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七星宝剑

那年中秋

[复制链接]
清水作k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9-23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3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总以为诗歌(尤其是好的诗歌)是属于大众的,而非个人的,也非某个圈子里的。若非如此,诗歌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因此,无论形式如何,手法如何更新,语言如何变化,好的诗歌应该是直入心脾、朗朗上口、让人记忆。
现代诗歌在现代文坛之所以处于弱势,就是作者太强调自己的主观感受和主观意向了,而忽视了受众。如果一首诗,总需要读者不厌其烦的读才能够读出它的味道,就太与现代社会的节奏不合拍了。
所谓“会写诗的人众,会读诗的人寥”是一种怪现象,是一些现代诗人自怨自艾的表现。“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正暗合了现在许多自以为是诗人的诗人的心态。
此贴以上内容并不是就楼主的文字而评论的,而是就一些议论而产生的读后感。
宝剑这首《那年中秋》已来读过四五遍了,每次读都觉得最后一段最好:感情凝重,语言洗练,很有余音绕梁的感觉。  问好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3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息怒息怒,把心都静下来。好好交流是为正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超侠 于 2008-9-23 04:45 发表
罢了,我这里颠倒时差,凌晨不睡,无聊地网上闲逛。还是假作半人,说说这首诗:

田埂上的月亮尽力地放大
微暗的近处,模糊的远方
我们呼吸过的时间
长出蘑菇状潮湿
点点开放着淡白色
那是谁的眼神?

西方 ...


谢谢解读,基本上就是这个意思,这个东东的败笔在“奈何”二字,这里处理得太粗糙太干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清水作k 于 2008-9-23 09:44 发表
尔等三个臭皮匠不在俺话下,尽可放马过来,俺一一领教并奉陪.


我叫你小姑娘可不是骂你,我还没有骂过什么人,你要批评就对着作品说,沒必要把其他人牵扯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松明子 于 2008-9-23 09:46 发表
偶总以为诗歌(尤其是好的诗歌)是属于大众的,而非个人的,也非某个圈子里的。若非如此,诗歌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因此,无论形式如何,手法如何更新,语言如何变化,好的诗歌应该是直入心脾、朗朗上口、让人 ...


谢谢阅读,这个东东最后还行,前面有败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3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清水作k 于 2008-9-23 09:43 发表
此位超侠同志宣称的只有"二个半人"(估计也是三个臭皮匠:我马玄黄和七星宝剑和超侠)才懂得的这首"那年中秋"何必要发到论坛上来呢?你们三个臭皮匠之间互相"久仰,久仰"一下即可,就不要在此卖丑弄乖,污人耳目了.
...


倘若你说此诗不好,哪里不好,为什么不好,怎样才能“好”起来。先说出道理来,没来由剑拔弓张。此诗解出来,是让你仔细看出门道来。写诗者不会读字,犹如有嘴巴只会吃饭,不会说话。那两个半人的说法,其实是跟七剑玩笑,字里行间已经告你:诗人自己,那诗中的情人,我只是假装的半个人了。文字需要仔细来读,读出字里行间的含义来。如此大白话说出来,两个半人你都看不出来,岂能读懂诗句?

我原来跟七剑也曾剑拔弓张过,但我们都是讲道理,论诗可以论出火药味,但不是粗鲁。诗人说话要有教养,即使是来真的,也要有真的诗意在里面。原来论坛里都是不打不成交的。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3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松明子 于 2008-9-23 09:46 发表
偶总以为诗歌(尤其是好的诗歌)是属于大众的,而非个人的,也非某个圈子里的。若非如此,诗歌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因此,无论形式如何,手法如何更新,语言如何变化,好的诗歌应该是直入心脾、朗朗上口、让人 ...


如此之论说来话长。其缘由非常可笑。简言之,庞德老兄从日本学了中国诗歌之意象,拿来主义,搞出了意象主义。就有了客观-相关之说,结果是用了图像作编码,写诗成了编造秘密情报。意象与诗人心情的相关性,就要人花功夫去解码。中国诗人不管不顾,拿来主义地模仿西诗,就有了晦涩难懂的诗歌。这全然不同于中国的意象-意境:”人比黄花瘦“这样的意象不是编码,而是含蓄意境。

可七剑此诗不得不晦,可是并非全晦,不知真情的人仍旧可以看懂后面两段。这种晦涩我赞同,诗人不愿意将两人的隐私公布于众,只能掩饰了。

[ 本帖最后由 超侠 于 2008-9-23 19:2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3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七星宝剑 于 2008-9-23 11:45 发表


谢谢解读,基本上就是这个意思,这个东东的败笔在“奈何”二字,这里处理得太粗糙太干涩。


是地,前面意象已经“奈何”了,这两个字推敲好了可以“惊人”-意境就深远了。那拍遍栏杆的感觉已经比“奈何”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4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它定为第六十三首可不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4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哥哥,好久了,想念!

那年中秋,曝光不足
留下薄薄的底片
暗房处理不掉那些浓重的阴影
相纸浸泡过度,柔软的黄色
拎出来始终不干---晾
上面的忧郁

写的张弛有度,底蕴十足。多少日子了没有读你的诗歌了,阅读之后,首先是亲切,然后才是感慨!中秋月圆时,低头思故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4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超侠 于 2008-9-23 14:09 发表


是地,前面意象已经“奈何”了,这两个字推敲好了可以“惊人”-意境就深远了。那拍遍栏杆的感觉已经比“奈何”深了。


是的是的,你说的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昊飞泓 于 2008-9-24 16:32 发表
那年中秋,曝光不足
留下薄薄的底片
暗房处理不掉那些浓重的阴影
相纸浸泡过度,柔软的黄色
拎出来始终凉不干---晾
上面的忧郁

写的张弛有度,底蕴十足。多少日子了没有读你的诗歌了,阅读之后,首先是亲切, ...


好久不见哦,问好了。现在写的很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薇 于 2008-9-24 12:54 发表
把它定为第六十三首可不可以?


就是的:)http://sunny1018.uu1001.com/read.php?tid=115&page=7&fpage=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5 08: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