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104|回复: 3

[转帖]《我听到了”痛苦“在歌唱》——读一枝笔的诗歌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15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老酒NN
一枝笔的诗歌我看得不多,这是第一首。但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个女子,心是苦的,感觉是苦的,眼睛也绝对是苦涩的。她已经没有眼泪了,甚至连最基本的梦想也已幻灭。但她还在渴望,思想还在与自己的灵魂挣扎,试图在荆棘满地的山野里赤足走出一条路来。
她的诗,生活气息很浓。我不知道是源于她的生活,还是截取了自己部分生活,亦或是周围人的生活?但不管是谁的生活,一枝笔的心绝对有足够的敏感,而这种敏感甚至到了敏锐的地步,这就让她品味到了更多、更深刻的不幸和痛苦。如果说当代诗歌也能让商品化味道很浓的我们受到震撼,那就是只有这样的来自心灵深处的苦痛之歌才能打动我们这些还拥有一些良知与同情心的人。这表明我们多少还是有药可治的病人,我们多少还是心存善良的人。在这里,在秋雁为我们辟出的一小块圣洁的领地里,我们可以时时经历一些洗涤,让灵魂接受善念与真情的洗礼而变得多少还有点人味,保留着些许人性,还像个人样。当然,再想回到童年时的纯洁,那是不可能的了。
一枝笔写的这首诗让我想得很多。说很生活化,是因为它让我们感到所有诗里所叙述的、所表达的,都是由生活元素组成的,或场景,或人物,或感受,或某些特定的片段,都明显的来自于生活,来自于生活经历。在写作上,我感觉到一枝笔的诗似乎起源于一种感觉,一种痛的感觉。那不是因为喝多了、喝高了的痛苦,那是因为活着太累,找不着希望,又看不到奔头,只好借酒麻醉自己清醒的意识,最后发现当心痛变为头痛时,人照样还是如此难受,于是借助笔来发泄,破嗓地喊它几声,以吐出胸中积淀了许久,同时亦压抑了许久的郁闷。当然也可能借酒发泄不满。但不管怎么说,她的目的在她的情感爆发、宣泄中达到了。在这里,我似乎看到了苏瓷瓷的影子。她的尖锐的叫喊让我想到了苏瓷瓷的诗。
这首诗,作者的痛苦是显而易见的。仅看题目,我们已明白大半。大凡一个人喝醉了酒,那种刻骨铭心的痛只有醉者自己知道,心痛,头痛,心死,大脑清醒,不甘,懊恨,等等,所有特不幸的感受沉甸甸撕胸裂肺般头痛欲炸般的压迫而来,欲罢不能,欲止无力。如想体验这种痛,最好在人生挫折时大醉一场,那时,许多人当有切身感受。
再看题记,作者已经挑明:在这座城市里,我再也找不到自己。这又是一种什么感觉?其实何止作者找不到自己,我们中的许多人,谁又能够找到自己?我们还能在灰色冰冷的城市里找到原来的自己,找到自己的灵魂吗?当然,人类总是很矛盾的。如果换一种眼光,看到的城市是阳光明媚、充满希望的。生活的现代化,物质的丰富化,享受的多样化及社会的文明化,等等。这样的另一种眼光我们且不去说。读诗,就得从作者的眼里去认识世界。因此,我们还是顺着一枝笔的思路情路一路走下去。先请欣赏原诗:
《把胃里面的影子摇晃起来》[原创]
            在这座城市里,我再也找不到自己
                  ——题记
1、
不要扯着我的影子
把你的手拿开
我要带上烈性的老白干
在没有公交车的街道
搂着脏兮兮的站牌
喝它个酩酊大醉
然后把胃里面的影子
也摇晃起来
2、
把你的声音调到C调上去
挺起腰来
父亲
我仇视地看着路边的广告牌
想到了母亲手里的红桃K
父亲苍老的那么快
抱着大提琴
像一个没有磁性的灵魂
被家人抛了出来
我要找一块白布
把所有的诅咒包裹起来
寄给他的敌人
3、
我拣了一张作废的车票
喝了一杯很苦的咖啡
在候车室的联椅上
我翘起二郎腿
让那些男人们着迷的不是我的腿
而是我手里拿着的那本
《裸体艺术》
一个提着密码箱的女人
像妖艳的妓女
把一些秘密
死死地夹在两腿之间
4、
我的手机早已经欠费
男朋友也早已厌倦
我无耻的挥霍
另一个女人代替了我
消费的地位
说:先和我签合同
才能上床睡
很想找一个人
替我交上三个月的手机费
然后我就贪婪地拨打
那些曾经爱过我的男人们
说:你躺着的姿势不对
请站起来重睡
2005。3。3沉睡之前
必须指出,读一枝笔的诗,我能感觉到她的成熟和写作的老辣。她绝对不是一个新手。能在一首诗里,能对一些特殊感受体察如此细腻,洞察如此深刻,且恰倒好处的又叙事,又绘景,又发泄,收放自如,这没有近十年的社会阅历、经历和精专累积,一个女子怕是很难做到的。
