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7888|回复: 67

但伤知音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3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于2008年11月22日注册诗歌报论坛,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上论坛,从我开始发作品起,青蓝君就不遗余力的给予鼓励和帮助,如果没有她,我就不可能用八个月的时间从普通会员做到试用区版主,所以我对她怀有深深的敬慕之情,引为文字知己,并为她写了一段话——“我虽然算不上士,但我非常欣赏士的为知己者死的坚贞。荆轲明知刺杀秦王不会成功,但为了报答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仍义无反顾的毅然前往,才留下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悲歌。”为了感激她,她的每一组诗我都认真读了,并零星记下了一些感想和建议,今天收集在一起发表出来,算是我送给她的一点小礼物。
虽要说明的是,她始终只是在全心全意地履行自己的版主职责,始终只是把我当作普通会员中的一员,从没说过一句稍稍有点温度的话,这是让我很遗憾的,但我仍对她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所以就把古诗十九首中的“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截取半句作为此文的题目。

之一

诗很好,感人。诗题尚可斟酌,如果把《若》和《霜》单独发表,人们就看不出题目与内容的联系了。“涤沐”、“水蕴”、“哀静”三词有点生硬。“钵体”一词在你以前的诗中出现过大约两次,所以出现的频率偏高了些,也有点生硬。私心以为诗中用字遣词最好能出自《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如果嫌不够可以加上《辞源》,如果还嫌不够就加上《汉语大词典》。如果《汉语大词典》中没有的词最好不用。诗和文是有区别的,文不妨古雅点,诗古雅了就易“隔”,历代名篇大多是不“隔”的。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些近千年前的东西,现在读来不隔;大概千年后的人读来仍然不隔。话说得太多了,仅供参考。
“落定的尘埃从不是细节/细节里也没有你沉陷的泡沫”,方悄私心觉得改为——“落定的尘埃从不是细节/细节里也有你沉陷的泡沫”更充满着缠绵的情味。“折(shé)水的诗歌与我一起离去”,改为“失水的诗歌与我一起离去”,更易被东南西北中的人理解。
窃以为这组诗是你所有诗作中最坦露心曲的,读其它诗我是佩服,读这组诗我是感动,每重读一遍就增一重感动,我几乎能将这组诗默诵下来了,毕竟老了,要是十年前,背几组诗是何其简单之事。这段时间有几句古诗时时涌上心头:“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不读诗歌批评的文章(一读这类文章我就头疼),偶尔读读文学史,给我的启示是:让人深思或让人感动的就是好东西。废话说得太多了,不知你可曾反感,以后尽量少说吧。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
相留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青蓝君何必急着走呢?还是古人有耐性,可以年复一年地闲坐树下看着四季轮回、花开花谢、果长果落,直到树木枯死,直到生命化为石头……
现代人身心都太忙了,也不知是为着什么忙着。不知告别红尘时,总括一生,是比古人有更多的满足,还是有更多的怅惘?

之二

这次我站在TY先生一边,私心以为尝试很成功:诗思独特,形式简洁。读这组诗感慨良多,又不知从何说起,正在苦恼时,眼前一亮,有两句原诗正好派上用场:“领略烟波浩渺的含义”,“像一场不小的震颤”。永久收藏了。窃以为“死殆”改为“死期”更明了,“流离”改为“分离”与诗的主题更密切。
自己认为好的,一定不能改,这世界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别人的话只能作参考。这就像走路一样,自己觉得走得自然舒服就行了,也许100个人对你走路的姿势会提出100种的建议,如果每个人的意见都采纳的话,你最终将不会走路。没有一点固执的人是成不了诗人的。

之三

“是什么弄疼有关春天的憧憬
一直向北,又怎么与南相聚
我多次拎起你漂流的孤寂
在很厚的苔藓上,向轮回嘲笑”

