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咖啡树

《与谋生有关的唠叨(一)~(二十七),继续深入添加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2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流浪之丑丑 于 2008-9-30 12:33 发表
不按规律出牌导致的溃败与混乱;船浮的高高的,我们却高赞船的大与行的快,而忽略了船内空空的无物。何以堪?社会还是应该归还它的本来面目:道法自然吧!

丑丑说的,该只是个美好的愿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2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08-10-9 15:01 发表
郁闷啊,所在的行业售价竟然跌落至材料成本了,连人工费都挣不回来了啊,制造业何以谋生?

。。。这才刚开始。制造业与流通行业会首当其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2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与谋生有关的唠叨(十七)》



水银泻地。

10月3日周五,美国人刚刚通过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6日周一全球主要股市就回应一般,一天之内一并跌去了2.5万亿(美元计)。

历史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写。美国人的话语权,正在以一种明确的方式逐步丧失。

金融,本是一种虚拟的经济体系。它来源于实体经济,但却又独自着自己的法则。如果说实体经济体系是一条波动的轴心线的话,那么金融就是围绕这条线上下摆动的附着物。两条线近了,金融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远了,简单说就是假了,金融会自己吹爆自己编织的谎言。

还没有完全退居二线的工业文明,当期间的核心能量被发达国家挤压的差不多时,这些国家便掉头祭起了金融体系的大旗,以此为动能核心来带动新一轮的发展。这些,是近30多年来的事。

实体经济很多时候就像地里种庄稼,到收成的日子,有多少就是有多少。金融不,金融是讲故事,靠地里的庄稼讲故事。只是背过了身去,有时故事的情节讲的离了谱,但在没到庄稼收成的过程里,你并不知道是否真的离谱,但你要听,甚至你还相信,并且还存着一并捞一把的小心思,那你就得当时买票才能进场。

金融这个东西,因先天自身无根而伴生了虚假的属性根源。只是,假使金融一直能清醒又诚信地做个实体经济的跟随者,做好工具的角色,那么,世界本该是太平的。只是,这只是美好的愿望。金融的载体是资本,而资本的逐利本性是胎生的——极限短的时间与空间里,获取极限多的增值。如此,这就不好办了。

我想,这些是原始又属性的道理。有了这些,那么今天眼下的这些情景,就不奇怪了。今天不来,明天或者后天一样会来。只是快乐着击鼓传花的人们,大都存着一己可以逃脱终结的心思参与着,紧张又兴奋。

可是,怎么可能逃得脱呢。当每一个如此的阶段尘埃落定一般到来,二八一样地分配了利益,甚至一九,甚至更甚,那么你等着好了,没分到的人一定会另谋他路:不是消亡,就是战争。

扯远了。

这次地球村里出的状况,是百年一遇的。就我个人而言,看不到很好的出路。我想,能有的出路,一是金融体系发达的国家实际地拿出银子买单,二是推出几个类似中国这样的、仍旧以实体经济为动能核心的国家,去做下一轮全球经济的发动机。

我也隐隐地看到,我们想去做。但是又严谨地照着东方文化的思辩逻辑思考着做的步骤。国际舞台一直都有,只是,这一次,请我们上台了。不过,这个上台的事,既是利益也是风险。虚名与实得之间的权衡,是个“度”的艺术。

不过这个,想必该是东方文化的精髓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2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你编辑了,树,你之前讲的一一都在应验,两个月前撰写一论文给集团公司报上,<议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出路>,好不容易说出了自己的真话,可关键时候不能失语.周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7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咖啡树的文字颇具理性,逻辑严密,以独到的眼光分析当下经济形势,为我们厘清了许些迷蒙。
难得的好文。
推荐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7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咖啡树的文字涉猎广泛,语言有深度,内容丰富,结合生活与现实。值得精华!
希望继续能看到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08-10-12 15:32 发表
为你编辑了,树,你之前讲的一一都在应验,两个月前撰写一论文给集团公司报上,,好不容易说出了自己的真话,可关键时候不能失语.周末快乐!

脚踏实地,飞雪好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青梧 于 2008-10-17 11:15 发表
咖啡树的文字颇具理性,逻辑严密,以独到的眼光分析当下经济形势,为我们厘清了许些迷蒙。
难得的好文。
推荐精华。

感谢提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黑子 于 2008-10-17 13:17 发表
咖啡树的文字涉猎广泛,语言有深度,内容丰富,结合生活与现实。值得精华!
希望继续能看到美文

。。。呵呵,慢慢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8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与谋生有关的唠叨(十八)》


08年10月9日,中国召开了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上关于农村土地可流转的国策,相信将在未来的很长时间里彻底转变中国农村的经济生活格局。将来的日子,你会看到“农场主”、“地主”、“雇农”等许多早已随时间远去的名词,当然,或许会以新时代的新的名词代替,但无非是换了汤并不换药。

眼下国内所有的金融机构中,离这个事情天然比较近的,分析下来是四家金融机构: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信用社。前两者皆因一直以来的政策导向决定了属性,后两者却是因为先天的密集布局方向所致。

农村土地的可流转,除了将导致土地属性的变化,期间流转过程的依托体,根本是金融资本的转换与流动,这无疑给了上述几家金融机构绝佳的资本运作机会。这个资本的运作,将会极大地膨胀参与其中的金融机构的资产体量与实力。

