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7453|回复: 92

一个人的草木诗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1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先被这本书打动,是起于这个名字,“一个人的草木诗经”,估计每个人的内心,或多或少都是有些草木情怀的吧。万物皆有灵性,即便是卑微如尘土,渺小如蝼蚁,也自有其让人不可渺视的神性之美。草木无言,静静生长,像我们安于俗世的这颗心。拿有限的人生,去安静地触摸纸上这些无限的光阴,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幸之又幸的事啊。安静地思考,安静地行走,安静地居于尘世的一隅,修一颗草木之心。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1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红尘中背转身去,于山野间穿行,与草木神交。隐秘而温润的草木,自成一方清净天地。一俯身,一抬头,拾取一花一叶,连缀成篇,清雅如兰,淡远悠长。——————这是安意如为这个集子作的小序。

(注:为方便大家阅读,我将引用的部份用蓝色标识加以区分。)

[ 本帖最后由 秋若尘 于 2011-12-11 23:2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1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安静的午后,靠在一屋子散淡的光泽里,小饮着菊花茶,与这些纸张进行近距离的对话,实在是安逸之极。爱极了这样的慵懒。这些草木的呼吸,渐次地打开了我内心柔软的部份,让我感到了这些真实的跳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1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距离让我爱上叶脉里的命运。-----------子梵梅。(一个人的草木诗经作者)

[ 本帖最后由 秋若尘 于 2011-12-11 22:5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1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距离让我爱上叶脉里的命运。是的,通过阅读,通过近距离的接触,我也爱上了这些草木的呼吸,爱上与我相仿的这些草木的命运。她们要我写下来,写我们之间隐秘的对话,写她们纤细微妙的内心,写这个尘世里一切有情的草木。若说这世间有什么是纤尘不染的东西,那一定非草木之心莫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1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就是前世的草木,今世的诗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1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开篇第一节写到了众生为之倾倒的蒹葭。蒹葭,这个美丽的词汇,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古往今来各种文人墨客的笔下,被赋予美好情愫的象征。梵梅对她作了另一种解读,说:名可全其物,“蒹葭”可谓完美之命名,美好静姝,清雅合宜。其字体更是美艳而诗意,上下结构,妖娆却不失端庄,乃汉字之典范。《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诗经。秦风。蒹葭》

火烈鸟的红舌头披肩
晚霞倒映,海洋恬静
白霜的重量使它微倾
它眼花,疲态毕现
风骨朝向阴影
一转身,隐身于苍茫的经卷


[ 本帖最后由 秋若尘 于 2012-3-17 20:58 编辑 ]
20069202046422620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1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檀。
檀,为木质紧密坚硬,香气芬芳的檀木总称。有青檀,檀香,绿檀,紫檀,黑檀,红檀,黄檀等。在《毛诗序》中,《诗经》里的檀被认为是青檀,印度梵语中”檀”有“布施”的意思,这也是佛家对檀香推崇备至的原因。檀香因和佛法联系到一起,自给人神秘、不可亵渎之感,但凡这样的物什,总是让人心生敬畏的吧。
  《檀》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诗经。魏风。伐檀》

它哭泣,为那个正在睡去的孩子
一路铺下空锦盒,单人床
梦里的刑具,木枷里的趔趄

凌晨的露水里,棺椁取得田野的信任
终于可以抬出来了
绕了很远的路
把肩膀放的一低再低
直至适宜于一只鸟在它上面盘旋
直至累垮了,歇息了


[ 本帖最后由 秋若尘 于 2012-3-17 21:06 编辑 ]
2010090109531243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1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五小皮 于 2011-12-11 17:13 发表
你就是前世的草木,今世的诗经。

呵呵,闲来无事,读些文字,作些记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1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姐姐继续。我还想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1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辟邪

我为什么叫艾草而不叫蒹葭
我想辟邪
而不想被歌咏或者意淫
尽管,都是草木骨头流水的命

2011-12-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1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1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五小皮 于 2011-12-11 18:24 发表
辟邪

我为什么叫艾草而不叫蒹葭
我想辟邪
而不想被歌咏或者意淫
尽管,都是草木骨头流水的命

2011-12-11

严格来说,艾草和蒹葭不是同一种植物,蒹葭的别名叫芦苇,开花前叫芦,花后为苇,生于水畔的为芦苇,长于山坡的为芦花。女子常喻为蒹葭,男子常喻为芦苇,借指清骨傲岸。帕斯卡尔的名句“一根可以思想的芦苇”说的应该就是男子,多情之外擅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1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哥哥提到艾草,我就先把艾草的这章提出来,与大家分享下。
艾,是菊科,别名香艾,艾蒿,古时用以祭祀,相传其颜色越暗绿越具神性。在端午节,艾被人们悬于居所,用以辟邪祈福,夏天的时候用以焚烧来驱蚊虫。小时候村子里这种艾很普遍,约略记得焚烧后的气息,有些甘苦。梵梅文中说,岸上有神,花中有灵,艾草于田间地头静静生长,如同自远古而来的巫师,年复一年保佑着人们的平安健康。
《艾》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王风。采葛》

往上伸一伸,即可越过祭祀的身份
进入驯化的园林

在一个杂草丛生的墓地,我见到这样的
墓志铭:
“从心而动
不违自然所好”
遍地黄昏的快乐
它的脸庞并没有被流云所扭曲伤

一个萧条的人,一个只有草木思想的人
随风结籽,随风落籽
遍地是唇齿相依复相离
简单地繁衍和生息


[ 本帖最后由 秋若尘 于 2012-3-17 21:07 编辑 ]
131121119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1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秋若尘 于 2011-12-11 17:14 发表
开篇第一节写到了众生为之倾倒的蒹葭。蒹葭,这个美丽的词汇,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古往今来各种文人墨客的笔下,被赋予美好情愫的象征。梵梅对她作了另一种解读,说:名可全其物,“蒹葭”可谓完美之命名,美好静姝,清 ...

正在读最美不过诗经。楼主读书笔记已然美如诗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5 14: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