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老家伙

新闻看来都是骗稿费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0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俩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1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年詩人餘地自殺辭世 經濟感情都難成為原因  

--------------------------------------------------------------------------------



黃長怡




    餘地原名余新進,1977年生,湖北宜都人,多年來居住雲南昆明,曾任雲南《生活新報》編輯、記者。此次他突然自殺辭世,未留下遺書,原因成謎。

    國慶黃金周尚未結束,文壇就傳來噩耗:詩人、作家餘地,于10月4日淩晨零時許在家中自殺身亡,留下妻子和一對不足百日的雙胞胎兒子。與他相熟的朋友都表示,對他的自殺“太不能理解了”。






    詩人深夜用菜刀自刎

    今年剛30歲的餘地年初結婚,三個月前妻子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兒子。4日淩晨,餘地給好友張翔武打了一個電話,對張翔武說:“我以前跟你說的事情,就拜託你了啊。”此前餘地曾經對張翔武說:“要是我哪天實在撐不下去了,你幫我把作品收好,你幫我處理。”20分鐘後,張翔武接到餘地妻子姚夢茹的電話:“張翔武,你趕快過來,余新進他自殺了!”

    張翔武回憶道,他當時立即趕到餘地家,姚夢茹正不知所措地站在客廳裏,躺在沙發上的餘地渾身是血,脖子被兩條毛巾蓋著,一把滿是鮮血的菜刀丟在地上。餘地後因搶救無效身亡,經警方勘查確認是自殺。

    最早在網上發佈餘地去世消息的是詩人一行。提起餘地的事情,電話那頭的一行情緒激動:“我真是想不透,餘地為什麼要自殺!”一行是江西人,一年前從海南到了昆明,與餘地認識並成為好朋友。“在圈子裏,餘地是和我的文學理念非常接近的一個人,我們經常來往,他自殺前一天還給我打電話,約我和我太太到他家吃飯,我沒有去成,本打算5號或6號再去,沒想到再也見不成。”

    經濟感情都難以成為原因

    一行在最早發佈的消息裏透露,餘地的妻子患了重病,最近又誕生了一對兒子,這使很多人聯想到餘地是因為不堪忍受生活壓力而輕生。為此一行澄清道:“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餘地的家庭經濟並不是大家想像的那麼差。他半年前從報社辭職,但仍有收入渠道。他是一個很勤奮、多產的作家,養家並不成問題,況且他妻子是一個軍官,他們家絕對不是窮到過不下去的。”

    有人猜測,餘地是因為和妻子吵架之後,一氣之下自殺的。但姚夢茹向媒體否認了這一猜測:“我們當時沒有吵架,他在衛生間打電話,我過去後發現他手上還拿了一把菜刀,嚇了我一跳,然後又聞到他的酒味。因為他有點感冒,我就勸他別喝酒,他當即向我道歉,表示以後不喝酒了,讓我先去洗澡。我洗完澡後就看見他倒在客廳裏了。”一行也表示:“和別的夫婦一樣,餘地夫婦偶爾也吵架,但應該不至於引發命案。”

    他應該是一個理智的人

    由於“詩人自殺”這樣的關鍵詞,很多人都把餘地之死與顧城、海子聯繫在一起。對此,黃禮孩說:“餘地性格很陽光,不是一個陰鬱的人。”一行則用了更多的褒義詞:“餘地是一個健康、開朗、平和、真誠的人,他的身上沒有人們想像的詩人特有的烏托邦式的衝動。應該說他是一個理智的人,沒有某些詩人的幼稚或者感傷的情緒。”

    對於餘地的文學造詣,一行評價頗高:“餘地在小說和詩歌方面作品都很成熟,這是很難得的。而且他是一個很勤奮的作家,幾乎所有有點名氣的國外作家小說他都讀過。”餘地還向一行透露過三十歲以後的宏大寫作目標:“餘地說,三十歲前的作品都是不成熟的。他評論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紅》為‘一流的散文和二流的小說’,說等他四十歲也可以寫出這樣的小說。"一行表示,今後能做的,只是幫助整理餘地留下來的作品,讓更多的人了解他的文學才華,以此紀念這位年輕辭世的文學家。

  

來源:南方都市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1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唉....死的版本也真多啊...


如果我们继续关注这样的自杀事件,让它越演越烈
那么可以预知:以后自杀的诗人将会越来越多.

以一死来成就名气.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1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吵没吵架?要掩盖什么?水深啊!

