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316|回复: 19

小辈胡言乱语,请大家看看并给我正确的引导,谢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20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对诗词的格律了解不多,
也不懂得怎么做到符合平仄,
但是中国古诗词都是那么的严格。
毛主席也有过指示:
这种诗歌体裁太严格也太难,
太束缚人的思想,在青年一代不能大力推广,
新一代的人应该做新诗,
也可以适当写一写唐宋遗风。
其实古代诗词是我们泱泱中华大国的文化瑰宝,
其载体汉字也是世界一大奇观,
而现在一定有许多像我一样的人,
喜欢这种体裁,但是又做不到符合要求,
所以我填了三年的诗词,但都不符合要求,
只能说读着还算顺,也能表达出清楚的意思。
所以我想,能不能推出一种新的但从建行形式上模仿古代诗词的诗词呢?
即使在词牌名前面加上个右仿,
在我国,左通常都是好的一面,右通常是指差的一面,
所以我说的这种模仿绝对做不到古代诗词那么严格,
只好说是右仿,比如拙作:
右防谒金门
秋江远,明月如霜庭院,
楼上西风鸣断雁,兰窗帘半卷。
脂碎镜尘香残,青烛摇曳影倦,
江水悠悠还独看,风帆今夜满。
再比如拙作:右仿忆王孙
旧楼秋风孤雁鸣,
残脂尘镜碎香盈,
青烛玉帘摇瘦影,
恐无凭,
今夜归帆过白萍。
而诗,则可以说是打油诗,
读着也顺,意思也清楚,
就是不太符合格律的要求,
比如拙作:新绝·桃花岛
香淡岛粉春意浓,
莺歌燕舞似花红。
三千年事碧水外,
无拘无束世无争。
本来对于我们祖先留下来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我是不能说什么的,也不能这么糟蹋,
但是我太喜欢这种格式,
建行美,音象美,视象美,
而且有很多优点。
比如拙作新绝·桃花岛就是很幼稚地模仿这些优点做出的不伦不类的东西,
第一句模仿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运用了孽簇丛生型的蒙太奇手法;
第二句则是模仿诗鬼李贺惯用的手法:通感,
这种手法被称为通感互根型蒙太奇;
第三句,时空杂糅型蒙太奇,
模仿吴文英句: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
最后一句,改用周敦儒句:无拘无束无碍,
是点铁成金型蒙太奇。
这几个蒙太奇的名字类型是著名语言博士辜正坤归纳的。
而我用的点铁成金型蒙太奇用得不地道,
有点金成石之嫌,但我说了我对韵律一窍不通,
我这样说也许是推托责任,但是我只能做到这么些了。
外国人不就是受我们中华古代诗歌的启发才想到的电影蒙太奇这个概念的吗?
其实我这么说并不是要推陈出新什么的,
我只是为了娱乐,我自己觉得我那烂诗读着也不别嘴,
也清楚地表达了我的意思,所以我就这么写了,
其实这么写的结果也只有一个:不伦不类。
在这么多诗歌大家跟前胡言乱语,见谅了,
欢迎批评,可能我新接触到诗词,想法还很幼稚,
希望大家引导我到正确的方向上去。
发表于 2005-4-20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辈胡言乱语,请大家看看并给我正确的引导,谢谢。

这个不用讨论,没有必要:)
诗歌是展着的,与其他发展中的事物一样,从没有过停止。象这样硬性“改变”或“创造”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物种”的做法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4-21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辈胡言乱语,请大家看看并给我正确的引导,谢谢。

那你说我就必须要学那些韵律或者以后不写这种体裁了,
可是我很喜欢这体裁,
又不想学那么麻烦的韵律啊,
太多了,不知道从什么开始学起啊
发表于 2005-4-22 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辈胡言乱语,请大家看看并给我正确的引导,谢谢。

诗为心声,只要能表达自已的情感,可以不拘形式。我所说的不讨论,指的是创造一种新的、界于古体和新体之间的所谓“新格律诗”或“新旧体诗”。
我也常写没来由的《无调》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4-22 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辈胡言乱语,请大家看看并给我正确的引导,谢谢。

哦,既然这样,那我以后就写打油诗吧,
呵呵~~~
发表于 2005-4-24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辈胡言乱语,请大家看看并给我正确的引导,谢谢。

我看你写就是了。
要标明是什么律、绝、词、曲
就要按标准写,当然标准也有古韵与新韵之别
不标就可以不按标准写
这样就出现了中国式的新诗
有的很偏向古诗
有的很偏向西诗
有的平分秋色
这种诗就是新古融合诗。
我不是诗人,有时滥写一点,有些是偏 古了一点的。
也许有的就是你说的那种诗,这种诗除了在先锋诗迷者中,在多数中国人那里还是有市场的。
我知道,有个女诗人叫李伯华,已经出了两本诗集,就是这种诗人。
 楼主| 发表于 2005-4-24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辈胡言乱语,请大家看看并给我正确的引导,谢谢。

原来还有这么多学问啊,
我真是在这胡言乱语,
大家不要怪我,
我回去好好学,
学了再来发帖吧,
发表于 2005-4-25 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辈胡言乱语,请大家看看并给我正确的引导,谢谢。