四机构中,农行与农发行,预计会作为主流平台,率先拿到核心政策展开工作。农行的股份制改造这个月已经获得了国务院批准,最新的上市计划是09年下半年(估计农行的股份价格会在上市前水涨船高,亦会造成何各方机构的哄抢)。二者的体外各方合作者也将会因此受益多多。要知道,这项国策的出台,将会颠覆建国以来的农村经济格局,时间上至少会长达几十年。更有可能的是,农村的路,就此翻牌不再改动。我想,至少,我们的有生之年是看不到如此颠覆性的改动了。

信用社的出路,因其先天散漫无序,并极具地方色彩,预计会是先以地区整合的形式展开。这个预期如果不错的话,相信会有大批的民间资本、机构资本(包括改头换面的外资)积极介入,介入的方式很多,其中主要的该是股权投资形式或项目合作。

关于邮储行,最近也有了新的信息:“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10月23日开始首次审议邮政法修订草案”。不过这个草案基本是针对国内的快递行业的整合。援引上面这个信息,是看到了邮储行也开始了加速业务整合。加上因其密集布局农村的先天优势,会在参与此轮农村改革的庞大蛋糕上毫无疑问地分得一杯羹。快速地剥离其它业务并以立法的形式成型发展,那么在未来,其会产生不止一个的优质资产板块,这会为今后的产业整合以及后期的分别上市布下稳健的大局。

援引官方数据:中国的农村土地资源,折合成人民币,大约在30——50万亿之间。

中国有9亿农民,加上这50万亿的资产规模:一个天量的游戏开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8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土地流转是不是意味着可以摆脱土地局、林业局、区政府、乡政府直接进行交易啊?这四把利剑、四个吸血鬼就可以不再从土地上刮分了呢?农场主可以自主进行土地流转了呢?我很关心这个问题,请教树,也在看关洋相关的政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8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大局已定,飞雪关心的事情是此次新政之后的配套细节,等等,会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与谋生有关的唠叨(十九)》


有日子不写唠叨了。

一直很忙碌。因了自己从事的行业,紧紧地联系着这场史无前例的动荡前沿。

说是史无前例,是说这次危机的全球性。如今,地球村都动起来了,仿佛展开的一场全人类运动。而这其间,中国的声音越来越大了,许多事处理起来也开始转变了以往的基调,少了谦恭,多了些强硬。

这是个国力的进程指标。

全球第一外汇储备;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照自工业文明以来的周期规律测算,仍将有15-20年快速发展期等等。这样的地位状态,逢上大家园里出了状况,不站出来恐怕是不可能的了。

站出来了,就是个责任和态度的问题。只是,这在本质上仍旧是个交易。所以,法国人要去会见达赖,又要和中国搞中欧会谈,商议危机下中国这个经济体以及其庞大的市场与欧盟如何合作发展时,我们告诉他:会谈无限期搁置——你要帮忙的事,我不管了。

这不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人耍脾气。西方思维对于东方思维的排斥,更多的表现来源于经济活动以及伴生的政治活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说法针对于现实有一条轨迹:西方的工业文明作为财富的主流来源,在近30年前达到极限之后,逐步走进夕阳,转而迅速加重金融虚拟经济的发展。如今这个逐渐占据主流的经济模式出了致命的问题。

而中国不是。我们目前仍旧是以实体经济为主的经济体,金融虚拟经济在这块国土上,如果按照全程的概念去看,根本是刚刚起步。国内眼下受到此次危机展现出来的负面情况,主要是多年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没有完全改观过来所导致的。这个意思是说,眼下国内的情况,并非是我们自身经济体的动能核心出现了溃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出口导向型的阶段经济策略,是为了从弱小增至强大。过去的几十年如此行为,在了那样的现实国情下,该是极正确的。中国的老文字里有“奇胜正合”的说法。如此,走来的一路,便是“奇胜”的路途了。

不同的发展阶段,就要务实地嫁接不同的国策理念。记得三年前,政府第一次提出了“扩大内需,社会转型为消费型”的说法。这个说法是对中国社会经济生活定义的历史性转变,是自建国以来的第一次。

这个英明的提议,我想隐含了两个意思:因国力可见的增强,一是可以逐步减弱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以减少对外依赖的风险;二是这个提议的前提——社会保障制度的加速推进(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便没有真正的消费型社会)。

现在,这个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全方位场景,仿佛一场庞大的牌局到了阶段的终场,水落石出一般呈现出了各自真实的底牌。美国底子的厚重,相信恢复起来不会太慢。但是,说话的这会儿,由金融危机波及到实体经济的恶果仍在继续,恐怕还要持续一年的疼痛光景才能见底,届时,我们会看到财富来源的渠道颠覆一般洗牌。而伴生的虚拟经济因其属性,相信会提前转暖。但是,因此次后的死地后生的一路,必然以“加重金融业监管,严格控制金融创新”为前提,那么如此,神话一般的金融虚拟经济,再也不可能回到之前的膨胀高度了。

历史走到了这一程,中国自身的发展路径因了机缘,甚至巧合,大国风范开始浮出了水面。这里面,既有水落之因,又有本质里的石出之艰辛。

不过,无论如何,在经过了几百年后的今天,这样的时刻还是来到了。

生逢其时,是谓幸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5 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事没事到这里小坐,总能豁然一些事情,受益多多!两位老大推荐,我操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5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树的唠叨让大家在危机中看到些许生机,俺的建议集团公司采纳,并给予奖励,这里面有树的功劳.对于宏观层面的认识,树还是很敏锐的,

冬天送上问候,在外平安保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2 17: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