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699|回复: 24

[随笔] 时间,是双无形的魔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3 21: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间的改变】早在15年前,我就常陪美国回来的华人朋友逛古北和虹桥镇一带的老旧家具店。那时候流行把收上来的清代、民国的旧家具翻新、拼接,修旧如新。租个展示厅或者门面,待价而沽,那时候,这些老家具价格卖的很便宜,一个明代的霸王撑的方桌不过三五千,一张民国的春凳不过两千,雕花大床不过一两万,品相好的、没有明显拼接痕迹的小姐床不超过两三万,为了迎合海外归来的华人和老外的购买习惯,一般会收一些老的佛像,跟着卖。
时间才过去了5-8年后,旧家具市场的价格翻了数倍,也没人再干翻新的傻事了,现在流行做旧。现在大的商家都有工厂,批量生产,做的跟老东西一样,外行容易被宰。那些以前从安徽、浙江一带收回来的老家具和拆房下来的东西(比如雕花板、牛腿),现在被原出处那边的人高价收购回去了很多。
世事如云,白云苍狗,那些被舍弃的东西,不久就会被四处寻觅,高价收购。

诗歌也是如此,49年解放后,到66年文革,17年期间,大陆的白话诗歌发展几乎停滞,台湾诗人却迎来诗歌的大发展和国际化,大陆文坛,到了70年代末,民间诗人才逐渐摸索出一些路子,出现了一些新的诗人和写法,官方体制内的老朽们还强势打压,给这些新锐诗人的作品们贴上朦胧诗的标签,欲置他们于死地而后快,据说上海某教授就为当局鉴定过一首诗歌,定性为对攻击社会主义的反动诗歌,导致了这个诗人被弄进大牢关押了一段时间,而当时,敢于为朦胧诗讲几句公道话的北大教授谢冕则被后来的诗坛奉为泰斗权威,80年代诗歌热潮下,安徽新创刊的《诗歌报》,在领头人蒋维扬的主理下,主推先锋诗歌,操办了1986两报诗歌大展,成为诗坛的风景线,一时风光无限,。。。时间过去了十年,市场经济大潮冲击洗礼下的94年,文学被边缘化,诗歌不再风光,安徽文联欲停办《诗歌报》,休刊几个月之后,乔延凤老爷子接盘复刊又惨淡经营、风雨支撑了5年,刊物最后还是被上面整顿的停刊了。。。
时过境迁,新世纪来临,2001年,网络大潮风起云涌,网上写诗的逐渐多了起来,出现了一批诗歌论坛,我们诗歌报网站应运而生,不但成功请到了原安徽老《诗歌报》的掌舵人乔老爷当顾问,邀请了老编辑祝凤鸣、蓝角兼任编辑,还在诗歌报网站、论坛的基础上,出版了二十多期纸质刊物《诗歌报月刊》,逐年出版了《中国网络诗歌年鉴》,恢复了老《诗歌报》的金秋诗会,新时代的诗歌报以民间的形式又重生并且存在了14年,创造了诗歌界的一个品牌。
待续……
来自: 微社区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21: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上论坛(微社区),打字发布的字数有限制,占个坑,待续。。。
来自: 微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3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盆栽菩提 于 2015-4-4 18:27 编辑

新人学习一下历史。我第一次见到诗歌报是1996年,小县城的报刊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3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挂起来等下文。算是史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4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珍贵的资料。编写中国诗歌史少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5 01: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雨夜诗思】诗人,写出与他人不同的,代表自己语境和思想的作品,不可替代的,是自己的词汇表,而这个核心竞争力,来自自己的成长环境和学养心态给自身的烙印。人格力量和哲思,都只是表象,难在心灵,独特的,个人的光芒。。。

一个人的力量与见识,终归局限,网络的出现,让诗人有了更广泛的参照演习的范本,找到更多的同类相互温暖砥砺。这就是共振效应,而不是以往的师带徒类型的传承,还有对师父名气光环的借光。

