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658|回复: 0

醒世诗学 关于新诗的“境”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8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对于当今诗坛的状况,恐怕没有人会真正的满意,当然,也偶见有人推为诗歌的盛世,为这纷乱的诗歌现状一辩,但我想,他的内心恐怕还是有几分虚的,一个众声喧哗,缺乏有文化素养的读者层拥护的诗歌时代,称为乱世或许更为合适。自然,乱世会出英雄,但如何识得英雄呢?当下对什么是好诗,什么是劣诗,一个起码的标准都没有形成共识,以至于诗坛外的读者只是感到眼花缭乱,晕头转向,最终不得不畏诗而远之。
如果不能为判断诗歌的优劣,建立一个基础的标准,而听由当今诗坛这样混乱下去,恐怕终非诗歌的福音。然而,如何建立这基础的标准,又并非易事,这里,我想提出一个似乎保守的建议,竞争先锋的当下诗歌,不妨暂后退一步,让我们回到伟大的古典诗歌传统,回到常识,从传统标准的“意境”与“境界”中,获得灵感,获得新的启示。古典诗歌中,将有无“意境”或“境界”,作为评判诗歌优劣的标准,已成为共识,甚至已成为了我们民族审美的潜意识要求。今天,我想不囿于前人的定义,而以新的目光来解读“意境”与“境界”,赋予其一些必要的时代特色,以适应新诗的发展要求。意境,可理解为是诗篇的“意”,与词语的客观建筑,及作者的独特气质所构成的一种磁场现象;境界,可理解为是诗篇的精神追求,与作者的人格,气质所构成的一种诗歌之上的光晕现象。可以这么说,一首诗的“境”,不仅给予了读者一种可居之所,它还是一种吸引的磁场,神奇的光晕,使读者在领略了一首诗的“意”或“界”之后,仍恋恋不舍,或离去的路上,仍不时地回首眷顾。反过来说,一首没有“境”的诗,读者在领略了其“意”或“界”之后,便失去了魅力,而果壳一般弃之一边。一首不能吸引读者返顾的诗,怎能成为好诗呢,就更别提成为经典了。以此来观照当今诗歌的病症,纷乱的现象就清晰多了,绝大多数当今诗歌的致命问题就是,有“意”无境,或有“界”无“境”。下面,我分别从“意境”与“境界”两个方面,古今对应地作一些探讨,或许能为当今诗歌的发展觅得建立基础标准的一些启示。

(二)
具有意境的诗篇,最为中国的读者接受且热爱,它的“境”,能令读者感受到“意”的味趣无穷,却又难以言传,具体把握。它令读者在领略了诗篇之“意”后,仍恋恋不愿离开,而在一种陶醉中,诱发,开拓着无限的审美想象空间。随意翻开一本唐诗选本或宋词选本,起码有逾一半的诗篇,可归于有意境之作,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人闲桂花落”等等此类的诗篇,即使用今天的白话来表述,都会感到其“境”逼人。但我不想在此类诗境纯粹已臻极致的诗篇上讨论,它们已达到了一个高峰,新诗实难以超越。新诗的长项,是摇曳多姿的“意”,因此,我更想关注的是那些“意”显,并融入“境”中的古今诗歌。我们先来看一首杜甫的五律《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

