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8973|回复: 61

浅谈紫穗穗<<穗穗诗选>>其三<<哥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 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秋天 在纸上飞翔/飘满一屋没有尽头哀伤的枫叶/小路上徘徊的我,
失去重量/灵魂比空气还轻,我在梦里说话/在疼痛中辗转反侧,感受流水/灯盏在手心点燃/梦那么悠长,我的“想”站立在纸面/虚幻,遥远又那么真实,温馨/花园啊!露水,你们握住了我古老的命运/帘幕低垂,菊花凋谢/我的寂寞,轻盈而朴实/我的寂寞,漫长而干净。

这首诗色彩明艳而情调凄美,诗的情感推进乘迂回之势,形成三个层面:首先诗人把自己喻为一只深秋的蝴蝶(也许真的是蝴蝶的化身),在洁净的纸上飞翔,太空也就浓缩为一屋,徘徊失重的我,灵魂比空气还轻,自然觉的路没有尽头,尤其哀伤的枫叶,这一经典意象的巧妙引进,使全诗富有很深的
内在意韵,大家知道,枫叶早成了可望不可及的永恒追求的化身,诗人在幽怨和阴霾的中苦苦追求着什么,这是何等的期待?

         第二个画面,疼痛加深了,入梦了,辗转反侧,其中深秋的流水是冰冷的,这是感觉,那灯盏又是什么呢?我小时见过,那时没通电,其光很微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光明和希望,这是视觉。可谓双管齐下。

           第三个画面,又回到现实,人生还是那么虚幻遥远,又那么真实温馨,充满着诱惑,可是轻盈朴实洁净而寂寞的她到了人生的秋天真的飞不动了 。

            诗的这种凄美是通过小路枫叶、秋水灯盏、垂帘谢菊这三个画面来表达的,形象具体又含蓄深沉。是用血泪写的,真实感人。写于2008年8月28日,那时她像秋天的蝉一样掏空了自己,真的飞不动了。正像海子所说,风后面还是风/天空上面还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当她没有选择海子那样以自杀来摆脱生存困境,而是积极地观察自然,得出生存的哲理,请看<<落日>>:


重回故里/与一朵白莲近距离的对视/有绝处逢生的想象/缓缓地升起/其实,是一种倒置的陶醉/从方面进入观察或倾听/镀金的天空下/清点菊灯骤亮前的忧伤/清贫是唯一可以忽略的斑点。/限于抒情太多的 美,看不见

        这首诗,诗人独具慧眼发现了落日的倒置意义 ,这就迥异与前人的新发现,都说落日无限美,只是近黄昏,人到黄昏独自愁,而在诗人眼里,倒置后成了朝阳,成了希望,这就提高了诗的思想境界。不再是纯粹的咏物写景了,诗人这是在她历经磨难后才发现这一真谛的,至于菊灯,内涵丰富,诗人也许就是靠这一点才决定休息二年,熬过这寒冬暗夜等东山红日再起。所以她没有像海子那样绝望说:“风后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最终抵达精神或灵魂的安静神秘之乡。这也在告诉我们,不能陷于抒情,陷于困境,要自拔,要往好处多想想,比如,塞翁失马,祸福难知,比如失败是成功之母等等。

  “在一个贫瘠的年代里,诗人何为?”这是荷尔德林在<<面包和酒>>这首诗里提出的问题,在我们这个物质丰富,精神贫瘠的年代里,我们都将自己的智慧用于玩弄技巧,追求时髦或吹捧之上,而忽略了对人性的书写,对生活的挖掘。这样,生命的永恒主题就忽略了,诗歌就越来越难行了。这样的诗人,即使有天赋又有何用?

           穗穗的诗是从生命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其间布满了花鸟虫鱼、日月星辰、行云流水、高楼小村等有质感的自然意象以及抽象的故乡,爱,命运,人生,童年等,这些组成了强大的意象群,按照新批评的理论原则,这些意象属高度私人化的“主题语象”通过个性表达,通过对城乡的扫描,极力捕捉留在记忆中的人,物和事,用情感一线串连,如,在赠诗中,她谈笑风生,游刃有余;在<<下枞阳>>中 ,她的情感化为一江大水,一泻千里,横穿南北,其中充满了忧郁和感伤。还有<<肤浅>>也催人泪下,为何如此感人呢?