有帖子还说那俩娃子,出事那天有一个还在娘家那边的医院留院观察呢,如果真这样的话,妈妈选择离开孩子身边,而做爸爸的又选择自杀,真让人无法原谅和理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1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1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刀杀不死淹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1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1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1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死者已矣,活着的人何其艰难
      吴云粒

这段时间以来,整个人似乎都是恍惚着的,太多的事情要做,太多的东西要想,太多的决断要面对。而直到4日上午11:00,当我在这个假期漫长的睡眠中被电话吓醒,直到今天都无法定下神来安稳地睡上一觉,才觉得所有东西不过是过眼烟云,在死亡面前,一切都那么无力,但让人恼怒和难过的是,死者已矣,活着的人却是何其艰难。
4日11:00,接到朋友的电话,说余地自杀了。尽管不大相信,但所有的睡意全被吓跑。印象中这位才气逼人的青年作家永远是那张笑眯眯的脸,以及那些站在文坛高处般的言论。
马上电话向其他朋友落实,得到的结论让人透心凉。脑中全是乱的,他怎么丢得下那一对刚刚出生的双胞胎?12:00,约了清泉去他家。下午见到他的妻子小姚。从3日凌晨事发到那一刻,小姚一直在哭。她抓着前来搀扶她的人的手,牢牢不放。
下午和小姚去机场接余地的父亲,由于没有沟通好,从3:00一直等到近6:30。这期间,小姚一直在盘算着怎样筹钱,“要给他买新衣服、骨灰盒、还有火化,还不知道他的父亲会有些什么要求……”她几乎绞尽脑汁,“只有借钱了”,但是和谁借,她似乎一点底也没有。我安慰她说,不要操心了,这么多朋友,大家来想办法,但她还是操。清泉叹气说:“我们这一群人都没有钱。”期间,施打来电话,说已经买好了回昆的机票,晚上就到达。我觉得他很冲动,在电话中吵起来,现在需要的是钱,回来于事无补。但事情已经定下来,回来也好。
本来以为4:10就到的余地父亲,要到6:30,我们去机场附近吃东西。一碗米线,小姚一个劲地说太咸了,老板娘换了汤,她还是觉得咸。后来重煮的几乎没放盐,她只是挑了几根。她身体的盐分大量从眼泪中流失,任何一点盐都是咸的。
她又开始焦急起来,要到马街给余地开死亡证明,不知道晚上有没有人值班。她说在这之前,余地已经有过这种念头和冲动。我们惟有叹气,“这都是命”。她说“太心寒了”,又哭起来。我知道她需要表达和发泄。
在机场,清泉告诉我,她听说,小姚好像患了病,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好像很严重。我没太往心里去。
下午6:30左右,余地的父亲从一楼出口出来,身边跟着村里年轻的会计。一看见老人,小姚便扑在他的怀里失声哭起来。两个人哭着出了机场。我和清泉提着包在后面,感觉这个热闹的城市如此荒凉。
晚上接到朋友郎的电话,说小姚患了病,很严重的那种。全身又是一阵冰凉。郎说,这不是一个男人的做法。我也觉得有一种排遣不出的愤懑,不知道责怪一个死者是不是应该的,作为活着的人,我们无处排遣。
5日下午,去安宁凤凰山殡仪馆送余地。他那样安静地躺着,甚至有些不真实,像一个蜡像,他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觉不适应。小姚拉着他,伏在上面哭泣,怎么也拉不开。好不容易拉了出来,在最后的那一刻,她又冲了进去,尖叫着痛哭。
从殡仪馆回来,听说小姚坐在余地*的那只沙发上,责怪自己给了他太大的压力。她哭着,觉得如果不是自己,余地就不会*。
后来吃饭,几个朋友凑了点钱。但我们并不知道,这点钱太微乎其微了,因为更让人惊愕的事情还在后面。
6日约了张翔武等人吃饭,从张翔武那儿知道,就在那一天,余地留下的一对双胞胎中的一个正在山东做手术,他没说太清楚,好像是心脏方面的。祸不单行,这个多灾多难的时代,什么能够遮蔽一个不幸的家庭?

看到范稳写的怀念余地的文章“谁自杀了,都跟中国文学的希望没有关系。只跟他的亲人有关,跟他自己有关。在一个失去的鲜活生命面前,文学的希望算个屁。”觉得想流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1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在走投无路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1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夫妻感情也不是特好,否则怎会把重压留给自己的最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1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看,他老婆先承认吵架,也有邻居朋友证实吵了架,后来又否认了。为什么?

更有报道还有个孩子在山东做手术,他老婆却不看着孩子,跑昆明干什么?


疑点太多。无法释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1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死了的,诈死的,都很鄙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1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还扯不清楚,留一地迷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1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死了能解决问题吗?不管发生什么事,活着就有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5 17: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