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紫穗穗

穗言疯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早起的阅读,仍在继续。秋风怡人,景象迷迭,阳台上的花草郁郁葱葱,它们不介意在秋天继续吐绿发出新芽嫩枝。

山芋的紫藤蔓,已经打开了卷曲的内心,一枚枚五角紫绿色的手掌,向我伸来,我知道她们渴求什么,于是,我给她们一瓢清水,好似溺水三千,仅赋予这一瓢。她们索求的真的很少很少,却给我一个惊喜的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早起的一杯清心茶,可寡欲,可清肠,亦可“守心如玉”。想我,一个食肉也嗜草的人,该如何归类呢?!是否也属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好在,也没有什么国事政要,需要我这个家庭主妇来谋略、操心,由此安心继续读书码字。而钟情于小花草的我,唯有《闲情赋》、《归去来辞》,而无《三都赋》、《沧浪亭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有我更精彩!~~这是肯定的,毋庸置疑的!我有《陋室铭》,常笑《阿房宫赋》,转眼灰飞烟灭。我学五柳先生,归隐地栽种五棵柳,现在我用五株芦荟,替我得意忘言之。有伤自疗,有情自娱,有酒自斟,有古诗为证:“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此处无悲!(王绩《野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生要反复诵读的文章,实在太多了,我只能退而结网,随手摘果,取我所欲所爱之章节与文赋。“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于无边无际的故纸堆里,泛舟截翠~~优哉游哉,悠哉优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4444,翻译成中文:是是是是,而非死死死死,呵呵~~诗人爱化“死”而生发,借是而勤勉,年华才不算虚度吧。我时而望文生义、举一反三,时而好读书,不求甚解;时而逢惑求解,不许遗漏……全由心境使然。“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所以余生,会常以文章、诗歌自娱,不慕荣利,忘怀得失,以此终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智的直觉,就是良知、本心、自性清静。

王阳明的心学,提及的良知,仍是一种本心的呈现。孟子也说“四端之心”,它也是当下的呈现。而王学中王龙溪最喜欢说的一句“当下良知”。由此看来,所有的“良知”,都指向当下性,而非彼时未来。人要爱“智”生“慧”,都必须从当下做起,从本心向外,才算真良知!

这里我想起了白鸦师兄的座右铭:“怀着正直的悲伤”,或也包含当下性的“良知”本心能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色心不二”“圆善”等,都可以对应西方的许多哲学主张来消化、感知。其圆善,就是西方哲学的“最高善”,唯有达到圆教的境地,才能解决最高善的问题。

哲学常常提出诸多问题,而一个问题会演绎出无数的问题,首尾相连,生生不息,我读书不为解决问题,而是想认识本心和自性。许多书籍仅为理论,而许多书籍,则代表智慧,譬如:《论语》《孟子》《道德经》《易经》《圣经》和诸多佛经等等,古之“经”和“论”需要互相参照着阅读,不能仅读其一而不知其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古书,修身养性,有三本书必读之研之,而且可以一生反复阅读、背诵的——《论语》、《孟子》和《古文观止》,若把它们烂熟于心,想来一些疑惑都能迎刃而解,当然这只是基础,其后是精读、细读、研读。呵呵~~你若不信,有名人名言论证:巴金的散文创作,得益于古文观止,鲁迅也是,他把它和《文选》并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左传》是一本好书,它代表着春秋时代最高的文化教养,文章在诠释《春秋》的过程中,更加详实,加入了作者的丰富想象和情感。比之《公羊》《谷梁》两部仅仅围绕着《春秋》的叙事,不仅仅是客观单纯的展现历史,而且更注重生动再现历史场景。它是我国第一步成熟的编年史,一部杰出的叙事文学著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哲学十九讲》,牟宗三著述,去年在家乡购买的,本是帮朋友购买的一整套牟宗三文集。自己截留了一本,想在写诗之余,窥视中西方哲学的比较言论,而牟宗三是当代新儒家学派的代表性人物。说来惭愧,这本书实在深奥,需要慢慢的研读,而遇见的诸多名词和问题,大多一知半解,好在有时,可以不求甚解,聊以自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嗯,累了,坐久了,腰酸背痛的,亲爱的穗穗,你需要休息一下去…… 且打开音乐,跟随欢快的节奏,跳舞吧,解乏、自乐……想读万卷书,需有好体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9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孜孜以求,学而不厌,我之楷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1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只眼 于 2012-9-19 11:23 发表
孜孜以求,学而不厌,我之楷模


呵呵,原本你要把我,放在高处啊。好吧,我就呆一会吧~~

为了看见更远、更美丽的风景,我愿意待在高处,尽管我有恐高症……

问好半只眼,久不见你这个小马甲,出来闲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1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微博上,发出这条读书感言:

读古书,修身养性,有三本书必读之研之,而且可以一生反复阅读、背诵的——《论语》《孟子》和《古文观止》,若把它们烂熟于心,想来一些疑惑都能迎刃而解,当然这只是基础,其后是精读、细读、研读。你若不信,有名人名言论证:巴金的散文创作,得益于古文观止,鲁迅也是,他把它和《文选》并论。

有朋友上谷林遥,回复,他说:赞同。今日我能写几篇文字,全得益于当初认真背了几篇古文。三、百、千背完,再读四书五经,背诵《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国学之架构和基本知识,已然了然于胸。 (9月19日 10:21)

有时候,不经意的对话里,也能彼此心意相通,交流读书心得。

我当时如此回复:嗯,很惭愧,想自己十几岁时,被自己的父亲骂得狗血喷头,就是因为自己惧怕古文,怕读文言散文,当时只喜欢唐诗宋词、汉赋魏碑、诗经等,喜欢现代诗的表达方式,所以现在,唯有重头恶补。握!请喝茶~~

上谷林遥:谢茶。古代经典散文结构之巧、语言之妙,浑然天成,古人诚不我欺。

紫穗穗:没错,每读精彩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尤如自心,总让我恨不得穿越而去,和作者促膝长谈。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2-9-21 10:0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1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确是文字的痴女子。这样涂涂抹抹的过完简单的一生,挺好。或可以真正做到:心若止水,岁月静好!感觉阅读烦闷时,我就会出去到处走走……读书之余,我就栽草、养鱼、观花,生活很简单,我享受日常的生活笑细节,喜欢视野里干干净净,如斯而已,似乎很乏味,但是自己~~独乐乐之不知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10 22: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