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893|回复: 16

[原创]第七期临屏诗歌浅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3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第七期临屏诗歌浅评

第七期临屏诗歌浅评  
本来我没资格做这番评论的,但却又是一种职责,一种惯例,我考虑了许久,还是认真地评吧,至少没有坏处。前面烟叶已经发了评论,但她的是她的,有她的理由;我的是我的,也有我的理由。应该没有冲突的。大家不要以为我们是在比赛,我们都是尽量做好份内的事。
1.伤  口
文/利子
这是第几次了?虽然我记不清
它是不是荆棘的刺?
是不是雪花般宝剑的锋芒?
一朵朵穿过我的心脏
我的脸颊苍白。绯红的嘴唇闭合
忘了呼吸!夜风停留在窗外
伤口发炎,在体内
不停地趋向溃烂
其实我不过是做个起飞的姿势
人类就为之哗然
无数的猎人,无数的猎枪
就无辜地瞄准了我
诗的一开始,作者用一种平铺直叙的手法,从感官和形象上描写“伤口”,把它比作刺和剑的锋芒,紧接着写我的感受。给人的感觉就是语言生动贴切,技巧用得十分到位。可一进入第三节,作者笔锋一转,犹如回马枪一样,反过来写这个伤口的成因。“其实我不过是做个起飞的姿势/人类就为之哗然”这句犹如神来之笔,让人心头一震。把一个简单的伤口提到了一个具有丰富寓意的高度。这里的“起飞的姿势”可以是“我”拟人化的鸟的动作,作者似乎倾向于这个意思。看结尾“无数的猎人,无数的猎枪/就无辜地瞄准了我。”这里写得具体了点,把另一个更重要的寓意给掩盖了。实在是可惜!诚然,单是从鸟的角度来讽刺人类,这诗就已经很好了;但这个诗里有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关键字眼“起飞的姿势”,作者没有写鸟在飞,而是写一种潜在的趋向,这个趋向里包括了人的意义。“起飞的姿势”不是就要打破常规吗?在人类的概念里,只有鸟类才会飞,人只能在地上用两脚行走!他们忍受不了别人敢于挑战大家都遵守的规则,就像欧洲文明与宗教的斗争一样。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都是有起飞的姿势,都向往打破封建和宗教枷锁的束缚,却被烧死或囚禁。如果作者在后面能再模糊一些,把笔墨倾向这个寓意,即:“人类的进步和完善总是要和旧的势力和规则做斗争”会是一首极其成功的作品。把猎人和猎枪这样明确的词换成内涵更深的“枪口”效果更好。
2.***痊愈****
文/一棵开花的树  
我想到的躯体是完美的
它涵盖了生命的本质和激情
从外表看总是那么平静,一如冬天湖水
飞燕掠走水面的清冷,阳光初现
岁月沧桑在此刻
消失殆尽
一个快乐的人对我说
你是一个能够自我的人,看见外在
内心深处的蠕动从一开始就进入高潮阶段
太阳在我们周围懒懒的笑
它不只是照耀,更多的在我指缝间
流淌出优美旋律
时光
静若止水
在白马过隙的瞬间,断垣残局
破碎之声叩响体内的睡者
伤痛是一种冲动
过去就消失了,临风的门
关闭再度敞开
我为你而宣泄
我为你汲取活着的血液
那道伤口的合拢,在一个扁小的时空里
化为虹影,绕过楚天秋水
它尚无了痕,我亦无哀,沿道而行
这首诗如果换个题目就好了。诗中流露出一种沉静平和的心态,有点像是秋日午后的遐想与沉思,有唯美的色彩。但似乎与“痊愈”这个题目不相适。能够体现主题的在最后两节,但不是很明显,有点牵强附会,让人感觉诗的内容是一种恬适的反思,与题目搭不上勾。最后一句很精妙,仿佛倾注了作者的心血:“化为虹影,绕过楚天秋水/它尚无了痕,我亦无哀,沿道而行”。不管怎样,这首诗写得很有水平,语言和内容都有很高的力度,就是稍微有些离题。
3.伤口
       文/红山
那九曲十八弯  层层包裹的丝
那一根一根  刺眼的光包裹的黑
沉默如墨汁  沉默如惊雷