我曾以赞美的语气说你是诗坛的“周杰伦”,当我在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听周杰伦唱《本草纲目》,我又想起了你的诗,你总是不按套路出招。俗话说,乱拳打死老师傅,如果你摆个擂台,你定是百战百胜的“好汉”,诗歌的舞台永远属于你。方悄没有挑战的胆气与力量,只是台下的一个看客,在最远、最落后的一角为你击掌叫好。祝福你。
世事常有出乎意表的,我从不敢期盼你给我回复三句以上,而居然回复的比三的立方还多,真是幸福得晕头转向啊。也许是我写不出你那样的诗,所以就特别喜欢你那样的诗,就觉得你那样的诗特别好。你已经找到了属于你自己的独特的歌唱方式,切不可大变,坚持走下去,直到老了写不动了为止。在这具有中国特色的物质文明统治一切的时代,诗不可能生成一丝一毫有形有利的实物,纯粹是精神的散步,甚至是探险。希望你不要放弃,这世上行百里半九十者多的是。但愿我的眼睛能有福在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后欣赏到你的新作品。

之四


“时光如梭子,它在织出一层层面纱的时候,疏漏了谁的妆容,又囊括了谁的心境……岁月蹉跎,飘零的脚步在我们能够读懂或者不能够读懂的世界里,真实地存在着,当那些阳光的丝线被纷纷震落的时候,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就会覆盖住悲伤,而阳光一直温暖。他亦会一直用身体去触摸幸福以及苦难。指顾间,生命的绿处有无限的沙洲在绵延。”
我喜欢你这些与评诗无关的文字。当一点小小的企求都不能满足时,那生活一定是苦的,沙漠来于人们对“生命的绿”的不珍惜。愿每个人的生命像石头一样真实。读阳光的诗,让我想起鲁迅的几句诗——
“梦里依稀慈母泪,
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
怒向刀丛觅小诗。”

之五


这首诗很好,让我想起诗人鲁行十多年前的一首诗,题目叫《鼠》,全诗只两行,如下——
“富起来的
都该嘉奖么?”
如果老鼠的富裕也要嘉奖的话,说明这社会已失去了合符道德的评价原则;而现实恰恰是不少老鼠得到了嘉奖。现实是无情的,他才不管几个诗人的抗议。“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我曾看过你穿马甲的样子
摇摇摆摆
许多老鼠在你身后
摆摆摇摇”
这几行把官与商的沆瀣一气、红与黑的狼狈为奸写得活灵活现,让人忍俊不禁。

之六


我喜欢《为谁掌灯》,其次是《关于我们的彩排》,而《我把战场设在春天》给我的感觉是内容与题目关系并不紧密。我见论坛的题目特别新奇,春节无事,就搬出飞白主编的十大册的《世界诗库》,把目录重读了一遍,给我一个感触是,许多名诗原来题目是那样的平凡。
读了L女士评这组诗的话,趁着这会儿无事也来说两句,创新是文学和科学的生命,我既期盼又欢迎,但创新要合符常理最好是还有独特的思想内涵,语言的进化是循序渐进的,人的思想的进化就更慢了,和二三千年的古人相比,除了用的、穿的、住的确实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思想上的差别,用上帝的眼看不会有一步之遥。想北岛、舒婷在70年代末创办《今天》杂志,在那上面发诗是要冒着坐牢的危险的,但他们却留下了那么多好东西,我们今天可以自由写自由发了,为什么留下的东西似乎很少呢?就拿这组诗说,《关于我们的彩排》整首诗中只见“我”而不见“们”,《我把战场设在春天》在结束时硬加一句“我把战场设在春天”,有让人摸头不知尾的感觉。才情如你青蓝君尚且如此,我以为至少有一部分是题目惹的祸。方悄谬见,请青蓝君和L君包涵并赐教。

之七


你青蓝君的诗名在会员中如雷贯耳,你为论坛管理所做的贡献在管理层中也是无人不知,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既然你很优秀,对优秀者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我想提出三点忠告:
1、好诗不是评出来的,要靠自己写出来。别把刚写出来的诗立即发表,要放几天,多修改几次。
2、你早已迈过了数量阶段,进入了质量阶段,一周写一首最多写两首就足够了,不然就是对你那非同寻常的才华的浪费,也是中国新诗的损失。波德莱尔一生只写了150来首诗,艾略特一生只写了70来首诗。你要给你的诗才装上一个水龙头,要有节制地释放。你如果不听劝告的话,我就依然把过去说过的话再送给你一次——可恨的青蓝。
3、改变是痛苦的,但你必须学会改变,语言上意象上都要有所改变才好,不然就给人雷同之感,可以去看看与你风格截然相反的一些诗,或许会给你一些启发。

