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花土

读诗习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5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土 于 2023-10-15 10:49 编辑

我们坚持读诗写诗,一辈子,不为名不为利,原因是什么?是喜欢。中国诗歌数千年发展下来,核心只有一个字,情。诗是情语,是诗人从颅内剥离出来的一块肉。人是感性的物种,情是人最宝贵的东西,所以,读诗这个问题不需要别人督促,接触到了,就会喜欢,就有坚持的动力。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组诗〖秋浦歌〗中的一首,简单通透动人,人老白头,这里的诗意也不需要诗人做任何挖掘,这是人之共情,这首诗黑头发的年轻人读和白了头的人读,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之一是,阅读不需要层层剥皮。一首诗近似一幅画,读和感的距离非常短,短到没有实质距离,是一个整体。中国诗歌以情为主,而情又是天下共情,没有秘密,体现诗歌质量的,只有文字表达,我们喜欢〖秋浦歌〗,是因为它够简洁,够清亮,那种恍恍惚惚的哀愁表达的富有韵味。最重要的是,它足够短。
类似〖秋浦歌〗这样的诗多如牛毛,多数诗人都会写白头发的惆怅,落齿的忧伤,病疼的苦恼,包括死亡的哀戚等等。这一类诗占比很重,大家都在写,反复写,白居易从三十来岁开始写,写到生命结束才停笔,生老病死有什么秘密呢?无非是悲观还是乐观的问题,大家写来写去就是不厌不腻,尽管同质化严重,写的仍然想写,读的仍然是想读,因为人生只有一次,体验只有一次。因为生老病死是情的核心,是诗意的泉源。

杜甫年轻时写的诗流传下来的非常少,是他本来写的不多,还是传丢了,还是杜甫扔了,可能性都是有的。没有疑问的是,李杜的诗歌,都是四十几岁之后才变得更有味。情感丰富饱满诗才能丰富饱满。
能不能把诗歌的情感脉络看作逻辑线索,我认为是不可以的。情感的偶发性,延续性,它的突然性,有理性和无理性,是充满变数的,诗人是不愿意浪费笔墨的,简单有效,也是文字的表达惯性,也是文学写作的追求。诗是情的,是善变的,是瞬间的,也可能是永恒的,是见怪不怪的,也是不可预测的。它是开放的也是自闭的。事实上只要是文字组合,不论何种语言,不论如何组合,不论是诗还是非诗,都能推导出一个结果,N个结果来,这才是逻辑推导对诗最大的伤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15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土 发表于 2023-10-15 10:43
我们坚持读诗写诗,一辈子,不为名不为利,原因是什么?是喜欢。中国诗歌数千年发展下来,核心只有一个字, ...

阅读并受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5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首诗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壳,一是核。壳是文字和文字所携带的信息。核是情,人之喜怒哀乐七情六欲。
在传统诗歌里,核基本保持不变,变来变去的是壳。

怎么理解壳呢,壳,是文字,文字携带的信息,文字是汉字,汉字本身不变,意义会变,文字携带的信息会不断增加,中国诗人包括文人作诗是围绕这个信息来做文章的。中国诗歌,有文字丰富的信息量,才有丰富多彩的诗歌。
为什么说最早的诗歌是写实的,这是因为文字携带的信息量少,信息量增加之后,就有了写虚的可能,修辞也有了可能。文字本身是不会表达的,是人的阅读让文字有了表达,有了表现力,所以,一个词语用在一首诗中,它究竟用的是它的本义,还是延伸义,究竟它是在写实还是在修辞,这个怎么判断呢?因为有不同的理解,便产生外溢,中国诗歌是感性的,原因在于对词语的推敲首先是知识性的,就是读者掌握了多少文字信息,其次是观念性的差异,然后才是技术性的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5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诗人都是透明人,是在没有秘密的环境里写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15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土 发表于 2023-10-15 12:23
传统诗人都是透明人,是在没有秘密的环境里写诗的。

中国古代诗歌的社会属性比现在,要简单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6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3-10-15 16:31
中国古代诗歌的社会属性比现在,要简单很多

是啊,现在的诗人,耕耘和产出倒挂,脸皮比城墙还厚,死猪不怕开水烫,总想不劳而获一战成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16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土 发表于 2023-10-16 07:21
是啊,现在的诗人,耕耘和产出倒挂,脸皮比城墙还厚,死猪不怕开水烫,总想不劳而获一战成名。

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文化的多元性,决定了诗歌的不稳定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16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土 发表于 2023-10-13 18:21
一首诗只要条件具备,是等同于作者本身的。或者说那里面住着作者的灵魂。比如李白的〖上崔相百忧章〗。李 ...

老盆是谁啊?不认识的说,根本就不认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16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土 发表于 2023-10-13 19:16
我喜欢诗朗诵。摇头晃脑很减压

上学的时候很多小孩背书就喜欢摇头晃脑的,每次我都跑下课桌给一脑瓜嘣,要么一本书就丢过去了。每次我都被罚站,一罚站就会叫家长,一叫家长就罚擦黑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16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土 发表于 2023-10-15 10:43
我们坚持读诗写诗,一辈子,不为名不为利,原因是什么?是喜欢。中国诗歌数千年发展下来,核心只有一个字, ...

还差个东东,除了情,还有心,唯有心生,正念是繁华一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17 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 发表于 2023-10-16 20:04
还差个东东,除了情,还有心,唯有心生,正念是繁华一树。

心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17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心才有情,心不在,语言就苍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19 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3 13: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