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得其中重滋味——30期临屏评论
炼狱之火
文/老树
岁月的湖底
一定是用炼狱之火加热的
等每一个
贪恋鱼群的灵魂
我定是其中的一个
在岸边
加了一把精盐和调料
然后仔细测量
湖水的温度
等那一天撒下目光的网
捞一尾童言无忌
可世隔三秋
只捞取了一坛记忆的老酒
时断时续地醉过
也一次又一次
缄封了地狱的坛口
[color=#32CD32]所谓水火不容,可是作者能从题目的火想到了水也是特别。
不过用题目用得太直接,使得解题不够开,不够深,算是个败笔。
***********************************
碎与醉
文/寒云
张扬的花朵开满水中
一朵朵的不见零落
站在春天的酒杯中的花容
不是心醉而是心碎
永远不会凋零其实也是一种罪
把日子晒成酱紫色
或把生活搅拌成稀粥
让抚摩显得粗糟
让味觉了然无趣
是破碎的希望在迷醉之后
张眼就是飞扬的尘世
闭目竟有庸俗的梦魇
生活在别处
醒着或睡去都不能安稳
醉了的比不了碎了的踏实
生活就是这样
在碎与醉中消耗掉能量
如同和一朵永开不败的花对峙
失败和胜利都已微不足道
[color=#32CD32]醉与碎被作者看成一种对立,开篇很有意境,
不过基调与第二段不是很连贯,使得行文往下就出现断层。
文字里有思考,特别是最后一段,把这种思考摆明出来。
但个人以为,是说得过明直了些。
*************************************
江南,不留我
文/窃火者
只要是这三月的雨,我就是有罪的
是否尝尽了寒苦,总要面朝苍穹大喊一声
来到这里,就像一粒饱满的种籽
被水包围的太深,麻木了啊
出生在四月屯着的城堡里,静静的也只是一个人
在雨雾里寻找,轻衫一忧一郁的多愁
像作别的媚人,走上小桥,穿过雨巷
消失了,风一吹,瑟瑟的打了个冷颤
心是荒凉的啊,你可懂
不懂我如水的情却有着如火的愤
用水墨作成的样子,仅是一抹别样的情啊
不需要任何人的挽留,我仅是座孤独桥啊
在你的身旁站着,然后离去
不作伤感,不作忧郁,把轻衫全力的一扔
[color=#32CD32]喜欢第一句,喜欢第二段,
但很不喜欢那一堆的啊,啊得我头疼。
江南是水质的,是柔软的,是半透明的,
所以也就担不起“啊”这么重的叹词来。
碎与醉
文/窃火者
黄昏时,踩着自己的影,前行
前行在无人的街上,像卡夫卡的眼
一望就能看到尽头的恐惧
街上散乱着许多破碎的镜子
有许多的影子,在夕阳在扭扭曲曲的
像张达利的油画,把脸拉的老长老长
脚流着血,手上也有血,抹在衣上
就像站立路标,醒目像梦中的一只虎
虎的镣牙是鱼的身,像女人裸露的身体躺在沙滩上
任由海水袭向她,把她的皮肤拍打的光洁
在连着路口的菜市场,停在
看见一个偷车贼正四下张望,我看到了卡夫卡
着一身黑衣,神情慌张的的跑过
在夕阳下,背影就像凝固的铁板僵硬而冰冷
[color=#32CD32]在生活里剪取一个孤独的片段,沉醉在这种氛围中。
只是第二段刻意用文字去扣那个碎字,做得太硬了些。
铁血战士-抗战胜利60周年
文/窃火者
60年前的真英雄,几乎都死了
从一本厚厚的书上,看到你
一本被豪言宣染的面目全非的书
你,很老了吧,有皱纹也有老人斑
申请退出了党,你告诉我,已经不是自己理想的那个党
我在你深嵌的弹疤里,听到弹壳呐喊声音
这声音与现在的声音永远不同,永远不同
60年你知道自己为了什么,60年后
60年后,你说,面对一切不知了方向
他说,这是个不真的吃人的社会
我的心流着血,捂住胸口,朝向阳光
奋力的掏出跳动的心,跳动的心