之八


不知青蓝君何故又迷上凄婉的古曲,这组诗如果取名《无题》十首更能给人想象的空间。我听过其中的三首。
《十面埋伏》据说是写那“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的项羽在垓下被围的场景。这呆霸王本可以带着老婆虞姬逃回江东然后再卷土重来,但他脸皮薄,觉得那么多江东子弟都战死了,只两口儿回去实在对不起江东的父老乡亲,所以就两口儿自刎了。而刘邦可以喝自己父亲的肉烧的肉片汤。两相比较,就可以看出刘邦更懂政治,更有资格作大汉天子。
《广陵散》是嵇康临行刑时面对1000多名为他鸣冤的学生所弹奏的曲子,死时年仅39岁,那悲凉可想而知了。他是一个好发议论而不愿做官的人,因为他的朋友山涛推荐他去做选曹郎(我也不知这是个什么官,大概相当于现在各部里的司长吧。),便写了一封绝交信(现在的人大概要写一封感谢信并夹带一张信用卡),这就是那有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说什么:“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又因为瞧不起手中有权的钟会,被钟会终于逮住一个机会,向皇帝进言说他“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最终落得个曲终人散。
《高山流水》据说是写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后来钟子期不幸英年早逝,俞伯牙就把琴挂在坟头,唱着哀歌远去,终身再不弹琴——
“别来各处天一方,清江月夜情难忘。
重来访君君物故,令人郁抑心彷徨。
子期子期子期兮,听我琴中也昵昵语,
调高曲怨声呼号,只为思君泪如雨。”

读了W先生的帖子,他的多数话我是赞成的,但他说“不过切忌这样的诗歌不要过多笔墨于现实,点到为止最好”,我以为颇有商榷之处,帖子中不宜展开论述,就不举新诗和外国诗,仅举被誉为诗歌太阳的唐诗中的三首写音乐的诗加以说明。
第一首是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全诗如下: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全诗共十四行,句句与音乐有关,这符合W先生的观点。
第二首是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全诗如下: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蹉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全诗共18行,后面8行是写感慨的,也即是W先生所说的“切忌”的“现实”。
第三首是白居易的《琵琶行》,全诗共88行,只有16行与音乐有关,余下的72行全是写“现实”的,有的是感慨很深的现实,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就我阅读过的诗说,第一类很少,不足百分之十,第二类和三类约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我以为写音乐和图画的诗,那音乐和图画只能做一个引子,重点要放在写感慨(现实),不然,这诗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干脆直接去听那音乐和欣赏那图画好了。不知W先生以为然否,不妥之处敬请教正。


之九


“在丘陵耸起的缝隙,我比沉默还冷
憧憬将长调拉长,悬挂的树冠坐进自己的掌纹
绿藻疯狂,潜藏在叶脉上……
钟声流渡于水底,另一面敞开的风溅起潮汛
心跳移到那里,只一次喘息,就泛起奇特的美
永恒、不朽与你混为一体,我蹲成岩石”

