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五期临屏诗赛1——9号作品浅评
[这个贴子最后由七里香在 2005/03/20 11:17am 第 1 次编辑]
:)看着这么多佳作摆在面前,我是越来越不敢写,越来越不敢评了。可是任务在身,只好跟着感觉走,走到哪儿算哪儿吧。如果有不到之处或曲解之意,请各位海涵。
********************************************************************************
1
豪华轿车
文/千里草
一辆轿车
撞了人
引来很多人围观
胖司机钻出来
吐着满嘴酒气
仔细瞧了自己的车
然后
瞅了瞅
躺在地上呻吟的
是个民工
狠狠地
啐了一口痰
甩了一句国骂
指着民工吼道
“幸亏车没坏!
这可是高级轿车!”
********************************************************************************
很精彩的诗。作者用最直接,最自然,最朴实,最明白的语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场面,小中见大,将评判的权利交给读者.从最生动,最具匠心的感受中刻画主题.对胖司机丑态的描绘很形象逼真.从神态举止到口出狂言:“幸亏车没坏!/这可是高级轿车!”揭示高级轿车(权利和金钱的象征)对人格的蔑视:一个民工的生命不及一辆高级轿车。可见作者功力之深,有敏锐的的捕捉能力和良好的艺术感觉。
********************************************************************************
桃花结
文/桃花结
(一)
儿时的院子里
曾经有一棵桃树
春天花开的时候
我总是傻傻地
守在树下
等着桃子成熟
(二)
风吹过
粉红的花瓣飞落
浅浅的一地
满院香尘
从此
我的童年
有了一抹亮丽的色
(三)
花落了
你用一生的时间
在院子里
沉默着守望
化成美丽的少女
(四)
不知何时
我的心上
系了一个
红红的桃花结
********************************************************************************
以桃花为主线,贯穿一个少年的成长历程。(一),儿时美好的渴望等待着桃子成熟(盼望着自己长大)。二,花香为童年增添着亮色(美好的幻想)。(三),成长的过渡,对青春对爱的守望。(四),不知不觉中心已系结。语言处理的相当凝练。
不足之处:中间太空,节与节之间没有紧密的衔接。从而显得诗意单薄,感觉有点飘。
********************************************************************************
2
三月桃花结
文/轻轻
桃花开了
如梦如幻的花瓣
小河盛满了
江南流水的风韵
细雨中荡悠悠的轻舟
在美景中伫足
清静如水,葱翠如山
桃花是一群
美的春之使者
只要有她开放的地方
就会有美丽的东西
把爱花的人儿
深深的吸引!感染!陶醉!
三月的桃花
鲜艳又迷人
借助春风的力量
吹红每一棵桃树
让所有的桃花
一遍又一遍诉说
隐藏在心底深处
春天的梦想
桃花如果你愿意
我希望我能够
永远生活在你的身边
不为什么?!只是因为
有你的地方真的很美
********************************************************************************
从直面着笔,渲染桃花对自然对人心的迷醉。语言活泼清新,有一种飞翔的美感融在诗中。个人觉得写景的太多,减弱了诗本身的蕴涵。如果能浓缩一下,剪除一点枝叶会更好。
********************************************************************************
3
豪华轿车
文/窃火者
豪华。仅是个概念
书里学过,它指奢侈
(或者说过分铺张)
什么时候,它与轿车勾当上
轿车。是个名词
但是小学成绩一直不好
我就一直在书本上画汽车
反正都是四个轮子一个壳
豪华是怎么勾当上轿车的
还是,轿车在勾引豪华
是件很难说清的事
我只看见,美女的腿很动人
我只看见,商贾的口袋鼓动
谁被谁踩谁被谁开,鬼才知道
******************************************************************************
对一种社会现象的讽刺。以豪华轿车为引,揭示美女和商贾的互相利用关系。用诙谐的语言表达严肃的主题。结尾一句特棒:“谁被谁踩谁被谁开,鬼才知道”,让读者去思索,回味。前三节从“豪华”和“轿车”说不清的互相关联中形成铺垫。整体感觉:立意新颖,干净利落,自然流畅。
********************************************************************************
2005/3/18·桃花结
就把结成的芬芳挥烬
从心头燃成烟
像个担保人一样对你信心百倍
重重的在素纸上写下名字
一首诗凝固的刹那
已把名字铭刻在你心上
你说,会在每个日子到来时结个结
我茫然的用尽了气力解开
这不是街角当初的一眸
就记忆入骨
我们都已到了担保的年龄
轻轻的收起你结成的结
轻轻的拾起我解开的结
统统的将进了信里,糊上浆
********************************************************************************
用含蓄的表现手法,把一个关于人生的矛盾冲突寓于平淡的过程之中。“担保人”一直在贯穿着全诗。是对承诺的负责?还是一个悲剧的延续?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结”所在。