在阳光下,是黑的,黑的,听到所有黑的声音
像你的皱纹你的老人斑,都是真实的
[color=#32CD32]这样的题目不好写,但窃火者写得好,写得痛。
对现实的失望用这种方法表现出来。
如果与当年在文字背后暗暗做着对比,并让人伤心。
折水
文/窃火者
领我去看你的笑,素纸上写满了你的话
捉一丝光,把你揉成一朵精致的梅
寒来时,也在傲立在银霜的肩上
匆忙而交错的把记忆,贴在杵石上
想着,一位女孩在洗衣
不要困惑家园寂廖的一岑,像纷纷落尽的叶
躺在水上,优优随了他去,随了他去
低着静缄的眼,把疲倦包裹
从旧日的温暖里找力量,长叹一声
有了多少畏忮与不安
手拿素纸,折了一朵苍白的梅
也许是梅,或者是百合,抑或就是纸花
我也不知道,火一烧就化了
灰飞了,优优的随了他,躺在水上
[color=#32CD32]出着题时是拐人用的,折可以解读成许多,
折断,折损,折回,折叠……不再一一说啦。
窃火者取得是折叠之意,但把折与水分开了写。
一篇雅致,这一篇写下去,作者的心仿佛也慢慢安定了。
只是,那个“优优”应该是“幽幽”或者“悠悠”吧。
***********************************************
11
文/千里草
(1)
做人就应该这样
白天
站得正
晚上
影子也要正
(2)
1949年
十一
中国
在世界的东方
崛起
从此
龙的传人
扬眉吐气
(3)
肯定是一对
同行的情侣
携手相伴
不离不弃
一生一世
(4)
在小学的作业里
你
是一道算术题的
答案
后来
我知道
遇到你
要放假
要旅游
还有
黄金周
(4)
美国东部
像11一样排列着
北楼 南楼双子塔
9
11
兄弟俩遭受
疯狂的撞击
在烟幕下
坍塌
数千人殒命
2005.3.30
[color=#32CD32]从11想到十一国庆也是比较特别,几种联想体现出作者活跃的思维,
但二与四的联想略有些重了,而且对这些联想的内蕴挖得不够深,
如果单就一个联想展开来写可能会更好。
********
破与碎
文/千里草
我的心
是一湖水
满满的 平平的
一湖孤寂的水
你的船
划进我的湖
你的浆
点破了我的宁和静
一湖水
不碎 却醉
荡起
层层涟漪
[color=#32CD32]短诗越是精练越有思考的余地。
短诗正是因为空间的窄小反而更容易给人以累赘的感觉。
这首诗其实就是“你的桨虽未未击碎我的宁静湖/心/却用涟漪让我醉”。
具体来看,原文总共五十一字,却出现了四个湖,并且一湖水反复了三次,
而你的,我的这样的定位也有多处。自然会让人觉得绕不开来。
所以希望作者以后在锤炼字句的时候多注意。
***********************************
碎与醉
文/潺潺流水
我无意写表扬稿给你
丑妻,我无意比你为薄地
更多时候
你沉默 如一扇玻璃
我爱你 爱你坦荡透明
挡得住风也挡得住雨
我的娇妻
我无意对你伤害
无意 看你的泪
如晨露被微风打碎
放不下的自尊
让我小草般啜饮
一醉方休
我柔弱的忏悔
与你约定
我要看见
你脸上阳光明媚
[color=#32CD32]碎与醉都是在心,这个角度有意思,而且写的深情如许。喜欢。
只是有一点,第三段为了扣题,有些刻意了。开篇与结尾都有味道,不错。
***********************************
***********************************
坏娃娃
文/邱名广
娃娃很乖
娃娃把邻居的
鱼杆拿去钓鱼
竟然没钩上
一点乐趣而生气
甩手之后
变成了坏娃娃
[color=#32CD32]这个题目不是很好写,作者以反语切入,勾出一个淘气小孩子的模样,
