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柳鸣 于 2011-12-11 16:14 发表 也是一种解法……而实际上,只要你懂得语言之间的隐秘关系并且愿意去做,许多类似这样的文本都是可以得到“有意义”的解读的,所以,我对读者论比对作者论抱有更多的警惕。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门之 于 2011-12-11 18:06 发表 还记得我曾问过利兵,诗歌的主动承载和被动承载,哪一种的后果更为严重。一首诗歌局部设置误导若是一种技巧和意趣的话,那整体的含混导致读者像迷一样去揣测,算什么呢?费尽心思去读一首自己都无法肯定的诗歌,想 ...
原帖由 逼割 于 2011-12-11 18:16 发表 死亡 灵魂 有这些词的诗歌,往往就不是好诗撒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2-23 18: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