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讨论]每周话题第2期:谈谈你对诗歌与现实的看法
[这个贴子最后由梅梅子在 2005/05/10 10:29am 第 2 次编辑]
(师指导,梅子成文)
前面各位都说了些好意见.也多是就诗歌本身来讲的,是不够的.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个时空观,即时间、地点、空间问题。诗人面对现实,主要是诗歌、诗人调适与时空、周围环境的关系;适者生存,背者衰亡。
单纯从诗歌自身来说,诗歌的真善美、假恶丑,都有极强的时间、空间、地点性,离开了时空性,诗歌同多数事物一样,几乎都会真假、善恶、美丑颠倒。旱时岗地雨是甘露,涝时洼地雨是追命鬼。
严格意义上说,什么诗人都不能离开现实,也没有完全离开现实的诗人。说诗歌脱离现实,是说诗人脱离最应该关注的社会现实太远了些,把诗歌推进了一种不好的、不正常的状态,引起了相当数量人的不满,导致了诗歌应该有的社会功能和地位太多的丢失。
一、 诗歌脱离现实的严重性:
1、 横着比:与影、视、歌比不用说,与小说、散文、杂文比好像也不如。
2、 顺着比:诗歌有越来越不景气的趋势。诗歌不像诗歌,诗人不像人的情况严重了些。很多诗和诗人在社会上遭到冷遇。
有人会说这是影视文化的冲击,不可否认,有这个因素。应该看到从大诗歌来说不是全冷,有的一点也不冷;其中最冷的是先锋诗。有人说先锋诗也不冷,有那么多网站呢。好吧就算它不冷,那么诗人的投入同社会的回报与回应也太得失背离。
之所以会出上述1、2这样,无疑诗歌背离现实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3、 诗人过多的诗中国现实不需要的东西。当然,不能说这没有时代的原因,主要是诗人自己所为。
那些被冷落的诗人在干什么?
钻下半身,淌口水,
撒垃圾,颓非废。
挖祖坟,捣政治,
恨杀中国诗奴西。
标点符号,一词语,
“我”说是诗就是诗,
不是诗也是诗。
“我”说不是诗就不是诗,
是诗也不是诗。等等。
诗者诗之事,有多少是中国人民大众最关心、急需的?相反,相当多的是多数中国人炝眼的。
如此这般,诗歌是什么样子了呢?
西方的诗成了唯一的好,中国的诗不是诗了;
难懂的诗是至上的高,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诗要被扫除了,踩到脚下还要再踩两脚;
非诗、垃圾诗、害诗等把一点好诗全埋没了;无病呻吟,肤皮潦草成了好。在人民大众眼里,这种诗还不如歌功颂德,好多歌功颂德的诗还有一定的人民大众性;
好多鞭打的诗不是打向好人,就是不知要打什么,打对地方的也不让人民大众感到痛快淋漓。
从指导思想上:很多人不要中国,不要人民大众。要什么呢?要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至上,自由主义是天;要西方不顾一切,甚至做政治梦。
说句挖苦人的话,有的所谓先锋,就是专干那些多数中国人还不想干的事的急先锋。就算这其中真有一些是先锋,也是只要先锋,不要中锋与后卫。
就以《车过黄河》为例,许多诗人崇为霸气?这是霸气?还是偏执过劲?如果说这是霸气的话,能不能说有一点类似塔里班炸阿富汗大佛像的味道。
歌、影星被人追,他们能给人带来欢乐。
我们有些诗者给人带来的是什么?敢不敢承认对多数中国人来说,带来的是烦与斜睨,甚至恶心(这种说法,有的诗者会不服吧?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到群众中问一下,便知真与否了)。
不能说人民大众认定的事都好都对;然而,那些自以为自己是天才、英才、高人、超人,根本不理睬人民大众的诗者们,又能何奈呢?
把诗者的被冷落都说成是政治所为,除了诗者的同类,说破天也不会有人相信的。
这都是人民大众的低劣与麻木?十几亿中国人,几千万知识分子,就出了那么几个好诗人?而这不是些自以为是和自视高明的诗者又是什么?
二、如何面对中国现实?