莫非青蓝也像我一样是学农的?连绿藻细胞这样冷僻的专业名词也用上了。植物没有绿藻细胞就无法获得生存的养分。你这儿大概兼指人生的“绿藻细胞”吧?那是什么呢?是信仰,还是爱情,抑或是诗歌本身?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绿藻细胞”,因为有差别,就有了多样性,有了多样性,世界就可爱。
这组诗里我最喜这《绿藻疯狂》和《细碎不止》,其次是《隐蔽咆哮》和《素月远眺》。赞美的话就不说了,私心以为一首诗中意象不宜太多,且意象与意象间要有比较容易看出来的逻辑联系。建议你试着写一些相对简单的诗,其实简单比复杂更难写,也更感动人,比如读着 “去年的蓝越洗越白/我会痛,你不要抚触我”,“我还在读你的诗,并象很多人一样/学会忽略”,“我不是酒客/我回望的动作还是傻呼呼”,“你在炊烟下/指给我一些颤抖的声音”,我是很受感动的。我从内心是把你当成朋友的,孔老师说“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我没有肚里能撑船的度量,所以“友谅”做不成;我是夜郎国中的一口井里的青蛙,“友多闻”就没资格做了;那么我就做剩下的那一个“友直”吧,所以我就说了朋友间该说的话。你不会生气吧?我现在几乎不评价别人的诗了,诗人们太敏感了。我有时参加我本行的自然科学方面的学术会,那些专家学者(有的是我的老师),当着我的面批我的论文,越批越有气,好像正是因为我的论文影响了整个学术界的水平,我的论文就真的那么差劲吗?但我还得笑着感谢专家的批评,还得恭恭敬敬的走到老师面前赔不是,说学生以后一定要长进,尽量少给老师丢脸。我喜欢直来直去,而论坛并不十分适合直来直去,容易被目为狂人。你劝我要冷静,也许你是对的,也许我该感谢你。


   
读了D先生的帖子,我知道了D先生是喜欢崇高的,就像荷马和惠特曼那样,这类诗适合大丈夫的吟诵;我是喜欢平凡的,就像拉金和奥哈拉那样,这类诗适合小男人的默读。北岛先生说:“所谓通才,不仅指学问上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对历史对人生的彻悟和关怀。与通才相对应的是专才,这就是充斥今日的那些所谓专家们。他们专业越分越细,路越走越窄,所掌握的知识纯粹用来混饭。”D先生的话是有道理的,我的话也不一定没有道理,干脆综合一下,那就希望青蓝成为通才,用平凡的词语写出崇高的境界。下面抄一首赵毅衡翻译的奥哈拉的《致约翰.阿许伯利》,你看是不是只适合默读呢?不妥之处,还望海涵。

               致约翰.阿许伯利
               
      我无法相信竟然没有
      另一个世界,我们将在
      风吹拂的高山之上
      对面而座,互诵新作。
      你将是杜甫,我是白居易,
      我们注视雪落在树枝上
      猴女将在月亮中朝我们
     不合身的脑袋微笑。
     不然,我们真会消失?这可
     不像我年轻时见到的青草!
     要是今夜升起的月亮
     竟是空的——那是凶兆
     预示说:“你会像花一样消失。”



刚才有位先生说我不该批评得太猛了,说前不久一位女作家被批后回家就自杀了。我想大概因为她追寻的某种东西破灭了才自杀的吧?一次批评就自杀的人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作家。作家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角色,奥登是这样界定作家的——
    “因为要达到他的最低的愿望,
  他就得变成绝顶的厌烦,得遭受
  俗气的病痛,像爱情:得在公道场
  公道,在龌龊堆里也龌龊个够;
  而在他自己脆弱一身中,他必须
  尽可能隐忍人类所有的委屈。”


之十


“在波峰浪谷间升起,摇滚和焦虑
正在接受沉沉一击,它开始的寂寞
已经被熏黑多次,如果拒绝暗示
我们就要心领神会”
以上这些句子我很喜欢。那“天苍苍野茫茫”之地,充满着无数的神迹,那神迹养大的女儿,有着我们那在巴山蜀水间长大的苏东坡的“大江东去”的豪迈,方悄真是佩服得很!
人还是多经过些世面好些,就拿中央电视台的春晚节目,我觉得在1988年以后,诚如九斤老太太叹息的一代不如一代,在承办过奥运会后,今年的节目中科技含量大大增加,有让人耳目一新之感,虽然多数节目仍然是低俗的搞笑和廉价的赞歌,有小瞧人民的智力之嫌。但那《天地吉祥》确实好,将人带往遥远的神性的境界,让我这样的蠢物短暂想起这世界有不朽的精神存在。你的这组诗也让我想到了许多东西。
你说身为女人,你要将自己的豪迈收敛一些,我以为不必强行改变自己的性格,如果要我从林黛玉和王熙凤中选一个美人,我毫不迟疑地选后者,因为后者即使遇到惊涛骇浪也岿然不动,安然地将帆船驶向彼岸;而前者遇到一点毛毛细雨也啼啼哭哭,大概只能生活在试管中,靠营养液为生。


