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322|回复: 9

对62期临屏诗赛获奖作品的评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11 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62期临屏诗赛获奖作品的评述

[这个贴子最后由石生在 2005/07/10 10:29pm 第 1 次编辑]

[color=#0000FF]前言——
    临屏诗赛绝对是很具网络特色的一项文学活动。在我的记忆中,最开始的临屏只是小范围的个人行为,是一种适应电脑屏幕、笔头纸张写作退化而在线即时写作加强的一项尝试(事实上,现在很多小说家的小说都是对着电脑屏幕陆续完成的)。那个时候,常常看见某些人在帖子标题中加注解“临屏”二字,或者干脆直接来个“临屏中,请勿打扰”。
    文人雅集、兴诗唱和,本来就是中国文化的传统项目,同题诗更是古已有之。我不知道是谁先开始的,也不知道是谁最先使临屏诗赛正规化和程序化,这已经不重要。已经看到的事实就是,很多诗歌论坛的临屏诗赛十分火爆。同一个题目,再加上同一个时间段,并且是很多人同时在线写作,这就是临屏诗赛的显著特征。至于最后的评奖,评论什么的,也都已不再重要。那种遥相呼应的写作乐趣,已经使写作者自身获得了足够多的东西。而临屏诗赛的另外一个延伸就是:每当国内外发生重大新闻,诗人们对某种现象、事件、人物、观点提出看法,共同写作诗歌来表达各自道义上的回应。我给这种形式暂取名为:撒网。
    临屏诗赛能出好东西,虽然很多作品发育不良。一边考验着诗人的表达技能,一边考验着诗人的思考速度。我以为对于那些靠排遣青春情绪的写作者,临屏诗赛是个障碍,因为他要靠感觉写作,没了感觉一般就写不出东西。这样说来,临屏诗赛的作品,如果结构语气不是太倾斜,并且偶尔有几个发亮的句子,一般都能最终获奖。我还是要说,临屏不是诗歌写作的全部,关键是借助它,使写作个体在过程中获得愉悦、情感波动、焦虑、压力等等一系列各式各样的写作体验,这就已经足够了。再好一些,能够使诗人们的集体声音,靠着时事新闻的关注度,从而借助媒体、网络深入到人群中去,并产生一定影响,那就更加善莫大焉。
    下面进入正题——

第62期临屏诗赛获奖作品:
             第一名,石生(7票),奖励 18000
             第二名,诗梦如花(6票)奖励 15000
             第三名,幽云、武陵狼(各4票)梦隅、肉眼道人(各3票)奖励 12000