要面对中国现实,困难是会很多的,也不是难事。
关键是想不想,想了就会能的。
关键是诗者想干什么?
多数中国人还不想干的事,诗者想干,一定要冲,多数是要撞墙的。
政治域就不能写了吗?文革诗就是例子。有人说那是蒙胧诗,我以为那是文革诗。
文革后,中国人民大众,迫切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讨伐林、江、打砸抢;诗人那样作了,你看全国人把诗人举上了天。这叫诗人也是要顺民意得人心的。诗者一端露出了不是要纠正文化大革命,而是要变制度,多数中国人的态度就变了。因为他们把这个制度还看成是自己的权力;他们只要求改变不好的东西,而不是废了它。有的诗人人为的把改变不好的事情变成了废一切。
“八九事件”也是。
八九腐败达到一定程度,全国人心齐向反腐败。一些知识分子、学生一打起反腐败的口号,全国人响应。这是民心之一;民心之二,多数中国人还相信中国共产党,知民心民意必改。那只是是一种民心民意的申诉,不是要毁一切。
“八九”闹到后来,中央领导基本答应了学生的反腐败要求。一些人还不罢休,闹六、七十天,各地不满、不法分子聚集北京等大城市,乱害民生了,一些人仍不知深浅,不顾后果,还闹。
大众也看的明白,有的人目标就不是反腐败了。这些人也就失去人民大众的利益基础,失去民心。
后来用硬的办法解决八九事件,就没有多少人认为是不应该的了。相反,还有的人认为自己是上了当。
再后来人们对八九年的骨干,同情的人都是少数(基本上只是少数同类之唳)。
把这一切只看成是政治斗争吗?说是也是,但是有一点,人心向背不在向动乱者。这是多数中国人的利益决定的,人们不要乱,更不是要改变中国的制度。
至于,后来中国反腐败不利,当另论。所作过分了是违背中国多数人的利益的;统统看成是社会条件。试想,当时那些人能适渴而止,就同人民大众的意愿、利益一致了,会多好啊。
再说现在,同样的社会条件,小说电视剧电影,除了为大众娱乐做出了一些贡献之外,还有不少的是歌颂好人好事的,更成为反腐败先锋。这些都是人民大众需要的。
报告文学也类似,《中国农民调查报告》,让老百姓是叫好的。
诗歌呢?在一些人看来就是自我,就是自由主义上天,就是反皇帝,就是西方,他们连非洲的资本主义也不对照。有了俄罗斯的事实与佐证,有的人仍不反省自己,就是怨别人。
也许有人会问,诗人到底怎样面对中国的现实呢?
让俺看,首先,要有利国、利民、利社会和社会进步的德性。
其次,就是到人民大众中去,与人民大众共同感受一些东西,同人民大众利益与共、一起面对中国现实;把人民大众的感受变成自己的感受。就是多诗人民大众急于要干的事物,表现人民大众急于要表达的感情。
不是不能当高于人民大众的诗者,是诗人别高得脱离人民大众,甚至害人民大众;多数情况下,别当站在人民大众头顶之上的高人式的诗者;还是让人民大众把诗者举起来的高才好啊。
这样,当不了诗人,也不至于让人民大众打入另册之中啊。
三、不让写的问题。
诗者不但要争取写的权利,更主要的是要争取对中国,对人民大众,对社会进步有利而写的权利。同时还应该有一种自觉的不写害国害民诗歌的德性。诗者没有这种德性,外力强迫与遏制一下是好事呀。既然需要遏制,也就难免会出现遏制不适度,甚至有人会借正当遏制搞保护自己的事情了。
诗者真正做到为国为民族,为人民大众的利益而写,一定能得到人民大众支持的。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谁也作不到不准写的。
所以,俺不主张极度的自我为中心,反对个人利益至上。谁能完全逃掉自我?诗人不极度自我,自我也照样在诗中;所以说关注社会就成了真正诗人的德性。
消除那些害国害民的自我,增加一些为人民大众而写;斤斤计较,带着极强害他性的个人主义者能成为好诗人吗?特别是能成为人民大众的好诗人吗?我一直怀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