之十一


《蓝寐》者蓝色之梦也,梦中念着《天净沙》,多半还是马致远的那首,“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两句正事这诗的主旨。《蓝屏》者蓝色之画屏也,令人想起李清照的“彩云易散月长亏。几多深恨断人肠。闲愁也似月明多。直送凄凉到画屏。”也许青蓝君之作意亦正在于此。《蓝笛》者蓝色之笛子也,一根竹子钻几个孔,横吹为笛,竖吹为箫。李白诗云“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伤别正事本诗的动人之处。这组诗是古典式的,情到深处仍有节制。人的一生如果没有命运的眷顾,一切的谋划、一切的奋斗都是枉抛心力。“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东风”就是人们不可掌控的命运。你的诗中总有一股大丈夫的英豪之气,就像秋瑾一样,这是和Y君、C君等显著不同之处, 作为女性诗人到底是该豪放多些好还是婉约多些好呢?我也说不明白。
当代大画家范增说过,“一幅画在拍卖行的拍卖价与这幅画本身的价值是毫不相关的两码事”。我想一首诗在论坛的点击率,与一首诗本身的好坏也不一定正相关,有时难免掺杂一些诗以外的因素,所以要看淡点。当你的每组诗都被红上,甚至被推为精华时,你不感到充满着滑稽吗?从偶尔翻阅的文学史中看,有30首诗禁得住后人反复阅读的就是伟大的诗人,有10首诗禁得住后人反复阅读的就是大的诗人,有1首诗禁得住后人反复阅读的就是诗人。你现在身为常务版主,应多推举新人,这点我觉得亦然先生做得好。版主之间尽量少捧场,那无异于编辑之间交换发诗。
有一个怪癖的学者说过:“每日于百忙中,须取古今大著读之。至少数页,毋间断。寻玩义理,须向多方体究,更须钻入深处,无以浮泛知解为实悟也。”共勉吧。我已荒废10多年了,垂垂老矣,悔之晚矣!真正体会了朱熹说的“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到今天为止,我已对你需要注意的各个方面谈了我的一孔之见,正如一位希腊古诗人所说,“一点点礼物,藏着个大大的人情。”我为什么这样做呢?那是感谢你我初入论坛时,你将我的《旅途》红上,那是我自认为写得最好的一首诗。我不敢谬托知己,但不会一时或忘你的知遇之恩,在《实景与幻景》后面的那段文字中,有几句话是说给你听的,你一直在忙着挑战,也许没读到,现在抄在这儿:“我虽然算不上士,但我非常欣赏士的为知己者死的坚贞。荆轲明知刺杀秦王不会成功,但为了报答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仍义无反顾的毅然前往,才留下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悲歌。”你也许会问,就这么单纯吗?不,偶尔在梦中也吟诵一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我的杂事很多,今后给你留帖的时候就要少些了,你要保重。生活太复杂,我越活越糊涂,就用一个大师的诗句作结吧——
“静下来!保持合适的距离。
我看到岩石正在临近。它
可能会为我们解答疑惑。
这岩石。这观察者。这陌生人。
它目击了所发生的事情,
并目击将要发生的事情……”

