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天涯孤鹰

百家争鸣[第二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7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柳重烟深 于 2010-3-27 13:18 发表
喜欢第二首,从形式到内涵都很精致,只是开头几句“黑熊”的由来稍微有些平庸。第一首欣赏的是诗中散发出的那种苍凉沉重和无奈的感觉。假如再稍微打磨一下,逻辑再清晰一些会更好。总之还是喜欢那种厚重的味道。


柳重烟深的评读还是很精细的。如有时间欢迎你来大厅做斑竹。一起对诗歌说长道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7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篇诗歌都有一些象征主义的倾向。所以会有一些读者不太理解,或不好评说。较第一期争鸣的抒情诗歌确实有不太容易接近的感觉。但在男性诗歌中,它却可能是主流。

第一篇诗歌会好理解一些。山东诗韵斑竹已经有很好的解说。第2首附上原来大厅评论斑竹炉子的点评,供有心的读者参阅。

《黑熊》
         
我进入屋子,         
世界也跟着进入。         
太阳立即黑了。         
藏进我身体。         

一只黑熊,         
在我的道路上,         
在风的血管里,         
踱来踱去。         

我不能抚育它,         
也不能赶走它。         
只能陪着踩踏         
嘭彭跳动的地心。  

这首诗通过“黑熊”这一象征意象解剖了我们的心灵。全诗着力于一个中心意象,简洁透明,给人的印象十分强烈。特别是第一节,前两句“ 我进入屋子, 世界也跟着进入。”将“我与世界”通过进入屋子这一行为合二为一,巧妙地利用了“世界”这一词语的多义性,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后两句由现实场景的变化,自然地进入幻觉,引出形而上的思考,开启下三节对幻觉的合情理的细致描写,使诗富于质感,在读者的惊讶之中,唤醒人的心灵。这是此诗最精彩之处:即从实到虚的毫无痕迹。这来源于诗人敏锐的感觉与长期的深入思索,我相信诗人也会由于这一突然的发现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而心怀灵魂的喜悦。  全诗从语言与内容上难以找到缺点,真算得上上上之作。但若将此诗放入到漫长的诗歌史之列,则会发现此诗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里尔克“豹子”与南野的“犀牛”。使此诗在创新性方面打了一些折扣。但我仍然佩服作者敏锐的感觉和深刻的思考力,虽然在手法上有着强大的传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7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 天涯孤鹰 的帖子

谢谢天涯版主美意,可时间和能力都决定了我不能胜任。等多锻炼一些日子再追求:)问候,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8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首诗意向深远  结尾精彩  语言很细腻
第二首 刚开始真没读太懂  看了上面的点评 似乎懂了一些
两首都值得欣赏和  学习
支持  鹰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8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jhpoem 于 2010-3-28 12:54 发表
第一首诗意向深远  结尾精彩  语言很细腻
第二首 刚开始真没读太懂  看了上面的点评 似乎懂了一些
两首都值得欣赏和  学习
支持  鹰主

其实中国的新诗从五四时期才开始,还不到百年的历史.而国外从荷马时代就已经写这样的"新诗"了.国内的新诗特别是主流媒体认可的,还都是直白、平面的诗歌。
一读就能够懂的。但人的审美对于直白和简单是不会产生美感的。后来的一些诗歌往往不直接抒发感情,总把感情赋予一个相近的意象。比如这首《黑熊》。我们可以把“黑熊”理解成我们内心的一种“恐惧”、一种心魔、或者一种情感,或者直接就是那种想爱不敢爱的情感。这种心魔在我们内心,“我不能抚育它,也不能赶走它” ——人的内心不也常常有这种情感纠吗,我们个人靠自己的毅力已经无法排解?
理解了这一点,整首诗歌就非常轻松进入了。

这些象征诗找到一个情感的对应物,一切就都好理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0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鹰老师的创意特好,点评、讲解真诚
跟着一路走来很受启发、非常感动
向诗作者及评诗者学习,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红霞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1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涯孤鹰 于 2010-3-16 18:15 发表
欢迎三位朋友,鱼和字母先生的评点细致,这样的用心不管对错,对于写作者都是一次习惯的清洗。
论坛的阅读大多都是友情阅读,能这样认真地对待一件作品可能只有此时。我会一直在,看大家的热烈讨论。

说得好!欣赏的过程就是诗人磨砺的过程。问好师友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1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涯孤鹰 于 2010-3-21 18:02 发表
心灵散步者诗友在我帖子后面的跟帖说的问题很有点普遍性,特意转到这里:

我看了《读者文摘》上说我国文学史上的“四大国宝”之一,不写古诗,其原因是唐诗宋词元曲,经过几千年国人的努力已达巅峰,我就迷惑的很 ...

一时感慨,孤鹰师友别太当真!呵呵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管诗歌的悖论语言、陌生化语言,还是蒙太奇的手法,或者意识流。起码要有一定国画飞白式的轨迹吧,也就是所谓的通感。象“有一声枯黄的轱辘在颤栗”这句诗,就真的值得商讨。谁也不能把诗诗化到听出声音的颜色吧。个见。不一定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天涯孤鹰 的帖子

喜欢第二首,假如给黑熊赋予一定思想的载体,这首诗可以说不但想象丰富而且很灵动,其妙处在于扩张了诗的内涵和读者的想象。简单而深邃。浅见,欣赏!问好诗友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心灵散步者 于 2010-3-31 23:55 发表

一时感慨,孤鹰师友别太当真!呵呵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管诗歌的悖论语言、陌生化语言,还是蒙太奇的手法,或者意识流。起码要有一定国画飞白式的轨迹吧,也就是所谓的通感。象“有一声枯黄的轱辘在颤栗”这句诗, ...

兄弟说的是,这句确实有点问题。~~~
这两天忙碌,回复晚了  欢迎以后早说话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心灵散步者 于 2010-4-1 00:02 发表
喜欢第二首,假如给黑熊赋予一定思想的载体,这首诗可以说不但想象丰富而且很灵动,其妙处在于扩张了诗的内涵和读者的想象。简单而深邃。浅见,欣赏!问好诗友们!

好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3 18: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