           其诗之所以这样,即是人类内向的情感发掘容易走向感伤,你想,谁家没有那样的故事,诗人在成长过程中被这些挥之不去的阴霾和幽怨笼罩和纠缠,情感压抑久了,自然会决堤。

         这与她长期漂泊,住无定所有关。她命中注定就是站在城市高楼大厦上跳望家乡童年,这使她在平静背后隐藏了无限的悲戚与感伤。而那些意象和情感经验不断散发的迷漫性,则强化了其忧郁的情思氛围,并赋予了其事诗一种轻盈,美丽却夹着淡淡忧伤的柔曼旋律。如<<碗豆>>一诗:

她在现实中压力太大,就想变小变轻,回到幸福快乐之中,这种热情大于忧思,叙述大于抒情的童话佳作,表明她非凡的潜力和后劲。当我们品尝他激情飞扬的诗句时,就能感受到她优雅的情怀。是那样朴素而纯真。还是华兹华斯说得好,诗,确实是在平静中的回忆,对过去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诗人说不许忧伤,就是想遗忘,想重回童年般的快乐和幸福。












我有一个哥哥
八岁那年,跟着车轮跑开了
有一个哥哥
四十年来,他总是叫我好妹妹

今天,我想起了八岁的哥哥
接着又想起不惑之年的哥哥
他们从我的身体里依次长出
青春豆和老人斑,长出太阳花和洗澡花
长出鸡眼和脚气,断不了根的刺和瘙痒

一个在童年,向我轻轻招手
另一个,我真想抱着他的肩胛,莫名地哭
请再叫我一声:好妹妹吧

这首诗之所以这样亲切感人,是因为诗人几乎没有动用修辞和技巧,而是用巧手直接将两个哥哥拉在一起,一个在童年,一个在现在;一个在阴间,一个在阳间。这就有了过程化和极大的时空感。尤其是中间三组意象选的好,成功地表达了诗人沉淀在内心已久而又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痛苦和欢乐。她的一个哥哥八岁就出车祸死了,她妈很痛苦,母女连心,所以她也痛苦,所以使她渐渐衰老,长了老年斑;一个在现实中,时常靠她,自从她父亲死后,她就一个人挑起了家里的担子,她经常帮助他,他也经常叫他好妹妹,她很开心,所以又有年轻感,所以说青春豆这意象选的好。太阳花,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花,几天不浇水也不会死,洗澡花,每到傍晚就散发出浓香,是他们让他在现实中有了很强的抗争,并尝到了生活芬芳,所以用它们两个意象好。至于
鸡眼和脚气,意思是说已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不可分。当然诗人心里非常复杂,无法用言语表达,我们只能从表面体会,还有深沉意思。再加上前后叠合的好,使这诗很有乐感,很耐读。

     我觉得,成熟的诗人,就像穗穗,她可能早已成象在胸,使写作状态真正接近永久状态,一旦时机到了就因需选取,他们总能摒弃对事物表象的描述,而是潜入其中,找到物与物,物与心的关系并提炼出意蕴,再回到事物的本身。不像中流诗人,他们一边写一边找,像刚出笼的小鸟,到处寻找食物,常常落入套子。或是弄来的意象不太准确,内部断裂,痕迹重重。让人看了总觉得不是油放多了就是盐放少了,味道不行。更不像下流诗人,南嫖北窃,结果让人看了是意象佳句堆积如山,晦涩难懂,故弄玄虚,装神弄鬼。这样看似华丽,高深,其实一塌糊涂,害人也害了自己。

     这样的诗正像莎士比亚所说,她描写的是永久不变的人性,语言又朴质易懂,意蕴又深沉,又有音乐美,所以她写的几首佳作有可能会流传。它这几个点构成了一个适度的抒情界面,暗含可以反复咀嚼的意味,这是一种文化底蕴,是对传成竺累念的继承。梗刻中#浚垦梗骏与现在、城和乡、阴间和阳间、梗口和梗库的文唬咳有唬控粒口一起#浚吭人们评耍浚浚刻主义剩克#炕点也不危浚浚?