********************************************************************************
2005/3/18·晕楼-忆“国贸”前夕
以90度看你
这样听车来人嚷的声音
就像飞在空中的鸟儿
盘旋的完成一个圆
可是,不是个完美的圆
也许,别人不知道你是怎样死的
但是,我知道,你的妻知道
你妻总是自豪的说,这有房那有房的
你这总工程师把灵魂买给了楼
站在自己设计的顶楼,一跳,全扯平了
你妻总是自豪的说,商行存多少农行存多少
用45度,看你
你在血泊中,有好多陌生人在哭
他们在哭,问你,为什么这样早就跳楼
*******************************************************************************
另一种人的悲剧。也许有金钱,有权利,有物质上不尽的享受,可是依然用自己修筑的高楼葬送了自己(也许高楼在此是虚指)。诗中的“90度”和“45度”用的很好,把人生的矛盾冲突寓于高潮出现的“不完整的圆”和“血泊”中。
********************************************************************************
2005/3/18·城市蚂蚁
穿行的在无边的血管里
流动的红,恰似未愈合伤口
一戳就会破,一戳就会破
有无数张嘴啃食着满目窗已的灵魂
盒子里动人的声音,依然回荡
沉默,又翘首期盼着什么
其实谁都知道,这仅是场小丑的演讲
在一个圆圆的地方,也许是方的,也许是别的
他就是王,我们就是兵,或者是工,也许是奴
使劲的举起双手,鼓掌,然后,听
声音在方格子里折射,拆射着带寒的匕首
谁也看不见的,一挪位置,就发现满地是血
躲在暗地,时刻瞄准,时刻瞄准
谁不举起双手,谁有疑义,就射死你
********************************************************************************
通过小人物和大人物的对比,揭露一种社会丑态。小人物如脆弱的蚂蚁不堪一击,可是也不得不听小丑的演讲,因为他是王,我们是兵。尽管这样还有被瞄准射死的残剧。作者笔锋犀利,语言直逼内核。
********************************************************************************
4
城市蚂蚁
文/虹虹
我躺在城市的肚皮上
倾听那些噪杂的声音
有女人无知的叫嚣
有男人大度地哄让
有疯子狂乱地指骂
有猪奴无端地猜测
我站在城市的脊背上
看川流的人群
宛如黑压压的蚂蚁
有的正躺在公仆制造的天堂里
安睡 逍遥 制造事端 评头论足
有的正把偷来的金子贴在自己的脸上
显示自己的高贵
有的正在别人种植的鲜花面前
陶醉
我行走在城市的上空
我看到田园里诚实的农民
他们才是城市的脊梁
是真正意义上的蚁王
********************************************************************************
站在不同的高度,看社会,看人生。第一节,从最低处——“城市的肚皮”来展示最真实的市民生活状态:吵杂的声音,女人的叫嚣,男人的哄让。。。。。。第二节,站在城市的脊背上,看公仆,或者权利的地位,用风趣的语言讽刺这种人的虚假,浮夸的一面。第三节主题的升华:走在城市的上空,才发现农民是城市的脊梁/是真正意义上的蚁王。真诚的付出和劳动才是灵魂高尚的人。我觉得“蚁王”一词用得特精彩,有画龙点睛之意。此诗的构架很独特,整洁,一目了然。技巧熟练,老到。
********************************************************************************
5
晕楼
文/能子
天空依然湛蓝的让我心醉
白云的舒卷依然牵扯我的遐思
我闭目站在这座城的最中央
将天空想像,无穷大
耳畔依稀还有鸟群的欢唱
鼻端仿佛藏着野菊的清香
我无视车水马龙的喧嚣
却无端为这繁华泪流满面
那年以后,曾经青山绿水的眼睛
开始习惯灰色
曾经登临绝顶的双脚 学会
靠右行走,在高楼的墙根
我不敢睁眼
有一片灰色的丛林会将我压倒
可不幸的是
这是我生活的地方
********************************************************************************
人生的矛盾冲突,蕴含于现实的境况中。一开始就用鲜活的语言展现乡村的美景。“湛蓝的天空,舒卷的白云,鸟儿的鸣唱,野菊的清香”吸引着“我”所以“无视车水马龙的喧嚣”可是“却无端为这繁华泪流满面”(矛盾开始出现)。因为“我”已经“习惯了灰色,习惯了靠右行走”。“不敢睁眼,害怕。。。”可是“不幸的是我生活的地方”(对城市的恐惧和厌倦,由此矛盾再次出现)此诗巧就巧在对内心的层层剥离,挖掘很深。
********************************************************************************
6
晕楼
文\水尘
太阳 看着海洋
只有那个瘦弱的站在风里的小姑娘
拿着手里没发出去的传单
不时的 遥遥的看着远处林立的楼房
跟前 从她身边走过许多人
没有看她 没有接她递出去的传单
他们也没看那林立的楼房
因为那些地方他们可以主宰
而她却只是向往着
向往着在那里 哪怕只是睡一觉
哪怕一觉睡到天堂 睡到海洋
睡到再也不必看到楼房
明明垂直在空气中的楼房
被时间送到天堂
********************************************************************************
小姑娘对城市的渴望就像“太阳 看着海洋”,可望不可及。站在风中和行人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没有看她 没有接她递出去的传单”,可她只是“向往着在那里 哪怕只是睡一觉/哪怕一觉睡到天堂 睡到海洋”。看似纯真,美好,可是林立的楼房对她的心灵不仅仅是一种诱惑,也许是对自己生存状态的思考:“睡到再也不必看到楼房/明明垂直在空气中的楼房/被时间送到天堂”。本诗结构简单,立意清晰。揭示人心内部涌动的欲望却很深刻。
