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焚帛

点评了一些诗友,请指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7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写亲情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7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诚谢谢,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7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姐夫

呼麦天籁

狂沙轮回刀
夕阳沿着刀刃滑下
坠入酒杯
你一饮而尽

我要告诉你
这世界还有姐姐
你要善待
单薄的身子扛不住风雪
你要牵牢了手

走过山野别忘记摘下一朵野花
送给姐姐
姐姐站下的地方就是你的家
你要把你的刀竖起
让每一天的太阳顺着刀刃爬上去


这是一首别出心裁的诗。与其说这是对“姐夫”的一番嘱托,还不如说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番嘱托,抑或毋宁说是对天下男人的嘱托。男人既要有将坠入酒杯的夕阳“一饮而尽”的豪气,又要有“牵牢”姐姐的手,“摘一朵野花送给姐姐”的柔情。“姐姐站下的地方就是你的家”,无论富贵还是贫穷,你都要“把你的刀竖起/让每一天的太阳顺着刀刃爬上去”,男人不用海誓山盟,男人用行动实践诺言,去为姐姐,也是为自己创造崭新的、有太阳的每一天。这是一首很男人气的诗。
========================
谢谢焚帛评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8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8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效率高!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更多的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支持。更多点评留待周末贴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焚帛 于 2009-12-9 21:59 发表
谢谢各位支持。更多点评留待周末贴来


好啊 期待新评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和父母分开生活好多年了(组诗5首)

文/王海云

■ 柔 软

父亲背着一大捆玉米秆回到马棚时
天已经黑了一圈
翻了一整天地的老马静静地站在草厩前
像秋天一样地耐心

父亲将玉米秆放进马棚时
老马高高地打了个响鼻
两只黑眼珠大大地亮了一下

母亲在外边喊父亲吃饭
声音盖过老马的响鼻
风,柔软地爬上父亲的脊背

2009年2月15日


■ 黑黑的窗外

父亲摁灭烟锅里最后一颗疲惫的星光时
老马刚好挺了挺身子
把脖子下的铃铛使劲甩了甩
两只大大的黑眼睛望了望黑黑的窗外
又回头看着父亲
父亲很想对老马说点什么
窗外的蛐蛐忽然热闹起来

2009年4月18日


■ 这群人

他们一路走来
带着泥土的温暖,庄禾的清香
朝露和晚归的月光
被城市的风吹开的小小希望

这群人,喜爱春风胜过喜爱自己的孩子
常常对着秋天喃喃自语
这群人,把名字涂成黝黑色
把根扎在泥土里
把捡拾谷粒叫做过日子
偶尔到城里走走
也把身子弯的像秋风

2009年3月30日


■ 秋天的眼泪

每次回乡下看望双亲,
他们总是说“没什么事,往后少回来。
我们还走得动。”说这些话时,
父亲总是将嗓门提的老高,
把烟锅子磕得叮当响,生怕我听不见似的。
母亲在一旁忙着,为我打点行装。
看到父母亲高兴的样子,我没有说什么。

父母亲坚持侍弄着几块地。
每年都要种上一些谷子,到秋天碾成米,
就亲自进城给我们送来。
临走时总是说:“没什么事,就不要回来了。
需要什么,打电话我给你们送来。”
望着父亲依然倔强的双腿,我没有说什么。

那年秋天,父母打电话说让我回去一趟。
我急匆匆赶回老家,却看见父亲静静地坐在门槛上,
端着烟锅使劲地抽着。浓浓的烟雾,
像父亲在秋天点燃的一堆柴禾,
呛得他连打了几个咳嗽:“米碾好了,你带走吧。
今年退了几块地,明年就光剩下种谷子的地了。”
母亲在一旁搓着手说:“今年太忙,顾不上给你送米去了。”
那一刻,我分明感觉到两位老人,
像做错了什么,向我道歉。
我想说什么,却终究没有说出来。

又一个秋天到了。去年的小米早已吃完了。
父母却一直没打电话。
我急匆匆赶回了老家。
第一眼看到的却是,父亲拄上了拐杖。
这次父亲什么也没说,只是颤抖着手,掏他的烟锅。
母亲在一旁不住地搓着手说:“你父亲今年真的不行了,
真的不行了……”
那沮丧、疲惫的表情,像欠下了我好多好多……

