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189|回复: 6

长路归家家何处——第九期临屏评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22 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归家家何处——第九期临屏评诗

长路归家
  文/空手道
“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
母亲呀,我向你走来”
           
斟一杯老酒说那时的传奇
他们都回去了呀,是风中的驴蹄
竹子还安稳着一床的旧梦
摇一摇,月如钩
闲一朵梅花的窗外
酸香咽下七八个瘦骨
血色的饱和才是珍品呢
读他,如抚摩自己水中的颜容
我们的家山高水远
所以飞翔一片云的来往
来了,在这里,就在这里了
养一群松林的青翠
但你没有回来
连我的幽怨都开满了山谷
夜夜梦见行船的双桅倾倒
倾倒成水中金光的碎片
你要回来,捎雁塔的远眺回来
骑上白马的信念,回家
回家,这分别太长
一个挥手,已是百年
[color=#6495ED]很少见空手道的诗里汇入了这么多的意向,但全诗的铺展极是流畅,不见繁杂。开篇一段:“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母亲呀,我向你走来”立刻就将题目点开。接着的两段就是对家乡的描述,或者说是对心中的家乡的描述。而后三段则是对归家的渴望。个人以为后二段如果能转以第一人称,通篇会更顺些,也更能和首段呼应。比如:“但我没有回来/连幽怨都开满了山谷/夜夜梦见行船的双桅倾倒/倾倒成水中金光的碎片。”我以为会更好些。
****************************************

             文/灵犀/2004/12/20
黑夜犹如坚冰;我们爱斯基摩。(我们害怕坼裂而陷落。)鱼处水而生。爱常在于贝壳。
水果在热风中吹落。鲜艳的寂寞。雪的十数种颜色。在广袤大地相遇的挈诺。(怯弱。)
痛苦使我们存在,暧昧不能使我们透澈。这是一种温暖,(紊乱。)这不是火。(我。)
你可以拒绝。
[color=#6495ED]这篇是特别的。没有诗的形式,但有诗的本质。词语的使用,思绪的跳跃感。老实说,我对诗歌这种体裁并没有很肯定的定义,更多的是靠一种感觉。这整篇中并没有直接述说出暖,反而是透出了冷。可是在我们读的过程中可以从文里反衬出题意来,这是种相当的特别的手法。不过觉得那句“水果在热风中吹落。鲜艳的寂寞。”与前后的关系跳得过了些。
************************************************************
3、《长路归家》 文/平沙落雁  
         1
阴影消失  驻留的光是另一道光的阴影
事物羁伴生命   我想超越它
赤裸无拘无束  等于摆脱桎梏吗
恐惧和焦虑来了  根植在心底
颠沛流离  灵魂滞留在海上漂泊
期望/失落  厌恶/与珍惜  追求/逃避
两位生客并坐一厅  这航向上的舵与帆
        2
外壳破裂  暴露在阳光下
接受田野的季变  需要习惯
习惯性的朝偏向倾倒
这个立着的空杯  依旧立着
陶工用自己的泪打湿陶土而制
它灼热  在静默里领悟   以触摸意识体形
半躺在悟性的晓光中 那是我的信念和爱
         3
栖息于唇舌的干葛  扼杀了宁静
人们朝我反向逃避 害怕窥见赤裸的自己
保持沉默吧  我只想和耳朵中的耳朵交谈
我们干了  摔碎杯子   铭记酒得滋味
         4
静下来吧  被疲倦围困的行者  
心之门栏  光彩应是清明和宁静
黑烟散去   灰烬落定
将自心封存成一截初成的碳火
守住自我  守住神注灌下的灵性
角色结束了卸掉洋葱头的外衣
人无法一劳永逸的铸就真实的自己
我偶然与已重逢  不敢凝视    匆匆别离
          5
长路最想归家  极想要靠近大众的相似
以粉尘的形式
比所有物质更纯粹地返回土地
朝大地的方向贯穿身体
怀着期待并执着地坚持  我相信这期待
尽管生无印象  死无预知
确实累了  躺倒睡去  
我有始有终轮廓清晰
           6
情义一起回首  站在光的顶端
世代是造物主梦中的景象
我梦中的景象是物主赐我的思
迷惑  这小小的心室 该高居何处
留下名字的人活着  活在活人的心头
站在光的顶端  为存在是个不自明的事实佐证
           7
感谢岁月的手压上三重山
被空声击落的孤雁
成为阳光透明的灵魂
我是点  世界是物体  价值估量总和
才得以使渺茫的空旷有了意义
我不是拜伦  我也不是海子
我的重心在自身上  我不曾狂妄过
没有临架在世界与他人的中心上的强加
           8
谶语散落一地
收获  就是用镰刀刈走整个春夏的内容
还大地一种虚席以待的复燃的希望
秋天的馈赠  总是在后面的沉思里
           9
回到我的老屋去  那可分割阳光的木板
把光芒划成一道道幽蓝的光焰   我预感到
在我独自徘徊的原野上  那些花草/溪水/树木
都会给我一种安慰  它们定然来至另一些灵魂
我孤独  在孤独里存留着浓烈的爱意  
我预感到  我们可能因共同的爱意坦然相视   
爱这原野上的花草/溪水/树木  它们不分家
那时候  爱和孤独将同时找到了着落
         10
我回来了  我的小屋
我要关门睡去  至少应该休息几天
肉体真是件让灵魂尴尬的事
总是不合时宜地要被唤回来受支使
无法商洽  相互背叛又一同行走直到同归于尽
最奇奥的是它们同时以我的名义
一起获得一起分享
[color=#6495ED]这是这次参赛作品中最为长篇大论的一首,但没有得奖,我以为主要的原因是作者将题目太过扩张的缘故。而且将题目更偏于抽象化了。其实这次的命题里,《长路归家》这个题目是一个相当直白的题目。不需要太多的解读,只要把一种情感的波动寄于句子,并与读者共鸣就好。所以平沙这首诗我以为最大的缺失在于他所惯用的手法与题意的冲突,太多抽象性的表述使阅读产生疲劳感。
*********************************************
4、《长路归家》     文/空灵部落
我走得太远,抬头
是那颗星,征服黑暗的启明
你说,影子在身后倒下
是不屈感动了上帝
我只觉得,血是热的
涌动在每一根小径
太阳,是一滴血
我与大地浑然一体
向前走,向前
是归家唯一的选择
袓父跨过了黑夜
父亲冲出了贫困
我的那支箭,在弓上
向着心中的目的地
河流折出了九道湾
摔碎涛的激情
我也碎了,在千年的堤上
空谷回音
母亲,你的吩咐
如一根线
在思念与鼓励中
牵着你的儿子
一个不归家的人
04.12.20.
[color=#6495ED]这首诗我最喜欢的是最后一段,并以为这段是整首诗的情感凝聚点。而且空灵的诗是个不完整的回归,有离开,有归的牵念,但没有实质上的归。长路归家只是一种期盼,只是渴望。而目的地始终在远方。
*************************************************
[color=#6495ED] 5、自己的,照旧不说话。
*************************************************
发表于 2004-12-22 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归家家何处——第九期临屏评诗

