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温经天

音乐诗(听陈绮贞)9首,附抒情诗音乐性议题恳谈,欢迎跟帖交流。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钟 于 2011-9-27 01:48 发表

点击右下角回复,就会跳出编辑窗口,编辑窗口第一排自右往左的第三个按钮就是引用图片的。
你需要首先对图片按鼠标右键,选择属性,跳出图片地址窗口,在复制图片地址(要完整的地址)
回到编辑框,粘贴到引用图 ...



呵呵 这个我知道啊 关键是很多图片地址不详 有的有水印啊

你的资料性别居然是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7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温经天 于 2011-9-27 01:21 发表




读了这首 我认为在空间共振上是成功的,多种手法和技巧融入,形成了丰富的层面和结构,成为了活物。

在音乐性上 我目前只看到了长短句的节奏感 还有局部的动感 整体看脉络 还不清晰

估计是和自己的认 ...





谢谢经天老师夸奖。我一直在探索和实验,并一直在得到你的支持,我很感谢你的。一直在想两个问题:
1、音乐的多声部如何在诗歌里反映出来,那种宽阔的美和多重声音的震荡——我想让诗歌里有。
2、不同空间的美学效果——它在诗歌结构中是如何得到共振的,像默温那样。
还请经天指导。
如果我们说神性写作、难度写作、随性写作,这些只是概念,而它们的手段和效果,我们需要有个判断。


问好经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9-27 10:27 发表





谢谢经天老师夸奖。我一直在探索和实验,并一直在得到你的支持,我很感谢你的。一直在想两个问题:
1、音乐的多声部如何在诗歌里反映出来,那种宽阔的美和多重声音的震荡——我想让诗歌里有。
2、不同空 ...



呵呵 这两个问题太大了 细微的东西很多啊 我整理一下思路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7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9-27 10:27 发表
一直在想两个问题:
1、音乐的多声部如何在诗歌里反映出来,那种宽阔的美和多重声音的震荡——我想让诗歌里有。
2、不同空间的美学效果——它在诗歌结构中是如何得到共振的,像默温那样。
还请经天指导。
如果我们说神性写作、难度写作、随性写作,这些只是概念,而它们的手段和效果,我们需要有个判断。

原帖由 温经天 于 2011-9-27 12:40 发表
呵呵 这两个问题太大了 细微的东西很多啊 我整理一下思路啊


阳光,关于这个,你能说说吗?
经天,我觉得阳光的问题很有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7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多声部》和《舞蹈》里分别尝试了这两个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9-27 13:24 发表
我在《多声部》和《舞蹈》里分别尝试了这两个问题。



又读了两遍。

你已经将音乐多声部和空间共振进行的很在状态了。从你的作品可以看到:

你运用多种技法和修辞、口语和象征、场景组合与错位、意识流淌的随性、
才情与叙述客体的相互碰撞、内涵与线索的深埋、这些都是构成繁复艺术
感染的组件。音乐的多声部和空间共振是两个不同的审美特征,却都是通
过词语完成的。还有人物、情节、引语等多种形式的表现糅合,就是对空
间和音效的延展。我认为非常好,这需要实力,机智和经验,更需要的是
灵气。
我觉得需要注意的是 这些手法糅合的程度问题 ,不要相互抵消效果,变得拧巴
不要相互疏离过大,一味强调艺术的形式性。暂时想到这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钟 于 2011-9-26 23:08 发表
改了个人的资料,从今往后,偶要将童声、男性从性别里抽离,,,纯粹以女性发声。

啊~~~~~~~~~~~~~~~~~~~~~~~

怎么样?调子高不高?



挺好的 艺术嘛 就该阴柔

我爱听女声 真假不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神性写作、难度写作、随性写作
只是从诗歌的使命感 诗歌的写作方向和态度 三个层面强化诗歌的骨骼和组织柔韧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7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温经天 于 2011-9-27 19:50 发表
神性写作、难度写作、随性写作
只是从诗歌的使命感 诗歌的写作方向和态度 三个层面强化诗歌的骨骼和组织柔韧性。

对于诗歌,难道有预见性的未来?

正如当初的《大话西游记》那种无厘头直到十多年后物质将社会推动到人们群体焦虑时才彰显了它的价值。那么诗歌认为时代的发展方向到底是物质推动还是精神推动?而诗歌又是精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7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时候,我是拒绝诗歌的任务或者使命的,我更多喜欢以一个纯粹的诗歌爱好者来看待诗歌。至于诗歌的发展方向,我有时候是很无所谓的,只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写作,每个阶段写到自己认为最好的时候就琢磨新的写法,,,就像这次我发到红颜的《凶手》就是摸索下。。。。每个阶段都有这样的失败的东西,但会好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7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不是产品,不是以一个模具铸造出来的模式化产品,尽管材料不同。。。。
所以,作为写诗的人,我觉得应该不断创新自己的写法,不断尝试,这样才会让自己常有常新。。。但这样的结果是不能成流成派,,,不能成为一个类群的一分子:)

所以,,,我永远是诗歌的孤魂野鬼,游离在黎明前最深的黑暗中。。。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7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特累。
不说话
先问好经天,你总是这般高产高质,让人羡慕。
这些探讨及诗歌,我就坐在旁着读
先不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7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温经天 于 2011-9-27 19:18 发表



又读了两遍。

你已经将音乐多声部和空间共振进行的很在状态了。从你的作品可以看到:

你运用多种技法和修辞、口语和象征、场景组合与错位、意识流淌的随性、
才情与叙述客体的相互碰撞、内涵与线索的深 ...

有时,觉得把诗歌弄得太复杂也不好,,,有时,觉得诗歌就是感性的东西,如一根针一样,在我们的内心穿针引线,将那些故事,那些过往,那些情感重新组合串联在诗歌的主体上,让我们感慨下,感触下,痒下、痛下、激动下、感动下,明白人生还有很多的情感是我们没有发现的,明白人生还是丰富的,无论什么样的制度约束、什么样的观念束缚、什么样艰难困苦。。。因此,与其说诗歌的出路,不如说人性的出路。。。。
有时候就这样想,所以,我也写了不少可以朗诵的东西。。。用文字与文字对话的东西。。。
记得曾经和阿固、穗穗用诗歌对话,那时候真实快乐的时光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7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温经天 于 2011-9-27 19:18 发表



又读了两遍。

你已经将音乐多声部和空间共振进行的很在状态了。从你的作品可以看到:

你运用多种技法和修辞、口语和象征、场景组合与错位、意识流淌的随性、
才情与叙述客体的相互碰撞、内涵与线索的深 ...



我觉得需要注意的是 这些手法糅合的程度问题 ,不要相互抵消效果,变得拧巴
不要相互疏离过大,一味强调艺术的形式性。暂时想到这么多





------------------这些相当重要,正是我顾此失彼的地方,要想照顾周全,真的很难。我得继续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7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钟 于 2011-9-27 20:25 发表

对于诗歌,难道有预见性的未来?

正如当初的《大话西游记》那种无厘头直到十多年后物质将社会推动到人们群体焦虑时才彰显了它的价值。那么诗歌认为时代的发展方向到底是物质推动还是精神推动?而诗歌又是精神的 ...




诗歌的预见性是非常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2 05: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