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狼声独唱 于 2017-8-7 08:10 编辑
昆虫单眼只感光,这些光再由复眼合成影像,这是常识。这首是实写,“没完没了的嘶叫 / 像火车穿过市中心!”加感叹号,很响,很近。绿地、花朵、小男孩转圈,至少是不小的开阔地,而且和窗子里的“我”又必须形成狭窄的扇形的相同方向。问题有二:1、昆虫的复眼视野开阔,是相对昆虫细小的复眼所覆盖的区域而说的,事实上蝉的视野很难超过十米,物理学很容易判定蝉的视觉范围,这是我为什么提出哺乳动物眼睛的概念缘由。哺乳动物的眼睛是复眼进化的结果,比昆虫复眼更高级,视野更远更开阔;2、在复眼里“相遇”,同样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场景如何,在视觉里不会变;“相遇”一词指的是互相遇见或碰面,直接表达,无须暗示或伏笔,用“我们在昆虫的复眼里相遇了”有自然纯真之意,但这是在第三者眼里,是否贴切,值得商榷;二是误认为昆虫的每个单眼都能成像,我与小男孩距离被拉近,如果这样就是常识性问题了。这个问题你可以再作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