风吹过去了  云飘过来了
翅膀  茸毛  天空和轮回
一切都在发生中
回首处
那枚小小的空壳
被我捏在手心
     2005年1月21日临屏
红山斑竹的这首诗可能是为了支持临屏这项活动,感觉句式很整齐,诗意是有,但本质的东西没写出来。前面看得让人摸不着头脑,最后的一节似乎有一点点的暗示,也就是这节,才开始体现作者的思想。可诗写到这里就没了,这个思想还没完全成型就走到了头。临屏时最讨厌的就是时间紧迫啊!所以大多数好作品都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有时就算自己知道没写好,也一时想不出更好的法子来改。建议大家看的时候把目光集中在最后几个字上:“回首处/那枚小小的空壳/被我捏在手心”,这是本诗的精华部分。
4.伤口
文/王伊
风,从至高的苍穹呼啸而下,
飘渺又逍遥,
卷起一层层冰冷的浪花,
带着雷霆的愤怒
向郁郁葱葱的森林
和曲折多湾的海岸,
张开狰狞的嘴巴!
仿佛出自一位神之手......
哦,就是那可怕的波塞冬!
飞鸟拍打着受伤的翅膀,
朝平静的大陆缓缓飞去,
带着痛苦的哀鸣,
似在诉说人的不是。
无形的天平开始动摇,
被随文明而来的欲望伤害的大海
在转移自身的伤口!
命运吗?
上帝却在轻笑人的发问!
这是诗的大概内容就是以前段时间的“海啸”为引子,进而引发对人类打破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的做法的深思。和谐是世界最根本的东西,人类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而要以地球为首要考虑对象。你所破坏的东西会在另一些地方反过来破坏你,这就是所谓的自然在转移“伤口”吧!
5.**痊愈
(文/天阳)
伤口凝结的日子
你回眸的一瞬
把沧桑留在昨日的风中
雨后的夜色
月亮照着吴刚
任风儿吹落满脸的惆怅
海水抹去身后和足迹
红豆的情思又一次涨潮
拾起曾经失落的心语
相思的季节
树上鸣叫的孤鸟
再次搜寻一个久远的梦
这首诗是写失恋后的自我调节,以把破碎的心修复,使它愈合。诗的语言很凝练,但不够精确,没有很好地体现愈合这个主题。整首诗的情调控制得很好,让人心中自然而然地浮现出失恋的男孩孤独而惆怅的身影。“吴刚”这个名字不该写出来,没有什么实质的作用,反而破坏了诗意。而且,说句实话,这个主题还真的不好写,很难把握。主要是,“愈合”这个词是个动词,具有时间的概念和延续的走向。所以必须有个过程。而过程这种概念怎么去把握呢?首先要有“伤”的存在,然后要使这个伤趋于淡化并最终消失。这中间的语言阐述很困难。这诗写到了伤,并且这个伤也开始愈合了。但却没有一个使人信服的原因。为什么能够走出失恋的阴影?原因是“愈合”这个题目的关键,也是其死结,真的难写出。
6.***伤口
  ——追记1990年
文/七星宝剑
晚风省略了我
省略我站立的形状
省略我扶住高楼的栏杆
它穿过我的身体
穿过我的心
今夜没有月光
只有人造的光明
在流动的大街写着什么
其实我原本不需要这些描述
不需要将一些回忆
一些茫然,一些思考
告诉风,或月光
我的衣袂猝然掀动
象痉挛的语言
一时失语的结舌
我的病情,医生说
很严重的是我的病情
无法症断
是的,饥饿过
愚茫过,颠沛过流离过
挣扎过思想过
我的希望渐渐被流出的血浇灌
终于长出
悲哀
情感深沉而悲呛,给人一种实在的痛的感觉。虽然这个伤口是模糊的,但给我们留下了的是空白。这似乎是纯粹就“伤口”来论“伤口”的。优点是把伤口写得很深很沉很重,给人亲身体现的现实感。而且一开始的那段描写和内心的陈述也很真实。缺点是少了寓意和想象的空间,因为作者没有就伤口提出一些微妙的暗示。可能七星前辈因为时间关系,无法去精心琢磨吧。第一节如果再修饰一下的话,会更深入细腻。把“省略”换作“忽略”,把“穿过”换成“透过”要好一些。最后一节写得很有深度,有一种老者的沧桑风范:“是的,饥饿过/愚茫过,颠沛过流离过”这句值得反复玩味。