只是用的是白描的方法,有几分急促的味道。
***********************************
江南,不收留我
文/徐春根
江南的上空飘过谁的声音
我匆匆的脚步在三月的烟雨中
读一段迷蒙 听一曲鸟鸣
在一条不会干涸的小河边
映我风尘仆仆的脸
我是江南人
你猜不透江南
你又如何看穿我的心事
你更不要说 江南不收留我
顽皮的孩子总要远行
母亲的心中总会把远方的孩子召唤
[color=#32CD32]开篇有江南柔软的水色,但结尾收得急了。
没有很好地点开“我”与“江南”之间的联系。
**************************************
《11》
文/灵犀
大约是根据经济学原理:
987654321
大于
任一数据 不遵此序
于是9高傲地昂着脑袋
而8大腹便便 把我挤开
尖脚7令人惊异地 跳来跳去
……… ………
我经历了那么多抛离
连2也扭过头去
(多么无情)
那就让我找个1吧
让我和她并肩相倚
永不龃龉
就让我和她诞下微不足道的0吧
我可以轻松地
把她和我们
永不穷尽的子嗣
高高举起
[color=#32CD32]把数字拟人化的处理,使得诗象一篇科教小品。
所用的比喻都相当的生动,只是对内涵挖掘得还不够深,
只是单纯地说明了题目。没有更上一层楼。
***********************************
江南不收留我
文/孙思欣
烟花三月 扬州
绿柳如烟 桃花如面
綄溪江边
秋水里默念
繁花满城
红袖当街
跫音声声
一艘乌篷船
一杯女儿红
一片红红的盖头
三月 江南
我只是曾经
江南 不收留我
春水旖旎
花满旧巷
日子和雨水一起
模糊一页一页的诗章
于是
一纸画卷 没有了我
我只能是个没有错误的过客
碎与醉
1.
两个选择
活着或者死亡
怎么办
一个是活着 一个是死亡呵
2.
我 狂歌痛饮空度日
飞扬拔扈为我雄
那是醉着
睡梦里的铁马冰河
事实上
我总在清醒
3.
菊花 我朦朦胧胧地感觉你
多么成熟地花啊
明天我醒了
你已经在昨夜的风里
碎成文人笔下的风骨
4.
松树
春你不动
夏你不动
秋你不动
冬你不动
你肯定是整天喝酒
否则你怎么不论寒暑
总是绿着身躯 不折不挠
5.
不开口 我们喝酒
单纯喝酒
明天早上如果不能死在床上
我们就上街
撞个粉身碎骨
[color=#32CD32]1、关于江南:那种江南的,水泽的味道体现的最好。
而最后一句就直接点开题目又不着痕迹,并带进思考的空间,喜欢。
2、“生存或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莎老已经说得很好了,
作者不用再去刻意地说,反而显得多余。
二,三两段进入醉,入得不错,特别偏重第三段,菊这个意向带进得很好。
但第四段再进入松又多余了。其实可以去掉的。
第五段的收尾收得有力。简洁而精到。
*******************
炼狱之火
文/七里香
从一个门逃出,又撞进一个门去
慌乱的手指反复清点,原始的气息
还有几个棱角,泛着最初的尖利
我疼痛,我怀疑。垂落的眼神
被谁的魔力阴郁。弯下腰去
在死亡边缘,谛听生命之结语
所有的光芒,好象都吐着灰烬
混着泥泞,层层包裹发芽的心
一年又一年,我痉挛不停
夜,狰狞的长舌。我迷失的味觉
聚焦成温柔的花朵,于雷电中
无数次抚摸,树洞里盘踞的花纹蛇
把灵魂交给命运锻打,无论方圆
都是一次倾心的裂变。掐断枯枝
吞服雨水,重新点亮丰盈的春天
[color=#32CD32]七里香的文字有功力,全文绕着题目在写,
却没有一个字重复到题目,但又可以看得出关于地狱,关于火的真实写照。
