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284|回复: 27

[讨论]每周话题第2期:谈谈你对诗歌与现实的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8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每周话题第2期:谈谈你对诗歌与现实的看法

诗歌与现实的关系,请大家进一步探讨,有的诗离现实远,有的诗离现实近.
讲出你的观点,大家一起交流.
发表于 2005-5-8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每周话题第2期:谈谈你对诗歌与现实的看法

看诗的时候就像买镜子的人,在众多镜子中挑一块好的,看看折射得够不够力度,照得照不出这个生活的现实,照不照得出工匠内心的理想境界。
两者是公安竟陵,各有其长了。
发表于 2005-5-8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每周话题第2期:谈谈你对诗歌与现实的看法

浪漫?象征?意识?其实无不出于现实,只不过直接还是拐个弯而已。
诗歌就是一面镜子,远近的放置,不是问题,求真才是问题,对诗而言,真与远近无关。
发表于 2005-5-8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每周话题第2期:谈谈你对诗歌与现实的看法

下面引用由无哲2005/05/08 10:36am 发表的内容:
诗歌与现实的关系,请大家进一步探讨,有的诗离现实远,有的诗离现实近.
讲出你的观点,大家一起交流.
诗歌离现实近好,紧贴现实更好。否则就是无病呻吟,无的放失,诗歌的价值大打折扣。《卖碳翁》、《孔雀东南飞》、《长恨歌》、《琵琶行》能流传千古,主要是这些叙事诗歌能贴紧现实。白居易在写《长恨歌》时,在写作手法上对杨玉环和唐代君王李隆基的爱情故事进行虚构和美化,实际上他们不可能有那样真挚的爱情,这样写是对他们腐化堕落生活的一种讽刺。《长恨歌》的这种写法仍然贴紧现实。笔者喜欢贴近现实的诗歌作品,对远离现实的诗歌不感冒。
发表于 2005-5-8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每周话题第2期:谈谈你对诗歌与现实的看法

要么描写现实 自己或者周围
要么折射现实 自己或者周围
歌以咏志
就是这样
发表于 2005-5-8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每周话题第2期:谈谈你对诗歌与现实的看法

同意未明和灯花的看法。
我认为风花雪月,柔情万缕,放飞想象是好诗,慷慨激昂,忧国忧民,贴近现实也是好诗。比如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骛齐飞 ”之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样千古传唱。再举个艺术方面的例子:齐白石的画体现的是“本真”,很贴近现实;毕加索的画是“抽象”的,离现实很远。但他们的作品同样的是艺术瑰宝。
诗歌不同的表达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感觉。有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海子。他的诗因为崇尚大我,以整个宇宙为进入的场景,实在很难读出背后的真实背景。但他的诗意喷薄而出,给人强烈的震撼和感染。这是诗歌特有的美。所以,不能要求诗歌都贴近现实或者是远离现实。写诗是对生命的感受,读诗也同样的是感受的过程。优秀的诗人和诗人之间的区别在于优秀的诗人以整个宇宙为中心,对生命进行终极的探寻与关怀;伟大的诗人与优秀的诗人之间的区别在于伟大的诗人所表达的东西能够被读者所理解。
诗歌应该形式不拘一格  风格各有不同 不论流派之别 ,什么样风格的诗歌都能产生好诗。
发表于 2005-5-8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每周话题第2期:谈谈你对诗歌与现实的看法

“今天,有许多曾经让我们熟视无睹的名词和事物正在离开世俗功利的词言范畴,同样,有许多曾经欺骗和污辱了我们生命情感的名词与事物正在渐离开它们出卖自体灵魂得以憩身的场所。这些词语正在远离伪装,正在走下装帧秀美、字体堂皇的书本。它们作为活生生的鲜花或是尖刺,作为满足的欲爱或是张开的咀唇,正在不经意的仿佛中来到我们的眼前。对于这些让我们耳朵早已熟悉但很少亲身体触的事物与名词,如果我们现在还不能及时找到它们重新回归的故里,它们就有可能从我们的指间、唇下滑落得无影无踪。
  为了它们自身及我们的将来,我们必须成为这些走下伪装书本声音的气管和喉舌,我们必须让这些声音传达得更为清晰与嘹亮。”
“爱尔兰诗人西穆斯·希内在《欢乐或黑夜:W.B.叶芝与菲利浦拉金诗歌的最终之物》一文中写到:诗歌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的现实视域应具有改造之物,他坚定告诉我们:“在大部分充满创造力和启示性的诗歌中动作着的是一种精神能力,它可以筹划一副关涉自身的崭新蓝图,一种自我活力的崭新疆域。”真实的创作与指向的超脱,正是“白色声音”的旨意所在。在这种旨意的观照下,我和我所言及的对象就真实存在于我的身边--现在,它们也许正以我头顶上一朵云的形式伴随着我,抑或,以我手旁一阵风的气态包围拥挤着我,我相信因为它们,我正变得大。而我当下所能做的一切,只是尽力捕捉到它轻快易变的身影,与它们充分的交谈和彼此聆听,在这些交谈和彼此聆听中许多事物正在我们的四周悄然变化,悄然产生。”
(1999.3,选自《焦虎三诗学文论集》
发表于 2005-5-9 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每周话题第2期:谈谈你对诗歌与现实的看法