13、李白乘舟      7票
     文/石生
老早就有人哀叹:乘槎浮于海
这是个失恋的人
他给国家写过太多的情书
每一封都被原路退回
同样是这个人
面朝流水,满肚子哀怨
逝者如斯夫——他的头发都白了
只好回到老家,做起清贫的乡村教师
可是我们李家的这位
失恋人群中的一员
没孔家老二那么蠢笨
他钟爱舞剑,喝酒,烧炼丹炉
他还爱写云里雾里的诗歌
在那个诗人得宠的年代
我的本家兄弟李白:到哪儿都有人请喝酒
那个开饭店的小老板,汪国真的老祖宗
为了和偶像见上一面
不惜撒谎搞骗局
说是门前的小池塘:桃花潭水深千尺
国家主席的小老婆,歌伎杨钰莹的祖母的祖母
也在宫廷里宴请大诗人
为了让他写诗,一个劲儿地给他灌酒
还命令管家给他脱靴子
我的这位堂兄,走到哪儿都能引起轰动效应
就连他以政治犯的身份释放出狱
和堂嫂一起坐船回家
都有人站在长江岸边鼓掌欢呼
我的兄弟李白,其实早就厌烦了狗仔队的追踪
他抛妻弃子
在一个月亮饱满的夜晚
决定驾上小船逃走
他再也没有回来
诗迷们,从此在阅读中断了奶
仿佛,整个唐朝都是一个幻影
我们所向往的诗歌盛世:再也达不到李白的那个高度
唯一值得庆幸的
千百年来,失恋的人嘴里总是念叨着: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07,07,2005
[color=#DC143C]评论:我是受秋叶漫舞之邀来参加62临屏诗赛的,我选了这个题目。写作手法、结构很一般,表达有些散。但这个东西能得奖,也多少反映出大家的阅读兴趣,以及大家对写作的宽容性。但也有一点,我要说的是,其实简单的东西也并不一定好写。实际操作一下就会知道,它同样,动用了写作者的所有本领。
28、红树,守候你的浪  6票
   文/诗梦如花
亚热带的海风,结晶着你的思想
一站就是千年,何必在乎
汲取了多少雨水和蓝色的欲望
爱,从一个波纹开始
追赶潮起潮落时的天堂
你在岸边,虚构着我奔跑的影子
这沙滩上,多么冷,多么空
谩过羽毛做梦的春天
把微笑,裁剪成一缕缕阳光
其实,我就是你耳旁的风声
是风声中穿行的箭
是箭尖上那支失语的歌
不要淹没我的姿态
这飞翔的文字,因为你的呼唤
如花,悄悄绽开
2005.7.7
[color=#DC143C]评论:我的评论其实都在我的前言里面。这个题目很不好写,特别是带有某种虚无性的题目,很考验写作者的综合实力。如何支撑你的这个题目,是主要问题。不然就成了,题目是最好的诗,内容倒可有可无。所以说,在论坛上,我很佩服这样的人,我在很多回贴里面也表达了我的这种佩服。
10、红树
  文/幽云        4票
红树,守候你的浪?
一句句海誓山盟
将爱情托起
之后
爱情却将他们
一点点
埋葬
[color=#DC143C]评论:同样,我的评论其实都在我的前言里面。不过有一点,就这首诗,中间的一个转折,倒是让我们仿佛看到作者写作当时的那种用心: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于是就产生了这首诗。
18、鹰      4票
  文/武陵狼
1、《鹰,告别》
提一把蒲扇在天空中飞翔,
为自由凝视
草原上的牧歌,在黄昏恋上
奔驰的红绸
刚劲的爪子,把思维
锁思维锁向一处,所有人的沉默
爆发着血
沐浴的生命和弹头齐发
瞄准阴霾的空气,带上微笑
向清清的河水,亲吻
这是你唯一的告别仪式。红绸
向远处奔跑

2、《鹰,旋律》
是哀伤,让西沉的夕阳
模糊了晚归的马队
姑娘在河边,卷起衣裙
轻轻的洗涤脸上的忧伤:
“他倒在了沙漠
双手狠狠的插在沙里,向做我的方向
归来,用疲惫的身体与我拥抱
我听着他的呼吸,神保佑我们,为我们祈祷。”
天暗了,氤氲的声音
——来自一个老头和一把琴
来自儿时
嘎达梅林,摔交手
悠悠的弦,向着蓝天的幽幽
夕阳下的缰绳
没有太多的夸张,
朴实,只剩下纯纯的爱情,噶达梅林

3、《鹰,抚慰》
马车渐渐的走向了铡刀,小孩只能乞求远走的路
留下他的影子,马奶酒
蒸腾着浓烈的空气,可是静物
安安静静
呼吸着欲望的离子,背叛与枪声
在背后
点燃一场哭泣,为青青的原
菲薄的芦苇在微风中飘动
是忧伤的低下了头,随妇女和儿童
凝聚沙漠化的土地哭泣
琴停止了搏动,空气假扮和谐
夕阳为谁?
鹰,凝视着轻轻的草
提一把刀
向山岗,向小河……
舞动扇子,在天空飞
[color=#DC143C]评论:佩服作者的想象力。并且剑走偏逢,大多用意象性的词语,借代手法。这么短的时间,写这么一个东西,估计没少受心灵煎熬。
9、夏天一个炎热的午后            3
    文/梦隅
一堆文字在笔下乘凉
懒散的句子
找不到一点诗意
我合上眼皮
它们便逃得干干净净
推开另一扇门
想起了疯狂的哲人
冷笑  不在一颗泪珠上停止
雷声响过还是没有惊动
沉入河底的往事
失去了记忆
一个炎热的午后
注定让忧心无语
注定被去年的闪电击伤
[color=#DC143C]评论:“注定被去年的闪电击伤”,为这一句,得奖很应该。
21、李白乘舟  3
  文/肉眼道人
李白 我的爱人
你准备走了
你踏着萧鼓
踉跄的脚步擂上码头
我的爱人
我早预知了此刻
当你饮尽我珍藏了十八年的美酒
你就会离开了
你将桃花插在我鬓角吧
我为你弹一首送别的琴曲
这一刻不许吟诗
只看我以眼泪做画
分别就在眼前
烟水如我的衣裳
你将逍遥何处
别了这杨柳的江岸
你说美酒是你唯一的骨头
而诗是你作弄自己的铜镜
舟行岂足以放逐风流
忘了浮名才是你的本色呀
谁比我更懂你 我的爱人
无论下一个码头在哪
你习惯了在登舟的一瞬
忘了所有醉话
[color=#DC143C]评论:“李白  我的爱人”,开头一暧昧,整个作品就不得不暧昧了。还好,还好,语气没有坍塌下去。就为这,得奖也是很应该的。
发表于 2005-7-11 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62期临屏诗赛获奖作品的评述

