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4255|回复: 30

[灌水] [随便走走] 明故宫遗址与明孝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4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山东路与解放路的十字路口,南京系列便从此开始。



[ 本帖最后由 黑夜里的飞翔 于 2010-7-4 17:3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处可见的异石矗立街头一角。后宰门明故宫遗址北门旁的纹石。


旷默的明故宫遗址


明故宫奉天门遗址。奉天门是皇帝接见大臣议事的地方。永乐初,超级猛人朱棣曾在此宴请过渤泥国(今文莱)国王。这位国王最后死在中国,就葬在南京,是葬于中国的两位外国国王之一,此次我们亦专门拜谒,后面会介绍。朱元璋怎么也不会想到日后骨肉相残的靖难之役,尽管他在生前已经做了详尽的安排。这场变故,让他的宫寝遭到了第一次厄运。

[ 本帖最后由 黑夜里的飞翔 于 2010-7-4 12:4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空荡的午门静穆于明故宫遗址的最南段,清脆的鸟鸣偶尔穿过洞开的宫门,似乎在诉说着一段沧桑的往事。


在午门下最多的是老人,他们气定神闲地悠然纳着凉,让人不免想起宋代诗人秦观的诗句:
      携扙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莲自在香。


看着他们穿过正门的背影,我仿佛听到了一个王朝黄昏里无奈而失落的叹息。


“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废墟的宁静才有力度。”---余秋雨《废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元璋陵墓,位于钟山主峰南麓的风水中轴线上。东面是太子朱标的陵墓,西面是殉葬的妃嫔墓,以体现"居中为尊,皇权至上,尊卑有别,统绪嗣承有续"的文化传统。由下马坊至棂星门,是神道;由金水桥至宝城是主体陵寝建筑。------周钰雯《明孝陵之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孝陵神道呈弯曲状,有很多说法,其中之一是"孙权看门"。明孝陵正前方横亘着约五十米的梅花山,昔日叫孙陵岗,是三国东吴太祖孙权长眠之地。明建孝陵时,有人提议把踏铲平,好铺设一条平直的神道。朱元璋没有同意,他认为孙权是条好汉,可以留着给自己看大门。因此,孙陵岗被保留了下来。不过现在,孙权的陵墓已经无迹可寻,孙陵岗也被梅花山取而代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梅花山。梅花山是名副其实的。梅花盛开时节,漫山笼罩着标格秀雅神形俱清的梅花。可惜,我们去的时候,正逢盛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望柱,又名华表,最初为木柱。古代被立于宫殿、宗庙、通衢大道、陵墓等建筑之前。最早的华表是唐尧设立的"诽谤之木",用来表示帝王虚心纳谏,供人们陈指政治过失,提出不同意见之用。陵墓前的望柱起初只有两种功能:便于墓主后人寻找;便于墓主灵魂出游归来认明止休之所。望柱通常立于神道最前端,但明孝陵却放置在神道中间,这里又有很多说法。----周钰雯《明孝陵之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望柱上精美的龙纹饰雕


明孝陵神道长2公里,,以此排列着狮、獬豸(熊眼独角怪兽,表正义)、骆驼、象、麒麟、马、武将、文臣16对石像。这些石刻朴实高大,写实无华,但于局部处理上又着意精雕细琢。整体造型的宏大和局部装饰的精细,是明孝陵石刻的突出特点。-----陵区神道前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石马嘶哮翁仲立,犹疑子夜点朝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棂星门,又称龙凤门,是孝陵神道上一处重要的礼仪性建筑,六柱三门冲天式牌楼,柱础和抱鼓石都是明代原物。-----棂星门旁文字介绍

[ 本帖最后由 黑夜里的飞翔 于 2010-7-4 17:4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抬腿跨过棂星门的一瞬,我想象六百多年前,朱元璋庞大的棂柩队伍通过棂星门时该是何等得壮观。我们给女儿讲了很多朱元璋的故事,她站在门槛上,说她们老师讲过朱元璋珍珠翡翠
白玉汤的故事,汤就汤吧,在她这个年龄,还能知道中国有个男人朱元璋从最底层奋斗到皇帝后,天天想着喝白玉汤,先别管真假,就已经不错了。

[ 本帖最后由 黑夜里的飞翔 于 2010-7-4 13:2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棂星门至金水桥幽长的通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水桥,单孔拱券并装饰着蟠龙望柱的汉白玉石桥,在北京故宫和明清帝陵中都可以看到。它一般位于主建筑进出口的前面,并与主建筑保持一定的距离,是护城河上桥梁,体现着中国古代事死如事生的丧葬传统。明孝陵金水桥又叫御河桥,原为五座,象征着五德:仁、义、礼、智、信。正中的叫"御路桥",供皇帝走;左右叫"王公桥",供皇室成员走;再外,为官员桥,供文武大臣走。孝陵的金水桥以简朴庄重取胜,这与明初以来宫廷建筑崇尚朴素的风气有关.。----周钰雯《明孝陵之谜》

[ 本帖最后由 黑夜里的飞翔 于 2010-7-4 17:5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金水桥中轴线往里看,远处的是文武方门。我们走在中轴线上,我挺起胸堂想找找帝王的感觉,却怎么也找不到,看来,小人物就是小人物,不需要装大,找准自己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武方门是明孝陵陵宫的第一道门。朱元璋在死后第七天就葬入孝陵,其葬礼之简单,入葬之匆忙令人惊讶。他留有一遗诏,遗诏中有"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其实已明白无误地透露出他对身后事的担心。

[ 本帖最后由 黑夜里的飞翔 于 2010-7-4 17:5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15 06: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