浅谈紫穗穗<<穗穗诗选>>其一<<无我>>


       .海德格尔说:“语言言说。人言说,在于他回答语言,这种回答是一种倾听。人言说只是因为他回答语言。”海德格尔的话道出了诗的本质。诗即语言的艺术,首先,它必须回答语言。而这种回答分为两部分,一,是倾听。二.是回答提问。大家知道,这首短诗立意未见得那么深刻,我们读后却久久不能忘怀,为什么?因为它首先以出乎意料的回答,孩子般的语气打动了我们。是诗人把行囊空空的自己作为意象,活生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唤醒了我们的想象空间,点燃了我们情感的导火线。

      在人间/我不说话,如果我,还有遗言。(原诗)<<无我>>

         短短两句,冠以“无我”这个辛酸的标题,这就为我们规定了进入此诗的视角---社会判决性质的视角。诗人直接给自己定论,无我,没有我,我的存在,只是个名字,一个摆设,在她的代表作<<十一月的天空>>中,她含蓄地告诉我们,历尽沧桑的她已回到原先的家乡,她现在因为身体原因,已不再上班,每天在家,看看书,上上网,写作宣泄或与亲人朋友聊天,就象夕阳的一颗心,最后渐渐燃尽,大有人生之旅快到中间的体验。

      那么诗人是靠什么来表达的呢?正如海德格尔说的,一是倾听,在人间,听说,那些形形色色的人,奋斗了几十年,都有一定数量的财产留给亲人或社会,而女诗人却相形见绌,难过。二是回答,她必须回答社会提出的问题,关于遗言,关于财产,诗人一生跟着家人漂泊,一生在写作,在虚无的世界里奋斗,但遇到现实问题时,她已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所以她坚决地回答,“我不说话”。

      写诗就是入错了行当啊!你想,现在还有几家出版社找优秀诗人出诗集?这就是导致那些远离诗坛,在贫困中写作的诗人(如老乡,姚振涵等)的真正原因。也是诗人把自己作为意象的巧妙之处。可谓匠心慧眼,超凡脱俗。这只是解读,个感,见谅,准确地讲这是我读她这第二部诗选后的一点肤浅感受,


浅谈紫穗穗<<穗穗诗选>>其二<<蓝屋?gt;>

          正午的阳光  ,安静 磊落。/蓝,成片的蓝屋顶/手拉着手,在窗帘的眼皮下/操练,展翅/有时竖起衣领/打个小盹/在你回头的一瞬。木头人/木头人,大风吹不动/你,你的蓝蓝/像一颗海洋包裹的珍珠/比一个人冬天的野心更磊落,安静。

      其实,我是可以复制的,我为何要打一遍呢?我真想化为一个音符,永远附在这优美的旋律当中,蓝屋顶,给人以温柔纯真、高尚和温暖的感受,你看,天空是那样的蓝,屋顶的瓦是一片一片的,被天空染成纯蓝后闪现在读者前,让人浮想连篇,就像我第一次面对大海一样。这蓝屋顶,一方面是她对美好爱情的回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另一方面,也有可能象征着她的理想和抱负。诗节错落有致,音调高低起伏,形成了蓝色大海上微风鼓浪般的的柔曼旋律,与内容情感融为一体。

       在这里,我们读到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诗人内心的痛苦和黑暗,你看,诗人的心胸是如何澎湃的!

           一回来就看见家乡正午的阳光,安静,磊落,蓝天染蓝了瓦片,让诗人在宁静和美好中开始回忆,这里的手拉手,有可能指诗人四岁死去的哥哥,或初恋情人,窗帘,指眼窗,他们过去在一起排兵打仗或在学校操场玩,如一对快乐的小鸟或一对鸳鸯蝴蝶,“有时竖起衣领/打个小盹”,这是暗示,转折和承接。诗人在恍惚的瞬间,在蓝光悠悠之下,忽然被一阵无情棒打得头昏脑胀,这里的木头人也许指她那八岁就死去的哥哥,或过去已逝的恋情,诗人希望她们像木头一样,风雨时光流逝不掉他们,永远待在她的生活中,但现实是无情的。诗人四岁就丢失了一个哥哥,一个在童年时代和她朝夕相处的哥哥。为此,她说她母亲哭了将近一年,眼睛都差一点苦瞎了,后来,她就她大了后就挑起了家里的担子,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这在她的佳作<<哥哥>><<肤浅>><<下枞阳>>等有反应。木头人还有童话色彩