算你会说话其实都不够好.也许是命题作文的缘故.
发表于 2005-7-11 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62期临屏诗赛获奖作品的评述

上去大家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05-7-11 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62期临屏诗赛获奖作品的评述

下面引用由肉眼道人2005/07/10 10:24pm 发表的内容:
算你会说话其实都不够好.也许是命题作文的缘故.
活动的要义,本来就是重在参与。
发表于 2005-7-11 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62期临屏诗赛获奖作品的评述

学习。
发表于 2005-7-11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62期临屏诗赛获奖作品的评述

石站长评贴是避其锋芒啊。:)
发表于 2005-7-13 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62期临屏诗赛获奖作品的评述

好诗好评
雨竹学习
发表于 2005-7-29 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62期临屏诗赛获奖作品的评述

总述得精彩到位,具体评述,言虽简,却很深刻!
发表于 2005-7-29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62期临屏诗赛获奖作品的评述

前言——
   临屏诗赛绝对是很具网络特色的一项文学活动。在我的记忆中,最开始的临屏只是小范围的个人行为,是一种适应电脑屏幕、笔头纸张写作退化而在线即时写作加强的一项尝试(事实上,现在很多小说家的小说都是对着电脑屏幕陆续完成的)。那个时候,常常看见某些人在帖子标题中加注解“临屏”二字,或者干脆直接来个“临屏中,请勿打扰”。
   文人雅集、兴诗唱和,本来就是中国文化的传统项目,同题诗更是古已有之。我不知道是谁先开始的,也不知道是谁最先使临屏诗赛正规化和程序化,这已经不重要。已经看到的事实就是,很多诗歌论坛的临屏诗赛十分火爆。同一个题目,再加上同一个时间段,并且是很多人同时在线写作,这就是临屏诗赛的显著特征。至于最后的评奖,评论什么的,也都已不再重要。那种遥相呼应的写作乐趣,已经使写作者自身获得了足够多的东西。而临屏诗赛的另外一个延伸就是:每当国内外发生重大新闻,诗人们对某种现象、事件、人物、观点提出看法,共同写作诗歌来表达各自道义上的回应。我给这种形式暂取名为:撒网。
   临屏诗赛能出好东西,虽然很多作品发育不良。一边考验着诗人的表达技能,一边考验着诗人的思考速度。我以为对于那些靠排遣青春情绪的写作者,临屏诗赛是个障碍,因为他要靠感觉写作,没了感觉一般就写不出东西。这样说来,临屏诗赛的作品,如果结构语气不是太倾斜,并且偶尔有几个发亮的句子,一般都能最终获奖。我还是要说,临屏不是诗歌写作的全部,关键是借助它,使写作个体在过程中获得愉悦、情感波动、焦虑、压力等等一系列各式各样的写作体验,这就已经足够了。再好一些,能够使诗人们的集体声音,靠着时事新闻的关注度,从而借助媒体、网络深入到人群中去,并产生一定影响,那就更加善莫大焉。
雨竹在次学习
发表于 2006-3-19 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62期临屏诗赛获奖作品的评述

下面引用由肉眼道人2005/07/10 10:24pm 发表的内容:
算你会说话其实都不够好.也许是命题作文的缘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16 09: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