中国诗歌,不要学书法的墨守成规式传承,导致创新乏力、每况愈下。诗人,要博采众长、借鉴古今、洋为中用、独辟蹊径,方可顺应大势,领先寰宇。
来自: 微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6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鱼头有空继续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7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的力量与见识,终归局限,网络的出现,让诗人有了更广泛的参照演习的范本,找到更多的同类相互温暖砥砺。这就是共振效应,而不是以往的师带徒类型的传承,还有对师父名气光环的借光。

中国诗歌,不要学书法的墨守成规式传承,导致创新乏力、每况愈下。诗人,要博采众长、借鉴古今、洋为中用、独辟蹊径,方可顺应大势,领先寰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得好!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7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陆文坛,到了70年代末,民间诗人才逐渐摸索出一些路子,出现了一些新的诗人和写法,官方体制内的老朽们还强势打压,给这些新锐诗人的作品们贴上朦胧诗的标签,欲置他们于死地而后快,据说上海某教授就为当局坚定过一首诗歌,定性为对攻击社会主义的反动诗歌,导致了这个诗人被弄进大牢关押了一段时间,而当时,敢于为朦胧诗讲几句公道话的北大教授谢冕则被后来的诗坛奉为泰斗权威
——————————————————————————————————————————————
这一段历史我很熟悉,也是我对某些所谓诗坛泰斗不齿的主要原因……他们忘了,这世上,唯有才华是压制不住的!想想某些人为分一杯羹,挤破脑袋往作协钻,以官方认可为荣,真是妄自菲薄!别说诗歌精神,就是更广泛的艺术人文精神,也是在民间,在自由驰骋的草根中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8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已是诗歌界的一个品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9 05: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诗坛趣事】

以前,有个诗人祁国。
搞了一个“荒诞派”论坛,站长位置上写着“戈多”,大家老是问,站长咋不发帖?他一直不回答。
后来,有一天。。。后来,乐趣园论坛群整体消亡了,托管在乐趣园的“荒诞派诗歌论坛”也就随之没有了。
直到荒诞诗歌论坛散货的那一刻,这个站长,也没有出现过。
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9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雨夜诗思】诗人,写出与他人不同的,代表自己语境和思想的作品,不可替代的,是自己的词汇表,而这个核心竞争力,来自自己的成长环境和学养心态给自身的烙印。人格力量和哲思,都只是表象,难在心灵,独特的,个人的光芒。。。

一个人的力量与见识,终归局限,网络的出现,让诗人有了更广泛的参照演习的范本,找到更多的同类相互温暖砥砺。这就是共振效应,而不是以往的师带徒类型的传承,还有对师父名气光环的借光。

中国诗歌,不要学书法的墨守成规式传承,导致创新乏力、每况愈下。诗人,要博采众长、借鉴古今、洋为中用、独辟蹊径,方可顺应大势,领先寰宇。

好有见地,鱼儿哥哥睿智,静心好好领会,这样的引领终是受益匪浅,不得不赞,继续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2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才过去了5-8年后,旧家具市场的价格翻了数倍,也没人再干翻新的傻事了,现在流行做旧。现在大的商家都有工厂,批量生产,做的跟老东西一样,外行容易被宰。那些以前从安徽、浙江一带收回来的老家具和拆房下来的东西(比如雕花板、牛腿),现在被原出处那边的人高价收购回去了很多。
世事如云,白云苍狗,那些被舍弃的东西,不久就会被四处寻觅,高价收购。


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变化之快,令人唏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2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时过境迁,新世纪来临,2001年,网络大潮风起云涌,网上写诗的逐渐多了起来,出现了一批诗歌论坛,我们诗歌报网站应运而生,不但成功请到了原安徽老《诗歌报》的掌舵人乔老爷当顾问,邀请了老编辑祝凤鸣、蓝角兼任编辑,还在诗歌报网站、论坛的基础上,出版了二十多期纸质刊物《诗歌报月刊》,逐年出版了《中国网络诗歌年鉴》,恢复了老《诗歌报》的金秋诗会,新时代的诗歌报以民间的形式又重生并且存在了14年,创造了诗歌界的一个品牌。


诗歌报的光辉厉程值得骄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6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想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4-20 23: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