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晓钟

■千朔的三首诗与诗歌的隐喻表达(全文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10-21 22:36 发表
谢谢猪猪辛苦的滾字,这个季节挂起晒腊肉,很适合

笨芊芊,好帖子靠顶起。挂只有象征意义,没有隐喻的深度指向!

[ 本帖最后由 晓钟 于 2011-10-25 06:4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10-21 22:37 发表
布莱克在《隐喻与模型》和《再论隐喻》中对隐喻的认知。布莱克认为隐喻的产生是语境中字词间的相互作用;隐喻可以分为前后项,通常是后项将自身隐含的暗示投射到前项,读者就在前后项投射关系中领悟其含义。因此,隐 ...

猪猪本来就当过老师,不过不是教文学,是教营销推广学。和你干的活有点相同哈。。。

[ 本帖最后由 晓钟 于 2011-10-25 06:4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思荻 于 2011-10-21 22:45 发表
踏一脚,等待续

尾巴疼,原来是因为你在鼓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柳鸣 于 2011-10-22 02:24 发表

确实,果真,如此,高深级。

又持反对意见,偶们什么时候站到一条船上,猪猪的思维就会僵化而终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1-10-22 09:31 发表
读一遍,踢一脚,等后续

读就读咯,还要踢一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10-22 21:26 发表
终于写出来了,刚回来,先来支持,有待细读~
感激猪猪!

今天才叫终于吖,,,好难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10-22 22:01 发表
◇忽然

文/千朔

忽然想洗洗手,看着那娃娃吃冰的样子
忽然想唱唱歌,听到男孩的跳舞节奏
忽然走入一群麻雀里喂鸽子
忽然沿着街把橱窗走得很彻底
忽然星星就掉入眼睛,故事又长出来
忽然公车放下一个人,红 ...


很多的话,很多的诗表达的都是同样的意思,但语言艺术的妙处在于,你用不同的方法表达,得到的结果相同,效果不同。这就是诗歌感染力。

用一句干巴巴的话来表达“忽然”,“失去了,你才发现是那么的美。”用故诗来表达“千金难买寸光阴”“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说的是一个理,感染力千差万别,审美意趣完全不同。。。所以,成功的诗歌作品有时并不在思想的的高低,在于感染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10-22 22:28 发表
但是我们如果去研究了忽然,就会发现很多忽然来自于顿悟,或是说来自于对生活的还原。因此对忽然本身的研究的意义或许大于忽然的内因。

----

阳光光说得对,”忽然”是来自于顿悟,就象一个伤心很久的人, ...

所谓“顿悟”是情感的厚积薄发。也许我们经历无数苦难,才忽然明白一个小小的道理。比如,我们勇敢地猛打猛冲,无数次失败以后才发现,我们需要的仅仅是那么一点点理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1-10-23 08:51 发表
猪猪的是后面那个长短句:)


我也觊觎的是这个
猪猪加油,姐姐给你带棒棒糖来了。

终于放下了写“觊觎”的想法,折磨人哦。。。呵呵。。。让姐姐失望了:)对不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10-23 18:56 发表
我等在这里,霸位先,很仔细的读了

左看右看,灯火下没有美丽的倩影,只有窗外瑟瑟的秋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莫O0o 于 2011-10-23 21:41 发表
同上。。继续等,袜子都等黑了

这和袜子有什么关系呢?解释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卷帘人 于 2011-10-23 21:53 发表
不管是顿悟还是觉悟,反正俺觉得,那个“忽然”,是一种意识在牵引行动,然后行动改变状态,状态归结成现象,最后现象又反过来剌激意识,这样不断循环,我们的生活中,便有无限个“忽然”出现

“忽然”不在顿悟、也不在“觉悟”,而在发现。。。如果你能形成文字,变成诗歌文本,你才叫发现。。。这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就像真理,只是和我们隔了一层纸,看谁去点破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水滴水 于 2011-10-23 22:23 发表
顿悟的本身也是覚悟,不是吗

有区别。

觉悟是努力寻求的结果,带有主观性。
顿悟是潜意识喷发,是被推动的。

歪理:被就业、被上大学就是一种顿悟。
歪理:考大学,找到属于自己的工作是一种觉悟。

呵呵,坏坏滴笑两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水滴水 于 2011-10-23 22:24 发表
猪猪,
如果水水把你的猪尾巴拿来做笔,是不是偶就会写得好些些啊啊啊~~~

不会。
因为猪尾巴是用来作秀滴,不能打蚊子,也不能控制方向。后来,猪尾巴是用来下酒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水滴水 于 2011-10-23 22:30 发表
忽然》这首诗将芊芊生活中体验过的“原本的、孤立的”相似性经历进行适配和组装从而形成了新的相似性来提供一种新的情感经历,解释一种新经历的某个方面~~~

猪猪说得是,这些忽然是很多天一个人闲晃散步的结果 ...

所以,一个人孤独得久了,就会有思想的深度。一个人闲晃散步得久了,就会有忽然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7 00: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