完全歧误的意识使他们的作品远远离开了艺术最渴求的那些深厚的语言、营养和声音,离开了能使他们真正发芽的土壤和世界。这种游离状况至今仍在诗界弥漫与广布。让人感到可喜的是,有少数理智与现实的诗人(评论者)已经认识到并强烈自责于自身的这一迷误,他们正在从思想、意识及创作中走出缥渺的象牙之塔、玻璃书斋,他们正在把自身的现实写作与写作的现实结合起来,他们正在把自身长成一棵真正扎根于真实之中的树木。
发表于 2005-5-9 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每周话题第2期:谈谈你对诗歌与现实的看法

诗歌是唯美的产儿
生活是真实的老人
发表于 2005-5-9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每周话题第2期:谈谈你对诗歌与现实的看法

    诗歌必须紧帖现实__关注民生,关注时代跳动的脉搏,歌颂生活的真善美,鞭打生活中的假丑恶。这是诗歌神圣的历史使命!诗歌背离了生活,背离了人民,背离了时代跳动的脉络,诗歌的存在则毫无意义,而且,诗歌也会因此而走向死亡。
发表于 2005-5-9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每周话题第2期:谈谈你对诗歌与现实的看法

[这个贴子最后由梅梅子在 2005/05/10 10:29am 第 2 次编辑]