这首五律是杜甫的名作,它的“意”,是诗人的漂泊,孤独,衰老,但诗人将“意”置于一系列具有客观性的意象所构筑的“境”, “意”与“境”浑融一篇,幽远深邃。诗篇的首句,以“细草”这一微小,但又每个读者皆可感触的意象展开,暗示了漂泊的诗人此刻,只有摇曳的小草相伴,是何其的孤独。第二句的独自伸向夜空的桅杆意象,更是强化了这一孤独。然而,也正是在这无可皈依的孤独中,诗人领略到了一个阔大的宇宙景象:星空低垂,显的大地如此辽阔;一轮明月波中翻涌,提示着江水正在不息地奔流。至此,诗篇的前四句所营造的瞬间感受的时空之“境”,已经完成。正当读者正醉于这诗境的阔大奇美时,突然,画外音般地响起了诗人独白的声音: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这声音是诗篇之“意”的一个小爆发,满怀不平的诗人似乎终于压抑不住了,要直接站出来倾诉一番。诗篇发展至此,一般手段的诗人恐怕就要露怯了,难以承接前面四句所营造的诗境与此时所面临的诗“意”之崖,这里,杜甫显示了他圣手的功力,最后一联:我这漂泊的一生像什么?就像天地间无所依靠的一只沙鸥——从容地越过了诗“意”的断崖。诗篇的收尾两句,不仅是对诗篇之“意”的进一步发展,亦是对前半部分所营造之“境”的承接,深化——沙鸥,出现在漂泊的江上,是很自然的现象。而飘飘一词的动感,则更强化了诗人孤独漂泊的没有止境。
将西方的超现实主义,与中国的古典禅意,引入新诗诗境的创作,是大诗人洛夫的最大贡献之一。他的诗歌,尤其是“回归”之后的中晚期的诗歌,既有古典传承,又别出新意,不仅赢得了诗界同行的激赏,也赢得了诗界之外广大读者的热爱,他《禅诗十贴》《石涛》等,都可谓这方面的精品。为了在诗篇的建筑上,对应杜甫五律《旅夜书怀》的讨论,这里,我想举出洛夫的一首禅诗名作《金龙禅寺》:

    晚钟
    是游客下山的小路
    羊齿植物
    沿着白色的石阶
    一路嚼了下去
    
    如果此处降雪
  
    而只见
    一只惊起的灰蝉
    把山中的灯火
    一盏盏地
    点燃
          ——《金龙禅寺》

  诗篇起首的“晚钟/ 是游客下山的小路”,充分体现了洛夫“无理而妙”的诗学理论,从物理学上说,钟声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八方的空间弥散的,这也是人们的常识之一,然而,在洛夫的诗中,它却成了“下山的小径”,只剩下一个方向——这在现实的世界显然是难以成立的,但在疲惫了一天,正思归着家中温馨的游客的耳中,却是被允许的——向着别的任何方向扩散的钟声,对于一个日暮思归的人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
随着钟声的延伸,“羊齿植物/ 沿着白色的台阶/ 一路嚼了下去”,这一节诗,是诗境向具象、细节的进一步发展:“羊齿植物”的“齿”,令人联想到咀嚼;“白色的阶石”,则又令人联想到“羊齿”的洁白与排列。而当这两个现实世界中毫无关联的的事物,在文字中合于一个诗境的时候,一个超现实的电影画面出现了:一个动用牙齿的形状,一个动用牙齿的洁白,合作了起来——“一路嚼了下去”。而“如果此处降雪”,这凭空而来,空谷足音般的一问,看似突兀,实则奇妙,一下子将诗思宕开,并引入下半部分的空茫之境,其戏剧性效果有若杜甫《旅夜书怀》中的“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实际上,洛夫的从“羊齿植物/ 沿着白色的石阶”至“如果此处降雪”,与杜甫的从“细草微风岸”至“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在以微小的景物进入,以凭空的一问宕开诗境的结构上,是有着显著的承继关系的。而如果在语言上进一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洛夫的这一问,不仅承继了杜甫,而且有了新的发展,更为浑成。我们知道,洛夫的诗艺既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底,又经历了西方超现实主义等诗歌流派的洗礼,精纯地掌握了联想、暗示、通感等现代语言技术,这使得他的诗境既熟悉,又陌生,既来径依稀可寻,又去向苍茫无辨。我们且看这一首诗的精湛的意象过渡:石阶的白色,呼唤着白色的雪,而白色的雪又兵分两路,一路由暮色中的飞雪,呼应着一只灰蝉的舞蹈;另一路由雪花飘洒时的闪烁,呼应着山中灯火的点燃……而整首诗的诗境,亦由此从容而浑然地推进到了最后一节。而似乎巧合的是,洛夫诗尾的那点燃世界的“蝉”,与杜甫诗尾的那只漂泊世界的“沙鸥”,都起了完成诗境,点化诗境,延伸诗境的作用,使读者久久沉浸于诗境中而不能自拔。
显然,杜甫的《旅夜书怀》与洛夫的《金龙禅寺》,皆有着深邃的意境,但在“意”与“境”的比较上,“境”的成分要更浓郁一些。在古典诗与新诗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佳作,诗中的“意”与“境”处于一种比较平衡,相互支撑的状态。对于以摇曳多姿的“意”取胜的新诗来说,这样的状态或许更常涉及。我们还是先从古典诗开始,看一首李白的五绝《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诗的前两句,这样写到:鸟群向着高远的天空飞去,已无影无踪;一片孤云亦天际悠悠而飘,远离着我的世界。这两句既可看作是孤独的诗人的独白,同时亦是写眼前之景,初步营造了一个孤独者所处的空旷之境。诗的后两句,诗人独白的声音更为清晰:一切都离我远去了,只剩下这同样孤独的敬亭山,仍陪伴着我,与我默默相对。然而,这看似独白的后两句,同时亦是对前面两句所营造之境的进一步填充,完善——一种绝对的孤独之境,似乎已脱离了尘世的时间。至此,这首既显“意”又有“境”的五绝,可谓完美地收篇,但它的“意”味,由于“境”的存在,仍在挑战着读者的审美想象空间。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它的“意境”实际上还隐喻了一个孤独的人类,与一座象征意味浓郁的山的关系:相互依存,并由这相互依存,感知各自的孤独,存在。
由相互依存,感知各自存在的关系,我联想到新诗中的名篇,卞之琳的《断章》,它与李白的《独坐敬亭山》都可谓“意”与“境”并显并美的名篇。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断章》