这首诗就是通过几个分节,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女子近乎完整的生活感触,包括对其家庭的部分背景了解和对社会男人的一种普遍认知。如果是一篇散文,让我了解了这一切,我一点也不惊奇。我吃惊的是一个新来的写手,能仅凭着一首诗,就让我获得如此大的信息量,且体察如此细微准确,她如果之前没写过诗,这打死我也不会相信。因此,她的尖锐、她的目光,总有一种成熟的深刻在背后支撑着。
第一小节:一开头就是喝醉酒的感觉。我明白了一件事,这个女人一定在生活中醉过。接下去,简直就是一个宣言:作品中的我要在大庭广众下喝醉,醉它个天昏地暗。从小接受的教育教会我们,醉酒是很难看的,尤其是女人。女人的美,要求她们一切要得体。但这个女人不仅要反其道而行之,还要当着世界的面大醉酩酊。这只有心中藏有大痛大悲大哀的女子方具有打破世俗的勇气。这让我想起郁郁不得志的楚国大夫屈原,他那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受在这里换了一种形式出现,由此,我感觉到一枝笔的不简单。她,不一定就局限在自己的生活中。她,无疑对生活有着另类接触和体察。她,多少融进了自己。否则,绝难感人。但对于这样一个写手,我无法判断这叙述里面有多少她自己的成分和影子。
第二小节:有了醉,也就有了鼓舞和指点父亲的勇气。接下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甚和谐的家庭。母亲好牌,不知是否亦或好赌?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父亲的命运堪怜。至于父亲为什么忍气吞声,佝偻可怜,诗歌精简不需铺陈,只留给读者自己去想,作者的聪明由此显露出来。再接着,作品中的我明显的在情感上倾向于可怜的弱者:父亲。而作者的情感宣泄在这里也非常暴烈,所有的诅咒指向分明,多少也点出了父亲工作与生活的遭遇。一枝笔在这里还深藏了一个暗喻,所有的诅咒,用特意找来的白布包起来。国人传统上用白布吊唁或表示孝道。这里用了白布显然在暗喻死亡,由此强化诅咒的恶意。使作品的倾向性、情感性得以进一步深化和强化。作者的用心和思想让作品有了一般意义上的深度。
第三节:场景转换了。有如电影镜头,既可能是接续着上一节,也可以跳转时空链接,进入另一场戏的情节。拣了张作废的车票,喝了杯咖啡,来在车站候车室(人还在醉态里)。从“翘起二郎腿”到“《裸体艺术》”,那个“我”展现了自己:应该是一时尚女郎,有窈窕的身段,修长的腿,风姿绰约。然而,男人们更感兴趣的是她手里的杂志。这里的描述意味深长。既把作品中的我自己的形象(也可作为当今女子的典型形象)做了看似不经意的再现,又将如今男人的心理勾勒出来,仿佛看了一个值得勾引的猎物,并由《裸体艺术》想入非非。从而将我们现在社会的某些**现象或性的商品交易及男人们普遍的心理常态等(当然还可以引申更多的现象)尖刻的披露了出来。同样,下一段:一个提着密码箱的女人/像妖艳的妓女/把一些秘密/死死地夹在两腿之间//也如此。作者对“暗示”性的表现手法运用相当稔熟,为读者开辟了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照我的理解和感受,那就是一个妓女,即使不是,其社会职业和维持其生存的手段也与妓女没什么两样。而当她把密码箱,把一些秘密,死死地夹在两腿之间,既给人一种对金钱死死看护,钱的地位无比金贵的揭示,又同时给人一种隐秘的性暗示,那诱惑自一层表面的描写背后力透出来。因此,这一节的社会意义尤其明显。如果说前面的“我”的家庭还只是社会的一个小小细胞的显示的话,那么这里——社会的一角(候车室),则意味着一滴水见浩瀚大海的一种深层揭示。
第四节:回过头来,作者又介入当今的两性生活状态。“我”的男友已经不起我的挥霍,又有了别的女人,并且把当今时尚的“合同”引进来,表明现在的情感是多么的理智,前因、后路,早在上床前一并理清。这种买单式的情感联姻究竟有多少爱的成分,还有那种因情而忘我的奉献吗?这里面有太多令人玩味的内涵。作者再次把一些思考性话题抛了出来。只是让我弄不清的是作品中的“我”想另找人为手机费买单(以弥补感情的空虚),这可以理解。另寻一男人,自然也不会太费事。但为何曾爱过她的男人们会说:你躺着的姿势不对/请站起来重睡//?是因为她还醉着,姿势不雅,还是因为她已和别人睡过,嫌弃她?重睡?还行吗?不想重来?还是另有暗示?还是另有作者自己才知道的典故?然而,这首诗的悲剧性结局却是明摆着的。无怪许多人看了这首诗后想哭。