看来小虾89不是不懂格律的,最少他的古典诗词语感很强,这不是读一、二首古诗词可以获得的。
这样的古诗词风格,又非某种格律的诗完全可以写,许多人在写,我很喜欢读。但是要注意几个问题:
1 严格与正版的古诗词区别开来,在标题上注明。
2 不要修改词牌,比如不要说明是《谒金门》或《忆王孙》,就算是字数和分行与那个词牌相同,其实与原词牌也没有什么关系了,写上原词牌名称,容易造成误会。
3,不必拘泥于原有的词牌的字数,可以完全脱离任何一个词牌,只保留词的语言风格和节奏风格,可长可短,只要觉得完成了一个完整的旋律就可以了。
4 要保持风格的纯正,可以不是律句,但是也不能搞出五平或五仄句,没有了格律,“规律”是不可少的,这个“规律”掌握在什么分寸上,大家可以讨论,绝不能无限地“自由”。小虾89这几首还可以。
5 至于这样的诗应该如何称呼,目前名称很不统一,有“新古诗”、“新古词”、“新古曲”、“新格律诗”等,因为有一个“古”字,或有“格律”的字样,对于坚决维护古诗词纯洁性的人是难以接受的,这点可以理解。这个诗体应该是:古典诗词语言及节奏风格的非原格律的自行随意掌控的诗体,当然这不像是个名称,大家可以斟酌。
6 百花园里需要有各种花卉,比如有人严格按照词牌填词,但是用现代的白话,把现代口语嵌入平平仄仄的格律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效果不错,自成一格。例如启功老先生就有很多这样的优秀作品。这样的风格和小虾所说的这种正好是一对相反的风格,一种突破格律,保持语言风格;一种突破语言风格,保持格律。
7有人以另一种形式提出这个问题,他们提出“改造”、“简化”格律,其实质性结果和“新古诗”差不多,但是这样的提法不好。别人的东西不是不好,你有什么权力“改造”它呢?我们应该承认在古诗词格律的启发之下,我们创造的一种新品种。
 楼主| 发表于 2005-4-25 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辈胡言乱语,请大家看看并给我正确的引导,谢谢。

闲人大哥,怎一句感谢能表达我的意思呢?
获益匪浅,
一种突破语言风格,保持格律,
这个好,至于语感,愧不敢当,
这几首是帖在古风诗词上,
斑竹大哥给改过了的,
原样嘛,不说也罢,徒增笑耳
发表于 2005-4-25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辈胡言乱语,请大家看看并给我正确的引导,谢谢。

赞同楼主和闲人的看法!
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
发表于 2005-4-25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辈胡言乱语,请大家看看并给我正确的引导,谢谢。

下面引用由资深闲人2005/04/24 06:51pm 发表的内容:
看来小虾89不是不懂格律的,最少他的古典诗词语感很强,这不是读一、二首古诗词可以获得的。
这样的古诗词风格,又非某种格律的诗完全可以写,许多人在写,我很喜欢读。但是要注意几个问题:
1 严格与正版的古诗 ...
强烈反对此类伪诗。
个人以为提出这样的理论是对诗歌历史的背判,这样的“探索”不会有任何结果。
这样的理论之所以有一定的市场,是因为有一定数量的、诗词修养尚欠缺的“诗人”,随着诗词水平的提高,这部分诗人中肯定会分化出对此观点持批评态度的群体。
“古风诗词”版不会鼓励这样的创作。
以上观点不针对喜欢用文言或“半文半白”创作新诗者。
 楼主| 发表于 2005-4-25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辈胡言乱语,请大家看看并给我正确的引导,谢谢。

其实我是同意闲人大哥的意思,
他只是说突破语言风格,保持格律,
有什么错误吗?
另外不拘泥于字数,韵律的,
个人以为那只是比较有古意的现代诗,
我没有看出什么对诗歌历史的背判,
发表于 2005-4-26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辈胡言乱语,请大家看看并给我正确的引导,谢谢。

清风翼先生不必如此强烈地反对。
人写诗又没有宣誓入什么党派,何来背叛。
其实一个是井水,一个是河水,没有什么矛盾。
垃圾、下半身、都有一席之地,出了点格律而已,为何不给点出路?
我本人十分喜欢古诗词,也写了一些,好坏难说,格律是不会错的。“新古诗”也写,但是,绝不混在一起,泾渭分明,写古体诗严格依律而行,拗句用得都不多。好像一个人有时唱京剧,有时唱越剧,但是不能掺在一起唱,我看不出有什么背叛不背叛。
的确有不少人写了些不合律的诗,在网上发表,扰乱视听,让喜爱旧体诗词的人不满,造成的坏影响是让不懂的人以为旧体诗就是这个样子。解决的办法是宣传,不是压制,另一个方法是为这些非正统的东西独立开辟一个空间,让别人生存,自己才能生存。
发表于 2005-4-26 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辈胡言乱语,请大家看看并给我正确的引导,谢谢。

比较同意“为这些非正统的东西独立开辟一个空间”的想法,反正在“古风诗词”我不会容忍这样的东西。
发表于 2005-4-26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辈胡言乱语,请大家看看并给我正确的引导,谢谢。

闲人的说法早已经被中国人接受.
中国诗,从古诗到纯西洋诗,之间是一种连续状态的过渡,中间没有一个明显的门槛.只有在近于两极时,才极为分明.
闲人说的是那种很偏于古诗的类型.
我到过不少古诗网站,斑主几乎都是清风的态度.多数的古风网站人气不旺,与管理者的这种态度有关.
因为事实上,偏古的诗歌是走向标准古诗的第一步.有了这种水平的人们被冷落\拒之门外,你那个网站人气能旺才怪呢?结果是只能供少数古诗迷者们玩,后继来者受到阻拦.只能做点保持纯种古诗的事情.对育人不利.
实际上形成了古诗者霸古媒体,新诗者霸新诗媒体的局面.中国多数人是喜欢融合诗的,一个大中国却没有这种诗歌的媒体阵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27 00: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