与李白诗的前两句,先勾画出一个孤独者所处的空旷场景不同,卞之琳的诗一开始,就直接描述了“你”与他者之间的关系。显然,卞之琳的“你”,亦可看作一个孤独者,但这个孤独者与他者相对的关系,比李白的要复杂些,有“风景”,还有一个“看风景的人”。李白的诗呈现出孤独者与他者的关系便结束,而卞之琳的诗则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升华了这种关系:“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种“意”与“境”,是古典诗所不曾到达的,显示了新诗的进步。与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一般,卞之琳的《断章》在表现一种“意”时,难能可贵的,并没有忽视对“境”的营造,诗的前两句便由“你”,与“桥上”“风景”“楼上”等意象,以不同的视界——“风景”可视为一种平面,“你”是“风景”画面上的一个点;“桥”在水平轴上,而“楼上”则高出水平轴一层——构筑了一个可感可触的场景。诗的后两句,以“明月”“窗子”,及“你”的身影,别人的“梦”,以及它们之间相互投射的关系,构筑了一个颇有神秘意味与哲思启迪的场景——这后一个场景,不仅是对前一个场景的承接,同时还是一种深化,延伸,有如中国园林的园中之园,共同构筑了一个深邃而多层次的诗境。
无疑,《断章》堪称一首在古典诗面前毫无愧色的新诗,可与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并垂不朽。这里,我想特别指出的,如果《断章》与《独坐敬亭山》在诗中显“意”时,忽略了对“境”的营造,它们的魅力就会顿减过半。而当今的诗人,尤其是青年诗人,由于古典诗歌素养的欠缺,普遍地忽视对“境”的营造,这不仅使他们的诗歌损失了魅力,也损失了读者。即如于坚这样当代杰出的诗人,他的《便条集》中就有许多诗写得过于随便了,我且随意抽出其中的两首:

282
竞争时代
电力统治黑夜
月亮王
已经名落孙山
在夜晚发光的诸侯中
它是最黯淡的一个
只有诗歌 依据传统
继续尊重着它

315
花朵在镜子中
在最热烈的八月开放
我规定它
必须是梅花

与整部《便条集》一般,这两首诗的语感确实好,且大气。但它们的问题也是明显的,就是诗的“意”虽有个性,但诗的整体并没有能够构成“境”,而吸引读者继续在“境”中盘桓。315首,虽有“花朵”“镜子”“梅花”等意象,但整体上并未能形成呼应,构筑成某种“境”的存在。于坚虽有开新的诗风的风范,但他的这些“便条”,因为“境”的缺失,读者读后,往往也就如对待便条一般,随意地搁置一边。
应该承认,今天的诗人们,由于时代的赋予,在诗之“意”的追求上,确实超越了徐志摩,戴望舒的时代,但由于古典诗歌的素养不及先辈,他们在“境”的营造上却垮了下来。当今的青年诗人们常常洋洋自得,不屑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不理解读者为什么还喜欢这些“过气”的诗歌,殊不知,正是先辈们着意营造的“境”,赋予了这些诗歌不朽的魅力,而赢得一代代读者的喜爱。当今的青年诗人们对此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他们还将会继续乱世下去。

