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10-21 22:36 发表 谢谢猪猪辛苦的滾字,这个季节挂起晒腊肉,很适合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10-21 22:37 发表 布莱克在《隐喻与模型》和《再论隐喻》中对隐喻的认知。布莱克认为隐喻的产生是语境中字词间的相互作用;隐喻可以分为前后项,通常是后项将自身隐含的暗示投射到前项,读者就在前后项投射关系中领悟其含义。因此,隐 ...
原帖由 思荻 于 2011-10-21 22:45 发表 踏一脚,等待续
原帖由 柳鸣 于 2011-10-22 02:24 发表 确实,果真,如此,高深级。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1-10-22 09:31 发表 读一遍,踢一脚,等后续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10-22 21:26 发表 终于写出来了,刚回来,先来支持,有待细读~ 感激猪猪!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10-22 22:01 发表 ◇忽然 文/千朔 忽然想洗洗手,看着那娃娃吃冰的样子 忽然想唱唱歌,听到男孩的跳舞节奏 忽然走入一群麻雀里喂鸽子 忽然沿着街把橱窗走得很彻底 忽然星星就掉入眼睛,故事又长出来 忽然公车放下一个人,红 ...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10-22 22:28 发表 但是我们如果去研究了忽然,就会发现很多忽然来自于顿悟,或是说来自于对生活的还原。因此对忽然本身的研究的意义或许大于忽然的内因。 ---- 阳光光说得对,”忽然”是来自于顿悟,就象一个伤心很久的人, ...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1-10-23 08:51 发表 猪猪的是后面那个长短句:) 我也觊觎的是这个 猪猪加油,姐姐给你带棒棒糖来了。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10-23 18:56 发表 我等在这里,霸位先,很仔细的读了
原帖由 莫O0o 于 2011-10-23 21:41 发表 同上。。继续等,袜子都等黑了
原帖由 卷帘人 于 2011-10-23 21:53 发表 不管是顿悟还是觉悟,反正俺觉得,那个“忽然”,是一种意识在牵引行动,然后行动改变状态,状态归结成现象,最后现象又反过来剌激意识,这样不断循环,我们的生活中,便有无限个“忽然”出现
原帖由 水滴水 于 2011-10-23 22:23 发表 顿悟的本身也是覚悟,不是吗
原帖由 水滴水 于 2011-10-23 22:24 发表 猪猪, 如果水水把你的猪尾巴拿来做笔,是不是偶就会写得好些些啊啊啊~~~
原帖由 水滴水 于 2011-10-23 22:30 发表 忽然》这首诗将芊芊生活中体验过的“原本的、孤立的”相似性经历进行适配和组装从而形成了新的相似性来提供一种新的情感经历,解释一种新经历的某个方面~~~ 猪猪说得是,这些忽然是很多天一个人闲晃散步的结果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7 00: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