7***伤口
文/李梦欣
阳光已经跃至2005年的树梢
当沉默代替一切的时候
风:我知道坚固的承诺已经变淡
慢慢倾斜
想念,总会在黄昏时分慢慢弥散
一掬青砖瓦上的雪白,像无法保存的花朵
没入流年没入雾一般的日子

不知伤口还是结痂下的渗血
沉积的伤痛如北方屋檐下的冰柱
晴天的时候会渐渐滴落
路过你的窗口 为了躲避你的问询
而忽略窗帘是否紧闭
或许拥抱能治愈一切
只是呼唤找不到回声
走进一些,什么被篡改得面目全非
我只能像一只冬眠的蛇
失去点燃火焰的欲望
只需要一片冰凉 像春风的料峭
会慢慢的苏醒过来
在限定的两个小时内,能把语言写得这样精确而富有表现力,实在是很不容易。一种即美丽又凄凉的悲痛,使得我们在读的时候会隐隐感到深藏在内心的那个伤口的存在。
第一节:“阳光已经跃至2005年的树梢/当沉默代替一切的时候/风:我知道坚固的承诺已经变淡/慢慢倾斜”,仿佛是淡淡地回首一下,马上转入主题,若把“2005”换成“新”可能效果更佳。第二节:“想念,总会在黄昏时分慢慢弥散 /一掬青砖瓦上的雪白,像无法保存的花朵/没入流年没入雾一般的日子”。说实话,写得很漂亮。即优美,又渗透着无奈的伤感。后面两节就开始详尽细致地描写伤口的那种火辣辣的若隐若现的幻觉。最后一句:“只需要一片冰凉 像春风的料峭/会慢慢的苏醒过来”收的很好,并且转向一种美好的未来的暗示。整首诗到处都流露着伤与美,很和谐,很匀称。但却不够深入,没有一个很有力的切入点。临屏诗歌很少有人能做到十全十美,毕竟时间有限啊。不过能写到这个样子就很了不起了。我评的时候可以漫不经心看了又看,但写的作者在当时却是没有这样的闲暇的。因此我感觉我就像是马后炮,又像是在未来的角度评论历史的对与错。这样不公平,但也没办法。