(三)
当然,“意境”并非诗的全部,古今中外还有大量的优秀之作,它们的为人们所传诵,不是以“意境”胜,而是以“境界”胜。我所说的“境界”,还可以这样理解,就是由于诗人与他的诗歌执着于一种精神的追求,从而使得这种精神的追求显得如此强大,神圣,并在某个高度散发出一种光晕——“境”。杜甫的五律《春望》,可谓古典诗歌以“境界”感人的名作之一,这首五律情感深沉,以“沉郁顿挫”的诗风,表现了杜甫的家国情怀与忧思。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春望》

《春望》的首联,描绘了沦陷后的国都,在春天的一片萧索景象;次联进一步将诗人自己的情感,注入身边的自然景物,使之与诗人一道,抒发着对山河破碎的悲怀,伤感;第三联表达了诗人对连绵战火的愤怒,无奈,以及对家人信息的殷殷期待;最后一联,则是诗人对自己被战乱的漂泊催衰催老的形象描绘。这最后两句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颜元叔先生认为不够好,不能与《春望》的其它诗行的气象等量齐观,是全诗的薄弱处。但我不能同意颜元叔先生的看法,因为这诗尾的“白头”,正是全篇的焦点,着落处,与前面诗句的萧瑟气象,沉郁抒情,刚好构成了一个落差,一种张力,显示了个体的命运,在宏大而无情的历史面前的微小,无奈,一种悲剧的力量,以及不甘沉沦的个体的精神世界,就从这落差,张力中,光晕一般喷薄而起。实际上,这种映衬,对比,是杜甫最爱用的诗法之一,被推为古今七律之冠的《登高》的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他的为人忽略的五律佳作《舟月对驿近寺》尾联的“皓首江湖客,钩帘独未眠”等,皆用了这一诗法。可以这么说,正是这些尾联的对诗人自己形象的聚焦,才把这些诗篇推上了一个更高的“境”——诗人及人类的精神之“境”。
现代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同样写于烽火连年的战争岁月。其时,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疯狂地践踏中华大地,民族的命运处于一种悬疑,不确定之中。诗人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下了这首传诵人口的名篇: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诗篇开首的两句,新奇而又似乎有些突兀,然而,如果联想到这只“鸟”可能是从杜甫的“恨别鸟惊心”中飞来的,一种令人感动的承接便顺理成章了。实际上,由《我爱这土地》的第三句“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至第六句的“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都可谓杜甫《春望》次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一种现代演绎,把自己强烈的主观感受, 赋予自然界的客观事物,从而给予读者以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如果将艾青的“土地”“河流”“风”及“黎明”前的主观情感强烈的附加语去掉,《我爱这土地》的艺术感染力即会顿时消减。而且,纵观《我爱这土地》全篇,由第三句开始的诗的意象结构,与《春望》亦有着惊人的相似,皆由开阔高远的意象开始,逐层递减,最后聚焦到诗人的自身形象,并以此猛烈而持久地击打着读者的情感世界。是的,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与杜甫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般,皆是在诗篇的最后,使诗人对家国对民族的关爱,忧思,升华到一种“境”,并最终使自己的诗篇进入影响民族精神之脉的经典的行列。