这首诗,整个就是一个女人的生活写照,家庭,社会,爱情(不一定是婚姻),感触,认知,无望,借酒解忧,等等,以一个女人喝醉的眼神看透世间万般炎凉。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痛楚,历经许多坎坷,饱受许多磨难,家庭又是那么脆弱,父母又是那么无能,让一个弱女子早早接触社会,而社会对一个女子又是那么虎视耽耽。当家庭无望,生活无望,借以依托的男人也无望时,这个女人除了喝酒,除了喝醉,除了能在大街马路上撒酒风,除了还能喊出几声诅咒,她还能做什么呢?她的明天会怎样?她的未来又如何?这种一个又一个痛,环环相扣般层层压来,让人有透不过气来的感觉。因此,我听到了痛苦在歌唱。那是来自底层的小人物的歌唱。我也看到了读者们在痛苦下更多的是同情,而忽略了作者的写作手法与技巧。这也难怪他们。他们平时喜欢唱些花前月下的精美小诗,喜欢把玩自己的小情小调追求一种文字的抒怀。这是青春的歌唱,这是浪漫的怀想。他们的生活毕竟是幸福的。即使其间可能也有小悲伤,但实质上还是幸福的成分多些。诗歌创作就是这样,可以海涵进内容广泛的方方面面。只是一枝笔的这首诗非常独特,题材独特,感受独特,眼光独特,以它的的记实性、痛苦性,深深触动了大家。相信许多读者随着生活的阅历丰富,会更深地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从而也写出更深刻、内容更具个性的作品来。
回过头,我还想谈谈我理解中的作者。首先,她拥有较为深刻的生活厚度,她将许多感受、许多故事、许多生活、许多苦难等压缩在一首诗里,这体现了她的剪裁之手是经过自己的一番考量之后删繁精简出来的。这首诗的风格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一些记实诗歌类似,纯属生活写照,且还是底层的小人物写照。臧克家、《惠之风》的作者等。她是否受他们的影响我无从知道,但我却知道作者颇富心计和心思,作品里有她的心血。
其次,为更好的展现记实性,让更多的读者读懂,作者的语言选择了口语、朴实和生活化,并力求让每一个人看后都知道作品写了些什么。这有别于今天的诗人们,他们更喜欢运用飘逸出奇瑰丽的想象,喜欢一些让读者怎么绕也难以明白的晦涩的言语,并制造一个朦胧般的有意让人艰涩难嚼的主题,以表明自己是多么用心,思想又是多么的高深。
再者,作者的写作手法很圆熟,有醉酒的起头,有非常形象的刻画,有许多暗示性技法,有巨大的想象空间,还有许多社会认识在内。而通篇却象似随手擒来,漫不经心,任意勾勒,其实,每一句都别有用意,每一句都在为后面铺垫,每一句既朴实无华、又绝不罗嗦、恰恰是不经雕琢的诗一般的语言,并在整体构思上赋予了许多深意。就看题目,绝不直白浅显,而是拐弯抹角,富于形象。
说实话,我很感谢一枝笔,她让我们的眼睛为之一亮,并唤醒了我们沉睡了很久的同情心,让我们在生活的同时还时时想到,自己的身边还有这样一些人。生活对他们而言不是享受,是一种磨难。这种磨难,也许会随着机遇,有一天会得到解脱。但对另一些人来说,也许终结一生也无法改变。于是,痛苦的歌声,我们始终都能听到。于是,诗歌作品,也因其痛苦而变得更有内涵,更加伟大。人类的坚韧和力量由此而生!
发表于 2005-3-15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我听到了”痛苦“在歌唱》——读一枝笔的诗歌有感

这篇评论老辣深入——对诗歌中的人性表达和诗作者的创作动机及情感有自己独到的细致的分析——这让我想起了第二期《诗歌月刊》上一个女诗人(名字不提)的组诗《将意淫进行到底》及她的创作谈——有兴趣的朋友可找来看看——对诗作者来说,我觉得会有很好的借鉴和开阔诗路的作用——
发表于 2005-3-16 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我听到了”痛苦“在歌唱》——读一枝笔的诗歌有感

陈忠好,我是清风
欢迎你来红颜!把你的诗歌发来红颜,我们等着欣赏哦!
 楼主| 发表于 2005-3-16 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我听到了”痛苦“在歌唱》——读一枝笔的诗歌有感

谢谢两位楼主,晚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4 13: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