发几枝,明知此物最相思,还要劝君多采撷;“多” 本应是“休”:你莫要采多了,离情苦啊!着一“多”字,明知相思苦,偏要苦相思,这是多么优秀的情怀!
    大部分人都不能真正惜缘,使得恋人、情人间本是涓涓成溪,潺湲向海的爱成为“杯水主义”或“露水因缘”,杯水只能解渴,救燃眉之急;露水不能隔日,能有什么相思呢?有的只是一夜情或勾栏勾当罢了。
我们为什么不相思、或者怕相思呢?那南国或北国的人,难道没有我们的牵挂吗?那里难道没有我们遗留的一滴血、一颗泪、一块骨头?我们不是长着相思的脚吗?
如果我们都知道自己长着一双相思的脚,并善于运用这双相思的脚,多好!那样,我们就会走遍天涯,走进相思的心。
走进相思的心,我们就拥有一颗相思心,那是一面湖水般澄澈的明镜,可以照见情爱中闪光的灵魂。
拥有一颗相思心,就等于拥有一条顺水顺风的小船,可以满载我们的意念顺利地驶向心灵的目的地。
如果我们有一种相思的自觉,自觉到生命所有的领域和方向,这样的相思一定大补,不会因煎熬使我们堕落,也不会因距离而使我们丧失耳目清明。
相思多好,诗歌多好,诗人多好。可是这些多好在这个时代渐渐变得不好。
相思本身是爱,现在人们欲望越来越多,爱越来越少,正像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里说的: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甚至让爱渐渐变成憎、怖、恨。
诗歌本是大雅,在世俗的浪潮裹挟下,已渐渐式微而且不堪。
现代诗人对这个时代的相思也终于沦为单相思,比旧时文人的那种落魄更落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  
记得20年前,每次回乡下老家,到处莺歌燕舞,稻菽翻浪,水果流苏,草树泛香;阳光下鲜花怒放,一条小河终年不知疲倦地悠悠流淌,鸥飞鱼跃,空气清净甜蜜,让人感到活在自然的氧吧中,多么幸福!
现在,这一切已大不相同。随着工业革命的步步进逼,一个个养猪场、金属冶炼厂、垃圾回收站拔地而起,大量有毒、有害的废气、重金属,流入我桃花源一般的田园。
空气不再清甜,而是浑浊,吸一口一阵咳嗽;土地出产的不再是绿色食品,而是污染。我以前一直吃家乡的小米、蔬菜、水果,现在早不敢吃了;门前那条小河,虽然还是终年流淌,但水里无鱼,早已看不见昔日的清幽。这些原来浇灌庄稼花繁叶茂的神水,如今流入哪块地,那里的庄稼就一片枯萎……乡亲们,一个个面色憔悴,双眼失神。
家乡原有的一切,已成为我遥远的泣血如抛红豆的相思梦!
我觉得,只有大自然才是人类永恒的知己,它可以完全承载我们的相思,也无悔地给予我们相思,让我们可以和一棵树相思着相伴偕老,可以和一捧黄尘相思着落入最终的归宿。
现在,大自然也开始不相思我们了。我们只能在诗歌中相思。
比如读王维的诗。尽管他的脚下旅程如风,但是那些清幽如画的诗韵,永远不会被时间漂走。
从他的诗中,我看到雨后薄凉,新月照松间,清泉流石上的清秋:清新宁静、天高云淡,万物空灵。
竹林归家的浣纱女,笑逐颜开,掀翻清荷上晶莹的水珠,探看打渔归来的丈夫;山脚下柴门简陋,炊烟升起,放牧的幼童吹笛归来;一家人相聚煤油灯下,粗茶淡饭,日子简单而温暖。
月光落在庭院,山林一切生灵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安宁,任世间万千繁华,一粒沙尘甘愿渺小于山林深处。
这是诗人的相思啊!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翠竹与青莲,正是诗人追求心灵宁静和人格高洁的境界!任凭春花草凋谢,这里秋色自迷人,纵使官场花天酒地,我愿隐居山林,洁身自好。
这是我读王维《山居秋暝》的体会,那是与《相思》诗完全不同的相思!
王维是有才情的,他对山水的相思可谓是魂里梦里,一生一世。他一出仕,就将初唐诗人宋之问的别墅修建一新,在那里专心奉佛,和知心好友浮舟往来,弹琴赋诗,过着悠闲自在、半官半隐的生活。他是文人中少数享受成功的代表。
他在那个时代就认识到,知识并没有远识和洞见心灵的特质,它只是人们走夜路时的探照灯。而现在许多黑暗中提灯的人,还在高估知识的价值,挥舞灯盏,照得太远,而忘记脚下,常常摔得头破血流。
那些还在受苦的知识分子,要想解除他们的知识束缚,往往比学习知识更难。
如果有一天,我们把追求相思,像追求阳光、青草、空气那样,当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也许,我们的精神就超拔了,用更高的观点看待人生,我们会在岁月的流逝中,始终保持年轻、新鲜而有希望的心态。
这种相思,甚至不需要血泪抛撒如红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9 01: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