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4708|回复: 34

《该死的伊沙,该死的黄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 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该死的伊沙,该死的黄河》

伊沙,一个人的诗江湖。诗歌里也玩起了江湖,这没什么了不起的,真讲了不起,该是他的《车过黄河》,毕竟文本第一。在网上读到一评论文章大骂伊沙,大骂他的口语诗歌,文章提到伊沙代表作《车过黄河》时说,该诗的历史价值远胜过它的文本价值,可见笔者自己多么矛盾,既然存在历史价值,那你不等于承认了伊沙的口语诗歌吗?!承认了又骂,是骂其不争,还是嫉妒其才呢?

说到底,伊沙提出的口语诗歌在诗歌写作里已成既定事实,铺天盖地的口语写作早已颠覆了我们原有的创作理念,这就是伊沙作为一个诗人的历史价值。说到文本价值,我历来觉得读者是检阅的最好标准,而不是那些所谓的学者,他们往往只能搅局,以引经据典的长篇大论欲盖弥彰、混淆视听。《车过黄河》的读者之众说明读者接受了,读者并非被动接受,而是发乎于心,是真的喜欢这种表达。我搜索了下,此作发表在88年,改革开放的头十个念头,我恰恰以为这首作品很符合当时当世中国人的心态,那就是对自由和民主的高度向往与追求。伊沙在作品里把“黄河”与“一泡尿”在感情上颠倒处理,这种超乎寻常的思维与勇气正是一个有智慧和思想的诗人内在气质的流露。“黄河”作为我们的母亲河,一贯被当作褒义去书写,被渲染上神圣的色彩,但是不能因为这种根深蒂固的意识,就束缚住了诗人创作的手脚。“骄傲”可以褒义可以贬义,就是“英雄”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下也可以贬义,比如“逞英雄”。要知道在某一段历史时期,“祖国”和“万岁”这些概念曾经使无数人迷茫和沉重,为什么“黄河”就非要定性为褒义,以理性的思维加以批判有何不妥呢?我没去过黄河,如有机会去畅游,我倒真想在黄河之上撒泡尿,体会一下伊沙当年的心境。

许多人因为《车过黄河》骂伊沙,许多人又因为《车过黄河》喜欢上伊沙。这个矛盾的焦点,正是一个成熟诗人应该具备的创作技能,当然这个技能不是硬性雕琢的,它显示的是诗人的天才和上面我提到的勇气。最后我想说的是,不管伊沙怎么骂,不管读者怎么骂,黄河死不了,在不久的或者久远的将来,历史也将证明伊沙死不了,因为他对口语诗歌的贡献,因为他写出了《车过黄河》这个伟大的篇章。
发表于 2010-9-2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列车正经过黄河
  我正在厕所小便
  我深知这不该
  我 应该坐在窗前
  或站在车门旁边
  左手叉腰
  右手作眉檐
  眺望 象个伟人
  至少象个诗人
  想点河上的事情
  或历史的陈帐
  那时人们都在眺望
  我在厕所里
  时间很长
  现在这时间属于我
  我等了一天一夜
  只一泡尿功夫
  黄河已经流远

想夸人家就把诗附上嘛,害的俺还专门慕名去搜了一把。
很平常的一首,怎么就能被人骂呢?更犯不着捧成一个伟大的篇章吧。这就好比大伙都老老实实说话,突然有一个人放了一个很平常的屁,这都要被人说成是个伟大的篇章和划时代的意义,这不是很扯么。
比喻的也许不恰当,又会被很多人拍了,如果有人真要这么对号入座,咱也没啥办法。
自古以来,就有雅俗之说,诗歌的颂阿唱的,和口语化一直并行。俺这样的土人,还是喜欢口语化一点,诗歌也喜欢那样的口语化顺溜的方式,所以咱可没把口语化诗歌和放屁类比,这怎么就是从伊沙开始的呢?难道就是在唱颂歌的年代没人放而仅仅是他放的响了点?之后就被很多人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原来放屁也是一种说话的方式阿!
其实这样的方式早就有了,不都是利用空气震动的原理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伊沙,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不喜欢,他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3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剖析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oofegg 于 2010-9-2 19:36 发表
列车正经过黄河
  我正在厕所小便
  我深知这不该
  我 应该坐在窗前
  或站在车门旁边
  左手叉腰
  右手作眉檐
  眺望 象个伟人
  至少象个诗人
  想点河上的事情
  或历 ...


该作品写于1988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秋子 于 2010-9-2 20:51 发表
伊沙,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不喜欢,他不错。

或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只眼 于 2010-9-3 20:25 发表
剖析到位

握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5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伊沙是个化石。恐龙蛋化石~~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6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不咋地,人家也有几首诗在流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6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流传?在诗人堆里流传能说明什么?当世牛人很多,不过都不出名甚至无名。网上随便找几首就能汗死很多有名的诗人。随便贴两个在下面,不知道谁的,也许人家曾经也是诗人,不当诗人很久了:
石 匠 的 诗
     (安大) 潇潇

真的不会写诗
不会将快乐和伤悲延展成生命的真实
我只是一如既往地做一个
一个石匠
日夜不停地
敲击出顽石的星光
一笔一笔
把我的泪和微笑
刻入
佛像的细纹
当我老时
我会发现
所有的故事
所有的青春
都已碾成细密的石屑
而生命
也已化成那一尊人生的雕刻
雕刻着我的爱和忧伤
如同我额头苍老的皱纹
比诗
更真实


心门
阿拉蕾

就要踏进花开的季节
过早也难接触醉人的芬芳
没有人愿意在彷徨中等待
如同冰川中凝固的心

有一天一扇心门会高兴地敞开
清纯的象浸过雾霭的黎明
让太阳的光和热尽情弥漫
融化结在心上的寒冰

当世界步入极端的黑暗
黎明是告别的象征
所有温暖的, 灿烂的
抛弃扫兴的阴影
在晨曦中
静静地等待
那扇即将开启的心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7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伊的《车过黄河》,其意义和胡的《尝试集》,一般的无畏和无味

如此你就明白了他的真实价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7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要的意义在于合适的宣泄,这对于时代来说,解开一个纽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7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评论的一点不错,此诗的历史价值,远远超过了文本价值。

说到他的文本价值,那就是给那些随地吐痰和撒尿的人们,开出了准许证,找到了诗歌的理论依据和合法的发泄地。以及未来继续发飙、脑筋急转弯和集体狂欢的快感宣泄进行时。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0-9-7 20:4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7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一首诗而已。不用太炒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8 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其实就是炒作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18 08: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