8.***伤口
文/诗梦如花
为什么看不见石头开花
为什么看不到树木成林
天和地,风和云
在我眼前肆意的抖动
那根最敏感的神经
尖利的刀子,和海密谋
剖开鱼儿水汪汪的思想
我不是珍珠
却把虚无的灵魂暴晒
蚌壳的嘲笑,如盐
身体在揪心中渐渐下陷
你不可能看不到,穿透我的
也许不是涂满谎言的毒箭
表皮的青瘢长满可怜的眼睛
可是,谁又能透析
夜色中吐血的双唇
像桃花一样为春天送行
* 愈痊
横在岁月和命运当中
你展开心灵的画版
让我随意调色
也许,填平一道沟壑
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
没有人情愿追逐死水的影子
那种永恒的的假象
仍然充满诱惑的疼痛
心灵的蜻蜓,轻轻一触
我的梦呓,立即破碎成烟
栖落在雨后的稻草尖上
受孕,抽穗已不是梦想
来自泥土的萌动
正在丰盈太阳浅浅的笑容
可是,这灿烂与你绝对无关
“为什么看不见石头开花/为什么看不到树木成林”这个开头很漂亮,明朗清晰而又自然生动,只是一个发问,就把读者带入诗的意境之中,让人不自觉地急着往下读。最后一句是很精美的一句:“可是,谁又能透析/夜色中吐血的双唇/像桃花一样为春天送行”即使就这一句,就已经把两个小时的花费赚回来了,更别说整首诗。后面一首,个人感觉比前一首出色,虽然有些离题,但就内容来看,达到了优美而深沉的境界。“没有人情愿追逐死水的影子/那种永恒的的假象/仍然充满诱惑的疼痛/心灵的蜻蜓,轻轻一触/我的梦呓,立即破碎成烟”仿佛是情人之间的私语,悄无声息,却又动人心弦。最好的还是最后一节:“栖落在雨后的稻草尖上/受孕,抽穗已不是梦想/来自泥土的萌动/正在丰盈太阳浅浅的笑容/可是,这灿烂与你绝对无关”真的有一种蜻蜓点水的轻盈和灵动,不温不火地撩拨着读者的心。总的说来虽然稍微有些偏题,略显空乏,但两首诗都是精品,不过题目最好改动一下。第一首偏重于“伤”第二首倾向于一种失落感。
9.***《不是你的痛你永远不会懂》
文/无哲
我的痛不在皮肉的表面
也不在内心的隐密处
其实我也看不到我的痛
在何处泊着
你只能从远处望着我
在近处猜测我
不要把抚摸后的余香带走
我准备把你藏起来
放在神看不到的地方
别,别看懂我的痛
你也看不到我的痛
我只能自己找
护着你的笑容
护着你泪水洗过的脸
你看,神走远了
他的背影没有味道
他带不走你的愿望
我会在上山打柴
筑一道篱笆墙
护着我们种下的花草
语言朴实无华,读起来倍感亲切。情人之间的痛是那种隐秘的痛,只能用心去感受,不能捕捉。淡淡的口语中,饱含着深切的情怀和又爱又恨的复杂的心理。想把你永远守住,用心来呵护,又因为你没有认真地理解我,没有从内心去感受我,而产生一种痛。这痛便是因为你走得不够近,爱得不够深造成的。诗的大意应该就是这样吧!但无总似乎没有在“痛”这个字眼上做深入的阐述,为什么痛?为什么她看不见你的痛?虽然读者能隐隐感觉出来,但很不明晰啊。太凝练了,让读者伤神。特别喜欢其中这句“不要把抚摸后的余香带走”。

