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937|回复: 18

读【鞋垫奶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2 12: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花土 于 2015-12-12 16:23 编辑

       互联网时代,不关注新闻这是不可想象的。这个世界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无数的新信息涌现,说句夸张点的话,三天不看新闻,你就out了。
       刚离开学校进入社会时,每天要做的头一件事就是读新闻,如果时间充裕,会同时看好几份报纸,这个习惯保持了很多年,后来有些厌倦新闻了,似乎觉得,新闻都大同小异,时事新闻,无非是国与国之间的博弈,无非是谁上台谁下台谁拉拢谁对抗谁,社会新闻无非是某某人中奖了某某人失踪了某某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没完没了车祸没完没了的抢劫杀人强奸淫乱……这样的新闻真的很考验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但是可以真的不看新闻了么?
      尽管厌倦,新闻还得日复一日接着看,不过可以有选择性的看,只看看军事新闻科技新闻或者热点新闻。说到热点新闻,我想多数看新闻的人都不会放过吧,因为互联网的普及,看新闻这个事儿发生了一点变化,一则新闻,一个网页,不像看报纸一样你一个人翻一个人看一个人想了,而且看完新闻你还可以适时发表个人意见,你也可以在看完新闻之后看看别人的意见,所以,你看,新闻联播在播完热点事件之后也会附带播报一下具有代表性的网友留言。所以你看,一条热点新闻后面常常跟着很多网友留言,这些留言也俨然成了热点中的热点,成了热点新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鞋垫奶奶这个新闻我也看了,记得大致内容是这样的,一位老奶奶在街上卖鞋垫,引来很多人围观,很多人拿出五十一百买一双鞋垫,有的扔下几百块钱也不要鞋垫,老奶奶有点亚历山大,之后收摊走了。就这样一则新闻,你看了会怎么想呢?
      因为时间有限,看完新闻我没有浏览后面的跟帖。我是这样想的。
      目前的中国,互联网新媒体方兴未艾,需要大量的新闻来充实版面,仅凭一些国际级的大新闻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排在大新闻后面更多的是鸡毛蒜皮的小新闻,像娱乐新闻,一些明星带个孩子上街逛一下,都可以上头条了,具体到鞋垫奶奶这件事情,有多大的新闻价值呢?我个人对这样的星新闻不感冒,就像天放老大举的另一个鞋垫奶奶事件一样,这样的事件实在不知道新在哪里。在农村集市上,卖东西的老奶奶满街都是,可也不见有谁去关注她们。在农村集市,卖东西的老奶奶和小姑娘有什么区别么?没有区别,她们都是为了挣点收入。这种事情换个环境,老奶奶跑到都市卖东西,就质变了吗?
       我的感觉是,这则新闻写的太简了。
      天放老大看了后面的网友留言,留言非常正常 ,无非三类,一是正方,表同情。二是反方,表质疑。三是灌水的了。这三类网友留言,哪种更代表国民素质呢?同情老奶奶的人,当然应该点赞,一个满头花发的老奶奶还要上街摆地摊卖鞋垫谋生,让人看了心里不是滋味啊,可问题没有这么简单,像天放老大提到的,一向雷厉风行及时雨一样的城管哪里去了?我想,看新闻的人都把城管给忽略了,老奶奶,这街上是不能摆地摊卖东西的,你知道么?你来摆地摊,他也来摆地摊,这条街就成集市啦,所以,同情归同情,违规违法这事不能干,老奶奶这种行为应该是要劝阻的,那些好心的顾客,你们是同情老奶奶的境遇呢还是鼓励老奶奶上街摆地摊?
      反方的质疑也很正常,谁知道老奶奶是不是知法犯法?谁知道老奶奶为什么来摆地摊卖鞋垫?反方如果是在农村集市上肯定不会提出这样的质疑,因为农村集市这种情况太多了,没有人会在农村集市花几百块钱买一双鞋垫的,同样也不会有人因为看到老奶奶卖鞋垫而大惊小怪。问题是老奶奶在都市街头卖鞋垫,这事就非常蹊跷了。首先,老奶奶不太可能孤身一人,就算是孤身一人,老奶奶并没有发生什么紧急情况,人家好好的,如果生存有问题,这种事情应该通过政府部门或民间组织等常规渠道去解决,如果你的同情心被利用了,那满大街乃至全中国都是卖鞋垫的老奶奶了,不是么?质疑一方比较冷酷,也比较理性,但我们也不能为反方点赞,因为事实上看新闻的人谁也不能肯定的说老奶奶卖鞋垫动机不纯,这样质疑有点简单粗暴了,也许老奶奶的的确确就是陷入生存困境了。
      天放老大提到一个细节,就是老奶奶的衣着,我是对这个细节非常敏感的,当然这个细节不能代表什么,我从这个细节想到了采写新闻的人,如果换成是我,我会买点东西,跟着老奶奶,到她居住的地方去看看,找机会跟老奶奶聊聊天。
      新闻不可不读,但新闻也有好有坏,忘了谁说的,中国记者还很不专业,我是认同这个观点的,虽然全世界都有小道消息花边新闻甚至假新闻。像鞋垫奶奶这样的新闻,编写者刻意强调的是老,刻意强调的是都市,刻意强调的是表爱心的顾客和老奶奶的收入。而老奶奶到底多少岁了,老奶奶是哪里人,她还有没有亲人在这个城市,老奶奶为什么上街摆地摊卖鞋垫,这些内容全部没有,所以可以肯定的说,编写新闻的人只是拿老奶奶卖鞋垫来做噱头,并不是出于人文关怀而编写这则新闻,抓噱头博眼球,这是新媒体的通病。
      看完这个新闻,要说有什么收获,我想,唯一的收获是让我想起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把小女孩写成了经典,而我们的记者把老奶奶做成了快餐。

