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主义及其危害
“相对主义”(Relativism)是一种哲学立场,主张真理、道德、知识或美的标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文化、历史、语言、个人观点或社会背景而存在的。换句话说,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或价值判断。
虽然相对主义强调宽容和多元,但它也面临许多哲学与实践层面的批评,主要包括: 1. 自我矛盾(performative contradiction)相对主义者说“没有绝对真理”,但这本身就是一个绝对断言。如果一切都是相对的,那“相对主义本身”的真理性也无法保证。 2. 削弱道德判断如果一切道德都是相对的,那么种族屠杀、压迫妇女、酷刑等行为,在某些文化中若被认为合理,我们就无法反对。容易导致道德虚无主义(moral nihilism)。 3. 反智主义或反科学倾向科学相对主义(如极端后现代主义)可能否认科学方法的有效性,把科学看成是“白人男性霸权”的一部分,容易滑向“反疫苗”“地球是平的”等非理性立场。 4. 无法进行跨文化沟通与批判如果一切文化都“各有其理”,就无法批判种族主义、性别歧视等社会问题,也难以推动全球合作或人权共识。 5. 滑向犬儒主义或虚无主义如果每个人的观点都“合理”,就没人再试图追求更深刻的真理或价值,只剩“各说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