   最后我要说的是,我绝不是个热爱辩论和批评的人。我佩服你,所以与你辩论;我感激你,所以把你批评。

之十二
 
天气愈来愈冷了,青蓝君的诗我愈来愈看不懂了。也许是“深秋吹来聪明的风”把我吹傻了。“聪明的风”是一种什么样的风?人人都说这几首诗好,为什么没有一人说说好在何处?青蓝君啊,你还是写明白些吧,不然欧美现代派诗人要向你学习写现代诗了。以《时间之伤》为题的诗还是静夜听雨的最好。同题诗几乎就是游戏,有点像古人的唱和。珍惜自己的才华吧。 “信仰和遗失都是从昨天起开始长高的/闪过并不等于消逝……而我们内心的悲哀并不相同/让我们继续演戏/高潮不会再出现”。 “我知道你此刻寂寞,但并未喝着酒……迂回的箫声像是最近的口哨/这种远距离的沟通切割着寂静/在村庄的另一面我的惧怕只说给一个人听……” 这些都是好诗句。用一句李商隐的诗概括就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你并不长于写同题诗或题画诗,你纯粹在那儿自说自话,看不出来与题目或画有多大关系。自说自话是你的长处。别人的好话一笑而过,别人的批评要认真听取。因为感激你对我《旅途》的谬奖,因为佩服你的才气,才花这么多时间说一大堆废话。以后我再不说你的诗了,免得让你和你的朋友们不高兴。“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 本帖最后由 方悄 于 2009-12-6 01:08 编辑 ]
发表于 2009-7-13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方悄 于 2009-7-13 12:09 发表

——读青蓝彼岸的几组诗
  我于2008年11月22日注册诗歌报论坛,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上论坛,从我开始发作品起,青蓝彼岸就不遗余力的给予鼓励和帮助,如果没有她,我就不可能用八个月的时间从普通会员做到试用区 ...

来读情痴方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3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代容 于 2009-7-13 12:59 发表

来读情痴方悄。。。。。。



“情痴”一词稍嫌夸张,应该叫“敬爱”才贴切。

[ 本帖最后由 方悄 于 2009-7-13 22:3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3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读,有见地,问好方悄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3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敬!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3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一句“但伤知音稀”哪~~~方兄这份心思、这份才情让人无限感慨中~~~先帮青蓝姐姐提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3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踏雪迎风 于 2009-7-13 20:02 发表
来读,有见地,问好方悄兄。



谢谢踏雪兄的表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3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漫步白桦林 于 2009-7-13 20:16 发表
敬!收藏。


谢谢漫步白桦林女士的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3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春夜茜草0733 于 2009-7-13 20:32 发表
好一句“但伤知音稀”哪~~~方兄这份心思、这份才情让人无限感慨中~~~先帮青蓝姐姐提上来!



谢谢茜草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3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方悄。你所有的对我诗歌的回复我都收藏了,因为你每次回复得都是那么认真而用心,无论是你的批评还鼓励青蓝都记在心间呢,只是由于性格的原因,青蓝从没有过多的表达出来过。我的诗歌一路在变化着,我也一直在尝试着创作方法,这其中离不开你的真心的鞭策,我知道那是铮言,是把我当作真正的朋友才会说出来的话,青蓝怎么能不懂得呢。无论我诗歌能变成怎么样,或者以后我写不写诗歌,这个过程我所得到的友情和情谊我不会忘记,我也相信,真正的友情和情谊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握握方悄,并真诚的再次谢过。
还要说一句,别把青蓝真当成木头,石头哦。嘿嘿。
祝你安好,夏天快乐,写作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3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蓝也一一问好楼里的各位,都安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4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悄,你认真回复我的诗不止这些的。还有一些批评的,你怎么不收进来啊,呵,我不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青蓝彼岸 于 2009-7-13 23:53 发表
谢谢方悄。你所有的对我诗歌的回复我都收藏了,因为你每次回复得都是那么认真而用心,无论是你的批评还鼓励青蓝都记在心间呢,只是由于性格的原因,青蓝从没有过多的表达出来过。我的诗歌一路在变化着,我也一直在尝 ...


不惜歌者苦,
但伤知音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4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山水草美,马放南山欢。
知音一句苦,大爱已稀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青蓝彼岸 于 2009-7-14 00:03 发表
方悄,你认真回复我的诗不止这些的。还有一些批评的,你怎么不收进来啊,呵,我不怕的。

近日我感悟到人老了以多栽花少栽刺为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18 12: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