       以新闻事件做题材写诗,或多或少,相信不少人都写过,写新闻诗,当然不能嚼剩饭,把别人发过的议论再重复一遍。如何写出看点,这是至关重要的,当然也不能简单的写成新闻播报,或是社评时事评论,说实话,用诗歌的形式来写新闻,个人么觉得难度不小。
      天放老大的这首【鞋垫奶奶】,个人觉得不成功,虽然有新看点,但并没有跳出社评这个框子。
      诗的开头,中间部分,可以说弄得很糟糕,交代新闻内容,当然有必要,但如何交代,这是技术问题,因为你采用的诗歌形式,如何诗化新闻内容?我觉得有必要好好琢磨。
      写诗,最忌讳的是被掣肘,写新闻诗尤其如此,新闻内容是别人提供的,我们是简单的把新闻搬过来使用呢?还是别开生面地将新闻还原演绎一次?我相信,后者的效果会比前者好的多,当然还有更多的方法把新闻内容植入到诗中。原封不动的照搬新闻,固然能最大限度的保持新闻原貌,但掣肘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害怕把新闻弄走样,因而不敢动它,我觉得大可不必担心。就像【智取威虎山】,戏曲怎么表达?话剧怎么表达?电影又怎么表达?个人认为,不必受原作限制,不同的媒介,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表达方式,原则只有一个,把握住主旋律。
      记得以前天放老大在心情版发表过一些杂文,天放老大看事评事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像这首【鞋垫奶奶】,同样也能看出天放老大独到的时评能力,只不过被掣肘了,掣肘天放老大的,我想应该就是新闻重构问题。抛开新闻原稿,打破重组,或许这样才能把新闻诗写弄漂亮。











来自: 微社区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2 12: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编辑好麻烦
来自: 微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2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告诉我你用手机敲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2 13: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锈水先生 发表于 2015-12-12 13:18
别告诉我你用手机敲的啊

手机敲不了,只能摁
来自: 微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2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哥,我服了,摁了俩千多字啊。   评论很精彩
“安徒生把小女孩写成了经典,而我们的记者把老奶奶做成了快餐”
记者注重的肯定是噱头,经典就交给文学工作者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2 14: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锈水先生 发表于 2015-12-12 13:34
哥,我服了,摁了俩千多字啊。   评论很精彩
“安徒生把小女孩写成了经典,而我们的记者把老奶 ...

记者和文艺工作者,这两类人好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吧不好分
来自: 微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2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放 于 2015-12-12 14:42 编辑

我的奶奶欸,花土摁了两千多下,还弄了这么漂亮的版式出来,太让人刮目了!这么辛苦用心,所以所有的批评我都收下了。
花土,你不是也注意到了我特意写老奶奶的衣着这个细节,这么没有注意相应的位置我说到没有谁蹲下来,这两个细节是我对于整个新闻事件的重新审视带有颠覆性的。所以我看似没动新闻原件,实际上是做了选择和取舍的——而且这么做是自觉的也把自己的倾向性表达出来。掣肘是有的,但到目前为止,我对我所写过的所有新闻诗都不会给出自己真正被掣肘的评价,真正掣肘我的依然是如何在一个新闻事件的重读(我一直认为我的重读没有实质性的问题)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找到事实的真相、最大程度地容纳事物的多面性(也就是最真实的评价和最宽容的态度),因为后者自身具备了悖论的性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2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土 发表于 2015-12-12 14:13
记者和文艺工作者,这两类人好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吧不好分

你这么一说,是不好分,但文学工作者感觉在食物链的上一层,记者负责采集,有时候文学工作者还会创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2 15: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锈水先生 发表于 2015-12-12 14:42
你这么一说,是不好分,但文学工作者感觉在食物链的上一层,记者负责采集,有时候文学工作者还会创造。

很对搞文艺的是记者,很多记者也搞文艺,或者说,很多作家都做过记者,很多记者都可能会做作家,又或者说,很多作家都要干记者的活,很多记者也在干作家的活……
来自: 微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2 15: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放 发表于 2015-12-12 14:39
我的奶奶欸,花土摁了两千多下,还弄了这么漂亮的版式出来,太让人刮目了!这么辛苦用心,所以所有的批评我 ...

字是手机摁的,后来发帖无法编辑,就请朋友帮忙编辑了一下。
来自: 微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2 15: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婆子用手机摁长篇大论的情况多了去。
来自: 微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2 15: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放 发表于 2015-12-12 14:39
我的奶奶欸,花土摁了两千多下,还弄了这么漂亮的版式出来,太让人刮目了!这么辛苦用心,所以所有的批评我 ...

说了辣么多,其实我的中心意思只有几个字,不能削足适履
来自: 微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2 15: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竹丫头 发表于 2015-12-12 15:37
花婆子用手机摁长篇大论的情况多了去。

我喜欢你对我的评,鱼戏浅溪,月涌茶园,你就是我肚子里的蛔虫
来自: 微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2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土 发表于 2015-12-12 15:49
我喜欢你对我的评,鱼戏浅溪,月涌茶园,你就是我肚子里的蛔虫

若我不能懂花土,便如不能懂诗。
若我不能懂花土,如何找你斗嘴耍贫,耍赖。
若我不能耍贫,耍赖,这漫长的冬天,还能做些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3 07: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竹丫头 发表于 2015-12-12 23:58
若我不能懂花土,便如不能懂诗。
若我不能懂花土,如何找你斗嘴耍贫,耍赖。
若我不能耍贫,耍赖,这漫 ...

酒桶子哪里去了,突然有点思念他
来自: 微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9-24 05: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