我一直以为,评价一个诗人或他的一首诗,我们不仅要看其纯文学成就,还要看其精神力量对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影响,并由此加入到民族的命运之脉中去。南宋诗人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当代诗人北岛的《回答》“我不相信……”,在诗艺上或许并无出众之处,不能给别的诗作者以启迪,但它们的精神力量却是强大的,并使一代代的读者在诗篇的精神之“境”受到感动,受到鼓舞,获得一种生命或人生的力量。尽管今年已67岁的北岛,更看重自己中年之后的纯诗之作,对他的早期《回答》类的作品因为诗艺上不够精湛,而有了“悔少作”之意,但他似乎亦忽略了,还有一类诗是讲“境界”的,以精神之“境”感动着一代代的读者,它们同样是可以不朽的。
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中国诗歌,由于整个国家精神世界的崩溃,亦随之进入了一个混乱之世,在诗艺诗风上花样翻新,实验作品层出不穷,语言的技艺亦显成熟练达,以至于有些诗人自得地想把这一时期,推为诗歌的又一黄金时期,但可悲的是,读者们并不买账。其实只要细想一下,一个精神崩溃,没有真诚信仰的诗界,能出什么经典作品,至多出些诗艺纯熟,自我赏玩之作。没有办法,对诗人与诗歌的精神世界的要求就是这么苛刻,你可以信仰民族,国家,也可以信仰个性,自我,你可以信仰共产主义,也可以信仰资本主义,亦或信仰虚无,乃至诗本身,诗的精神追求就是要真挚,执着,甚至极端,才能在诗中显“境”——无论这“境”的光晕是是红,是黄,是蓝,乃至紫黑。否则,就只能得到一些游戏之作,乃至恶作剧,当下那泛滥成灾的口语诗,就是显著的例子,它们的绝大部分,连“界”都摸不着,更遑论“境”了。我们承认,那种愤青式的游戏,恶作剧,有时也能给诗带来一些新鲜之感,甚至有眼睛一亮的幻觉,但这些诗由于没有精神之“境”的支撑,终归仍只是游戏,恶作剧而已。即如口语诗人中的佼佼者伊沙,自然,伊沙自有别的好诗,但偏偏是他的《车过黄河》因为“一泡尿”而引起众目关注,更有研究者当作这个时代的名作而认真挖掘其意义,但在后人眼中,这恐怕是要看作笑话的。
在当今这诗歌的乱世,如果要勉强挑选一首能承接《春望》《我爱这土地》这一伟大传统的诗歌,就我有限的阅读范围,王家新的《帕斯捷尔纳克》或许值得一提。这首当今诗坛的名作,在诗中亦出现了“放逐”,“土地”,“人民胃中的黑暗”,“饥饿”等等词语,给人以忧思家国之感。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成就,却存在争议,贬赞皆有,摇晃不定之际,比较可靠的办法,还是让这首诗与那些已获公认的同类经典来碰撞,摩擦,检验其成色,而《春望》《我爱这土地》,自然是最好的检验石。在诗篇的建筑结构上,《帕斯捷尔纳克》与《春望》《我爱这土地》显然有异,通篇可谓是一个中国诗人对一个俄罗斯经典诗人的倾情独白,随性随情而为,我们没有必要硬套以某种结构模式。但这里,我们讨论的是一种“境界”类的诗,是一种追求精神向度的诗,这种类型的诗,无论是《春望》,还是《我爱这土地》,它们都各自构筑了属于自己的精神高度。以此来观测《帕斯捷尔纳克》,通篇是向一个俄罗斯诗人的倾情独白,这没有错,问题是纵观全篇,并没有通过这种外援,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或精神世界是孱弱的,不能给人以一种信赖感。当《春望》《我爱这土地》在诗的尾部,以诗人自己的精神形象和情感力度,将诗篇升华到一种“境”的时候,《帕斯捷尔纳克》是这样收尾的:

发掘我们:它在要求一个对称
或一支比回声更激荡的安魂曲
而我们,又怎配走到你的墓前?
这是耻辱!这是北京的十二月的冬天

这是你目光中的忧伤、探寻和质问
钟声一样,压迫着我的灵魂
这是痛苦,是幸福,要说出它
需要以冰雪来充满我的一生
诗人自己就没有寻到属于脚下这片土地的根基,又如何建立稳固的属于民族的经典,尽管诗句有“忧伤”“探寻”“质问”“冰雪”这类新锐的词语,但整部诗篇最终留给读者的诗人形象是模糊不清的,甚至于弄不清诗人是在忧国还是自怜。或许,我是过于苛刻了,《帕斯捷尔纳克》终不愧是这个时代的一首优秀之作,但没有办法,你的诗要成为民族的经典,就得在诗中升华起一种精神之“境”,就像杜甫艾青所曾做过的那样。