10***伤口十四行
文/秦时明月

星星,黑夜的伤口
叶子,大树的伤口
伤口,肉体美丽的花朵
我们最初从伤口里爬出
胎记是我们最初的伤口
河水流淌,伤口生长
我们遍体伤痕,伤痕累累
笑,一朵花的伤口
哭,一道结疤的伤口
白天,太阳暴晒伤口
夜晚,灯光抚摸伤口
伤口,与生俱来与死同去
伤口,不会痊愈只有死亡
生引向死,死指引生
这诗通篇都是暗喻,只有最后一节,做了一点归纳,可惜归纳得太笼统了,太空洞了,没有把深意展现出来,让人看过之后没有感觉。这里的“伤口”似乎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伤口”,而是一种象征,一种出口,一种外在的美的体现。“河水流淌,伤口生长/我们遍体伤痕,伤痕累累”这句应该是最精华的部分。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我们在缺憾中只能追求尽善尽美。反复读了几遍,感觉如果把第2节和第3节调换一下更合乎逻辑。“我们最初从伤口里爬出/胎记是我们最初的伤口”这个很深刻而形象。人从一开始就是带着伤口来到这个世界的,也是从伤口里出来的,必定也在伤口中死去。思想很可贵,很深沉。但没有着力去表达,使它显得不够集中,不够立体。
11***《伤口》
文/容浩
筑水吧,让它流过病榻
做我的居所。它和任意的碎石同来
它和蓝色,和盐
同来。这样整整一片海
难道不够盐分
淹这一朵忧伤,痛它的痛
从而止住永伤
我相信这唯一的救治
撇去夜,撇去歌,撇去红绿相间的酒
在日光下前往
用盐
填补这个缺口
很有创意的诗歌。作者没有在伤口这个词语上多花工夫,而是从另一个侧面去描写,写我的一种心愿,一种几乎可笑的歇斯底里的做法。要用海水来洗尽伤口!可是谁都知道,海水是咸的,就是说包含着盐份。而“盐”这个字诗中反复出现过。往伤口上洒盐该是多么的痛呢?但诗中的我却不在乎,急切地想要用更大的痛苦来充实自己的心。到底我是怎么了?这个留给读者去思考。空虚?失落?无奈?还是被击毁了信念而彻底地失望了呢?作者没有做任何交代。
12****伤口
文/大风
你把自己不是我弄的伤口
裸露在我的面前
让我在伤口传染的悲哀里受伤
所有的伤口都是难以愈合的
所有的悲哀都是值得同情的
你说你蔑视伤口
可是伤口即使愈合了还会留永远的伤痛给你
也同样会给我
岁月留给人软硬不一的伤口
人留给人的伤口不但流血而且流泪
所有的往事象恶梦一样袭击而来
让隐隐作疼的伤口重新滴血
伤口站立在你的心里
我只有真诚的对待你
让你的伤痛传递到我
让我多一些你应该承受的痛苦
你流泪的时候我也流泪
我痛恨那些不是我施加给你的伤口
我依然会以我坚毅的执着来伤害自己
换取你伤口疼痛的程度减轻甚至消失
似乎是一种独白。在平实的叙述当中,慢慢地揭露所谓的伤口是何物。语言真切,感情也很饱满,就是有些没有来由。不拘文字的笔法,赤裸裸的表白,似在痛诉,又像在哀怨。这个伤口似乎太普遍太通俗了,没有一种特殊而深刻的体验。句诗长短不一,款款而下,似乎少了一个中心,少了把这番箴言都固定并升华起来的核心部分。诗中涉及的面有些广泛了,句与句之间过渡得太迅速,(尽管很自然)没有很好地收拢起来。让人听了抓不住话的主旨。



















发表于 2005-1-23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第七期临屏诗歌浅评

评论极有力度,作者是用心读诗,用情解诗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第七期临屏诗歌浅评

谢谢柳川斑竹。
发表于 2005-1-23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第七期临屏诗歌浅评

“将功补过”呀!
辛苦了。。
占个位
再细看
问好!
发表于 2005-1-23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第七期临屏诗歌浅评

王伊辛苦了,评得客观细致。我那个东东,好像也可以看作是个咏物诗。蚕茧,是吧?没一字跑题,也不着伤口、痛苦等一字。这符合我个人的诗歌观念。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第七期临屏诗歌浅评

谢谢红山斑竹的回帖。写这个评论是我的应该做的,而且,应该更加认真地做才对。
发表于 2005-1-23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第七期临屏诗歌浅评

用心之评,有意义。
李梦欣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1-23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5-1-23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第七期临屏诗歌浅评

认真
发表于 2005-1-24 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第七期临屏诗歌浅评

很认真的,平心而论,值得欣赏和学习!
发表于 2005-1-24 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第七期临屏诗歌浅评

谢谢王伊斑竹点评,辛苦了。
很认真,到位。的确,我也觉得自己写的有点偏题了。呵呵,不好意思,让你见笑了。希望你多多指教。
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05-1-24 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第七期临屏诗歌浅评

第一次做这样大规模的评论,不到之处请多谅解。
问好楼上各位。
发表于 2005-1-25 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第七期临屏诗歌浅评

大致还不错,惟独对利子的诗歌评论有些出入,你还没融进他的诗情中,他的结尾却是整体诗歌一个点睛,收的很好,很到位,没有可惜之言。
问好,仅作个人一些看法。
发表于 2005-1-25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第七期临屏诗歌浅评

辛苦了!太需要这样用心的评论了!问好!!!!!————————————————————
发表于 2005-1-25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第七期临屏诗歌浅评

看看别人是怎样评诗歌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15 08: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