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575|回复: 7

[随笔] 鹿公园和贵妃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8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皇室林园到东瀛凡间

进入大阪市中心和去国内陌生的城市也差不太远,最多不过感到像进入了外资外商比较集中的街区。

我们去的心斋桥,据说是当地最大的购物区,以带有透明拱廊设施的心斋桥商店街为主发展起来的。其实就是国内一般城市都有的商业步行街。聚合了各型百货店、百年老铺、时髦的精品屋和专卖店,面向平民的各种小店铺栉次鳞比。人流量较大,熙熙攘攘一幅繁荣景象。

当地人把这里分成欧洲村和美国村,后者主要针对年青人。我只觉得这里比较整洁卫生,秩序井然。再者它的布局比较合理,每隔二三十米,有一条窄窄的笔直横街,只容一辆大中型货车通行,不作经营少见行人,纯为补给通道。这种合理布局,只能在建设之初形成,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市场内的脏乱差现象,到是城市设计和管理人值得学习的。

我们只在欧洲村逛了几家商店,了解一下手表、服装、鞋类及生活用品的价格。尽管会外语的售货员稀少,但标价一目了然。我看这种市场还是大路货居多,打折商品不少,换算为人民币明显比国内高得多。还有很多饮食店,既有日韩料理,也有中国、东南亚、欧美等世界各国、各个地区的不同风味。

最为有趣的是这里有一家我的同行,类似我国的个体诊所。其接诊方式,显然和我们不同。没有装饰华丽的门面,也没有能让人注意到的入口和相应标志。只有一块立在地上的小木版,上面写着“齿科”两个字。算是向世人公示:这里有一个牙科医师在执业。在我眼里这真算牛气冲天,在我国如没有相当的资历和足够的人脉,谁敢这样摆谱?

我们一行从皇室林园到东瀛凡间,如蜻蜓点水般的稍作接触,随即被送往佛国仙山。我不太了解日本的行政区划,感觉车似乎未离开大阪市区。不觉得有太远的车程,但被告知已到了奈良市的东大寺。寺前有一截短短的小街。时间早已过了中午,正等导游安排进餐,却先被一群不怕人的鹿吸引了,其中的幼鹿特别乖巧,睁着亮晶晶的大眼、呦呦轻鸣、点头叩首,在乞食呢!这里的鹿食一百五十日元一包,奈何我尚未换有日币。幸喜身上还有几块饼干,总算没让其失望。

午餐用的是日本料理。量不多、米饭像是引子。感觉他们很节俭,虽然不太适应,但平心而论也足够了。




----


鹿公园的东大寺和贵妃湖

东大寺是日本华严宗大本山,又名大华严寺,其历史可溯源到大唐高僧,鉴真和尚历尽艰辛东渡日本之时。据说鉴真曾在现大佛殿址前,在当年临时建造的戒坛上,向圣武太上皇等僧俗授戒。距今已近一千三百年了。

这座古老的佛教建筑,其大佛殿,据称正面宽度和纵深都在五十米以上,为世界上最大的木造建筑。其实就从山门那些油漆剥落,要两人方能合抱的殿柱看,也足见其沧桑了。显然这里的建筑风格和雕刻艺术及各种题刻都深受唐风影响,但在借鉴的基础上,融入了地方特色。诸如大殿两层屋顶之间,他们称为“千鸟破风”的拱形披檐。殿顶脊两端呈内弯状,这称为“鸱吻”的鳌尖,远看却极像大和武士佩带的头盔,宣扬其武士道精神,这是有着与别国不同的佛寺特点。

大寺的确很大,有众多的堂、院。自然少不了大佛、观音、力士的塑像,和国内佛寺无甚差别,善男信女中也以女士为多。园林中已有早樱开放,松苍柏翠、春意融融。也有鹿群嬉戏,更多了鸽群,林梢和屋顶还常有乌鸦起落,地导纠正说在日本叫做喜鹊。也算人天、神佛、尘俗一体;禽兽、花木、自然和谐。因得句:

净土梵天听鹿鸣,香烟袅袅漾经声。

红尘恩怨孽根断,佛国仙园赏早樱。

据说东大寺和附近的名胜古迹春日大社、国立博物馆、唐招提寺,鉴真大师墓等几平方公里内,都属奈良公园的范围。是日本第一个现代公园,九十年前就被定位为日本的国家名胜,成了名噪东洋的“鹿公园”。

从东大寺顺坡而下,是兴福寺的五重塔楼。山下有一方小湖,湖边就是奈良老街的入口,小地名元兴寺町。在日本,“町”和"崛"这俩汉字很常见,主要用作地名。其含义比我们使用的宽得多,据说可用于行政区划,类似中国的“乡”、“镇”。

同伴们急急逛街去了,我却被路边一株“杨贵妃樱”所吸引。虽说日本和中华一脉相承,也不致把马嵬坡搬到这来吧。后来在湖边又发现一幅题有文字的书画,和一座小小的九级实心石塔,我断定这里头大有文章。把所有汉字加上我能猜出的日文串起来,我发现居然破译出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早在日本平城帝执政的年代,福岛县郡山市有一个姓杨名采衣的美女,被选入宫中深得平帝宠幸。久后帝移情别恋,采衣失宠后,来此与帝初遇之湖畔,将常穿的外衣挂于柳枝上,即投湖自尽。帝因之懊悔,敕于兹立采女神社,以安其灵魂。故至今因有此历史渊源,奈良和郡山仍结为姊妹城市。估计新添的这树和画就是搞纪念活动立的。或许不太准确,反正我也不想深究。说到顶只是个宫廷怨妇形象,和长恨歌中的杨贵妃没有可比性。不过有了这么一段凝聚岁月沧桑的传说,倒是令人凭添了几分游兴。正好有同伴问,这湖叫什么名字,我说从记载看,就称为“贵妃湖”好了。

搜索
发表于 2015-10-19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秋歌,来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9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公园也有色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9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的穿插,有跳跃之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诗版来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缘嘉措 发表于 2015-10-19 09:39
文化的穿插,有跳跃之感。

是的,我对日本文化研究少,那段记录具是半猜半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9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读引人入胜的精品游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望远 发表于 2015-10-29 00:06
来读引人入胜的精品游记

谢谢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18 03: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