评的不错,有机会也评评我的诗如何:)
发表于 2004-12-22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归家家何处——第九期临屏评诗

提。
发表于 2004-12-22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归家家何处——第九期临屏评诗

长路归家
文/空手道
“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
母亲呀,我向你走来”
         
斟一杯老酒说那时的传奇
他们都回去了呀,是风中的驴蹄
竹子还安稳着一床的旧梦
摇一摇,月如钩
闲一朵梅花的窗外
酸香咽下七八个瘦骨
血色的饱和才是珍品呢
读他,如抚摩自己水中的颜容
我们的家山高水远
所以飞翔一片云的来往
来了,在这里,就在这里了
养一群松林的青翠
但你没有回来
连我的幽怨都开满了山谷
夜夜梦见行船的双桅倾倒
倾倒成水中金光的碎片
你要回来,捎雁塔的远眺回来
骑上白马的信念,回家
回家,这分别太长
一个挥手,已是百年
很少见空手道的诗里汇入了这么多的意向,但全诗的铺展极是流畅,不见繁杂。开篇一段:“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母亲呀,我向你走来”立刻就将题目点开。接着的两段就是对家乡的描述,或者说是对心中的家乡的描述。而后三段则是对归家的渴望。个人以为后二段如果能转以第一人称,通篇会更顺些,也更能和首段呼应。比如:“但我没有回来/连幽怨都开满了山谷/夜夜梦见行船的双桅倾倒/倾倒成水中金光的碎片。”我以为会更好些。
这个诗不是这样解读的,头四节分别是竹-(暗指竹林和世语新说,寻求诗意的栖居)。梅(文字的态度和坚持)。松(包括飞来石,指生命力的继扬和包容的心态)。兰(指对红尘现实的叛离,双桅船是名利向往的暗喻)
最后一节是指我们向西方学习的态度和本土文化复兴的期愿,
引子包含百年文艺复兴路程的艰涩。


发表于 2004-12-23 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归家家何处——第九期临屏评诗

空手这手,还是不尽人意。希望凝在一点上进行突破。再说这样古典的意象包含的你的想法个人认为不是很够,也容易散乱。没有上次那手好。我认为。个人浅见,勿怪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3 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归家家何处——第九期临屏评诗

一人读出一首诗。不过呆楷是不是把诗的内核压得太深了。我以前写过一首关于九一一的诗。结果别人读的都是爱情。
发表于 2004-12-23 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归家家何处——第九期临屏评诗

有道理,多自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14 18: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