(师指导,梅子成文)
前面各位都说了些好意见.也多是就诗歌本身来讲的,是不够的.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个时空观,即时间、地点、空间问题。诗人面对现实,主要是诗歌、诗人调适与时空、周围环境的关系;适者生存,背者衰亡。
单纯从诗歌自身来说,诗歌的真善美、假恶丑,都有极强的时间、空间、地点性,离开了时空性,诗歌同多数事物一样,几乎都会真假、善恶、美丑颠倒。旱时岗地雨是甘露,涝时洼地雨是追命鬼。
严格意义上说,什么诗人都不能离开现实,也没有完全离开现实的诗人。说诗歌脱离现实,是说诗人脱离最应该关注的社会现实太远了些,把诗歌推进了一种不好的、不正常的状态,引起了相当数量人的不满,导致了诗歌应该有的社会功能和地位太多的丢失。
一、 诗歌脱离现实的严重性:
1、 横着比:与影、视、歌比不用说,与小说、散文、杂文比好像也不如。
2、 顺着比:诗歌有越来越不景气的趋势。诗歌不像诗歌,诗人不像人的情况严重了些。很多诗和诗人在社会上遭到冷遇。
有人会说这是影视文化的冲击,不可否认,有这个因素。应该看到从大诗歌来说不是全冷,有的一点也不冷;其中最冷的是先锋诗。有人说先锋诗也不冷,有那么多网站呢。好吧就算它不冷,那么诗人的投入同社会的回报与回应也太得失背离。
之所以会出上述1、2这样,无疑诗歌背离现实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3、 诗人过多的诗中国现实不需要的东西。当然,不能说这没有时代的原因,主要是诗人自己所为。
        那些被冷落的诗人在干什么?
                  钻下半身,淌口水,
                  撒垃圾,颓非废。
                  挖祖坟,捣政治,
                  恨杀中国诗奴西。
                  标点符号,一词语,
                  “我”说是诗就是诗,
                  不是诗也是诗。
                  “我”说不是诗就不是诗,
                  是诗也不是诗。等等。
        诗者诗之事,有多少是中国人民大众最关心、急需的?相反,相当多的是多数中国人炝眼的。
如此这般,诗歌是什么样子了呢?
西方的诗成了唯一的好,中国的诗不是诗了;
难懂的诗是至上的高,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诗要被扫除了,踩到脚下还要再踩两脚;
非诗、垃圾诗、害诗等把一点好诗全埋没了;无病呻吟,肤皮潦草成了好。在人民大众眼里,这种诗还不如歌功颂德,好多歌功颂德的诗还有一定的人民大众性;
好多鞭打的诗不是打向好人,就是不知要打什么,打对地方的也不让人民大众感到痛快淋漓。
        从指导思想上:很多人不要中国,不要人民大众。要什么呢?要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至上,自由主义是天;要西方不顾一切,甚至做政治梦。
        说句挖苦人的话,有的所谓先锋,就是专干那些多数中国人还不想干的事的急先锋。就算这其中真有一些是先锋,也是只要先锋,不要中锋与后卫。
        就以《车过黄河》为例,许多诗人崇为霸气?这是霸气?还是偏执过劲?如果说这是霸气的话,能不能说有一点类似塔里班炸阿富汗大佛像的味道。
        歌、影星被人追,他们能给人带来欢乐。
        我们有些诗者给人带来的是什么?敢不敢承认对多数中国人来说,带来的是烦与斜睨,甚至恶心(这种说法,有的诗者会不服吧?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到群众中问一下,便知真与否了)。
        不能说人民大众认定的事都好都对;然而,那些自以为自己是天才、英才、高人、超人,根本不理睬人民大众的诗者们,又能何奈呢?
把诗者的被冷落都说成是政治所为,除了诗者的同类,说破天也不会有人相信的。
这都是人民大众的低劣与麻木?十几亿中国人,几千万知识分子,就出了那么几个好诗人?而这不是些自以为是和自视高明的诗者又是什么?
  二、如何面对中国现实?
         要面对中国现实,困难是会很多的,也不是难事。
         关键是想不想,想了就会能的。
         关键是诗者想干什么?
         多数中国人还不想干的事,诗者想干,一定要冲,多数是要撞墙的。
政治域就不能写了吗?文革诗就是例子。有人说那是蒙胧诗,我以为那是文革诗。
         文革后,中国人民大众,迫切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讨伐林、江、打砸抢;诗人那样作了,你看全国人把诗人举上了天。这叫诗人也是要顺民意得人心的。诗者一端露出了不是要纠正文化大革命,而是要变制度,多数中国人的态度就变了。因为他们把这个制度还看成是自己的权力;他们只要求改变不好的东西,而不是废了它。有的诗人人为的把改变不好的事情变成了废一切。
         “八九事件”也是。
         八九腐败达到一定程度,全国人心齐向反腐败。一些知识分子、学生一打起反腐败的口号,全国人响应。这是民心之一;民心之二,多数中国人还相信中国共产党,知民心民意必改。那只是是一种民心民意的申诉,不是要毁一切。
         “八九”闹到后来,中央领导基本答应了学生的反腐败要求。一些人还不罢休,闹六、七十天,各地不满、不法分子聚集北京等大城市,乱害民生了,一些人仍不知深浅,不顾后果,还闹。
         大众也看的明白,有的人目标就不是反腐败了。这些人也就失去人民大众的利益基础,失去民心。
         后来用硬的办法解决八九事件,就没有多少人认为是不应该的了。相反,还有的人认为自己是上了当。
         再后来人们对八九年的骨干,同情的人都是少数(基本上只是少数同类之唳)。
         把这一切只看成是政治斗争吗?说是也是,但是有一点,人心向背不在向动乱者。这是多数中国人的利益决定的,人们不要乱,更不是要改变中国的制度。
         至于,后来中国反腐败不利,当另论。所作过分了是违背中国多数人的利益的;统统看成是社会条件。试想,当时那些人能适渴而止,就同人民大众的意愿、利益一致了,会多好啊。
         再说现在,同样的社会条件,小说电视剧电影,除了为大众娱乐做出了一些贡献之外,还有不少的是歌颂好人好事的,更成为反腐败先锋。这些都是人民大众需要的。
         报告文学也类似,《中国农民调查报告》,让老百姓是叫好的。
         诗歌呢?在一些人看来就是自我,就是自由主义上天,就是反皇帝,就是西方,他们连非洲的资本主义也不对照。有了俄罗斯的事实与佐证,有的人仍不反省自己,就是怨别人。
         也许有人会问,诗人到底怎样面对中国的现实呢?
         让俺看,首先,要有利国、利民、利社会和社会进步的德性。
 其次,就是到人民大众中去,与人民大众共同感受一些东西,同人民大众利益与共、一起面对中国现实;把人民大众的感受变成自己的感受。就是多诗人民大众急于要干的事物,表现人民大众急于要表达的感情。
         不是不能当高于人民大众的诗者,是诗人别高得脱离人民大众,甚至害人民大众;多数情况下,别当站在人民大众头顶之上的高人式的诗者;还是让人民大众把诗者举起来的高才好啊。
       这样,当不了诗人,也不至于让人民大众打入另册之中啊。
三、不让写的问题。
                  诗者不但要争取写的权利,更主要的是要争取对中国,对人民大众,对社会进步有利而写的权利。同时还应该有一种自觉的不写害国害民诗歌的德性。诗者没有这种德性,外力强迫与遏制一下是好事呀。既然需要遏制,也就难免会出现遏制不适度,甚至有人会借正当遏制搞保护自己的事情了。
                  诗者真正做到为国为民族,为人民大众的利益而写,一定能得到人民大众支持的。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谁也作不到不准写的。
                  所以,俺不主张极度的自我为中心,反对个人利益至上。谁能完全逃掉自我?诗人不极度自我,自我也照样在诗中;所以说关注社会就成了真正诗人的德性。
                  消除那些害国害民的自我,增加一些为人民大众而写;斤斤计较,带着极强害他性的个人主义者能成为好诗人吗?特别是能成为人民大众的好诗人吗?我一直怀疑。
发表于 2005-5-10 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每周话题第2期:谈谈你对诗歌与现实的看法