黑色的,狰狞的,长舌,锻打。一一都或明或暗地指向作者的意图。
但这有功力的文字也成了作者的缺失,因为太注意文字而使得思想的表露反被淡化。
作者这篇应是存有湮盘的意味,地狱之火粹炼出新生。
但这种表达被文字藏得太深了,不好读到。希望作者以后要注意,文字还是为思想而服务的。
*********************************
江南不留我
文/心海如墨
如火的江花 如绿的蓝
如月的船儿 如云的帆
江南是我向往的天堂
我愿化作春风 吹绿杨柳岸
水皱起眉儿 花别过脸
山收回笑容 船靠了岸
江南和我有隔世的仇
我前世是寒流 怎能暗恋温暖
[color=#32CD32]是一淡彩的水粉画,但太注意形式。伤害了表达。
“江南和我有隔世的仇”是精品,其它文字相比下就弱太多了。
*****************************************
<<11>>
文/沉鱼
*加*
不知道有病的时候
多着
以为相遇
可以创造二人记录
矗立在眼前
令人激动,忘情的
影子,让我执意追逐
今生,一心一意
你向我走来
两串并排行走的轨迹
*减*
这边缺少的是鹊
是桥
让我们遥望
凭栏的月亮
无法吐露阳光真火
绕地球
漆黑的界线
播撒乳白的牛奶
我们羸弱的房子和
孩子
一夜之间,水草丰茂
镜子发出惊呼
*乘*
怪了,都怪了
左边是线型,右边是行线
怎么不能相交
繁衍奔跑的腿角
和嫩绿的手指
他们异口同声
一二一,一二一
锻炼身体
保卫__
爱情__
被谁封锁最后的门
*除*
快握紧红线
石头砸下来
唯一的青丝
要断了
从前胸到后背
过往的船只
搁浅在湖心
载不动
那么且藏起
倒行逆驰的眼泪
穿越琉璃的屋顶
与你合二为一
还有唯一的伤
一半在阳光下
觊觎
漂浮已久的水
熬不过夜
*平行*
其实一直以你为镜
无限延伸可能
我更加直截了当
站立或者侧卧
轴心在波心荡漾
我守望的幸福
不过就是
摇摆的两极
南边以南的东
北边以北的西
不要说不
还要建筑宽阔的河床
我们这一生
不能相遇
难道还不让做梦的时候
也躲开罂粟和月亮
[color=#32CD32]沉鱼这首其实极好,绕着题目解,又解开了题,并不陷在题中。
而且文字流畅,情感与文字的融合也是巧妙。
略有不足在于,五个小节虽然都是以情而入,但在表达上没有一种贯穿性。
显得只是五首小诗而已,整体性不强,使得全篇的力度就不足了。
*********************************
《碎与醉》
文/你
一步一步逼近的,我知道
它会越来越远。花朵
就这样撕裂。
而我已不去猜测
春天的走向
也无需说明,地上的植物
和我们,以及感恩进入的深度
是土地千年的酝酿,还是
我们永久的疼痛
[color=#32CD32]第一段写碎,第二段写醉,文字相当有张力。
但可惜收得太快,如果能再延伸出一段,总括一下,提升一下,我以为会更好。
*************************************
炼狱之火
文/寿春
我站在沙滩上
看浪花飞湛
阳光照过来
一种普照的态势
我简单的笑了笑
[color=#32CD32]如果不是题目,那这么一篇就失了深意了。但处在这个题下,
作者这短短几句反而有味。沙滩,海浪,阳光本是美景,但对作者而言,
这些却成了地狱之火的构成。那么这之中是有什么缘由而出,有什么故事在隐藏,
不禁引人疑猜。可这些疑问又被作者的简单一笑带过。就更让人想一探究竟了。
不过,做为临屏,这样的诗是肯定不会得奖的。因为投票过程中,这么多的诗,
要能够看到这么深是不容易的。所以可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