          中间的这个“蓝蓝”,不能单纯地理解为颜色的叠加,它也是意象蓝天,蓝屋顶和大海蓝波等的叠合,再加上诗人自己情感的融入,就成了一个精神体。天空中的蓝蓝和大地上的灰暗,正是诗人人生中精神和物质,理想和现实的二元对抗性的意象。

           这诗写于2009年春,当时正是她历经沧桑,满怀酸苦回到家乡芜湖时写的。诗人曾经甘愿在痛苦煎熬中坚守理想,但现实太残酷无情,她无法在精神的乌托邦中抵达安静快乐之乡。于是她在写了<<明天>>和<<蝴蝶的前世>>等等之后就决定休息几年。最后一句比喻最妙。喻中有喻,意蕴深沉。

          大家知道,<<博物记>>里这样记到:“南海有鲛人,水居为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这说明大海深处确有鲛人,(也许是外星人)鲛人泪流就成了珍珠。这句话的含义是,自己的理想破灭,才华被弃,如珍珠被大海(人生的苦海)包裹,难以现世。“那一个人冬天的野心”又指什么呢?

          这个人也许是指她父亲,恋人或二哥等,总之是他亲近的人,能给他带来快乐的人,
自从她父亲走后,她一直怀着忧伤上路,现实中,她一个人在独撑家门,而他们却野心勃勃,为了自己,天各一方。如她的父亲,为了支援当时三线建设的军工厂,放弃一切,举家南迁,从芜湖造纸厂分厂迁到一个长江边的小县城, 直到92年才回老家。为了新厂搬迁的电力工程,她父亲一个有着三十年工龄的老党员,竟积劳成疾,不幸病逝。这对她打击也很大,她曾写过三组诗沉痛悼念他;还有她二哥,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面奋斗,事业至今未成,人远离着她。这里的“冬天”是指残酷的年代,这里的“野心”是气话,正是他们的“野心”,让她苦不堪言。最后一句中再用“安静,磊落,”重复强调,一是为了深化主题,照应开头,二是让诗句铿锵有力,富有乐感。

[ 本帖最后由 和佩 于 2011-12-9 22:43 编辑 ]
发表于 2011-12-1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哥哥呀,诗去哪里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12-1 07:21 发表
哥哥呀,诗去哪里咯

补上了,谢谢提醒!问好小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半遮面 于 2011-12-1 07:38 发表
辛苦了

谢谢面面的鼓励,我这是读后感,不知怎么评,你得帮我呀!我去看看你们怎么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问好和佩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和佩兄,你写多少,我就收藏多少。感念你一片真心和真情。

感激的话,就不多语了,来时,再以诗酬情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唐朝明月 于 2011-12-1 09:06 发表
辛苦。问好和佩兄。

谢谢唐兄的慰问,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和佩,你编辑过后,出现了乱码了哦,呵呵~~你再重新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1-12-1 10:19 发表
和佩,你编辑过后,出现了乱码了哦,呵呵~~你再重新编辑。

哦!这手机网还是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1-12-1 09:55 发表
辛苦了,和佩兄,你写多少,我就收藏多少。感念你一片真心和真情。

感激的话,就不多语了,来时,再以诗酬情吧。

这一篇不能入博客,人家看了会笑话的,这只是我个人的肤浅感受,谢谢你的鼓励,不管对不对,我先练练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重新编辑了,我重新拷贝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觉得这篇评论很有情感。真诚走进作品,甚至诗人的人生。读起来会有知觉上的震颤。问好和佩兄。期待更多这样的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莫寒 于 2011-12-1 11:20 发表
我倒觉得这篇评论很有情感。真诚走进作品,甚至诗人的人生。读起来会有知觉上的震颤。问好和佩兄。期待更多这样的点评。

谢谢兄弟的鼓励,真的是一点肤浅的感受,你不是说来写吗?我只看懂了一点,还有许多没法懂,里面含得东西太多,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和佩 于 2011-12-1 13:26 发表

谢谢兄弟的鼓励,真的是一点肤浅的感受,你不是说来写吗?我只看懂了一点,还有许多没法懂,里面含得东西太多,问好

是打算涂鸦点感受的,这段时间工作较忙,等过了这段繁忙期,再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8-23 03: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