2009年6月16日


■ 和父母分开生活好多年了

在父母亲的老房子后面
有一大推干净的炉灰
那是母亲积攒了一年的烧过的蜂窝煤

这个秋天,父亲将茅舍里黑腻腻的大粪掏干
洇在炉灰里,拌成了一堆黑腻腻的农家肥
我和父亲用了整整一个上午,拉了满满五三轮
将它们全都运进了我的田里

每装完一车,母亲总会拿一块柔软的毛巾
给我擦拭额头的汗,疼疼地说
瞧你这几年的身子骨,瘦的……

肥拉完了,父亲说,农家肥长三年呢
明年一定是个好收成
瞧你这几年的田,瘦的……

我这才想起
结婚后和父母分开生活
已经好多年了


这是一组充满朴实柔情的好作品。“老马静静地站在草厩前/像秋天一样地耐心”、“风,柔软地爬上父亲的脊背”、“老马刚好挺了挺身子/把脖子下的铃铛使劲甩了甩/两只大大的黑眼睛望了望黑黑的窗外/又回头看着父亲”,等等,含蓄而不乏柔情的细节处理,无不透露着一个作为诗人的儿子的柔软内心,而《秋天的眼泪》更是写尽了一个儿子的愧疚和痛楚。从乡村走出来的诗人,恐怕一辈子也走不出对父母的亏欠感和负罪感。


谢谢焚棉版主的点评!收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多贴好诗来。焚帛(音“博”),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0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焚帛做事效率高啊,这么快就写出来了而且选的诗都很优秀。学习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1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读焚帛的好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2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续两个,诸位多指正:

遇见李小洛

文/王九城

她自北向南走着她左边的路
我自南向北
走着我右边的路
在十月即将结束的这个夜晚
我与她偶遇在
长安街头

我突然想起,她有过从医的经历
便想问问
客居他乡,畏寒的毛病
能否医治。但终于没有说出口
因为她说,也是在西安暂住
简单的寒暄,便挥手
各自融进冰凉的夜色里

回到家,我又读了几篇她写的诗
从中找出答案,此病
回到出生地,便可不治而愈


这样的诗,追求的不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而是一种笃定平和。诗人已经没有了在语言上刻意标新立异的焦虑,他只是从从容容地讲述了一次诗人的偶遇。当然这并不表明这首诗毫无匠心。两位诗人,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在匆匆的旅途中偶遇,本有许多事可问,可作者偏要问“客居他乡,畏寒的毛病/能否医治”。从病理上说,畏寒的能否医治并不取决于“客居”还是“回到出生地”,可见作者要打问的其实是“心理”上的疾患,即“乡愁”。这就难为了女诗人,因为“暂住”西安的她多半自己也深陷“畏寒”的困境。所以作者明智地打消了“问医”的念头,与女诗人“各自融进冰凉的夜色里”,继续在“畏寒”的“疾患”里煎熬。好在都是诗人,诗人的“病”最好还得用诗来医治,作者最终在女诗人的诗中找到了良方——我在想,作者其实是本来就知道药方的,他只是借这么个“偶遇”把自己的想法敷衍成诗,向我们拐着弯儿传达了他的“发现”。这便是诗人的言说方式,你拿他怎么着吧。

《寂寞的人》

冷月如眉

寂寞的人有一枝秃笔
在夜里,她用它画自己
纸张上便堆满了
空洞的眼神、焦灼的嘴唇
与无处安放的四肢
寂寞的人有一把描金折扇
扇骨尚存,扇面已破旧不堪
寂寞的人习惯用扇柄
笃笃地敲打斑驳的墙面
蛛丝于扇内暗自纠结
这时常令她恍惚,误以为
怀中尚揣有一缕忧思的湘绣
此外,寂寞的人还有一面镜子
半弯梳子、一块磨石与一把刀子
她在白天磨刀,在夜里把
妆扮一新的面具划出血滴
寂寞的人胸前,永远
垂挂着那串锈蚀的钥匙
她说钥匙掌管着
黑羽毛、铁笼子与半片城池的秘密
她说自从那年月光走失
再无人见过,那个身轻如燕的影子

自古诗人们对“寂寞”的阐释真是五花八门,每个诗人都变着法儿翻新。印象中最尖新的大概就是把“寂寞”比喻成“蛇”了。而冷月如眉是聪明的,也是敏感的,她显然不愿意拾人牙慧。她对“寂寞”的阐释天然地有着女性的特质。她的“寂寞”是极度抓狂的:“寂寞的人有一枝秃笔/在夜里,她用它画自己/纸张上便堆满了/空洞的眼神、焦灼的嘴唇/与无处安放的四肢”。 “寂寞的人有一枝秃笔”实际上是一种暗喻的的变式。
这首诗在技艺上是圆熟的,除了暗喻之外,诗人还竭尽铺陈之能事,一连用了“描金折扇”、“斑驳的墙面”、“蛛丝”、“湘绣”、“镜子”、“梳子”、“磨石”、“刀子”、“钥匙”等充满幽暗光泽和油画机理的意象,描摹了一系列诸如“用扇柄/笃笃地敲打斑驳的墙面”、“在白天磨刀,在夜里把/妆扮一新的面具划出血滴”等惊心动魄的、富于超现实意味的细节,写尽了对“寂寞”的心理体验。如果说尚有什么不足之处,大概也恰恰在这些过于繁密的意象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2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很有个体的声音,进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3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们多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9-30 15: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