********************************************************************************
7
《浪的皓指》
文/容浩
编成栅栏的,和石头隆起之处
就是海来的地方
每个月末的某个下午
我都会有一次是坐在石头之上
看每天都在奔跑的海
而那些开放又收拢的浪花
就如少女的手指
从云中落下
它们弄过我的衣领,和头发
水一样的,漫过
那些洁白的手指,
一遍一遍地
抚摸着沙滩,我能想到
它们是为我而来
我这个在城市里每天都一身尘土的人
会把它们看作
梦中的手指和三月的花
这个下午,我唯一的一次离开人群
也是唯一的一次
不感到孤独
每一次我都只是在石头上远远的看着
一丁点也不想到水中
将它们捕捉
这样,它们的升起和落下都在心里
而不是在手上
我甚至还可以用心
比一比海
至少可以装下眼前的这一片
这么多,温柔地到过我内心的手指
这么多,流光地到过茫茫的海
将走了,这一个下午的最后
我会对着这些我仅有的财富
看远处的云和岛,
或者写下薄薄的诗
至于这一切,
在浪尖的舞蹈和冰花一样的手指
它们伸出来是不是在告诉我
它们接到了我
乱石一样的目光?
********************************************************************************
首先我必须得承认,此诗给人如画的美感。在喧嚣的都市待久了,心态自然就会倦殆而疲惫。可是面对大海,在无语的凝视中,海浪如少女的手指一样洁白,光滑。抚摩我,抚摩沙滩,从而心灵得以净化。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默契,是需要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才可以感受到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朴素流畅,自在潇洒。个人觉得如果压缩一下感觉会更好。
********************************************************************************
8
桃花结(ps:有搞笑嫌疑,有没有问题?有问题的话可以撤下来,时间仓促,来不及多想了,就这样吧)文/灵犀
“一朵花里寓有一个天堂”
当她对我微笑的时候
我还不自觉
心还企求着更多
但她不应对
虽予我以杯水
“喝了这杯水
仍是要渴”
这一渴是数年
当我寻她
又是桃花开遍
其华灼灼,其叶蓁蓁:
解语温香不见。
于是我报泪如涌泉
失路在桃林里边
但见处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 ……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结婚,生子,有实蕡蕡
种一棵桃树
在每个幸福时分。
(莫笑我坠入劫中
这是结啊,我只求能系住
共她的来世今生)
********************************************************************************
有关理想和现实的审视。前两节从“心还企求着更多”“喝了这杯水仍是要渴”中注重对理想中的爱情的美好向往。第三节笔锋一转,引出失落:“解语温香不见”,进而又“但见处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有所感悟,所以结尾“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很现实的生活。可是结尾又“种一棵桃树。。。”可见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虽然身安于平淡,但心仍然向往“天堂”,很自然的就洞悉到人的灵魂深处。思路顺畅,结构衔接也不错,就是感觉语言前后不太和谐。前面灵活,后面庄重,语感上好象出现落差。
********************************************************************************
9
桃花结
文/希希拉拉
月亮升起的时候
你已倒下
风停
那些幽怨的眼神像云一样凝滞
十八朵桃花
十八个方向的闪电
你已倒下
关于你的死亡 在江湖成为传奇
********************************************************************************
此诗切入点很巧妙。第一节“月亮升起的时候/你已倒下”先交代结局,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引起读者好奇心:为什么倒下?第二节“风停/那些幽怨的眼神像云一样凝滞”进一步设下悬念:风停以前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有幽怨的眼神凝滞?第三节一转:“十八朵桃花/十八个方向的闪电”紧扣读者心扉。十八朵桃花和闪电,是寄予纷繁复杂的感情纠葛?还是隐指人生的陷阱?我不懂。第四节和开头形成对应,强调结局,死亡成为传奇。我觉得作者没有展开,虽然语言处理的不错,可是整体上觉得像在猜谜。
********************************************************************************
:)因为明天家人过生日,恐怕没时间上网,所以只好今晚加班赶出来。本人水平有限,只能尽力而为。呵呵,让各位见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