(三)
文章的最后,我想从“境”的角度,略谈一下一个令许多人困惑不已的现象,为什么当今那么多的各类高额奖金的诗歌大赛,那么多的所谓“年度诗选”“代选”,难得选出读者期待的好诗,或评出的都是朝生暮死的作品。对于直奔大赛的荣誉与奖金而去的作品,有识见的读者对其价值的可疑,都能明了几分,这里,我想强调一下,对于诗歌这一“赤子之心”的特殊文体,创作中一旦杂入功利之心,其“境”必失,这可谓一条千古铁律。至于诗歌选本的问题,自然亦非议不断,至今不见一权威选本。我们承认,也有用心的选家,但实际上他也在困惑,为什么自己费尽心力选出的自认的好诗,读者与社会并不买账?除了众所周知的体制上的原因,实际上还是“境”这一问题的影响。
文章的前面,我们已经讨论了“意境”与“境界”,并阐述了“境”的存在,是判断一首诗的优劣,乃至能否进入经典的关键。然而,如何领略“境”,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这条件就是距离。一般而言,领略“意境”,需要一种审美的距离,而领略“境界”,则需要一种空间与时间的距离。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审美的距离,对于“意境”之“境”,中国古典诗评家有一个比拟非常好——“水中月”“镜中花”,就是说你必须保有一个距离,或者说,此时你的内心也要有一种境,或静气,将自己控制在一个审美的距离,才能领略其妙境。相应的问题就在于,当今的诗歌选家们,在面对纷乱的诗歌文本时,往往意识不到,或难以保持这种距离,他们往往一头扎入诗中,直奔诗之“意”或语言技巧等等而去——此时的诗之“境”,就如同水中之月,镜中之花,在他们的这种无知或不自觉的进入中消散了,或者说,在他们的视界就从未存在。他们选出或评出的诗,即使其中的佼佼者在“意”,或技巧上有自己的特色,但由于没有“境”的依托,读者在领略了其“意”或技巧之后,只能是弃果壳一般而去,因为这种诗缺少“境”的磁场继续吸引他们,并使他们时时返顾,发出“好诗”乃至“经典”的赞美。我曾经设想,如果将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王维的“君自故乡来”这类以“境”取胜的诗,置于今天的任何一个诗赛,估计第一轮就会被淘汰的:这样简单的诗还想来拿奖?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真正的好诗,经典,是历代的读者热爱出来的。
领略“境界”之“境”,则需要一种空间的距离与时间的距离。空间的距离,是指当代诗歌的选者评者,不能处于这个圈子或那个圈子,不能为各种关系网所编织,而要处于一个客观的独立不依的境地,但这个要求,对于当下这个精神全面崩溃的乱世,有些近乎奢谈。时间的距离,是指一些作品的“境界”之“境”,要隔一段时间,乃至隔代之后,才能清晰地凸显出来,因为“境界”是诗人的诗艺,学养,人格等综合酿造而成的,时间隔的越远,看的越清晰。例如,陶渊明在他的时代,仅被评为三流诗人,杜甫诗圣的位置,亦是宋代以后才渐渐确立起来的。我曾写有一首十四行诗《流动》,无意中探讨了诗中的这种“境”的存在,及与距离的关系:

一排浪花,推涌另一排
一行诗句,激起另一行
一种脉动中,它们前行,发出
空山流水的声音
时而乱石丛中,潺潺相絮
时而青嶂遮掩,疑无去路
随一道弧线破折,复又引出
新的豁然天地
支流交叉,曲水引幽
而泛舟的渔人,惯性中
不觉漂流已远
他的身后,隐隐浮起
一抹水上青霭,仿佛
失落的桃源
      ——《流动》

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距离的打开,那些当代真正的经典作品,将会从这“青霭”中浮现出来,为读者所热爱,铭记,并闪耀在我们民族伟大而悠久的诗史上。

                                                                                                      2016/9/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2 14: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