下面引用由梅梅子2005/05/09 10:21am 发表的内容:
(师指导,梅子成文)
前面各位谈了不少好观点,但是多只是就诗论诗;诗歌能独立于社会单独存在吗?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个时空观,即时间、地点、空间问题。诗人面对现实,主要是诗歌、诗人调适与时空、周围环境的 ...
    很赞同梅梅子的观点。敬酒一杯,请。
发表于 2005-5-10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每周话题第2期:谈谈你对诗歌与现实的看法

下面引用由泽润2005/05/09 06:17pm 发表的内容:
    很赞同梅梅子的观点。敬酒一杯,请。
谢奖励.

四、反对严重背离社会现实的几种倾向。
谁能做到一点也不脱离现实呢?不能。然而要求诗人不严重脱离,不人为的有意的背离社会现实是应该的,诗人做到也是可能的。
从人民大众的视角,坚决反对下述几点:
1、 逃避社会现实。过度的逃避社会现实的人,虽无害人之心,却也无利国利民之志。这种人多数是一些平庸者。靠这种人很难对诗歌有大发展。
2、 失度的害性鞭打和歪曲社会现实。
这其中有认识性根源的。如,无数次听到不知多少人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是来于政治制度和体制。这种说法如果指的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问题很多需要改进、修正、完善,是对的。如果说只要搞西方的民主中国的问题全就解决了等,起码是认识有问题。谁国搞西方的民主搞成了人民大众主导国家政权?搞那种民主让人民大众交出主导政权的已得吗?有什么办法能让人民大众不丢失已经得到的政权?世界上近二百个国家,有一半左右不如中国呢,他们为什么搞不好?
有人为的,有意的搞害性鞭打和歪曲社会现实的。这种人不需要解析什么。
前述两种人往往对社会现实的态度是极端:
拒绝歌颂。再好的东西也不歌颂。连歌颂英雄、人民大众、好人好事、大自然、祖国的山河等等都反对。
鞭打一切。
不!有的人是否定一切。
不!有的人是要毁了一切。
3、 害性歌颂:
为恶官高歌:明明是个大贪官,却要帮凶打手式的歌颂。
专为低俗、歪、坏、恶事唱赞歌:极度的下半身、垃圾中的垃圾、害性的后现代主义者等等。
为臭、脏、恶钱唱赞歌:见钱就歌,是钱就唱,为自己得几个小钱,把害国害民,毁国有企业的业主、经理等人儿们歌成英雄。这种人是金钱的打手和帮凶。
上述都是歪曲社会现实,当然也是脱离社会现实。诗人就是应该反对。
发表于 2005-5-10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每周话题第2期:谈谈你对诗歌与现实的看法

    还有吗?梅先生,请继续讲下去。泽润洗耳恭听!谢。
发表于 2005-5-10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每周话题第2期:谈谈你对诗歌与现实的看法

用诗歌关注现实,当然应该。问题在于在关注的时候不要忘记诗的特质。不要以为打着关注现实的旗号就是好诗。就载道而言,诗恐怕不如小说杂文之类。诗歌的关注应在一点集中用力,一击即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17 16: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