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4-11-3 20:38 发表 这个不是立意吧,这个是说,淡马这个地方元朝时候就有了,但很多文化都被消灭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滚轮子 于 2014-11-3 20:39 发表 你这是在复述历史啊,走徐江的路线了吗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4-11-3 20:41 发表 增加重量和空间感,短诗需要容量哈
原帖由 滚轮子 于 2014-11-3 20:42 发表 主要是,看前面的,我已经知道后面了,你只是又朗诵了下,或者说前面的换了个衣服出来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4-11-3 20:44 发表 不会把,我特意加大了结构里的扭矩,你怎么可能预知后面的结构呢
原帖由 滚轮子 于 2014-11-3 20:46 发表 我用自然元素预知的,即使你结构变了,内涵还是和前面一样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4-11-3 20:49 发表 我想和你讨论一下刻意构建与气息舒展的问题。你觉得这两个在这两方面如何
原帖由 滚轮子 于 2014-11-3 20:51 发表 都可以,因为有文本的必要,但是生命要联系一块,我觉得你写到最后撤开了,然后又走上去,重复了一次,这有点像突然脱离第一视觉,变成第三者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4-11-3 20:55 发表 我现在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有人说紧、有人说刻意、有人说虚无。而非线性的结构都有些紧,增加内部阻力的结构都会有些刻意的结构,多空间的构造也必然会出现虚无。这些应该如何应对
原帖由 滚轮子 于 2014-11-3 20:59 发表 《洛阳铲》 我和轮子钻进那座坟 空空荡荡的 好像只有我们撑着那个要倒的泥顶 手里的铲子撑着我们 黑乎乎的地上没有一点质感 注意这里,没有重复,他们已经帮我们构建好了,存在的构建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25 00: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